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科便携式针灸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44530发布日期:2022-12-30 21:22阅读:3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灸盒,尤其涉及一种康复科便携式针灸盒。


背景技术:

2.随着中医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医针灸治疗效果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使得现在许多病症都需要针灸的配合治疗。在存放银针时,我们会用到针灸盒进行存放银针。
3.专利公开号为cn215349485u公开了一种康复科用便于携带式针灸盒,包括针灸盒本体,所述针灸盒本体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上套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上固定安装有卡扣,所述针灸盒本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轴杆座,且轴杆座上插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顶端插设在卡块上,且卡块固定安装在针灸盒本体内壁上,所述螺纹杆上套连接有套块,且套块上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侧面铰接在托盘上。该针灸盒设置有皮带,将皮带向侧面拉动,然后将针灸盒本体上的卡扣扣在一起,从而通过皮带对针灸盒本体进行携带,非常的方便,套块的移动通过连接杆推动托盘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将托盘推出针灸盒本体外对托盘上的置针槽进行取出。但该针灸盒不能对针进行杀菌消毒,取出针后再对针进行消毒,较为麻烦。
4.如何设计一种具备消毒功能的康复科便携式针灸盒是本专利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能对针进行杀菌消毒,取出针后再对针进行消毒,较为麻烦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备消毒功能的康复科便携式针灸盒。
6.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康复科便携式针灸盒,包括有主框体、第一固定架、第一转轴、放置框、第二固定架、紫外线灯、放置机构和防护机构,主框体内部左侧连接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中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之间连接有放置框,放置框4为石英玻璃材质,放置框内部连接有三个用于对针消毒杀菌的紫外线灯,主框体内部与放置框之间连接有用于存放针的放置机构,主框体上连接有防止主框体落入灰尘的防护机构。
7.作为优选,放置机构包括有第一滑杆、第一直线弹簧、固定套、定位筒、第一限位板、第一固定柱、第一卡块和第二直线弹簧,放置框顶部和前后两侧均连接有两个第一滑杆,同侧的两个第一滑杆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固定套,第一滑杆均与同侧的固定套之间连接有第一直线弹簧,三个固定套内侧都均匀间隔连接有三个用于存放针的定位筒,定位筒内侧均开有第一放置孔,固定套上均连接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上均开有两个限位孔,主框体内部左侧周向均匀间隔连接有三个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内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对第一限位板进行限位的第一卡块,第一卡块均与同侧的第一限位板的限位孔接触,第一卡块均与同侧的第一固定柱之间连接有第二直线弹簧。
8.作为优选,防护机构包括有固定环、挡板、第二滑杆和第三直线弹簧,主框体左侧
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上均开有两个定位孔,第二滑杆右侧之间连接有用于闭合主框体的挡板,第二滑杆均与固定环之间连接有第三直线弹簧。
9.作为优选,还包括有减少人工操作的脱离机构,脱离机构包括有楔形架、楔形块、第三滑杆、第四直线弹簧、第二转轴、连接架、第五直线弹簧、推动架和第二限位板,三个第一卡块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楔形架,第一转轴内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右侧连接有推动架,第二转轴右侧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位于推动架左侧,连接架与第一转轴右侧之间连接有第五直线弹簧,连接架外侧周向均匀间隔连接有三个第三滑杆,第三滑杆内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楔形块,上方的楔形块移动后与同侧的楔形架接触,楔形块均与同侧的第三滑杆之间连接有第四直线弹簧,第四直线弹簧均位于同侧的第三滑杆内侧,主框体内底部左侧连接有用于对楔形块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板,下方的两个楔形块均与第二限位板接触。
