用于犊牛湿热泄泻病的中兽药配方及制备方法、装置

文档序号:31192631发布日期:2022-08-19 23:5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用于犊牛湿热泄泻病的中兽药配方及制备方法、装置

1.本发明涉及兽用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犊牛湿热泄泻病症的中兽药方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犊牛湿热泄泻病症是犊牛常发的一种胃肠疾病,犊牛常在出生后的一个星期开始发病。该犊牛湿热泄泻病症在养牛业中影响较大,该病症具有发病原因复杂、临床诊断困难、治疗难度大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尤其是一些病毒引起的腹泻。但是目前并没有很好的特效药物,若不及时治疗很容易死亡或引起愈后不良。
3.目前中药在犊牛腹泻方面应用越来越多,一方面它可以直接作用于病毒,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调动机体的防御功能,而达到间接杀灭病毒的功能。申请号为202110272025.7的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防治犊牛湿热泄泻的中药组合物,该重要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其中,白头翁50-70份,白术50-70份,茯苓35-55份,黄连20-40份,苍术20-40份,地榆20-40份,厚朴20-40份,石榴皮20-40份,党参20-40份,白芍5-25份,甘草5-25份。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过程中先将配方量的各原料药混合后,首先加入10倍体积的水浸泡煎煮,再加入6倍体积的水煎煮2次,收集合并药汤后浓缩。该发明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虽然对湿热泄泻证型犊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制备方法的中煎煮和浓缩步骤的不足,导致长时间煎煮也无法有效将各组分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提取,并在浓缩过程中因无法控制浓缩温度以及与外界空间充分接触,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中药组合物的药物效果。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对犊牛湿热泄泻病症治疗效果的中兽药方剂及制备方法及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防治犊牛湿热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制备过程中的不足,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对犊牛湿热泄泻病症治疗效果的中兽药方剂及制备方法及装置。
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犊牛湿热泄泻病症的中兽药方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白术10-40份、甘草8-30份、黄连8-35份、厚朴6-20份、白芍5-12份、石榴皮3-8份、地菍3-8份、綟木2-6份和茯苓2-4份。
7.一种犊牛湿热泄泻病症的中兽药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s1:按上述重量份数分别称取白术、甘草、黄连、厚朴、白芍、石榴皮、地菍、綟木和茯苓备用;
9.s2:将称取的上述组分依次粉碎,粉碎后放入煎煮滤筒中,并加入上述所有中药组分5-8倍重量的纯净水,盖上煎锅盖后进行煎煮;
10.s3:先快速将煎锅体煮沸,然后文火煎煮至2-6h,过滤后将煎煮液通过输送泵送至
浓缩塔体中:
11.s4:煎煮液在浓缩塔体中经过多次浓缩后使得浓缩至煎煮液体积的0.2-0.3倍,再将浓缩液真空干燥后即得。
12.作为上述制备工艺步骤中的具体要求,所述步骤2中粉碎后的中药组分大小为120-200目。
13.作为上述制备工艺步骤中的具体要求,所述步骤4中在浓缩塔体中浓缩时的温度控制在95-120℃。
14.一种用于上述中兽药方剂的制备装置,包括煎煮装置总成、浓缩机构总成和接料槽,煎煮装置总成包括煎锅体、煎锅盖以及煎锅加热座,煎锅加热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安装煎锅体的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电阻加热块,电阻加热块与置于安装槽中的煎锅体外表面相贴合,煎锅加热座的侧面设置有控制柜;
15.煎锅体的上端开口连接有下法兰,下法兰的内圈开设有环槽,环槽上均匀连接有多个定位柱,煎锅盖的下端开口连接有与下法兰密封配合的上法兰,煎锅体中设置有煎煮滤筒,煎煮滤筒的上端开口连接有与环槽相匹配的环形托板,环形托板上开设有与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孔,煎锅盖的上端连接有投料管,投料管上设置有密封盖板,位于投料管对侧的煎锅盖上连接有防爆管,防爆管上设置有防爆阀,煎锅盖的上端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下端连接有伸入煎煮滤筒中的搅拌架,且搅拌架的下端与煎煮滤筒底壁上的轴承相连接,煎锅体的底端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煎锅加热座的侧面安装有输送泵,输送泵的进液端与排液管端部相连接,出液端连接有输液管;
