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急诊分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08359发布日期:2022-10-01 13:07阅读:6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医院分诊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急诊分诊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呼吸科或者疫情期间去医院就诊,若就诊人员大量堆积在科室外面,存在感染问题。现有医院采用排队叫号分诊系统提高医院排队叫号的效率。现有自动分诊系统包括服务器、交换机、楼层交换机和各分诊装置,通过设置在各个位置的显示屏实现叫号。但是,采用现有的分诊系统,其存在以下问题:人员仅在显示屏位置才能知晓叫号情况,在疫情期间或者传染病暴发期间,人员大量堆积在具有显示屏的大厅,易造成传染,并且在现有的分诊过程中,是由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简单的几组划分。即医务人员通过使用医学评估,如血压、脉搏、肤色和对患者的一般观察,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描述。然后,医务人员根据该描述基于当地医院的分诊规则,以确定治疗优先级和护理水平。该分诊方式通常先帮助病情最严重的人。但是这样进行分诊的问题在于:虽通过对患者的一般观察和分诊规则进行了人工分诊,但是该类信息没有建立广泛适用和具有一致性的判断过程,医务人员仅能由简单的患者体征进行判断,即使有分诊规则或指导方针进行指引,但是由于医务人员的个体认知导致无法更全面了解特定患者的病情。医务人员可能会因为草率或缺乏知识而错过患者病情的关键点,由此导致医务人员做出错误的分诊判断。所以现有技术无法保障分诊的一致性和质量。
3.例如公开号为cn212381238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医院就诊患者无接触自动分诊系统,包括服务器、总交换机、楼层交换机、分诊装置和就诊装置,所述就诊装置包括呼叫器,所述分诊装置包括管理装置和连接在管理装置上的lora网关,还包括lora终端,所述lora终端包括控制器、均连接在控制器上的lora模块、电源模块和提示模块。采用该系统,患者可手持lora终端在医院门诊大楼外休息区域或者医院外的休闲场所等候就医,实现人员分散候诊,实现患者无接触分诊,避免人员扎堆在大厅等候。
4.但是,该发明仍存在以下技术不足:该发明所配置的lora终端由用户个人在医院内携带使用,然而由于用户自身存在不遵守防疫政策的可能性而仍然存在超过防疫政策规定人数的用户聚集于同一地点,而导致lora终端仍不能真正做到用户人群的均匀分散,简而言之,即使人群没有在显示屏叫号处聚集而使用该发明分诊系统,用户也仍然会在其他区域由于无意识或其他原因聚集而造成人员之间的传染病患病风险急剧地上升。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进行改进。
5.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至少包括分诊管理单元、lora终端和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基于患者的医学因素确定患者需要接受治疗或门诊以为每个患者分配优先级。其中,所述服务器具有至少一个基于患者储存数据和/或患者派生数据的分诊类别数据库,其中每一分诊类别基于至少一个评分表进行评定,对于患者医疗状况的严重程度分配至少一个评定分数,以接受来自服务器的查询并提供响应。本发明将在分诊期间,患者的其他信息例如,分诊日期和时间、患者的既往病史、年龄等都纳入判断因素,将受伤人员进行多个信息同时录入和判断,通过评分表与对患者当时状态进行匹配,从而更快速、更方便地进行预定评分,从而进行及时并准确的患者分诊分配。
7.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对患者进行分诊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至少一个评分表进行优先级选择;其中,所述评分表指定了至少一个患者的医学预定特征以及与该患者相关的至少一个标准值,将患者进行分诊分配。本发明在该情况下,为患者进行分诊,通过使用至少一个评分表进行优先级选择。其中评分表指定了至少一个医学预定特征(例如生命体征、创伤的位置或类型等)。
8.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若干个所述评分表将所述患者医疗状况的严重程度分配为了若干个所述评定分数,根据所述评定分数确定患者分诊的第一优先级,所述服务器基于医疗机构所处的不同地理区域和/或处理能力生成至少一种医疗机构评分表来分析第二优先级并根据所述第二优先级来校准所述第一优先级。本发明通过基于医疗机构所处的不同地理区域和/或处理能力得到第二优先级,并以此对第一优先级进行校准,从而更准确地确定患者分诊分配,相较于现有技术简单通过患者症状进行分诊,本发明考虑的多项因素能够更准确反应患者所需分诊的优先级。
9.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服务器以实时迭代的方式更新所述至少一种医疗机构评分表并分析第二优先级,在根据所述第二优先级来校准所述第一优先级之后,所述lora终端能够被医务人员呼叫提醒并定位所述lora终端的实时位置,以使得根据分诊情况的实时变化对患者进行分诊分配。这样的设置能够减少数据的处理量,并且根据患者症状的实时变化进行对应调整,从而节约分诊时间、候诊时间。
