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风止痒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1716263发布日期:2022-10-04 21:56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祛风止痒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1.本发明属于中药剂型制备领域,涉及一种祛风止痒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瘙痒是皮肤科常见的自觉症状,顽固难治、易于反复,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银屑病,又称牛皮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性皮肤病,是皮肤科疾病中最顽固的疾病之一。目前该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患者自觉症状表现主要是瘙痒、干燥,西药治疗副作用大、易反复,而中医中药在对该病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微乳作为外用制剂使用,优点是药物释放较快,促透成分的加入,可使药物更容易透入皮肤。前期临床研究可知,由蜂房、艾叶、土大黄、川椒、苦参、大枫子、芦荟等七味中药组成的验方在治疗牛皮癣方面临床已经证实有显著效果,为扩大临床适用范围,现亟需一种使用、携带更方便的制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祛风止痒微乳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祛风止痒微乳能用于治疗缓解银屑病及其瘙痒症状的外用洗剂。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祛风止痒微乳,该祛风止痒微乳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制成:
5.中药水提粉5~20份;助剂400份;
6.其中,所述中药水提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蜂房10~30份,艾叶10~50份,土大黄10~30份,川椒5~15份,苦参9~30份,大枫子6~20份,芦荟5~15份;
7.所述助剂包括混合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和水相;
8.所述混合油相由质量比为1:1的油相和挥发油组成;所述挥发油为将艾叶、川椒粉碎提取得到;
9.所述混合油相的质量与所述乳化剂和所述助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0.25~1;所述乳化剂和所述助乳化剂的质量比可为1:0.25~1;
10.所述混合油相与所述水相的质量比可为1:2.4~10;
11.所述水相采用ph调节剂调节ph至6.68。
12.本发明中,所述蜂房、艾叶、土大黄、川椒、苦参、大枫子和芦荟为本领域中其常规的药用部位。
13.上述的祛风止痒微乳中,所述中药水提粉由所述艾叶和所述川椒提取挥发油后的水煎液与所述蜂房、所述土大黄、所述苦参、所述大枫子、所述芦荟的水煎液合并后浓缩干燥制得。
14.上述的祛风止痒微乳中,所述油相选自肉豆蔻酸异丙酯、辛葵酸甘油酯(mct)、油酸乙酯和聚氧乙烯蓖麻油el35中的至少一种;
15.所述乳化剂选自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简称rh40)、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简称hs15)、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labrasol)、聚山梨酯-80和泊洛沙姆188中的至少一种;
16.所述助乳化剂选自丙二醇、聚乙二醇400(peg400)、聚甘油脂肪酸酯plurol oleique cc 497、乙醇和甘油中的至少一种;
17.所述ph调节剂为磷酸盐的缓冲液。
18.上述的祛风止痒微乳中,所述祛风止痒微乳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制成:
19.15份中药水提粉;助剂388份;
20.所述中药水提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蜂房2份、艾叶4份、土大黄2份、川椒1份、苦参2份、大枫子1.2份、芦荟1份;
21.所述助剂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所述混合油相为10份ipm和10份挥发油;
22.乳化剂为52份rh40与52份hs15;助乳化剂为64份丙二醇;
