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治疗用鼻腔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575745发布日期:2022-09-20 23:3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鼻喉科治疗用鼻腔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鼻喉科治疗用鼻腔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
[0003]
现有鼻腔在清洗时,清洗用的水流流速和冲击力恒定,在对一些较为顽固的污物清理时,不能根据需要对水流的冲击力进行调节,对顽固污物清理较为困难,而且在进行清洗时,需要用手将出水喷头固定在鼻腔内,在清理时,一方面,操作不便,另一方面,清理水容易流到手上。
[0004]
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耳鼻喉科治疗用鼻腔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水流的冲击力和流速不可调节,且操作较为不便,清理水容易流到手上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耳鼻喉科治疗用鼻腔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耳鼻喉科治疗用鼻腔清洗装置,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开口处螺纹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固定贯穿设有管道,所述管道位于盖体外的部分设有调节阀,所述管道位于盖体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洗管,所述清洗管呈弧形设置,所述清洗管上固定连接有引流杆,所述清洗管的远离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安装有喷头,所述固定环的下端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撑板,所述清洗管上设有用于对两块撑板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盖体设有用于对瓶体加压的加压机构。
[0008]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设置在两块撑板内侧的推球,所述推球与清洗管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推球外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撑板内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推球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两个所述螺纹套筒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两根所述第一螺纹杆外均转动套设有固定板,两块所述固定板均与清洗管固定连接,两根所述第一螺纹杆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0009]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与两根第一螺纹杆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清洗管外套设有转环,所述转环内设有与两个齿轮均啮合的环形齿槽,所述清洗管外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转环与圆环转动连接,两根所述第一螺纹杆均转动贯穿圆环设置。
[0010]
优选地,所述加压机构包括设置在盖体内的加压腔,所述加压腔内密封滑动连接
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上端滑动贯穿盖体并固定连接有压柄,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对压杆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密封板上下贯穿设有两个进气孔,两个所述进气孔的下方均设有堵塞板,两块所述堵塞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根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分别穿过两个进气孔设置,所述压杆滑动连接有滑环,两根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均与滑环固定连接,所述压杆外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环和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压腔通过连接管与瓶体相连通,所述盖体内设有观察腔,所述观察腔的一侧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腔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指示板,所述观察腔与加压腔相连通。
[0011]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块与盖体上端固定连接的l型板,两块所述l型板分别设置在压杆的两侧,所述压杆外转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两块l型板相匹配。
[0012]
优选地,所述调节阀包含有盒体,所述盒体固定套设在管道外,所述调节阀内滑动连接有压柱,所述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上端滑动贯穿盒体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杆外螺纹套设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与盒体外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外固定连接有多个转柄。
[0013]
优选地,所述喷头的左右两端的下侧均设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采用弹性橡胶材质制作,所述固定环的侧壁上设有与楔形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内滑动连接有顶板。
[0014]
优选地,所述楔形块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斜面,所述斜面朝向远离喷头的方向。
[0015]
