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肾内科血液透析造瘘用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11282发布日期:2022-09-03 09:4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肾内科血液透析造瘘用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支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肾内科血液透析造瘘用辅助支架。


背景技术:

2.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
3.而造瘘就是将患者手臂处的动脉与静脉连接,使动脉内的部分血液流入至静脉内,达到静脉动脉化的效果。
4.在造瘘手术过程中,由于一些患者的身体因素(血栓、年龄大等),需要在患者的手臂处开设两个伤口,然后将人工血管的一端插入其中一个伤口,然后再通过另一个伤口穿出,而目前的方式是通过人工对血管进行拉动,但人工拉动时,其手臂容易产生晃动,导致人工血管与伤口边缘产生摩擦,容易使伤口出现二次受伤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肾内科血液透析造瘘用辅助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肾内科血液透析造瘘用辅助支架,包括支撑装置和设置在支撑装置上方的驱动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套管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对套管进行支撑固定,所述套管两侧的外圈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套管外圈位于支撑板的上方开设有滑槽,所述驱动装置至少包括:
7.按压件,所述按压件包括压板、驱动机构和扩张机构,所述扩张机构包括两个直杆,两个所述直杆交错设置形成“x”形结构,所述压板下移通过驱动机构对两个直杆的一端作用,以将两个直杆的另一端向外扩张;
8.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螺纹杆和转轮,所述转轮与滑槽之间形成一条移动空腔,所述螺纹杆带动转轮转动,利用所述转轮转动的摩擦力对移动空腔内人工血管驱动;
9.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在压板下移过程中带动螺纹杆进行驱动,使压板转动,并在压板上移复位过程中取消对螺纹杆的驱动。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件包括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套设在螺纹杆外壁,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筒的外壁设置有棘轮,所述螺纹套筒的顶端外壁和底端外壁均固定设置有盖板,两个所述盖板之间转动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圈转动设置有多个棘爪,所述连接环的内圈位于棘爪处还设置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一端向棘爪侧壁弯折端,且该弯折端与棘爪的侧壁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外圈与压板的端部固定连接。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位于底部的所述盖板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螺纹杆外圈,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与转轮的顶端连接。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倾斜设置在压板的底部,两个所述侧板为对称结构。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板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压板的底部外壁,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内设置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端滑动设置在支撑筒内壁,所述滑杆的顶端与套管侧壁连接。
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管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插槽,所述滑杆的顶端开设有插洞,所述插洞内插接有插柱,所述插柱与插槽插接配合,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凸杆,所述套管的侧壁位于支撑板的下方开设有贯穿穿槽,所述转轮的底端同轴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纵向贯穿支撑板设置,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位于穿槽内。
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轮的凸出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壁转动设置有滑轮。
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管的内圈设置有圆管,所述圆管的外圈两端设置有转环,所述圆管的外圈开设有空槽,所述套管的内壁开设有沉槽,所述转环转动设置在沉槽内。
