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入式给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37144发布日期:2022-09-24 04:5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入式给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给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植入式给药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给药、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治疗等方面,口服药物和注射药剂是最通用的给药途径,患者经常需要住院治疗给药或者每天往返医院注射药剂,给患者带来很多不便。同时,无论口服还是注射,都是全身给药,药物利用率低,且容易引起副反应。
3.相对于传统给药方式,新型给药系统不断问世,如植入式给药系统,其为一类经手术植入皮下或其它靶部位的控制释药系统。植入式给药系统的优点:不存在表皮吸收障碍、肠胃降解;药物直接作用于靶部位,可以避免对体内其它组织的副作用,能长时间稳定控制血药浓度或靶部位药物浓度,起到良好治疗效果。但现有的植入式给药系统也有明显的缺点:将储药囊植入皮下,通过微型电池供电,微量泵控制药量,因微型电池无法长期供电,该技术需采用无线充电方式,使植入装置复杂化,以及植入的微量泵结构复杂,造成整个系统费用高昂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植入式给药系统,其植入装置无需自备电源。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入式给药系统,其包括植入装置以及体外控制装置,其中,该植入装置包括微量泵,储药模块,以及给药模块,该微量泵包括泵体,活塞,以及弹簧,该泵体设有活塞腔,该活塞安置于该活塞腔内,将该活塞腔分成器件腔与给药腔,该泵体还设有通气孔,进药孔,以及给药孔,该通气孔与该器件腔连通,该进药孔与该给药孔分别与该给药腔连通,该弹簧安置于该器件腔内,抵住该活塞,该活塞内设有磁片;该储药模块包括储药囊,储药导管,以及储药单向阀,该储药囊设有储药腔和注射座,该储药导管的一端与该储药腔连通,另一端与该进药孔连通;该给药模块包括给药导管以及给药单向阀,该给药导管设有导流段与出药段,两者相连,该导流段的一端与该给药孔连通,该出药段设有出药孔;该体外控制装置包括壳体,体外控制电路,电源模块,以及电磁线圈,该体外控制电路、该电磁线圈均安置于该壳体内。
6.该微量泵还包括体内控制电路以及体内耦合线圈,其中,该体内控制电路、该体内耦合线圈均安置于该器件腔内;该体外控制装置还包括体外耦合线圈,该体外耦合线圈设置于该电磁线圈的外圈位置,与该体内耦合线圈耦合。进一步,该微量泵还包括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安置于该器件腔内,与该体内控制电路电连接。
7.该体外控制装置还包括磁感应传感器,该感应传感器安置于该壳体内,与该体外控制电路电连接。
8.该给药导管设有复数个该出药段。
9.该出药段的末端为扁平状。
10.该出药孔设于该出药段的段面上。
11.本发明植入式给药系统通过通过电磁线圈对磁片的磁场作用力使得植入装置在无需自备电源的情况下也能进行给药操作,给药过程简单快捷,给药时间、剂量程序可控,由于直接给药于病灶部位,可以降低剂量、减少副作用、提高药物利用率。
12.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植入式给药系统的运行示意图。
14.图2是本发明植入式给药系统的示意图。
15.图3是泵体与活塞的示意图。
16.图4是给药导管的示意图。
17.图5是出药孔设于出药段的段面上的示意图。
18.图6是给药导管设有复数个出药段时的示意图。
19.图7是出药段为蒲扇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21.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入式给药系统,包括植入装置1以及体外控制装置2,其中,该植入装置1置于体内,没有自备电源,该体外控制装置2为该植入装置1提供电源供给并控制该植入装置1进行给药操作。
22.该植入装置1包括微量泵11,储药模块12,以及给药模块13,其中,该储药模块12储存有药剂,该微量泵11从该储药模块12中抽取药剂后,通过该给药模块13将药剂输送至病灶部位,达到给药的目的。