23.水相为200份ph=6.88的磷酸盐缓冲液。
2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祛风止痒微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中药提取:1)按剂量取所述艾叶、所述川椒提取得到挥发油和水煎液1;
25.2)将蜂房、土大黄、苦参、大枫子、芦荟与水混合煎煮,过滤得到水煎液2;
26.3)将所述水煎液1和所述水煎液2合并,经干燥后,得到水提粉;
27.(2)微乳制备:1)将所述挥发油与油相混合,得到混合油相;然后加入乳化剂、助乳化剂混合,得到微乳油相;
28.2)向所述微乳油相中加入水相混合,并用ph调节剂调节ph,得到空白微乳;
29.3)向所述空白微乳中加入所述水提粉混合溶解,超声取上清液,即得到祛风止痒微乳。
30.上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1)中,所述艾叶、川椒粉碎至粒径为24目~80目,50目;
31.所述提取得到挥发油和水煎液1的步骤如下:
32.将所述川椒、所述艾叶粉粹,加10倍体积的水浸泡0.5~1.0小时;加热煎煮,1.0~4.0小时后提取挥发油和水煎液1备用。
33.本发明中,所述提取得到挥发油和水煎液1的具体步骤如下:将所述川椒、所述艾叶粉粹,加10倍体积的水浸泡1h;加热煎煮,2.5小时后提取挥发油和水煎液1备用。
34.上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2)中所述煎煮的步骤如下:将所述蜂房、土大黄、苦参、大枫子、芦荟与水混合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分别为上述五味药质量的10倍量、8倍量,分别加热回流30min,纱布滤过,合并两部分得所述水煎液2。
35.上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3)中,所述干燥的步骤为水浴锅上蒸干并放入烘箱内烘干,烘干的温度可为50~70℃。
36.本发明所述祛风止痒微乳在制备用于治疗缓解银屑病及其瘙痒症状的外用洗剂中的应用。
3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38.本发明通过对药物剂型进行改良,能扩大临床使用范围,方便患者携带和使用,同时药效学实验初步显示对改良后的祛风止痒微乳可有效干预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形成,使用后可显著抑制红斑、脱屑等银屑病样损害从而降低pasi评分,对银屑病的治疗有一定缓解作用,也为该药临床治疗银屑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附图说明
39.图1为伪三元相图,其中图1a)~e)分别为乳化剂rh40/hs15与助乳化剂丙二醇按照质量比km=1:1、1:2、2:1、3:1、4:1。
40.图2为三元相图。
41.图3为大黄酚标准曲线。
42.图4为大黄酚专属性,其中图4(a)为大黄酚对照品溶液,(b)为空白微乳,(c)为本发明含药微乳。
43.图5为加速前后粒径。
44.图6为pasi评分趋势曲线图;其中图6(a)为不同组别小鼠pasi评分厚度的影响,(b)为不同组别小鼠pasi评分的影响-红斑,(c)为不同组别小鼠pasi评分的影响-鳞屑,(d)为不同组别小鼠pasi总分。
45.图7为h-e染色,其中图7(a)为对照组,(b)为模型组,(c)为本发明含药微乳组。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47.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48.实施例
49.一、中药提取
50.中药水提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蜂房2份、艾叶4份、土大黄2份、川椒1份、苦参2份、大枫子1.2份、芦荟1份。
51.按处方比例取药材适量,

艾叶、川椒粉碎至一定粒度,提取挥发油备用,水煎液纱布滤过后与其他五味药的水煎液合并;

其它五味药混合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分别为10倍量、8倍量,加热回流30min,纱布滤过,合并两部分的水煎液,减压浓缩,于水浴锅上蒸干并放入烘箱内烘干,得水提粉。
52.二、微乳制备
53.(一)微乳处方筛选
54.1.实验材料与仪器
55.1.1试剂
56.肉豆蔻酸异丙酯(分析纯,麦克林),1,2-丙二醇(分析纯,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rh40(分析纯,北京凤礼精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hs15(分析纯,北京凤礼精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艾叶川椒挥发油(自提),甘油、磷酸、甲醇(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醇(色谱纯,欧普森)。