10.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用于对针消毒的消毒机构,消毒机构包括有第三固定架、消毒桶、螺纹套和螺纹盖,主框体右侧连接有六个第三固定架,第三固定架右侧之间连接有用于装消毒水的消毒桶,消毒桶右侧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上螺纹式连接有用于闭合消毒桶的螺纹盖。
11.作为优选,还包括有增加消毒水的流动性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有拉绳、绕线轮、第三转轴、发条、软毛刷和限位盘,消毒桶内部左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与消毒桶之间连接有两个发条,第三转轴中部连接有绕线轮,绕线轮位于消毒桶内部,绕线轮与推动架之间连接有拉绳,拉绳绕在绕线轮上,第三转轴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用于搅动消毒水的软毛刷,软毛刷位于消毒桶内部,消毒桶内中部连接有用于放置针的限位盘,限位盘上下两侧均开有五个第二放置孔。
12.作为优选,还包括有无需医生手动限位第二滑杆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柱、第二卡块和第六直线弹簧,固定环上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柱,第二固定柱上均滑动式连接有用于限位第二滑杆的第二卡块,第二卡块均与同侧的第二滑杆接触,第二卡块均与同侧的第二固定柱之间连接有第六直线弹簧。
13.作为优选,两个第二卡块顶部均连接有拉环。
14.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通过紫外线灯对针进行杀菌消毒,同时还能对针进行烘干,保持针表面的干燥;2、取出部分针时,通过第二限位板挡住前后两侧的楔形块向左移动,可防止前后两侧的针也被推出,进而避免医生还需手动复位其余的针,从而减少人工操作的麻烦;3、本发明通过将针放入消毒桶内进行消毒,如此,使得本针灸盒能够存放更多的针;4、本发明通过软毛刷转动,进而搅动消毒水,增加消毒水的流动性,进而对针进行充分消毒;5、本发明通过第二卡块卡进第二滑杆右侧的定位孔内,进而对第二滑杆进行限位,如此将挡板打开后,无需医生手动限位第二滑杆。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放置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a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防护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脱离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b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脱离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发明消毒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1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2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3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_主框体,2_第一固定架,3_第一转轴,4_放置框,5_第二固定架,6_紫外线灯,7_放置机构,71_第一滑杆,72_第一直线弹簧,73_固定套,74_定位筒,75_第一限位板,76_第一固定柱,77_第一卡块,78_第二直线弹簧,79-第一放置孔,710-限位孔,8_防护机构,81_固定环,82_挡板,83_第二滑杆,84_第三直线弹簧,85-定位孔,9_脱离机构,91_楔形架,92_楔形块,93_第三滑杆,94_第四直线弹簧,95_第二转轴,96_连接架,97_第五直线弹簧,98_推动架,99_第二限位板,10_消毒机构,101_第三固定架,102_消毒桶,103_螺纹套,104_螺纹盖,11_驱动机构,111_拉绳,112_绕线轮,113_第三转轴,114_发条,115_软毛刷,116_限位盘,117-第二放置孔,12_固定机构,121_第二固定柱,122_第二卡块,123_第六直线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0.实施例1一种康复科便携式针灸盒,参照图1-6,包括有主框体1、第一固定架2、第一转轴3、放置框4、第二固定架5、紫外线灯6、放置机构7和防护机构8,主框体1内部左侧连接有第一固定架2,第一固定架2中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架5,第二固定架5之间连接有放置框4,放置框4为石英玻璃材质,放置框4内部连接有三个紫外线灯6,紫外线灯6用于对针消毒杀菌,主框体1内部与放置框4之间连接有放置机构7,放置机构7用于存放针,主框体1上连接有防护机构8,防护机构8防止主框体1落入灰尘。
