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用途

文档序号:31668197发布日期:2022-09-28 00:2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用途

1.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用途。


背景技术:

2.喉源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及其淋巴组织的炎症,是上呼吸道感染或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在中国,急性喉源性咳嗽治疗主要是选用抗病毒药、抗生素及有抗病毒和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而慢性喉源性咳嗽病程长,症状反复,单纯西医治疗难以治愈,中医中药在慢性喉源性咳嗽治疗中更是具有重要的治疗地位。喉源性咳嗽中医称为喉痹,急性喉源性咳嗽称为急喉痹,以咽部红肿疼痛、干燥灼热、咽部异物梗阻感为主要症状;慢性喉源性咳嗽称为慢喉痹,主要表现为咽腔干燥、发痒感、刺激性咳嗽等。
3.西医对于急性喉源性咳嗽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予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为主。由于急性喉源性咳嗽多为病毒感染所致,在急性喉源性咳嗽发作早期,咽拭子培养绝大部分无致病菌生长,国际上指南推荐若咽拭子培养无致病菌生长,则予解热镇痛类药物;若培养有链球菌或其他致病菌,才推荐予β内酰胺类抗生素或青霉素治疗。无论国内或是国外,抗生素应用于急性喉源性咳嗽的治疗十分普遍,部分抗生素处方是不必要或不合时宜的,这给全球的卫生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4.中医对喉源性咳嗽的认识可谓源远流长,历代医家针对其提出的中医治疗方案亦是多种多样,包括内治法、外治法、针灸疗法以及其他疗法等。中医药对于防治急慢性喉源性咳嗽不可或缺,具有一定优势,从中医中药中寻找有效疗法能有效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因此,提供一种治疗有效率高的用于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中药制剂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能有效改善喉源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治疗有效率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桑叶5~10 份、杏仁5~10份、北沙参10~12份、熟地黄10~15份、川芎5~10份、薄荷3~6份、地龙5~10 份、化橘红3~5份、枇杷叶5~10份和浙贝母5~10份。
8.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桑叶8~10份、杏仁5~10份、北沙参10~12份、熟地黄10~15份、川芎8~10份、薄荷3~6份、地龙8~10份、化橘红3~5份、枇杷叶5~10份和浙贝母8~10份。
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桑叶10份、杏仁5~10份、北沙参10~12份、熟地黄10~15份、川芎10份、薄荷6份、地龙10份、化橘
红5份、枇杷叶5~10份和浙贝母10份。
1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地龙为甘草泡地龙。地龙经甘草汁制,可增效矫味,更能缓和其寒凉之性。
11.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喉源性咳嗽的药物中的应用。
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喉源性咳嗽的药物,所述药物包含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及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物为口服剂型。
1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药物为颗粒剂、溶液剂、片剂、胶囊剂、散剂、乳剂或混悬剂。
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药物为颗粒剂。
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有效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桑叶、杏仁、北沙参、熟地黄、川芎、薄荷、地龙、化橘红、枇杷叶和浙贝母,其配伍原理如下:方中桑叶轻清宣散,长于疏散风热,宣肺清热,杏仁苦温润燥,功善肃降肺气而止咳,共为君药;浙贝母、枇杷叶清热化痰,北沙参滋阴生津、润肺止咳,共为臣药;熟地黄凉血、养阴生津,兼助滋阴之效;橘红燥湿化痰,助杏仁、贝母、枇杷叶化痰之功;川芎活血行气,疏通咽喉气机;地龙纳气平喘,兼治久咳;薄荷清肝利咽,四药共为佐。发明人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大量的研究,优化获得了所述中药组合物,其非常适用于治疗中医辨证为温燥犯肺型的喉源性咳嗽患者,能有效减少患者刺激性干咳、咽痒、咽干、咽痛、咽部异物感等症状,同时有效改善患者咽部红肿、充血、有滤泡等体征,有效缓解咳嗽症状,疗效确切,治疗有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17.本发明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各种常用化学试剂,均为市售产品。
18.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19.本发明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
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21.实施例1
2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桑叶10份、杏仁10份、北沙参12份、熟地黄15份、川芎10份、薄荷6份、地龙10 份、化橘红5份、枇杷叶10份和浙贝母10份。
23.实施例2
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桑叶10份、杏仁5份、北沙参10份、熟地黄10份、川芎10份、薄荷6份、地龙10份、化
