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微米类脂质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56262发布日期:2022-09-07 14:41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亚微米类脂质体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亚微米类脂质体。


背景技术:

2.脂质体由英国科学家alec bangham于1961年首次提出,如今已被广泛用作活性物的递送体系。脂质体是由一个或多个双层膜形成的囊泡,它们的主要成分通常是磷脂和胆固醇。磷脂分子由极性头基和疏水性烃链组成,这种独特的结构使磷脂可以在水中自发形成脂质体,包封水溶性和脂溶性物质。
3.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低毒性以及能够包封亲水/亲脂性药物、实现药物靶向递送等优点,脂质体在化妆品、食品和制药工业中被广泛用作许多活性物质的递送载体。然而人体皮肤具有屏障作用,活性物难以渗透到皮肤深层。为了提高活性物利用效率,人们提出了新的方法,即通过改变脂质体双层膜的结构制备了各种新型脂质体,例如加入乙醇作为促渗剂,降低角质层脂质熔点,提高药物渗透量,或加入表面活性剂作为边缘活化剂,提高囊泡可变形性等。这些技术有助于脂质体更好地穿过皮肤屏障,渗透入更深层的皮肤,达到促渗效果。
4.为了克服传统脂质体稳定性、渗透性差等限制,研究者们通过调整脂质囊泡的化学组成、空间结构、表面电荷和尺寸等来改变其性质和性能,从而发现了一系列新型脂质体,如醇质体、类脂质体、传递体等(张雅琪.化妆品乳液及乳化新技术(

)——脂质体包载技术在经皮输送中的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2021,51(10):939-948.)。
[0005]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前面的脂质体领域中所进行的大量研究工作之后,出乎意料地发现了,本技术领域中本身已知的特定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卵磷脂、胆固醇以在非常确定的范围内的比例组合,得到了一种亚微米的类脂质体,具有载药量大、白度高,且保持了脂质体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渗透性能,可以作为化妆品领域活性成分的载体,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完全不同的亚微米类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7]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微米类脂质体,所述的亚微米类脂质体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卵磷脂0.5-2%、胆甾醇0.1-0.3%、聚甘油-3 甲基葡糖二硬脂酸酯2-4%、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0.2-1%、多元醇10-30%、油性组分1-20%、水 余量。
[0008]
具体的,作为优选,所述卵磷脂为蛋黄卵磷脂和/或大豆卵磷脂。
[0009]
具体的,作为优选,所述多元醇只要是2价以上则未特别地限定,但优选为3价以上的多元醇。
[0010]
具体的,作为优选,所述油性组方可以选自烃油、合成脂肪酸酯、动植物油、硅油及
其混合物。
[0011]
具体的,作为优选,所述的亚微米类脂质体还可以加入皮肤外用制剂中可以接受的活性物。所述的活性物可以是具有美白、保湿、控油、祛痘、防晒、舒缓、防脱发、修护或祛皱紧致等功效的化妆品原料。
[0012]
所述的活性物可以是油溶性的或水溶性的。水溶性活性物可以直接添加到亚微米类脂质体中,搅拌溶解均匀即可。油溶性活性物需要与油性组分混合均匀,在亚微米类脂质体生产过程中加入,参与乳化。
[0013]
对于油溶性活性物而言,在常规的脂质体中的添加量一般为0.1-1wt%。而在本发明所述的亚微米类脂质体中油溶性活性物的添加量可以最高达到0.1-20wt%。
[0014]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亚微米类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胆甾醇、聚甘油-3 甲基葡糖二硬脂酸酯、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油性组分混合,加热溶解,制得油相;将多元醇、水、卵磷脂加热到80-85度,制得水相;将水相、油相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相;将混合相投入乳化锅中均质处理5-10分钟,出料;然后再用高压均质机处理1-2遍,即可。
[0015]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亚微米类脂质体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0016]
具体地,所述化妆品可以是洗发水、沐浴露、化妆水、精华液、面膜、护肤膏霜、护肤乳液。