10.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提供若干个分诊类别,其中每一分诊类别基于患者的身体部位和/或损伤类型分组为若干个层次选择,每一所述层次选择对应于分诊类别中的一个;基于有关患者的医疗状况的严重程度,从所述若干个分诊类别中提供至少一个第一患者分诊类别和第二患者分诊类别的选择;提供对所选患者分类类别的分诊分类问题和相关信息并向患者提供分诊。本发明的关键点在于,提供了不同地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的评分表的可变性。即,对应了不同区域不同人员的不同分诊需求,从而实现了分诊在多种复杂情况下的准确应用。
11.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提供分诊包括:从所有选定的相关分类类别中确定至少一个未提出问题的最高优先级;向患者提出至少一个最高优先级的未被问及的问题;和对所有选定的分诊类别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确定患者的分诊分配。
12.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若干个所述lora终端中的控制子单元能够相互连接形成医疗机构内的区域网,响应于医务人员的呼叫并且在呼叫时根据区域网信息反馈出被呼叫者的当前位置,以便医务人员在必要时将医疗服务调度至呼叫者的位置。
13.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患者能够通过所述lora终端向医务人员进行呼叫,若该呼叫不是首次呼叫,则通过确定呼叫为后续的某一次呼叫来继续该呼叫过程,所述后续的某一次呼叫是基于之前由分诊系统解决的医疗状况的呼叫。医务人员能够通过分诊系统向患者询问至少一个有关其呼叫的问题,以确定患者呼叫的来源或原因并允许医务人员选择相关类别。
14.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若判定为是后续的某一次呼叫,则通过访问与原始事件相关的数据将系统设置为后续的某一次呼叫,该数据与患者的个人数据相关联,使得后续的某一次呼叫数据和原始事件数据在数据库中链接,并且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了解先前的事件或情况;若判定为不是后续的某一次呼叫,则将呼叫设置为原始呼叫,从而能够对患者的状况和个人数据进行初始查询,以便确定患者的合适护理级别。
15.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能够以基于与患者相关的若干个变量准确地将分诊类别分配给患者,所述系统能够采用模型来提供基于为患者获得的若干个变量的数据的分类类别建议。模型是根据从先前进行分诊的患者获得的患者数据创建、测试和调整的。因此,通过使用该模型,可以将更准确的分诊类别分配给患者。此外,可以基于在特定环境中收集的数据修正分诊系统,从而产生针对该特定环境量身定制的分诊系统(例如地理区域中存在的不同分诊级别等)。
16.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lora终端内设置有用于搜寻所述lora终端周围距离阈值范围内的其他所述lora终端的搜寻单元,所述分诊管理单元能够与lora终端电连接;其中,所述lora终端内还设置有用于记录所述lora终端在其距离阈值范围内的其他所述lora终端的数量,和/或分别与其他所述lora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控制子单元,所述控制子单元响应于医务人员的呼叫,与所述lora终端周围的至少一个其他所述lora终端和所述区域网内的至少另一个其他所述lora终端建立临时通信连接,并且,所述控制子单元根据其与至少两个其他所述lora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的固定强度以及由其他所述lora终端反馈的坐标信息计算出自身当前所在临时位置的坐标以便医务人员在必要时将医疗服务调度至呼叫者的位置。本发明的lora终端能够根据固定强度的无线信号得出自身所处位置,以便医务人员在必要时将医疗服务调度至呼叫者的位置,使得患者在遭遇突发状况或无法应答呼叫时,能够及时得到患者的当前位置,并且调度医务人员到达该位置进行急救。
17.搜寻单元采用现有技术,例如搜寻单元可以采用蓝牙技术以识别两个蓝牙设备(例如本发明中的lora终端)之间的距离,即一个lora终端的搜寻单元单纯依靠接收到其他lora终端的搜寻单元所发出的信号强度信息(rssi)来确定两个lora终端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使用蓝牙技术测量两个lora终端之间的距离可以达到米级的距离精度。
18.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诊管理单元还能够包括用于显示并提醒人员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的显示子单元,所述显示子单元能够与所述lora终端的控制子单元电连接;在所述分诊管理单元或所述lora终端能够在单个所述lora终端的距离阈值范围存在超过数量阈值的其他所述lora终端时发出预警的情况下,所述分诊管理单元能够与lora终端电连接。
19.通过该配置方式,所述lora终端至少能够记录所述lora终端在其距离阈值范围内的其他所述lora终端的数量,和/或分别与其他所述lora终端之间的距离;当控制子单元所记录/统计的警戒值数量达到或超过报警阈值时,与控制子单元电连接的报警单元启动报