16.浓缩机构总成包括浓缩塔体,浓缩塔体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导热油夹套,导热油夹套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出油管和进油管,浓缩塔体的内腔上端固定设置有上端开口设置的集液槽,输液管的端部伸至集液槽的上端开口设置,集液槽的圆周面下端均匀连接有多个下液管,且下液管与浓缩塔体的内壁贴合设置,浓缩塔体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下端连接有贯穿集液槽、并伸至浓缩塔体底部的转杆,且集液槽的底壁上设置有与转杆相匹配的密封轴承,位于集液槽下方的转杆上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多个螺旋刮料板,且螺旋刮料板与浓缩塔体的内壁贴合设置,浓缩塔体的底端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阀门,接料槽设置在三通管的正下方,三通管的侧端连接有循环泵,循环泵上连接有循环液管,且循环液管的端部也伸至集液槽的上端开口设置;
17.浓缩塔体的旁侧设置有抽真空泵,抽真空泵上连接有与浓缩塔体顶端相连通的抽气管,抽气管中还设置有冷凝器。
1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排液管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过滤器,过滤器包括与煎锅体底端相连接的圆台外壳,圆台外壳中上下间隔设置有多个滤板。
1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煎锅体的外圆面上端均匀连接有多个承载座,承载座与煎锅加热座的上表面抵接。
2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搅拌架包括与搅拌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连接有多根搅拌棒。
2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集液槽的圆周面上端连接有侧边板,侧边板与浓缩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2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转杆上连接的螺旋刮料板设置有3-6个。
循环液管,212-抽真空泵,213-抽气管,214-冷凝器,215-侧边板;
42.300-接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1~11,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45.实施例1
46.本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犊牛湿热泄泻病症的中兽药方剂,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白术28kg、甘草22kg、黄连16kg、厚朴13kg、白芍9kg、石榴皮6kg、地菍5kg、綟木4kg和茯苓3.6kg。
47.具体制备过程中,该犊牛湿热泄泻病症的中兽药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8.s1:按上述重量份数分别称取白术、甘草、黄连、厚朴、白芍、石榴皮、地菍、綟木和茯苓备用;
49.s2:将称取的上述组分依次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且控制粉碎的中药组分大小为120目,再将其投入煎煮滤筒中,并加入上述所有中药组分130l的纯净水,盖上煎锅盖后进行煎煮;
50.s3:先快速将煎锅体煮沸,然后文火煎煮至5.5h,过滤后将煎煮液通过输送泵送至浓缩塔体中:
51.s4:煎煮液在浓缩塔体中经过多次浓缩后使其浓缩至30
±
0.5l,并且控制浓缩时的温度为110℃,再将浓缩液真空干燥后即得。
52.实施例2
53.本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犊牛湿热泄泻病症的中兽药方剂,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白术24kg、甘草16kg、黄连25kg、厚朴10kg、白芍10kg、石榴皮7kg、地菍6kg、綟木5kg和茯苓2kg。
54.具体制备过程中,该犊牛湿热泄泻病症的中兽药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5.s1:按上述重量份数分别称取白术、甘草、黄连、厚朴、白芍、石榴皮、地菍、綟木和茯苓备用;
56.s2:将称取的上述组分依次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且控制粉碎的中药组分大小为160目,再将其投入煎煮滤筒中,并加入上述所有中药组分150l的纯净水,盖上煎锅盖后进行煎煮;
57.s3:先快速将煎锅体煮沸,然后文火煎煮至5h,过滤后将煎煮液通过输送泵送至浓缩塔体中:
58.s4:煎煮液在浓缩塔体中经过多次浓缩后使其浓缩至35
±
0.5l,并且控制浓缩时的温度为108℃,再将浓缩液真空干燥后即得。
59.本实施例1和实施例2公开的犊牛湿热泄泻病症的中兽药方剂,其不仅配方组成科学合理,从根本上治疗久痢久泻,脘腹胀满等腹泻的要症,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牛犊的免疫力,再加上本发明公开的制备工艺能够充分提取各组分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快速将其浓缩、干燥制成片剂,该片剂对犊牛湿热泄泻病症的治愈率高达93%以上。
60.实施例3