[001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亚微米类脂质体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人体皮肤斑贴实验显示,本发明的亚微米类脂质体温和,没有显示对人体皮肤有刺激性;(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亚微米类脂质体稳定,能通过耐热耐寒和离心稳定性测试;(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亚微米类脂质体平均粒径控制在100-200nm之间,具有良好的白度,在液体类化妆品中(如化妆水、面贴膜精华液)添加少量即可赋予良好的白度,且不需要额外添加悬浮剂;(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亚微米类脂质体含有1-30%的油性组分和1-50%的多元醇,在化妆品中添加少量即可赋予产品良好的即时吸收效果和长效润肤感;(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亚微米类脂质体对于油溶性活性成分的载药量高达0.1-20wt%,而常规脂质体0.1-1wt%。且实验证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亚微米类脂质体在皮肤的渗透性能与常规脂质体接近。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9]
图1皮肤封闭式斑贴示例;图2 实施组1的原液及1%水稀释液样品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
步地详细描述。
[0021]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市场购得。
[0022]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前面的脂质体领域中所进行的大量研究工作之后,出乎意料地发现了,本技术领域中本身已知的特定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卵磷脂、胆固醇以在非常确定的范围内的比例组合,得到了一种亚微米的类脂质体。
[0023]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微米类脂质体,所述的亚微米类脂质体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卵磷脂0.5-2%、胆甾醇0.1-0.3%、聚甘油-3 甲基葡糖二硬脂酸酯2-4%、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0.2-1%、多元醇10-30%、油性组分1-20%、水 余量。
[002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亚微米类脂质体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人体皮肤斑贴实验显示,本发明的亚微米类脂质体温和,没有显示对人体皮肤有刺激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亚微米类脂质体稳定,能通过耐热耐寒和离心稳定性测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亚微米类脂质体平均粒径控制在100-200nm之间,具有良好的白度,在液体类化妆品中(如化妆水、面贴膜精华液)添加少量即可赋予良好的白度,且不需要额外添加悬浮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亚微米类脂质体含有1-30%的油性组分和1-50%的多元醇,在化妆品中添加少量即可赋予产品良好的即时吸收效果和长效润肤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亚微米类脂质体对于油溶性活性成分的载药量高达0.1-20wt%,而常规脂质体0.1-1wt%。且实验证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亚微米类脂质体在皮肤的渗透性能与常规脂质体接近。
[0025]
具体的,作为优选,所述卵磷脂可以为蛋黄卵磷脂和/或大豆卵磷脂。
[0026]
具体的,作为优选,所述多元醇只要是2价以上则未特别地限定,但优选为3价以上的多元醇。
[0027]
具体而言,可列举出2价醇(例如,乙二醇、丙二醇、三亚甲基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四亚甲基二醇、2,3-丁二醇、五亚甲基二醇、2-丁烯-1,4-二醇、戊二醇、己二醇、辛二醇等);3价醇(例如,甘油、三羟甲基丙烷酯等);4价醇(例如,1,2,6-己三醇等的季戊四醇等);5价醇(例如,木糖醇等);6价醇(例如,山梨醇、甘露醇等);多元醇聚合物(例如,二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乙二醇、聚丙二醇、四乙二醇、二甘油、聚乙二醇、三甘油、四甘油、聚甘油等);2价醇烷基醚类(例如,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单苯醚、乙二醇单己醚、乙二醇单2-甲基己基醚、乙二醇异戊醚、乙二醇苄基醚、乙二醇异丙醚、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乙二醇二丁醚等);2价醇烷基醚类(例如,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甲乙醚、三乙二醇单甲醚、三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异丙醚、二丙二醇甲醚、二丙二醇乙醚、二丙二醇丁醚等);2价醇醚酯(例如,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丁醚乙酸酯、乙二醇单苯醚乙酸酯、乙二醇二己二酸酯、乙二醇二琥珀酸酯、二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丁醚乙酸酯、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丙醚乙酸酯、丙二醇单苯醚乙酸酯等);甘油单烷基醚(例如,鲛肝醇(chimyl alcohol)、鲨油醇、鲨肝醇等);糖醇(例如,山梨醇、麦芽糖醇、麦芽三糖、甘露醇、蔗糖、赤藓糖醇、葡萄糖、果糖、淀粉降解糖、麦芽糖、木糖醇、淀粉降解糖还元醇等);glysolid;四氢糠醇;poe-四氢糠醇;pop-丁醚;pop