橘红5份、枇杷叶10份和浙贝母10份。
25.实施例3
2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桑叶10份、杏仁10份、北沙参10份、熟地黄15份、川芎10份、薄荷6份、甘草泡地龙10份、化橘红5份、枇杷叶10份和浙贝母10份。
27.效果实施例
28.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为例,研究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喉源性咳嗽的治疗效果。
29.(一)病例信息
30.1、诊断标准
31.(1)西医诊断标准
32.符合影像学正常的亚急性咳嗽及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
33.①
咳嗽病程>3周;
34.②
胸部影像学结果无明显异常;
35.(2)中医诊断标准
36.1)中医疾病诊断:参考《干氏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关于“喉源性咳嗽”的诊断标准制定:
37.①
阵发性咽痒干咳,或伴有少许痰,或有咽部异物阻塞感。
38.②
咽喉检查咽喉黏膜充血,或咽喉壁滤泡增生,或无特殊表现。
39.③
肺部听诊无异常,血常规检查无异常,胸部x线提示肺、气管无异常,或见肺纹理稍增多增粗。
40.2)中医证候诊断: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材《中医内科学》、《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中咳嗽病风燥犯肺证型(温燥)的诊断要点制定: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难以咯出,或痰中带血,伴咽干咽痛,口鼻干燥,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而干,脉浮数或小数。
41.2、患者纳入标准
42.(1)年龄在18-70岁;
43.(2)符合喉源性咳嗽的诊断标准。
44.(3)符合风燥犯肺证型标准者。
45.3、患者排除标准
46.(1)不符合喉源性咳嗽标准者;
47.(2)不符合中医诊断标准的患者;
48.(3)拒绝参加本试验者;
49.(4)既往有试验药物过敏史者;
50.(5)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
51.(6)合并严重基础病,如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52.(7)影像学异常的慢性咳嗽病史者;
53.(8)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疾病。
54.4、剔除、脱落及终止实验标准
55.详细记录观察对象终止临床试验的原因及时间。达到以下6条中任意1条标准者,予以剔除:
56.(1)导致严重不良事件;
57.(2)服药过程中受试者出现原有病情严重进展、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或严重不良反应;
58.(3)观察对象依从性低,未遵医嘱者;
59.(4)受试者因个人因素自行退出者;
60.(5)治疗期间自行服用其他药物,干扰研究结果者;
61.(6)失访及无法随访者。
62.共纳入66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喉源性咳嗽患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3人,对照组(西药组)33人。试验组使用实施例1中的中药组合物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使用中药安慰剂联合西医基础治疗。
63.(二)治疗方案
64.试验组用药方案: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水煎剂200ml/天,2次/天(1剂/天);复方甲氧那明胶囊2粒/次,3次/天。疗程1周。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水煎剂制备方法如下:取实施例 1中药组合物,加水煎至200ml,分两次饭后温服。
65.对照组药方案:中药安慰剂200ml/天,2次/天(1剂/天);复方甲氧那明胶囊2粒/次, 3次/天。疗程1周。中药安慰剂性状与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水煎剂相似,制备方法如下:取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加水煎至200ml,取剂量的1/20,加水至200ml,分两次饭后温服。
66.(三)疗效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
67.1、安全性指标
68.血液分析、肝功能(ast、alt)、肾功能(血清肌酐),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各做一次。
69.2、疗效性指标
70.(1)喉源性咳嗽症状体征量化标准评分(表1);
71.(2)改善程度及有效率;
72.(3)vas积分;
73.(4)咳嗽症状总积分(表2)。
74.3、疗效评价标准
75.(1)喉源性咳嗽症状体征量化标准评分
76.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根据中医证候特点,对咳嗽、咽部异物感、咽痛、咽痒、咽干进行积分,按照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0,+,++,+++”4个等级,并分别相应以“0 分,1分,2分,3分”计算来量化积分。具体如表1所示:
77.表1喉源性咳嗽症状体征量化标准评分(分)
[0078][0079]
(2)改善程度及有效率
[0080]
中医证候疗效指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
100%:
[0081]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n%≥95%;
[0082]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n%<95%;
[0083]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30%≤n%<70%;
[0084]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n%<30%;
[0085]