57.1.2实验器材
58.ja50型精密电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xaxtd-204型数显电子恒温水浴锅(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hl-500a型粉碎机(上海塞耐机械有限公司),1260型安捷伦液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kq5200de型超声波清洗仪(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hc-2518型离心机(安徽中科中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98-1-c型电热套(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shz-iii型真空泵(临海市谭氏真空设备有限公司),ndj-9s型旋转粘度仪(上海五相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恒温烘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
备厂)。
59.1.3药物
60.本发明中的蜂房、艾叶、土大黄、川椒、苦参、大枫子和芦荟七味药材均由河北省安国市祁溴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所制,产品批号为1706454131。
61.1.4动物
62.健康新西兰大耳兔,6只,普通级,体质量2.5-2.7kg,由北京市昌扬西山养殖场提供,许可证号scxk(京)2016-0007。
63.2实验方法与结果
64.2.1挥发油的提取艾叶、川椒粉碎至一定粒度,提取挥发油
65.2.2空白微乳处方筛选
66.2.2.1助乳化剂的筛选
67.通过文献调研及前期配伍研究基础上初步筛选了毒性小、无刺激性的ipm为油相、rh40/hs15为表面活性剂,以助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指标从丙二醇和甘油中筛选出适宜的助表面活性剂。具体为:ipm 1.92g、rh40/hs15 7.44g、蒸馏水15g,以滴定法滴加丙二醇和甘油至体系澄清,加入量如表1。
68.表1助乳化剂筛选
[0069][0070]
由上表可以看出,丙二醇的加入量较甘油的少,由于该微乳用于皮肤,因此助乳化剂的用量少为宜,所以丙二醇为最佳助乳化剂。
[0071]
2.2.2伪三元相图的绘制
[0072]
乳化剂rh40/hs15与助乳化剂丙二醇按照质量比即km=1:1、1:2、2:1、3:1、4:1混合,将油相ipm与乳化剂/助乳化剂按照质量比1∶9、2∶8、3∶7、4∶6、5∶5、6:4、7:3、8∶2、9∶1混合,搅拌均匀,并在搅拌下逐滴滴加蒸馏水,记录发生相变时的加水量,利用orgin 8软件绘制伪三元相图。结果如图1。
[0073]
2.2.3三元相图的绘制
[0074]
考虑到外用制剂应有一定的流动性以方便使用,水的比例适当提高能增加液体的流动性,因此固定水的比例为50%,将伪三元相图转化为三元相图。如图2:
[0075]
2.2.4处方优化
[0076]
由于后续实验要进行微乳油相的替换,油相的比例不能太低,因此在微乳体系的三元相图中选择含油量分别为20%、15%、10%的十一个点,按照表2制备微乳,于40℃避光加速,第0、10天,进行外观、粒径、ph检测,以稳定性进行处方优选。
[0077]
表2微乳加速前后外观及粒径
[0078][0079][0080]
由上表可看出1、3、5、7加速前后稳定,在此范围内选择油相相对较低的处方5为优化处方。(实验后续也证明了油相含量过高在替换挥发油及沙棘油过程中不稳定)。
[0081]
2.2.5 ph调节
[0082]
测量最优处方制得微乳的ph值为4.80,偏酸性,接近皮肤用药ph的最低限度,因此利用ph为6.88的磷酸盐缓冲液调节,使其呈近中性或弱酸性,最终微乳的ph为6.68。
[0083]
2.3含药微乳的制备
[0084]
2.3.1挥发油的加入
[0085]
选用油相等质量替换的方法,加入挥发油,制备含油性药物的微乳,并考察其粒径、离心稳定性。具体替换数据见表3。
[0086]
表3油相替换
[0087][0088]
由上表可知,等质量替换微乳中的油相,得到的体系外观不符合微乳的要求,
[0089]
最终总油相的量缩小为0.20g,挥发油的加入量为0.1g时,该含药微乳离心稳定,且载油相药物最多,平均粒径为24.94
±
0.21nm。
[0090]
2.3.2水相药物的加入方式考察
[0091]
以粒径为指标,考察药物的加入方式。
[0092]
(1)方式一:制备4g空白微乳,向微乳中加入0.1g中药水提粉,常温超声30min,测定其粒径。
[0093]