·
poe-丁醚;三聚氧丙烯甘油醚;pop-甘油醚;pop-甘油醚磷酸;pop
·
poe-戊烷赤藓糖醇醚等。
[0028]
其中,更优选为甘油、1,3-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尤其优选为1,3-丙二醇、戊二
醇。
[0029]
具体的,作为优选,所述油性组方可以选自烃油、合成脂肪酸酯、动植物油、硅油及其混合物。
[0030]
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烃油,例如:异十二烷、异十六烷、角鲨烷、凡士林、氢化聚(c6-12烯烃)、氢化聚异丁烯等。
[0031]
具体而言,可列举出合成脂肪酸酯,例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异壬酸异壬酯、c12-15 醇苯甲酸酯、丙二醇二辛酸酯/二癸酸酯、甘油三(乙基己酸)酯、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季戊四醇四(乙基己酸)酯、碳酸二乙基己酯、肉豆蔻酸异丙酯、辛酸十六烷基酯、辛基十二醇肉豆蔻酸酯、棕榈酸异丙酯、硬脂酸丁酯、月桂酸己酯、肉豆蔻酸肉豆蔻酯、油酸癸酯、二甲基辛酸己基癸酯、乳酸十六烷基酯、乳酸肉豆蔻酯、乙酸羊毛脂、硬脂酸十六烷基酯、异硬脂酸十六烷基酯、异硬脂酸乙酯、12-羟基硬脂酸胆固醇酯、二-2-乙基己酸乙二醇酯、二季戊四醇脂肪酸酯、单异硬脂酸n-烷基二醇酯、二癸酸新戊二醇酯、苹果酸二异硬脂基酯、二-2-庚基十一烷酸甘油酯、三-2-乙基己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三异硬脂酸三羟甲基丙烷酯、四-2-乙基己酸戊烷赤藻糖醇酯、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三异硬脂酸三羟甲基丙烷酯。
[0032]
具体而言,可列举出动植物油,例如:鸸鹋油、马油、鳄梨油、山茶油、鳖油、全缘叶澳洲坚果油、玉米油、貂油、橄榄油、菜籽油、卵黄油、麻油、桃仁油、小麦胚芽油、油茶油、蓖麻油、亚麻籽油、红花油、棉籽油、紫苏油、大豆油、花生油、茶籽油、椰子油、米糠油、桐油、日本桐油、霍霍巴油、玉米胚芽油等。
[0033]
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硅油,例如:环戊硅氧烷、十甲基环戊硅氧烷、辛甲基聚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苯基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等。
[0034]
具体的,作为优选,所述的亚微米类脂质体还可以加入皮肤外用制剂中可以接受的活性物。所述的活性物可以是具有美白、保湿、控油、祛痘、防晒、舒缓、防脱发、修护、祛皱紧致等功效的化妆品原料。
[0035]
所述的活性物可以是油溶性的或水溶性的。水溶性活性物可以直接添加到亚微米类脂质体中,搅拌溶解均匀即可。油溶性活性物需要与油性组分混合均匀,在亚微米类脂质体生产过程中加入,参与乳化。
[0036]
对于油溶性活性物而言,在常规的脂质体中的添加量一般为0.1-1wt%。而在本发明所述的亚微米类脂质体中油溶性活性物的添加量可以最高达到0.1-20wt%。
[0037]
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美白活性物,例如:烟酰胺、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光甘草定、苯乙基间苯二酚、4-丁基间苯二酚、熊果苷、曲酸及其衍生物、传明酸、紫檀茋等。
[0038]
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保湿活性物,例如:透明质酸钠、硫酸软骨素、氨基酸、甜菜碱、海藻糖、赤藓醇、木糖醇基葡糖苷、脱水木糖醇、木糖醇、葡萄糖、糖类同分异构体、聚谷氨酸钠等。
[0039]
具体而言,可列举出控油活性物,例如以下植物的提取物:黄芪(根)、灵芝(子实体)、海金沙(孢子)、知母(根)、益母草(地上部分)、侧柏叶(叶)、透骨草(地上部分)、女贞子(果)、苦参(根)、丹参(根)、红花(花)、制首乌(块茎)、花椒(果)、干姜(根)、人参(根)、白及(块茎)、木香(根)、麦冬(根)、锁阳(肉质茎)、白鲜皮等。
[0040]
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祛痘活性物,例如:水杨酸及其衍生物、壬二酸、丹皮酚、伞花
烃、磺化页岩油、白柳树皮提取物、丹参提取物等。
[0041]
具体而言,可列举出防晒活性物,例如: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二乙氨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乙基己基三嗪酮、二苯酮-3、二苯酮-4、水杨酸乙基己酯、胡莫柳酯等。
[0042]
具体而言,可列举出舒缓活性物,例如:甘草酸二钾、硬脂基甘草亭酸酯、燕麦仁提取物、龙胆提取物、绿茶提取物、卡瓦提取物、黑茶提取物、乙酰壳糖胺等。
[0043]