警工作,从而提醒该用户与其他携带有同类lora终端的人员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例如符合当地防疫政策的社交距离)。在单个所述lora终端在其距离阈值范围聚集超过数量阈值的其他所述lora终端时,不仅lora终端的报警单元可以发出警报声以提醒该用户与其他携带有同类lora终端的人员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而且还可以通过与控制子单元电连接的分诊管理单元的显示子单元在医院大厅内进行显示,以再次提醒该用户与其他携带有同类lora终端的人员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
20.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21.(1)本发明将在分诊期间,患者的其他信息例如,分诊日期和时间、患者的既往病史、年龄等都纳入判断因素,将受伤人员进行多个信息同时录入和判断,通过评分表与对患者当时状态进行匹配,从而更快速、更方便地进行预定评分,从而进行及时并准确的患者分诊分配;
22.(2)本发明还提供了不同地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的评分表的可变性。即,对应了不同区域不同人员的不同分诊需求,从而实现了分诊在多种复杂情况下的准确应用;
23.(3)本发明的lora终端能够根据固定强度的无线信号得出自身所处位置,以便医务人员在必要时将医疗服务调度至呼叫者的位置,使得患者在遭遇突发状况或无法应答呼叫时,能够及时得到患者的当前位置,并且调度医务人员到达该位置进行急救。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模块示意图;
25.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门急诊分诊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模块示意图。
26.附图标记列表
27.1:分诊管理单元;2:lora终端;3:搜寻单元;4:服务器;201:控制子单元;202:报警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29.实施例1
30.图1示出一种门急诊分诊系统。所述门急诊分诊系统至少包括分诊管理单元1和lora终端2。一个所述lora终端2仅能够配属于一个用户。所述lora终端2内设置或集成有搜寻单元3,以用于搜寻所述lora终端2周围距离阈值范围内的其他所述lora终端2。所述lora终端2设置为可佩带终端,将所述lora终端2集成在一封装块内,封装块通过可调节带固定在手轴上;其中,所述lora终端2包括lora子模块、电源子模块和提示子模块,所述提示子模块为震动装置、蜂鸣器、led灯中至少一种并设置于所述封装块内,所述电源子模块也设置于所述封装块内并给所述lora终端2供电。
31.在所述分诊管理单元1或所述lora终端2能够在单个所述lora终端2的距离阈值范围存在超过数量阈值的其他所述lora终端2时发出预警的情况下,所述分诊管理单元1能够与lora终端2电连接,以避免单个所述lora终端2在其距离阈值范围聚集超过数量阈值的其他所述lora终端2。
32.优选地,分诊管理单元1能够与lora终端2以无线连接的方式电连接。
33.搜寻单元3采用现有技术,例如搜寻单元3可以采用蓝牙技术以识别两个蓝牙设备(例如本发明中的lora终端2)之间的距离,即一个lora终端2的搜寻单元3单纯依靠接收到其他lora终端2的搜寻单元3所发出的信号强度信息(rssi)来确定两个lora终端2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使用蓝牙技术测量两个lora终端2之间的距离可以达到米级的距离精度。
34.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lora终端2内还设置有控制子单元201,其中,所述控制子单元201与所述搜寻单元3电连接。
35.优选地,控制子单元201能够以人工设置的方式设置控制子单元201的报警阈值,以使得控制子单元201所记录的某个lora终端2在其小于阈值距离范围内存在的其他lora终端2的警戒值数量超过报警阈值时与控制子单元201电连接的报警单元202至少能够发出警报声。
36.警戒值数量用于表示用户所使用的终端周围在距离阈值范围内的其他使用同类终端的人员数量。
37.当搜寻单元3所搜寻到的某个终端与本终端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时,控制子单元201将警戒值数量加零;
38.当搜寻单元3所搜寻到的某个终端与本终端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距离阈值时,控制子单元201将警戒值数量加一;并依次类推。
39.优选地,距离阈值可以根据实景应用需求而设定,例如距离阈值可以设定为两米。
40.优选地,报警阈值也可以根据实景应用需求而设定,例如报警阈值可以设定为两个。
41.优选地,控制子单元20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控制子单元20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且可以人为地设置报警阈值,即控制子单元201所获取的达到或超过报警阈值时,与控制子单元201电连接的报警单元202启动并至少发出报警音。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采用的均为现有技术,既不涉及对现有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内部结构的改进,也不要求对控制子单元201如何获取当前终端在其阈值距离范围内的其他lora终端2的数量的算法或软件部分进行保护。