1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管的顶部贯穿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设置有凸柱,所述凸柱贯穿圆管设置,所述凸柱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压力板,所述压力板位于圆管内。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0.1、该肾内科血液透析造瘘用辅助支架中,通过转轮转动带动人工血管进行移动,避免了人工拉动产生的晃动,同时配合从动杆的扩张与复位对人工血管的位置进行限制,防止与伤口产生摩擦,解决了人工拉动时,其手臂容易产生晃动,导致人工血管与伤口边缘产生摩擦,容易使伤口出现二次受伤的现象。
21.2、该肾内科血液透析造瘘用辅助支架中,通过手臂下压,使压板与凸杆接触,压板移动使螺纹杆通过连接轴带动凸轮进行转动,凸轮的凸出部分在转动过程中与手臂接触,并达到手臂的按摩效果,加快伤口周围的血液流动,提高伤口的愈合速度。
22.3、该肾内科血液透析造瘘用辅助支架中,按动压板,压板下移通过侧板与凸柱接触,并使压力板下移,达到对手臂的挤压,使血管被压迫,以便于实现对血液的流动控制。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图2的套管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的按压件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的驱动件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发明的传动件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发明的侧板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本发明的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32.图10为本发明的凸轮结构示意图;
33.图11为本发明的套管结构示意图;
34.图12为本发明的圆管结构示意图;
35.图13为本发明的压力板结构示意图。
36.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37.100、支撑装置;
38.110、套管;111、支撑板;112、滑槽;113、滚子;
39.120、支撑件;121、底板;122、支撑筒;123、固定弹簧;124、滑杆;125、插柱;126、凸杆;
40.130、插槽;131、穿槽;
41.140、圆管;141、转环;142、空槽;143、沉槽;
42.150、通道;151、凸柱;152、压力板;
43.200、驱动装置;
44.210、按压件;211、压板;212、侧板;213、固定轴;214、直杆;215、从动杆;216、拉力弹簧;
45.220、驱动件;221、螺纹杆;222、转轮;223、凹槽;224、连接轴;225、复位弹簧;
46.230、传动件;231、螺纹套筒;232、棘轮;233、盖板;234、连接环;235、棘爪;236、弹性板;
47.240、滑块;241、压缩弹簧;
48.250、凸轮;251、安装槽;252、安装轴;253、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2.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肾内科血液透析造瘘用辅助支架,包括支撑装置100和设置在支撑装置100上方的驱动装置200,支撑装置100包括套管110和支撑件120,支撑件120对套管110进行支撑固定,套管110两侧的外圈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板111,套管110外圈位于支撑板111的上方开设有滑槽112,驱动装置200至少包括:
53.按压件210,按压件210包括压板211、驱动机构和扩张机构,扩张机构包括两个直杆214,两个直杆214交错设置形成“x”形结构,压板211下移通过驱动机构对两个直杆214的一端作用,以将两个直杆214的另一端向外扩张,其中,两个直杆214的交错处转动连接有固定轴213,固定轴213设置在套管110的顶部外圈,两个直杆214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从动杆215,两个直杆214的另一端之间通过拉力弹簧216连接;
54.驱动件220,驱动件220包括螺纹杆221和转轮222,转轮222与滑槽112之间形成一条移动空腔,螺纹杆221带动转轮222转动,利用转轮222转动的摩擦力对移动空腔内人工血管驱动,具体的,转轮222固定在螺纹杆221的底端,转轮222位于滑槽112处,转轮222的外圈开设有凹槽223,移动空腔由凹槽223与滑槽112形成,使人工血管能够在移动空腔进行移动;
55.传动件230,传动件230在压板211下移过程中带动螺纹杆221进行驱动,使压板211转动,并在压板211上移复位过程中取消对螺纹杆221的驱动,通过转轮222转动带动人工血管进行移动,避免了人工拉动产生的晃动,同时配合从动杆,215的扩张与复位对人工血管的位置进行限制,防止与伤口产生摩擦。
56.本实施例的支撑装置100和驱动装置200在具体使用时,将患者的手臂穿入到套管110内,并将套管110位于手臂的伤口处,使从动杆215的底端位于伤口内,再将人工血管插入到凹槽223与滑槽112之间形成的移动空腔内,然后按压压板211,压板211下移通过侧板212带动两个直杆214转动,使从动杆215向伤口处移动,当压板211上移复位时,侧板212脱离直杆214,此时拉力弹簧216回弹拉动直杆214复位,此时两个从动杆215复位变将人工血管推动,实现对人工血管的限位,与此同时,压板211下移通过传动件230带动螺纹杆221转动和转轮222抓地,转轮222通过凹槽223与人工血管之间的摩擦力迫使人工血管进行移动,当压板211复位时,此时传动件230不对螺纹杆221进行驱动,进而避免了转轮222反转的现象产生。。
57.在此基础上,具体公开传动件230,传动件230包括螺纹套筒231,螺纹套筒231套设在螺纹杆221外壁,并与其螺纹连接,螺纹套筒231的外壁设置有棘轮232,螺纹套筒231的顶端外壁和底端外壁均固定设置有盖板233,两个盖板233之间转动设置有连接环234,连接环234的内圈转动设置有多个棘爪235,连接环234的内圈位于棘爪235处还设置有弹性板236,弹性板236的一端向棘爪235侧壁弯折端,且该弯折端与棘爪235的侧壁连接,连接环234的外圈与压板211的端部固定连接,当压板211下移时,连接环234通过盖板233带动螺纹套筒231下移,并通过螺旋力在螺纹杆221外壁转动,此时螺纹套筒231带动棘轮232转动,棘轮232转动与螺纹套筒231接触,使螺纹套筒231通过棘轮232和棘爪235带动连接环234转动,而连接环234与压板211固定连接无法转动,此时螺纹杆221便通过连接轴224实现转动,当螺纹杆221上移复位时,棘轮232反转,使棘爪235无法将棘轮232卡住,进而不会对螺纹杆221进行驱动。