具体而言,可列举出防脱发活性物,例如:生物素、人参(panax ginseng)根提取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根提取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根提取物、当归(angelica polymorpha sinensis)根提取物、侧柏(biota orientalis)叶提取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根提取物等。
[0044]
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修护活性物,例如:神经酰胺、积雪草苷、β-葡聚糖、尿囊素、依克多因、植物甾醇油酸酯等。
[0045]
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祛皱紧致活性物,例如:生育酚乙酸酯、乙酰基六肽-8、棕榈酰五肽-4、棕榈酰三肽-1、二肽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二乙酸盐、肌肽、玻色因、视黄醇丙酸酯、棕榈酰三肽-5等。
[0046]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亚微米类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胆甾醇、聚甘油-3 甲基葡糖二硬脂酸酯、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油性组分混合,加热溶解,制得油相;将多元醇、水、卵磷脂加热到80-85度,制得水相;将水相、油相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相;将混合相投入乳化锅中均质处理5-10分钟,出料;然后再用高压均质机处理1-2遍,即可。
[0047]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亚微米类脂质体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0048]
本发明所制得的亚微米类脂质体使用非常方便,可以直接按比例添加到化妆品制剂的水相中搅拌均匀即可,也可以添加到油包水体系中,形成油包水包油的多层体系。具体而言,可列举出化妆品,例如:洗发水、沐浴露、化妆水、精华液、面膜、护肤膏霜、护肤乳液、bb霜、粉底液、cc霜、护发素等。
[0049]
实施例1根据表a所示的配方,分别制备出实施组1-3及对比组1-3的类脂质体。具体而言,其制备方法为:将油相原料混合,加热溶解,制得油相;将水相原料混合,加热到80-85度,制得水相;将水相、油相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相;将混合相投入乳化锅中均质处理5-10分钟,出料;然后再用高压均质机处理1-2遍,即可。
[0050]
【表a】
试验例1 温和性评价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第七章第2节“人体皮肤斑贴试验”开展皮肤封闭型斑贴试验。组织31名测试人员,对实施例1所制得的类脂质体进行斑贴测试,按照表1的评价标准于第0.5h、24h、48h观察,记录结果如表2。
[0051]
表1 皮肤重复性开放型涂抹试验皮肤反应评判标准表表2 皮肤封闭式斑贴试验结果
从表2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类脂质体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人体皮肤斑贴实验显示,本发明的亚微米类脂质体温和,没有显示对人体皮肤有刺激性。
[0052]
试验例2 稳定性评价耐热、耐寒、离心考验是化妆品领域常用的用来测量产品是否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技术手段。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类脂质体是一种由水、油、表面活性剂构成的一种特殊乳液。参照《gb/t 29665 护肤乳液》的标准,对实施例1所制得的类脂质体进行耐热、耐寒、离心考验,记录结果如表3。
[0053]
表3 稳定性记录
由表3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亚微米类脂质体稳定,能通过耐热耐寒和离心稳定性测试;而对比组1-3则通过不了。
[0054]
试验例3 激光粒径分析仪测量激光粒径分析仪是评估微乳液质量的一种重要设备,其可以测量微乳液的平均分布粒径,以及pdi指数,根据行业经验,pdi低于0.3则显示微乳液的分散良好,黏附和聚集情况较少。对实施例1所制得的类脂质体进行测量,以水为分散介质,测量温度25度,记录结果如表4。
[0055]
表4 激光粒径分析仪测量结果由表4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类脂质体平均粒径控制在100-200nm之间,粒径处于100nm~1000nm亚微米区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类脂质体pdi值低于0.3,显示其分散良好,黏附和聚集情况较少。
[0056]
试验例4 白度评价对实施组1所制得的类脂质体及其1%水稀释液进行视觉评估,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得的类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白度,在透明产品中添加少量即可赋予良好的白度。
[0057]
试验例5 使用感评价对实施例1所制得的类脂质体进行使用感评价。召集12名女性志愿者对实施组1-3的样品和市售乳液按照表5的要求进行评价,取样量1ml,测试部位:前臂内侧。将12名志愿者的打分求平均值示于表6。
[0058]
表5 感官测评表