(2)方式二:将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分成等量两部分,一部分加入到水相中,一部分加入到油相中,将0.1g中药水提粉加入只含有乳化剂助乳化剂的水相中,搅拌混匀后与油相混合,常温超声30min,测定其粒径。见表4。
[0094]
表4两种加药方式下的微乳粒径
[0095][0096]
由上表可知,加药方式一制备的含药微乳粒径较小,粒度分布范围窄(pdi=0.029),更适合微乳后续稳定性检测,因此方式一为最优加药方式。
[0097]
2.3.3水提粉加药量的考察
[0098]
以粒径及离心后外观为指标,分别向4g空白微乳中加入0.05g、0.75g、0.10g、0.12g、0.15g、0.2g的中药水提粉,进行测定,以确定其最大加粉量。加入量见表5。
[0099]
表5水提粉加入量
[0100][0101]
由上表可知,微乳中最多可加中药水提粉0.15g。
[0102]
2.3.4祛风止痒微乳的制备
[0103]
以0.1g ipm及0.1g挥发油为混合油相,0.52g rh40与0.52ghs15为乳化剂,0.64g丙二醇为助乳化剂,2g磷酸盐缓冲液(ph=6.88)为水相制备空白微乳,向空白微乳中加0.15g中药水提粉,超声使充分溶解,10000rpm,离心5min,上清液即为祛风止痒微乳。
[0104]
2.3.5祛风止痒微乳皮肤毒性及刺激性
[0105]
新西兰大耳兔,适应性喂养7天,在兔靠近腹部两侧进行剃毛处理,每侧去毛范围不小于5cm
×
8cm,观察皮肤无异样,开始试验,采用同体自身对比法,其中一侧进行完整皮肤试验;另一侧在剃毛区域用灭菌针头以“#”字划破表皮,以破损表皮轻度渗血为度,进行破损皮肤试验。正常对照组两侧蒸馏水涂抹,空白微乳组和祛风止痒微乳组每日涂抹药量为10-12ml,进行为期14天的局部毒性和刺激性实验,观察并记录涂药部位是否出现红斑和水肿等情况,结果见表6~7。
[0106]
表6祛风止痒微乳对兔完整皮肤刺激
[0107][0108]
表7祛风止痒微乳对兔破损皮肤刺激
[0109][0110]
结果表明,在实验周期内,空白微乳和祛风止痒微乳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
毒性和刺激性。
[0111]
(二)大黄酚分析方法的建立
[0112]
1.1色谱条件:
[0113]
色谱柱:diamonsil c18(4.6mm
×
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85:15),柱温:2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10μl。
[0114]
1.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0115]
分别取含药微乳与空白微乳1.0ml,各加1.0ml甲醇,涡旋混匀,过0.44μm微孔滤膜,得含药微乳供试品和空白微乳供试品。
[0116]
1.3标准曲线的制备
[0117]
(1)母液的制备:精密称定大黄酚标准品4.99mg,置50ml的容量瓶中,加甲醇超声处理后定容至刻度,使对照品溶液浓度为99.80μg/ml。
[0118]
(2)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大黄酚对照品溶液0.1ml、0.3ml、0.5ml、1ml、2ml、3ml、5ml,分别置于10ml的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得浓度分别为0.99μg/ml、2.99μg/ml、4.99μg/ml、9.98μg/ml、19.96μg/ml、29.94μg/ml、49.90μg/ml的系列标准溶液,按照3.1.1色谱条件进行测定,以进样量为横坐标,以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大黄酚标准曲线如图3。由图3得出回归方程y=105.46x+47.372,r2=0.9996,结果表明在0.99μg/ml~49.9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
[0119]
1.4方法专属性
[0120]
精密吸取大黄酚对照品溶液(a)、空白微乳(b)、本发明含药微乳(c)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照大黄酚色谱条件记录色谱图。如图4。
[0121]
结果可见,辅料对药物测定无干扰。
[0122]
1.5精密度考察
[0123]
取标准溶液连续进样6次,测得峰面积分别为1214.2、1219.1、1220.4、1212.8、1209.5、1215.2,平均值为1215.2,rsd为0.57%,表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
[0124]
1.6稳定性考察
[0125]
照3.1.2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h、2h、4h、6h、8h、12h、24h测定含量。结果如表8所示。
[0126]
表8大黄酚稳定性考察结果
[0127][0128]