简而言之,控制子单元201可以仅采用简单的加减方式来统计警戒值数量,即当用户所使用的lora终端2甲的搜寻单元3所搜寻到的阈值距离范围内的所有其他同类终端的距离和/或数量,并依次统计每个其他同类终端与本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距离阈值,若其他同类终端与本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则控制子单元201所统计的警戒值数量加一;若其他同类终端与本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阈值,则控制子单元201所统计的警戒值数量加零;与此同时,当某个与本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的其他同类终端变化为大于距离阈值,则控制子单元201所统计的警戒值数量减一,依次类推。
42.需要说明的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控制子单元201采用现有技术,本发明给出其多种具体组成方式。控制子单元201可由多个全加器构成的多位加减器;控制子单元201可由十进制编码器和加法运算电路的结合实现加法,通过数字的补码进行减法;控制子单元201可由西门子plc的s_cud加减计数写进控制子单元201中,从而进行加减法。
43.通过该配置方式,所述控制子单元201至少能够用于记录所述lora终端2在其距离阈值范围内的其他所述lora终端2的数量,和/或分别与其他所述lora终端2之间的距离;当控制子单元201所记录/统计的警戒值数量达到或超过报警阈值时,与控制子单元201电连
接的报警单元202启动报警工作。
44.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lora终端2内还设置有报警单元202。所述控制子单元201与报警单元202电连接,以使得所述报警单元202在所述lora终端2其距离阈值范围内存在超过数量阈值的其他同类终端时至少能够发出警报声。
45.报警单元202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可以采用ole wolff生产的各型号微型扬声器,ows-1943t-8cp等。
46.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诊管理单元1还能够包括显示子单元,所述显示子单元能够与所述lora终端2的控制子单元201电连接。
47.显示子单元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可以采用液晶拼接屏,即lcd显示技术。具体地,显示子单元可采用whynotinfo的型号为yt-46v1的液晶拼接屏。
48.通过该配置方式,可以使得在单个所述lora终端2在其距离阈值范围聚集超过数量阈值的其他所述lora终端2时,不仅lora终端2的报警单元202可以发出警报声以提醒该用户与其他携带有同类lora终端2的人员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而且还可以通过与控制子单元201电连接的分诊管理单元1的显示子单元在医院大厅内进行显示,以再次提醒该用户与其他携带有同类lora终端2的人员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
49.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诊管理单元1包括分诊管理子单元和lora网关,所述分诊管理子单元和lora网关电连接,其中,所述分诊管理单元1通过所述lora网关与所述lora终端2电连接。
50.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服务器、总交换机、与总交换机信号连接的楼层交换机、连接在楼层交换机上的分诊管理单元1和就诊装置单元,所述就诊装置单元包括呼叫器,其中,所述分诊管理单元1设置于所述分诊管理单元1内。
51.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lora终端2还包括lora子模块、电源子模块和提示子模块,其中,lora子模块、电源子模块和提示子模块能够分别与所述控制子单元201电连接。
52.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lora终端2为可佩带终端,所述提示子模块为震动装置、蜂鸣器、led灯中至少一种。
53.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电源子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蓄电池、充电电路和充电接口,其中,所述蓄电池至少能够与所述搜寻单元3电连接,所述充电接口和充电电路依次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54.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楼层交换机与总交换机电连接,所述楼层交换机与总交换机设置于每层楼上,每层楼的楼层交换机与该层楼的分诊管理单元1和就诊装置单元电连接。
55.本门急诊分诊系统还能够包括:服务器、总交换机、与总交换机信号连接的楼层交换机、连接在楼层交换机上的分诊管理单元1和就诊装置单元。
56.所述就诊装置单元包括呼叫器。
57.所述分诊管理单元1包括管理装置和连接在管理装置上的lora网关,还包括lora终端2。
58.所述lora终端2包括控制子单元201、均连接在控制子单元201上的lora子模块、电源子模块和提示子模块。
59.所述lora终端2为可佩带终端。
60.所述lora终端2包括手环。