一种耳鼻喉科治疗用鼻腔清洗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16]
s1:在清洗管外套设一次性防水套,并将喷头安装在固定环内;
[0017]
s2:重复按压压柄,从而对瓶体内进行加压,通过观察观察窗对加压的压力进行控制;
[0018]
s3:将喷头塞入鼻腔内,调节两块撑板,使之与鼻腔内部固定;
[0019]
s4:转动转柄,对管道进行放松,对清洗的过程中可以对水的流速进行调节;
[0020]
s5:清洗完成后,将撑板闭合,并取出喷头即可。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2]
在进行鼻腔清洗时,在清洗管外套设一次性防水套,并将喷头安装在固定环内,然后重复按压压柄,从而对瓶体内进行加压,通过观察观察窗对加压的压力进行控制,直至合适压力,此时将喷头塞入鼻腔内,调节两块撑板,使之与鼻腔内部固定,再通过调节阀对管道进行放松,使瓶体内水在高压的作用下进入管道和清洗管,并由喷头喷出,即可对鼻腔进行清洗,在对顽固污物进行清洗时,只需要调节水流压力,即可,对清洗的过程中可以对水的流速进行调节,在清洗时,不需要手扶,解放双手,操作时更加方便,且通过设置因流杆,水留下来时,会沿着引流杆留下,清洗较为方便。
[0023]
本发明在清洗时,可以对水流的流速和冲击力进行调节,清洗较为彻底,而且操作方便,清洗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耳鼻喉科治疗用鼻腔清洗装置的结构透视图;
[0025]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耳鼻喉科治疗用鼻腔清洗装置的局部结构透视图;
[0027]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耳鼻喉科治疗用鼻腔清洗装置中密封板的结构立体图。
[0028]
图中:1瓶体、2盖体、3管道、4调节阀、5清洗管、6引流杆、7固定环、8喷头、9撑板、10调节机构、11加压机构、12推球、13滑块、14滑槽、15螺纹套筒、16第一螺纹杆、17固定板、18传动机构、19齿轮、20转环、21圆环、22密封板、23压杆、24压柄、25限位机构、26进气孔、27堵塞板、28连接杆、29滑环、30弹簧、31连接管、32观察腔、33观察窗、34指示板、35l型板、36限位板、37盒体、38压柱、39第二螺纹杆、40转动环、41转柄、42楔形块、43顶板、44加压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
参照图1-4,一种耳鼻喉科治疗用鼻腔清洗装置,包括瓶体1,瓶体1的开口处螺纹连接有盖体2,盖体2固定贯穿设有管道3,管道3位于盖体2外的部分设有调节阀4,需要说明的是,调节阀4包含有盒体37,盒体37固定套设在管道3外,调节阀4内滑动连接有压柱38,压柱3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9,第二螺纹杆39的上端滑动贯穿盒体37设置。
[0031]
本发明中,第二螺纹杆39外螺纹套设有转动环40,转动环40与盒体37外侧壁转动连接,转动环40外固定连接有多个转柄41,管道3位于盖体2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洗管5,清洗管5呈弧形设置,清洗管5上固定连接有引流杆6,清洗管5的远离管道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7,固定环7上安装有喷头8,进一步的,喷头8的左右两端的下侧均设有楔形块42,需要说明的是,楔形块4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斜面,斜面朝向远离喷头8的方向,楔形块42采用弹性橡胶材质制作,固定环7的侧壁上设有与楔形块42相匹配的卡槽。
[0032]
本发明中,卡槽内滑动连接有顶板43,固定环7的下端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撑板9,清洗管5上设有用于对两块撑板9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10,具体的,调节机构10包括两个设置在两块撑板9内侧的推球12,推球12与清洗管5外侧壁滑动连接,推球12外转动连接有滑块13,撑板9内侧壁上设有滑槽14,滑块13与滑槽14滑动连接,两个推球12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15,两个螺纹套筒15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6,两根第一螺纹杆16外均转动套设有固定板17,两块固定板17均与清洗管5固定连接,两根第一螺纹杆16之间通过传动机构18传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传动机构18包括两个齿轮19。
[0033]
本发明中,两个齿轮19分别与两根第一螺纹杆16同轴固定连接,清洗管5外套设有转环20,转环20内设有与两个齿轮19均啮合的环形齿槽,清洗管5外固定连接有圆环21,转环20与圆环21转动连接,两根第一螺纹杆16均转动贯穿圆环21设置,盖体2设有用于对瓶体1加压的加压机构11,值得一提的是,加压机构11包括设置在盖体2内的加压腔44,加压腔44内密封滑动连接有密封板22,密封板2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杆23,压杆23的上端滑动贯穿盖体2并固定连接有压柄24,盖体2上设有用于对压杆23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25,需要哦注意的是,限位机构25包括两块与盖体2上端固定连接的l型板35。
[0034]
本发明中,两块l型板35分别设置在压杆23的两侧,压杆23外转动连接有限位板36,限位板36与两块l型板35相匹配,密封板22上下贯穿设有两个进气孔26,两个进气孔26的下方均设有堵塞板27,两块堵塞板27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8,两根连接杆28的上端分别穿过两个进气孔26设置,压杆23滑动连接有滑环29,两根连接杆28的上端均与滑环29固定连接,压杆23外套设有弹簧30,弹簧30的两端分别与滑环29和密封板22固定连接,加压腔44通过连接管31与瓶体1相连通,盖体2内设有观察腔32,观察腔32的一侧设有观察窗
33,观察腔32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指示板34,观察腔32与加压腔44相连通。
[0035]
一种耳鼻喉科治疗用鼻腔清洗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36]
s1:在清洗管外套设一次性防水套,并将喷头8安装在固定环7内;
[0037]
s2:重复按压压柄24,从而对瓶体1内进行加压,通过观察观察窗33对加压的压力进行控制;
[0038]
s3:将喷头8塞入鼻腔内,调节两块撑板9,使之与鼻腔内部固定;
[0039]
s4:转动转柄41,对管道3进行放松,对清洗的过程中可以对水的流速进行调节;
[0040]
s5:清洗完成后,将撑板9闭合,并取出喷头8即可。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