[0129]
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微乳中大黄酚含量在24h内稳定性良好。
[0130]
1.7重复性考察
[0131]
照3.1.2同法制备六份供试品溶液,依次进样,测得峰面积分别为:1214.24、1213.45、1215.91、1215.47、1216.42、1212.71,平均值为:1214.7,rsd为0.12%,表明该方法测定微乳中大黄酚含量时重复性良好。
[0132]
1.8加样回收率
[0133]
取10ml空白微乳,分别加入1g、2g、3g的中药水提粉于50ml容量瓶中,使充分接触,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测定含量,平行三次,计算回收率,结果如表9所示。
[0134]
表9大黄酚加样回收率(n=3)
[0135][0136]
结果表明该方法加样回收率良好。
[0137]
(三)含药微乳质量评价
[0138]
对制备的空白微乳及含药微乳,以粒径、ph、黏度为指标对其进行离心、高温加速稳定性评价。
[0139]
1.微乳外观及粒径
[0140]
取空白微乳试样适量,在室温和非阳光直射条件下目测观察外观良好,有乳光,平均粒径25.63nm,在10nm~100nm之间,符合微乳粒度要求。
[0141]
取含药微乳试样适量,在室温和非阳光直射条件下目测观察,体系呈透明状态,平均粒径37.56nm,在10nm~100nm之间,符合微乳粒度要求。
[0142]
2.离心稳定性
[0143]
将空白微乳及含药微乳,在10000r/min条件下离心5min,观察有无分层,测定粒度、ph、黏度、大黄酚含量变化。见表10。
[0144]
表10离心稳定性
[0145][0146]
由上表看出,空白微乳和含药微乳在离心前后的粒度、pdi、ph、黏度、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因此该微乳离心稳定。
[0147]
3.高温加速
[0148]
将空白微乳及含药微乳同时置于40℃避光加速,分别于第0、5、10天取样测定粒度、黏度、ph、大黄酚含量变化。见表11,粒径变化见图5。
[0149]
表11加速实验
[0150][0151]
结果表明:微乳样品在40℃避光加速10天后微乳粒径无明显变化,均在10~100nm范围内,符合粒径稳定性的要求;pdi较小,说明粒度变化范围较小;ph偏中性,符合皮肤用药要求;平均载药量为4.48μg/g,加速试验中无明显变化;流动性良好,因此该微乳经过加速试验证明性质稳定。
[0152]
4.结论
[0153]
3.9g微乳基质中挥发油的最大加入量0.1g;中药水提粉的最大加入量为0.15g;载生药含量为0.68g,大黄酚含量为4.48μg/g,平均粒径为22.75
±
0.50nm,黏度为153.25cp、ph为6.68。离心和高温加速均稳定。
[0154]
(1)微乳基质制备及最优处方质量比(g)
[0155]
先将油相和乳化剂混合均匀之后,加入助乳化剂,搅拌均匀,向其中加入蒸馏水边加边搅拌,即:ipm:rh40/hs15:丙二醇:磷酸盐缓冲液(ph=6.88)=0.22:1.04:0.64:2。
[0156]
(2)含药微乳的制备
[0157]
挥发油的加入方式:直接加入法。中药水提粉的加入方式:超声加入法。
[0158]
以0.1g ipm及0.1g挥发油为混合油相,0.52g rh40与0.52ghs15为乳化剂,0.64g丙二醇为助乳化剂,2g磷酸盐缓冲液(ph=6.88)为水相制备空白微乳,向空白微乳中加0.15g中药水提粉,超声使充分溶解,10000rpm,离心5min,上清液即为祛风止痒微乳。
[0159]
三、含药微乳的药效学考察
[0160]
1.仪器和材料
[0161]
1.1实验仪器
[0162]
多功能酶标仪(product show,400-1000mm),电子天平(0.01g,乐祺实验室),olympus成像系统(奥林巴斯,cx23)。低温高速离心机(美国,sigma),分析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公司),超低温冰箱(中科)。
[0163]
1.2实验材料
[0164]
1.2.1材料、试剂
[0165]
药品与试剂5%咪喹莫特乳膏(四川明欣药业有限公司),规格3g/支:批号:19070140;白凡士林,规格:100g批号:08135jboo;祛风止痒微乳药物(最优配比制备的含药微乳)
[0166]
1.2.2动物
[0167]
动物balb/c雌性小鼠,体重18~20g。30只,购自北京市昌扬西山养殖场,许可证编号:scxk(京)2016-0002,合格证号:11401500043023。
[0168]
2.实验方法
[0169]
2.1分组
[0170]
babl/c小鼠30只,基础饲料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采用宠物推将小鼠背部皮肤剃毛,暴露约2cm
×
3cm的区域建模。小鼠随机分3组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微乳药物组,每组各10只。