58.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压板211的自动复位,位于底部的盖板233的底端固定设置
有复位弹簧225,复位弹簧225套设在螺纹杆221外圈,螺纹杆221对复位弹簧225进行限位,可防止复位弹簧225压缩过度导致的变形,复位弹簧225的底端与转轮222的顶端连接,考虑到人工复位压板211劳动力较大,为此,压板211下移时,通过盖板233带动复位弹簧225压缩,当人们取消对压板211的下压力时,压缩的复位弹簧225回弹并顶动盖板233,使盖板233通过连接环234带动压板211复位。
59.再进一步的,驱动机构包括两个侧板212,两个侧板212倾斜设置在压板211的底部,两个侧板212为对称结构
60.再进一步的,为了减少人工血管在移动时与滑槽112之间的摩擦,滑槽112的侧壁开设有多个转槽,转槽内转动设置有滚子113,滚子113将人工血管与滑槽112之间的滑动摩擦转换成转动摩擦,同时,设置滚子113使人工血管与滑槽112之间的接触面降低,进而减少了人工血管在移动时与滑槽112之间的摩擦。
61.具体的,为了防止从动杆215转动较大对伤口造成伤害,侧板21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滑块240,滑块240滑动设置在压板211的底部外壁,两个侧板212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241,考虑到当伤口较小时,若从动杆215转动幅度较大便会导致伤口被扩张,为此,当从动杆215与伤口边缘接触时,从动杆215会受到一定的阻力,该阻力会通过直杆214施加在侧板212上,此时侧板212受力便会导致压缩弹簧241压缩,实现两个侧板212的位移,侧板212位移后,其斜面对直杆214的推力变小,进而防止了伤口二次受损。
62.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9所示,为了在造瘘完成后对伤口的愈合,本实施例对支撑件120进行具体公开,支撑件120包括底板121,底板12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支撑筒122,支撑筒122内设置有固定弹簧123,固定弹簧1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杆124,滑杆124的底端滑动设置在支撑筒122内壁,滑杆124的顶端与套管110侧壁连接,考虑到术后需要进行一定的锻炼,而为了防止伤口受到碰撞、挤压等现象,仍然需要对手臂进行限位,为此,当手臂下压时,通过套管110对滑杆124施加下压力,使固定弹簧123压缩,此时手臂下移,然后取消对手臂的施力,固定弹簧123回弹便带动手臂复位,进而可以辅助手臂进行锻炼。
63.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实施,请参阅图9-图11所示,为了缓解伤口附近的肌肉,套管110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插槽130,滑杆124的顶端开设有插洞,插洞内插接有插柱125,插柱125与插槽130插接配合,底板12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凸杆126,套管110的侧壁位于支撑板111的下方开设有贯穿穿槽131,转轮222的底端同轴连接有连接轴224,连接轴224纵向贯穿支撑板111设置,并与其转动连接,连接轴22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凸轮250,凸轮250位于穿槽131内,将套管110反向进行安装,使套管110圆顶部位置朝向底部,然后将插柱125插入到插洞和插槽130内,此时套管110被固定,手臂下压,使压板211与凸杆126接触,压板211移动使螺纹杆221通过连接轴224带动凸轮250进行转动,凸轮250的凸出部分在转动过程中与手臂接触,并达到手臂的按摩效果,加快伤口周围的血液流动,提高伤口的愈合速度。
64.再进一步的,为了减少凸轮250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凸轮250的凸出端开设有安装槽251,安装槽251内设置有安装轴252,安装轴252的外壁转动设置有滑轮253,滑轮253使得凸轮250的凸出端无法与皮肤接触,而滑轮253与皮肤之间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使滑轮253转动,此时滑轮253将摩擦力利用,进而防止了皮肤受损的现象。
65.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实施,请参阅图12所示,为了实
现对按摩角度的调整,套管110的内圈设置有圆管140,圆管140的外圈两端设置有转环141,为了不影响凸轮250的转动,圆管140的外圈开设有空槽142,套管110的内壁开设有沉槽143,转环141转动设置在沉槽143内,转动手臂,手臂便通过圆管140在套管110内转动,实现对手臂与通道150之间位置的调节。
66.第五实施例,本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实施,请参阅图12-图13所示,为了实现对血液的流动控制,套管110的顶部贯穿开设有通道150,通道150内设置有凸柱151,凸柱151贯穿圆管140设置,凸柱15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压力板152,压力板152位于圆管140内,当人工血管植入后,此时连接静脉和动脉就需要进行止血处理,为此,按动压板211,压板211下移通过侧板212与凸柱151接触,并使压力板152下移,达到对手臂的挤压,使血管被压迫,进而实现对血液的流动控制。
6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