31.参照图4-5,放置机构7包括有第一滑杆71、第一直线弹簧72、固定套73、定位筒74、第一限位板75、第一固定柱76、第一卡块77和第二直线弹簧78,放置框4顶部和前后两侧均连接有两个第一滑杆71,同侧的两个第一滑杆71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固定套73,第一滑杆71均与同侧的固定套73之间连接有第一直线弹簧72,三个固定套73内侧都均匀间隔连接有三个定位筒74,定位筒74用于存放针,定位筒74内侧均开有第一放置孔79,固定套73上均通过螺栓固接有第一限位板75,第一限位板75上均开有两个限位孔710,主框体1内部左侧周
向均匀间隔连接有三个第一固定柱76,第一固定柱76内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卡块77,第一卡块77用于对第一限位板75进行限位,第一卡块77均与同侧的第一限位板75的限位孔710接触,第一卡块77均与同侧的第一固定柱76之间连接有第二直线弹簧78。
32.参照图5,防护机构8包括有固定环81、挡板82、第二滑杆83和第三直线弹簧84,主框体1左侧连接有固定环81,固定环81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杆83,第二滑杆83上均开有两个定位孔85,第二滑杆83右侧之间连接有挡板82,挡板82用于闭合主框体1,第二滑杆83均与固定环81之间连接有第三直线弹簧84。
33.初始状态第一直线弹簧72被压缩,使用本针灸盒时,向左移动打开挡板82,挡板82带动第二滑杆83向左移动,第三直线弹簧84被压缩,随后向外按压第一卡块77,第二直线弹簧78被压缩,进而在第一直线弹簧72复位的作用下带动固定套73向左移动,固定套73带动定位筒74和第一限位板75向左移动,第一限位板75继续向外挤压第一卡块77,第二直线弹簧78继续被压缩,使得第一卡块77与第一限位板75左侧的限位孔710分离,当第一限位板75右侧的限位孔710与第一卡块77接触时,进而在第二直线弹簧78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一卡块77向内移动卡进第一限位板75右侧的限位孔710内,进而对第一限位板75、定位筒74和固定套73进行限位,接着就可将针放入定位筒74的第一放置孔79内进行存放,存放完毕后,向外按压第一卡块77,第二直线弹簧78被压缩,再向右移动复位固定套73,第一直线弹簧72被压缩,固定套73带动定位筒74和第一限位板75向右移动复位,使得定位筒74带动针进入主框体1内,同时第一限位板75继续向外挤压第一卡块77,第二直线弹簧78继续被压缩,使得第一卡块77与第一限位板75右侧的限位孔710分离,当第一限位板75左侧的限位孔710与第一卡块77接触时,进而在第二直线弹簧78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一卡块77向内移动卡进第一限位板75左侧的限位孔710内,进而对第一限位板75、定位筒74和固定套73进行限位,接着启动紫外线灯6,由于放置框4的材质为石英玻璃材质,使得紫外线灯6的紫外线穿过放置框4对针尖进行杀菌消毒,同时还能对针进行烘干,保持针表面的干燥,再松开挡板82,进而在第三直线弹簧84复位的作用下带动挡板82和第二滑杆83向右移动复位,使得挡板82闭合主框体1,需要取出针时,重复上述操作即可,针被全部取出后,关闭紫外线灯6,本针灸盒为小型设备,从而便于医生携带。
34.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参照图1、图7、图8和图9,还包括有脱离机构9,脱离机构9包括有楔形架91、楔形块92、第三滑杆93、第四直线弹簧94、第二转轴95、连接架96、第五直线弹簧97、推动架98和第二限位板99,三个第一卡块77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楔形架91,第一转轴3内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95,第二转轴95右侧连接有推动架98,第二转轴95右侧连接有连接架96,连接架96位于推动架98左侧,连接架96与第一转轴3右侧之间连接有第五直线弹簧97,连接架96外侧周向均匀间隔连接有三个第三滑杆93,第三滑杆93内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楔形块92,上方的楔形块92移动后与同侧的楔形架91接触,楔形块92均与同侧的第三滑杆93之间连接有第四直线弹簧94,第四直线弹簧94均位于同侧的第三滑杆93内侧,主框体1内底部左侧连接有第二限位板99,第二限位板99用于对楔形块92进行限位,下方的两个楔形块92均与第二限位板99接触。
35.需要取出部分针时,向左移动推动架98,推动架98带动第二转轴95向左移动,进而带动连接架96向左移动,第五直线弹簧97被压缩,连接架96带动第三滑杆93向左移动,使得