[0171]
2.2给药、造模
[0172]
在室温下,进行实验给药、造模、观察。模型组、微乳药物组小鼠均在每日中午于建模区域涂5%咪喹莫特乳膏60mg,正常对照组小鼠建模区域涂等量凡士林;空白微乳组和含药微乳组每日早晚于建模区域分别给予0.3ml微乳药物外用,每次用药轻轻按摩至药物吸收。
[0173]
3.指标测定
[0174]
3.1一般体征
[0175]
每周测定并记录小鼠的体重及摄食量,观察动物的皮肤毛发、情绪反应、行为状态、活跃状况等。
[0176]
3.2小鼠背部皮损情况观察
[0177]
每日定时拍照记录各组小鼠皮损情况,依据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标准评估皮损变化,对小鼠皮损处鳞屑、红斑、增厚情况进行评分,三者评分之和为总分。pasi评分标准见表12。三个指标评分值相加为总评分值,根据各组小组小鼠评分计算平均值后绘制评分趋势曲线,比较各组小鼠银屑病皮损情况。
[0178]
表12 pasi评分评价标准
[0179][0180]
注:渗出、干燥及瘙痒不计入分值
[0181]
3.3病理学观察
[0182]
各组小鼠连续给药7天后,处死,取建模区域皮肤,固定于10%的福尔马林溶液,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200倍光镜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
[0183]
4.统计学方法
[0184]
使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185]
5.结果
[0186]
5.1一般体征
[0187]
实验期间正常对照组小鼠皮肤均光滑平整,咪喹莫特给药后,第3天模型组小鼠开始有皮肤微微泛红,第4天有小鼠表现出轻微鳞屑,第5天开始红斑颜色加深,皮肤明显增厚,鳞屑的分布也逐渐密集,到第7天鳞屑几乎布满背部建模区域;祛风止痒微乳组小鼠第3天也有开始微微泛红,直到第6天开始出现鳞屑,与模型组小鼠相比给药组小鼠皮肤损伤减轻。
[0188]
5.2小鼠背部皮损情况观察
[0189]
每日定时拍照记录各组鼠皮损情况,依据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评估皮损情况,红斑和鳞屑通过肉眼观察记录评分,皮肤厚度变化通过观察记录结合千分尺测量评分。祛风止痒微乳给药6天后观察到小鼠背部皮肤的变化,与模型组相比,给药后小鼠的红斑和鳞屑显著减少,皮肤增厚也较轻,pasi评分显示明显低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评分见表13-16和图6。
[0190]
表13祛风止痒微乳对银屑症小鼠模型pasi评分的影响
‑‑‑
红斑(n=10)
[0191][0192]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
δδ
p《0.01,
δ
p《0.05
[0193]
表14祛风止痒微乳对银屑症小鼠模型pasi评分的影响
‑‑‑
鳞屑(n=10)
[0194][0195]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
δδ
p《0.01,
δ
p《0.05
[0196]
表15祛风止痒微乳对银屑症小鼠模型pasi评分的影响
‑‑‑
厚度(n=10)
[0197][0198]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
δδ
p《0.01,
δ
p《0.05
[0199]
表16祛风止痒微乳对银屑症小鼠模型pasi评分的影响
‑‑‑
总分(n=10)
[0200][0201]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p《0.01,
*
p《0.05;与模型组比较
δδ
p《0.01,
δ
p《0.05
[0202]
5.3病理学观察
[0203]
如图7所示,模型组小鼠:表皮增厚明显,且皮肤参差不齐,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颗粒层细胞、棘层细胞覆盖,表皮突起并向下延伸。本发明微乳药物组小鼠:较模型组,表皮厚度明显下降,真皮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颗粒层细胞和棘层细胞较之更少。正常对照组小鼠:皮肤的结构不齐,皮肤较薄,真皮层里没有淋巴细胞浸润和覆盖。
[0204]
6结论
[0205]
本发明祛风止痒微乳是将现有洗剂进行药物剂型的改良,能扩大临床使用范围,方便患者携带和使用,同时药效学实验初步显示本发明对改良后的祛风止痒微乳能有效干预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形成,使用后可显著抑制红斑、脱屑等银屑病样损害从而降低pasi评分,对银屑病的治疗有一定缓解作用,也为该药临床治疗银屑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