23.该微量泵11包括泵体111,活塞112,弹簧113,体内控制电路114,压力传感器115,以及体内耦合线圈116,其中,该泵体111设有活塞腔,如图3所示,该活塞112安置于该活塞腔内,将该活塞腔分成两个部分:器件腔1111与给药腔1112,该泵体111还设有通气孔1113,进药孔1114,以及给药孔1115,以便于该活塞112在该活塞腔内移动,该通气孔1113与该器件腔1111连通,该进药孔1114与该给药孔1115分别与该给药腔1112连通,该弹簧113、该体内控制电路114、该压力传感器115以及该体内耦合线圈116均安置于该器件腔1111内,该压力传感器115、该体内耦合线圈116均与该体内控制电路114电连接,该弹簧113抵住该活塞112,使得该活塞112的初始状态位于该活塞腔的右侧,选优地,该活塞112位于该活塞腔的最右侧,该活塞112内设有磁片1121。
24.该储药模块12包括储药囊121,储药导管122,以及储药单向阀123,其中,该储药囊121设有储药腔1211和注射座1212,该储药腔1211用于储存药剂,需要对该储药腔1211加注药剂时,注射器针头穿过该注射座1212进入该储药腔1211内进行加注药剂,加注时,可以通过体外微流量控制泵进行控制加药剂量和时间,该储药导管122的一端与该储药腔1211连通,另一端与该进药孔1114连通,该储药单向阀123位于该储药导管122的两端或之中,优选
地,该储药单向阀123位于靠近该进药孔1114一端的该储药导管122中,这样,药剂只能单向地从该储药腔1211进入该给药腔1112,而不能从该给药腔1112回流进该储药腔1211。
25.该给药模块13包括给药导管131以及给药单向阀132,其中,如图4所示,该给药导管131设有导流段1311与出药段1312,两者相连,可以一体成型,该导流段1311的一端与该给药孔1115连通,该出药段1312设有出药孔13121,该出药孔13121可以设于该出药段1312的末端(即为点给药),如图5所示,也可以设于该出药段1312的段面上(即为线给药),该给药单向阀132位于该导流段1311的两端或之中,优选地,该给药单向阀132位于靠近该给药孔1115一端的该导流段1311中,这样,药剂只能单向地从该给药腔1112依次流经该导流段1311、该出药段1312,最后从该出药孔13121输送至病灶部位,达到给药的目的,防止病灶部位内的体液倒流。
26.作为可选择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该出药段1312可以设置为多段,以便为不同病灶部位同时给药,达到不同位置的精准给药,如图7所示,该出药段1312的形状也可以设置为蒲扇型,即末端为扁平状,以达到面给药的目的,而不是常规的点给药或线给药,适用于面积较大的病灶部位,起到均匀给药的作用。
27.值得提醒的是,该植入装置1中与人体有接触的部件均采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或包覆,如硅胶。
28.如图1及图2所示,该体外控制装置2包括壳体21,体外控制电路22,电源模块23,电磁线圈24,体外耦合线圈25,以及磁感应传感器26,其中,该电源模块23可采用内置电池供电,也可以采用外接电源供电,该体外控制电路22、该电磁线圈24、该体外耦合线圈25以及该磁感应传感器26均安置于该壳体21内,该电源模块23、该电磁线圈24、该体外耦合线圈25以及该磁感应传感器26均与该体外控制电路22电连接,该电磁线圈24用于产生磁场,以与该磁片1121相互作用,使得该活塞112在该活塞腔内移动,该体外耦合线圈25位于该电磁线圈24的外圈位置,与该体内耦合线圈116耦合,用于提供能量及交互数据,该磁感应传感器26用于感知该磁片1121的磁场强度变化,以便对该电磁线圈24电流进行校正,调整该电磁线圈24磁场强度,以适应因不同皮厚导致该体外控制装置2与该植入装置1的不同间距。
29.该植入式给药系统工作时,该电磁线圈24产生磁场,与该磁片1121产生相互作用力,该活塞112由右向左移动,移动过程中,该给药腔1112渐渐变大,药剂从该储药腔1211流入该给药腔1112中,由于该储药单向阀123和该给药单向阀132的作用,药剂暂时存放于该给药腔1112中。当该活塞112移动到一定位置时,该电磁线圈24的磁场减弱或消失,此时,在该弹簧113的作用力下,该活塞112由左向右移动,移动过程中,该给药腔1112渐渐变小,由于该储药单向阀123和该给药单向阀132的作用,药剂从该给药腔1112流出,经该出药孔13121输送至病灶部位,在该活塞112的往返过程中,该压力传感器115检测着该弹簧113受到的压力(即该活塞112传递给弹簧113的作用力)并将数据信息经该体内控制电路114、该体内耦合线圈116反馈至该体外耦合线圈25,再由该体外控制电路22改变该电磁线圈24的电流大小,以控制该活塞112均匀地往返,达到适合的给药速度,这样,在该活塞112不断的往返运动中,药剂不断地由该储药腔1211经该给药腔1112输送至病灶部位。另外,通过该压力传感器115感知从该储药腔1211抽取药剂时的压力变化来反馈是否需要补充药剂,如判定无法继续从该储药腔1211抽取药物,则反馈给该体外控制器,通知使用者补充药剂。
30.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
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