上侧的第三滑杆93带动上侧的楔形块92向左移动,当上侧的楔形块92与上侧的楔形架91接触时,进而带动上侧的楔形架91向上移动,上侧的楔形架91带动上侧的第一卡块77向上移动,如此上侧的三根针就可被推出,同时前后两侧的楔形块92被第二限位板99挡住,前后两侧的第四直线弹簧94被压缩,防止前后两侧的针也被推出,进而避免医生还需手动对其余的针进行复位,从而减少人工操作的麻烦,上侧的针被取出后,松开推动架98,进而在前后两侧的第四直线弹簧94和第五直线弹簧97复位的作用下带动上侧的楔形块92、第三滑杆93、第二转轴95、连接架96和推动架98向右移动复位,还需再次取针时,先向外按压第一卡块77,第二直线弹簧78被压缩,再正转或者反转推动架98,推动架98带动第二转轴95正转或者反转,进而带动连接架96、楔形块92、第三滑杆93、第四直线弹簧94、第五直线弹簧97和第一转轴3正转或者反转,第一转轴3带动放置框4、第二固定架5、紫外线灯6、第一滑杆71、第一直线弹簧72、固定套73、定位筒74、第一限位板75和针正转或者反转,使得前侧或者后侧的针转动至上侧,再松开第一卡块77,进而在第二直线弹簧78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一卡块77向内移动复位,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将另一部分的针取出。
36.参照图1和图10,还包括有消毒机构10,消毒机构10包括有第三固定架101、消毒桶102、螺纹套103和螺纹盖104,主框体1右侧焊接有六个第三固定架101,第三固定架101右侧之间焊接有消毒桶102,消毒桶102用于装消毒水,消毒桶102右侧连接有螺纹套103,螺纹套103上螺纹式连接有螺纹盖104,螺纹盖104用于闭合消毒桶102。
37.转动打开螺纹盖104,在消毒桶102内加入适量的消毒水,再将针放入消毒桶102内进行消毒,复位螺纹盖104,如此,使得本针灸盒能够存放更多的针,当人们需要取出针或者更换消毒水时,转动打开螺纹盖104,将针取出或者倒出消毒水,将新的消毒水倒入消毒桶102内,再复位螺纹盖104即可。
38.参照图2、图11和图12,还包括有驱动机构11,驱动机构11包括有拉绳111、绕线轮112、第三转轴113、发条114、软毛刷115和限位盘116,消毒桶102内部左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轴113,第三转轴113与消毒桶102之间连接有两个发条114,第三转轴113中部连接有绕线轮112,绕线轮112位于消毒桶102内部,绕线轮112与推动架98之间连接有拉绳111,拉绳111绕在绕线轮112上,第三转轴113前后两侧均连接有软毛刷115,软毛刷115用于搅动消毒水,软毛刷115位于消毒桶102内部,消毒桶102内中部连接有限位盘116,限位盘116用于放置针,限位盘116上下两侧均开有五个第二放置孔117。
39.先将使用后的针插入限位盘116的第二放置孔117内,限位盘116对针进行限位,再在消毒桶102内加入适量的消毒水,当推动架98向左移动时,进而通过拉绳111带动绕线轮112正转,绕线轮112带动第三转轴113正转,发条114形变,第三转轴113带动软毛刷115正转,当推动架98向右移动时,拉绳111被放松,进而在发条114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三转轴113反转,第三转轴113带动软毛刷115和绕线轮112反转,绕线轮112收起拉绳111,软毛刷115搅动消毒水,增加消毒水的流动性,进而对针进行充分消毒。
40.参照图1和图13,还包括有固定机构12,固定机构12包括有第二固定柱121、第二卡块122和第六直线弹簧123,固定环81上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柱121,第二固定柱121上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卡块122,第二卡块122用于限位第二滑杆83,第二卡块122均与同侧的定位孔85接触,第二卡块122均与同侧的第二固定柱121之间连接有第六直线弹簧123,两个第二卡块122顶部均连接有拉环。
41.通过拉环向上移动第二卡块122,第六直线弹簧123被压缩,使得第二卡块122与第二滑杆83左侧的定位孔85分离,人们就可向左移动打开挡板82,挡板82带动第二滑杆83向左移动,当第二滑杆83右侧的定位孔85与第二卡块122接触时,进而在第六直线弹簧123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二卡块122向下移动复位,使得第二卡块122卡进第二滑杆83右侧的定位孔85内,进而对第二滑杆83进行限位,如此将挡板82打开后,无需医生手动限位第二滑杆83,关闭挡板82时,向上移动第二卡块122,第六直线弹簧123被压缩,使得第二卡块122与第二滑杆83右侧的定位孔85分离,挡板82和第二滑杆83向右移动复位,第二滑杆83左侧的定位孔85与第二卡块122接触时,进而在第六直线弹簧123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二卡块122向下移动复位,使得第二卡块122卡进第二滑杆83左侧的定位孔85内,进而对第二滑杆83进行限位。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