表6 感官测评记录由表6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类脂质体在皮肤上容易推开并快速吸收,使用时清爽,触感轻盈,粘腻感弱,且具有长效润肤感。
[0059]
实施例2根据表b所示的配方制备出一种含有生育酚乙酸酯的抗衰功效类脂质体。其制备
方法同实施例1。
[0060]
【表b】实施例3根据表c所示的配方制备出一种含有光甘草定的美白功效类脂质体。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61]
【表c】对比例1根据表d所示的配方制备出一种含有光甘草定的美白功效脂质体,其指标方法如下:将卵磷脂、胆甾醇、光甘草定与无水乙醇混合,其中无水乙醇的量为配方中水的添加量的一半;加热溶解后,置于旋转蒸发仪中,将乙醇旋蒸脱去;然后加入水相,用均质机处理5-8分钟,搅拌均匀,静置消泡,即可。
[0062]
【表d】试验例6 渗透性评价由于人体皮肤屏障的存在,大部分的活性物很难通过。因此,研究活性物的透皮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经皮给药制剂的体外研究方法主要为franz透皮扩散池法。franz扩散池法是将离体动物皮肤(如家兔、豚鼠、香猪、人等),剪成合适大小夹在扩散池种,离体皮肤将扩散池分隔成供给室和接受室,角质层朝向供给室,药物与角质层紧贴,真皮层朝向接受
室,与接受液完全接触,避免产生气泡。在规定的时间点取一定体积的接受液进行检测,计算处含有的有效成分,从而评价其体外透皮性能。
[0063]
参照文献(冯艾灵. 苦参总碱纳米乳凝胶的制备、体外评价及透皮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记载的方法进行,具体试验过程如下:取雄性sd大鼠,脱颈椎处死后,除去腹部毛发并立即剥离腹部皮肤,去除皮下脂肪和肌肉组织,用生理盐水洗净,备用。
[0064]
采用franz扩散池,接收介质为30%乙醇-生理盐水,分别称取实施例3、对比例1的样品各5g置于供给池中,37℃,200 r/min,并分别于1、4、8h取接收液2ml(同时补充同温等量30%乙醇-生理盐水),进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光甘草定的含量(液相方法参考:胡新华,陈玩珊,袁劲松.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甘草中光甘草定的含量[j].中国药房,2016,27(06):824-826.)。具体结果见表7。
[0065]
表7 各样品的透皮行为由表7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亚微米类脂质体在皮肤的渗透性能与常规脂质体接近。
[0066]
对比例2根据表e所示的配方制备出一种美白功效类脂质体。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67]
【表e】对比例3根据表f所示的配方制备出一种含有光甘草定的美白功效类脂质体。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68]
【表f】
试验7 人体功效试用评价遵照《国家药监局关于将化妆品中防腐剂检验方法等7项检验方法纳入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通告》中人体开放使用祛斑美白功效测试法对实施例3、对比例2-3所制得的美白功效类脂质体进行人体试用测试。
[0069]
主要操作过程:(1)志愿者:按规范的受试者入选和排除标准选择合格的99名受试者,并按随机表分为3个试验组,每组分为33人;(2)受试者限制:在试验期间受试部位必须使用试验机构提供的试验产品或对照产品,不能使用其他任何具有祛斑美白功效或者可能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的产品;在试验期间不能有暴晒情况,并应做好试验部位的防晒工作;(3)受试物:分别将实施例3、对比例2-3所制得的美白功效类脂质体加入面贴膜精华液中。所述的面贴膜精华液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甘油5%、丁二醇3%、透明质酸钠0.05%、黄原胶0.05%、卡波姆0.1%、精氨酸0.1%、己二醇0.5%、对羟基苯乙酮0.5%、前述的美白功效类脂质体5%、水 余量;(4)使用方法:由工作人员按照随机表发放试验产品,并根据使用说明对受试者进行使用指导,确保受试者正确、连续使用产品 8 周;(5)试验部位:脸部;(6)仪器设备:皮肤色度仪:具有可以测量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制定的 l*a*b*颜色空间数据的仪器;(7)试验流程:对入组的合格受试者进行产品使用前皮肤仪器测试并记录;产品使用后4 周、8 周再次进行相同的评估和测试。在各访视时点,用皮肤色度仪分别测量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部位色斑区皮肤的 l*、 a*、 b* 数值, 每个测试区测试三次,记录并计算 ita
°
值。测试皮肤区域 ita
°
值越大,肤色越浅,反之越深。
[0070]
数据统计,应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具体见表8。
[0071]
表8 产品使用前、产品使用 4 周及 8 周后 ita
°
值统计结果
从表8可见,与初始值相比,在使用产品4周、8周后,使用实施例2的志愿者面部ita
°
值分别增加了7.42和9.6,实现了良好的美白祛斑效果。另一方面,只含有光甘草定或紫檀茋的对比例2和对比例3的美白效果要弱一些,说明光甘草定和紫檀茋复配起到的美白祛斑效果更佳。
[007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