痊愈、显效和有效统称为总有效率。
[0086]
(3)vas积分
[0087]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开始后第8天记录所有患者的vas积分。
[0088]
(4)咳嗽症状总积分
[0089]
参考我国2015年咳嗽诊疗指南中的咳嗽症状积分表,结合实际情况,对积分表做出量化修改,便于更直观地评价治疗前后的差别。本研究采用以下咳嗽症状积分表(见表2)。本试验于治疗前、开始治疗后第4天、第8天分别记录所有患者的症状,并通过症状程度表进行评分,根据积分变化结果判定疗效。
[0090]
表2咳嗽症状积分
[0091][0092]
咳嗽症状总积分=日间咳嗽症状积分+夜间咳嗽症状积分。
[0093]
4、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0094]
应用excel整理数据库,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以x
±
s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性的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及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95]
(三)实验结果
[0096]
试验组因加服其他药物剔除1例,对照组因不愿继续接受试验脱落3例,最终共纳
入统计学分析62例,其中试验组32例,对照组30例。
[0097]
安全性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复查肝、肾功能,无实验相关性肝肾功能异常,所有服用药物患者未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泄等胃肠反应及皮疹等不适,具体数据省略。
[0098]
经分析,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备比较性。
[0099]
治疗前,对各组症候总积分进行比较,得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各组症候总积分具有可比性。
[0100]
1、喉源性咳嗽症状体征量化标准评分
[0101]
各组治疗前(0d)和治疗第8天(8d)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所示:
[0102]
表3各组治疗前后喉源性咳嗽症状体征量化标准评分比较(分,`x
±
s)
[0103][0104]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p《0.05,
**
p《0.0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p《0.05,
△△
p《0.01。
[0105]
上述结果表明,试验组在改善刺激性干咳、咽痒、咽痛、咽干、咽部异物感等喉源性咳嗽症状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
[0106]
2、有效率
[0107]
根据中医症候疗效标准,各组治疗第8天各组总有效率如表4所示:
[0108]
表4各组治疗第8天总有效率比较[例(%)]
[0109]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试验组323(9.4%)8(25%)18(56.3%)3(9.4%)14(90.6%)*对照组300(0%)4(30.7%)4(30.7%)5(38.5%)8(61.4%)
[0110]
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5,
**
p《0.01。
[0111]
根据中医症候疗效标准,治疗第8天,经卡方检验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112]
3、vas评分
[0113]
计算并比较两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异,经检验两组治疗前后的计量数据均不符合正态分布,故均采用秩和检验。试验组,治疗前vas最高分9分,最低2分,平均5.00
±
2.11 分;治疗后,vas最高分7分,最低分0分,平均2.06
±
1.94分;对照组,治疗前vas最高分8分,最低1分,平均4.40
±
1.90分;治疗后,vas最高分7分,最低分0分,平均2.77
±
1.89 分。
[0114]
经验证,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407.5,p=0.300>0.05),具
有可比性。经对比,试验组治疗前后vas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0.840,p<0.001),即治疗后vas分值显著低于治疗前。经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vas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4.558,p<0.001),治疗后vas分值同样明显低于治疗前。
[0115]
试验组治疗前后vas差值最高分7分,最低分0分,平均2.94
±
1.80分;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最高分5分,最低分0分,平均1.67
±
1.40分。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差值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u=278.50,p=0.004<0.05),试验组经治疗后vas差值变化更显著,改善效果更好(见表5)。
[0116]
表5 vas积分比较
[0117][0118]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p《0.05,
**
p《0.01;与同期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

p《0.05,
△△
p《0.01。
[0119]
4、咳嗽症状总积分
[0120]
两组咳嗽总积分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重复测量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咳嗽总积分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的咳嗽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和分组有交互效应(p<0.05)。
[0121]
组内比较,试验组中0d咳嗽总积分与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中0d咳嗽总积分与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d与8d咳嗽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对照组中0d咳嗽总积分与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0d咳嗽总积分与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d与8d咳嗽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5)。
[0122]
组间比较,两组4d咳嗽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d咳嗽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0123]
表6试验组与对照组咳嗽总积分比较
[0124][0125]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p《0.05,
**
p《0.01;与本组治疗4d比较,
#
p《0.05,
##
p《0.0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p《0.05,
△△
p《0.01。
[0126]
综上所述,与对照组相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更有效地减少患者刺激性干咳、咽痒、咽干、咽痛、咽部异物感等症状,改善vas积分和咳嗽总积分,提高治疗有效率。
[0127]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以上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28]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