61.本实施例3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中兽药方剂的制备装置,参考附图2和附图3,该包括煎煮装置总成100、浓缩机构总成200和接料槽300。
62.参考附图4、附图5、附图6和附图7,该煎煮装置总成100包括煎锅体101、煎锅盖102以及煎锅加热座103,煎锅加热座103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安装煎锅体101的安装槽104,并在安装槽104的槽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电阻加热块105,电阻加热块105与置于安装槽104中的煎锅体101外表面相贴合,在设置时为了使得煎锅体101安装稳定,还在煎锅体101的外圆面上端均匀连接有多个承载座123,承载座123与煎锅加热座103的上表面抵接。最后,在煎锅加热座103的侧面设置有控制柜106。通过操作控制柜106能够控制电阻加热块105的功率,从而实现对煎锅体101内部物料的加热和煎煮功率的调节。
63.在煎锅体101的上端开口连接有下法兰107,下法兰107的内圈开设有环槽,环槽上均匀连接有多个定位柱108,煎锅盖102的下端开口连接有与下法兰107密封配合的上法兰109。在煎锅体101中设置有煎煮滤筒110,煎煮滤筒110的上端开口连接有与环槽相匹配的环形托板111,环形托板111上开设有与定位柱108相匹配的定位孔112,煎锅盖102的上端连接有投料管113,投料管113上设置有密封盖板。上述通过投料管113将物料倒入煎煮滤筒110中,然后加入纯净水后通过密封盖板将投料管113完全密封,从而保证煎煮过程中煎锅体101的内部处于高压状态,从而在高温高压下能够充分将中药组分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另外,本实施例还在位于投料管113对侧的煎锅盖102上连接有防爆管114,防爆管114上设置有防爆阀115,通过设置的防爆阀115能够适量进行泄压,防止内部气压过大而发生爆炸。
64.在煎锅盖102的上端安装有搅拌电机116,搅拌电机116的输出轴下端连接有伸入煎煮滤筒110中的搅拌架117,并且搅拌架117的下端与煎煮滤筒110底壁上的轴承118相连接。在具体设置过程中该搅拌架117包括与搅拌电机116输出轴相连接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连接有多根搅拌棒。在煎锅体101的底端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19,煎锅加热座103的侧面安装有输送泵120,输送泵120的进液端与排液管端部相连接,出液端连接有输液管121。为了达到对煎煮液进一步过滤,本实施例还在排液管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过滤器122,具体地该过滤器122包括与煎锅体101底端相连接的圆台外壳,圆台外壳中上下间隔设置有多个滤板。
65.参考附图8、附图9、附图10和附图11,浓缩机构总成200包括浓缩塔体201,浓缩塔体201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导热油夹套202,导热油夹套20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出油管和进油管,通过出油管和进油管将高温导热油不断循环通入到导热油夹套202中,使得浓缩塔体201的内壁能够受热均匀,将沿着浓缩塔体201内壁流向的煎煮液进行快速浓缩。
66.在浓缩塔体201的内腔上端固定设置有上端开口设置的集液槽203,该集液槽203在具体设置过程中可在集液槽203的圆周面上端连接有侧边板215,侧边板215与浓缩塔体201的内壁固定连接。输液管121的端部伸至集液槽203的上端开口设置,集液槽203的圆周
面下端均匀连接有多个下液管2031,并且下液管2031与浓缩塔体201的内壁贴合设置。在浓缩塔体20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205,驱动电机205的输出轴下端连接有贯穿集液槽203、并伸至浓缩塔体201底部的转杆204,并且集液槽203的底壁上设置有与转杆204相匹配的密封轴承205。位于集液槽203下方的转杆204上通过连接杆206连接有多个螺旋刮料板207,并且螺旋刮料板207与浓缩塔体201的内壁贴合设置,具体设置时该转杆204上连接的螺旋刮料板207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3-6个。浓缩塔体201的底端连接有三通管208,三通管208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阀门209,接料槽300设置在三通管208的正下方,三通管208的侧端连接有循环泵210,循环泵210上连接有循环液管211,并且循环液管211的端部也伸至集液槽203的上端开口设置。
67.最后,在浓缩塔体201的旁侧设置有抽真空泵212,抽真空泵212上连接有与浓缩塔体201顶端相连通的抽气管213,抽气管213中还设置有冷凝器214。
68.本实施例3公开的制备装置通过煎煮装置总成100将粉碎后的各中药组分在高温高压下进行长时间的煎煮,使得中药组分中的有效充分被充分提取,待煎煮完成后通过煎煮滤筒110对其过滤,即将中药渣留在煎煮滤筒110中,而煎煮液则通过输送泵120、输液管121的作用送至浓缩塔体201上端的集液槽203中。
69.此时煎煮在进行浓缩过程中从多个下液管2031中落下并沿着浓缩塔体201的内壁往下流动,并在往下流动的过程中被绕着转杆204旋转的螺旋刮料板207进行刮平,同时螺旋刮料板207还能够将沿浓缩塔体201下流的煎煮液向上刮动,从而使得煎煮液与导热油夹套202中的导热油进行充分热交换实现快速浓缩。
70.最后落在浓缩塔体201底部的初级浓缩液再经过循环泵210、循环液管211的作用再次被送至集液槽203中进行二次乃至多次的刮料浓缩,极大提高了对煎煮液的浓缩效果以及提高了对煎煮液的浓缩效率。
71.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