61.所述提示子模块为震动装置、蜂鸣器、led灯中至少一种。
62.所述电源子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蓄电池、充电电路和充电接口。
63.所述电源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有静电泄放电路。
64.所述静电泄放电路包括阳极接地的瞬态抑制二极管tvs。
65.lora终端2为移动终端,以实现患者就诊提醒。楼层交换机与总交换机信号连接,置于每层楼上。
66.每层楼的楼层交换机与该层楼的分诊管理单元1和就诊装置单元连接。其硬件选择和连接关系可采用现有结构实现。
67.就诊装置单元包括呼叫器;分诊管理单元1包括管理装置和连接在管理装置上的lora网关;lora终端2包括控制子单元201、lora子模块、电源子模块和提示子模块,lora子模块、电源子模块和提示子模块均连接在控制子单元201上。
68.患者就诊挂号时分配lora终端2,管理装置实现lora终端2与患者身份信息的绑定;叫号时,医生通过呼叫器呼叫患者,管理装置接收该呼叫信息后,通过lora网关向对应lora终端2发送信息,lora终端2接收该信息后,提示子模块动作,患者即可提前达到诊室。
69.具体的,lora终端2控制子单元201可采用stm32f103rbt6型号处理器,lora子模块、电源子模块和提示子模块均可采用现有市面上常规的硬件及其常规连接实现,在此不赘述。
70.通过上述模块及其连接结构,可为实现上述患者无接触自动分诊提供硬件基础。
71.为了便于患者随身携带lora终端2,避免丢失,lora终端2为可佩带终端。
72.具体的,可采用手环结构或挂件结构,优选的采用手环结构,即lora终端2集成在一封装块内,封装块通过可调节带固定在手轴上。
73.提示子模块为震动装置、蜂鸣器、led灯中至少一种,优选的,采用震动装置。具体地,震动装置可采用偏心轮振动器电机,例如xinlimotor的n 15振动电机。蜂鸣器可采用华能的tmb 12a05。手环与震动装置结合,即可避免患者在医院外的休闲场所等候就医时就诊提醒打扰其他人,相对于led灯其提醒效果也很好。
74.电源子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蓄电池、充电电路和充电接口。电源子模块的蓄电池采用充电电路充电,使lora终端2可循环往复使用。
75.由于lora终端2为佩戴式,在秋冬干燥季节,人体极易产生静电,静电作用于lora终端2时,会对其电路结构产生极大破坏力,为了泄放静电,保护lora终端2内部的电路,电源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有静电泄放电路。具体的,静电泄放电路包括阳极接地的瞬态抑制二极管tvs,即瞬态抑制二极管tvs的阴极连接在电源输出端与控制子单元201电源端口上。
76.实施例2
77.本实施例是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补充,重复部分不再赘述。
78.在说明具体实施例之前,先对实施例中的硬件结构进行描述。
79.服务器:任何类型的计算机或处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个人计算机(pc)、个人数字助理(pda)、大型计算机、网络设备、具有能够存储并处理包含患者信息的数据库的系统或其他设备或设备组合。其被广泛定义为涵盖具有至少一个执行来自存储介质
的指令的处理器的任何设备或设备组合。
80.实际上,在门急诊领域中,通常是发生了灾难性危险,导致存在多个受伤人员。现在常将其按照受伤的严重程度排出优先顺序对患者进行分诊。但是受伤者的严重程度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分诊期间,患者的其他信息例如,分诊日期和时间、患者的既往病史、年龄等都需要纳入判断因素。特别是由于大规模灾害(例如车祸、地震等)而产生的大量受伤人员,医疗机构无法及时将受伤人员进行多个信息同时录入和判断。在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门急诊分诊系统。
81.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门急诊分诊系统基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确定患者需要接受治疗或门诊的紧迫性,通过症状等多种医学因素为每个患者分配相对优先级。优选地,服务器中可以集成有至少一个用于储存患者提供的数据和/或从患者派生的数据的数据库,包括患者人数统计、与优先级相关的评定的因素、处置、后续分类或来自患者的其他数据。上述派生数据即为针对至少一个医学预定特征对患者进行预先的评分数据。例如,评分数据能够基于至少一个评分表进行评定。对于医疗状况的定量或定性的情况能够根据状况的严重程度分配至少一个评定分数。派生数据能够与评分表结合使用,以接受来自服务器的查询并提供适当的响应。例如,给定的疼痛量、呼吸急促或烧伤程度能够根据评分表与对患者当时状态进行匹配,从而更快速、更方便地进行预定评分。
82.如上所述,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分诊是困难的。在多数情况下,例如当急救人员或医务人员评估和/或运送患者时,分诊(例如创伤类别的分诊)需要进行及时并准确地进行。而本发明在该情况下,为患者进行分诊,通过使用至少一个评分表进行优先级选择。其中评分表指定了至少一个医学预定特征(例如生命体征、创伤的位置或类型等)。根据此评分表以及与该患者相关的至少一个标准值,将患者进行分配。本发明的关键点还在于,提供了不同地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的评分表的可变性。即,对应了不同区域不同人员的不同分诊需求,从而实现了分诊在多种复杂情况下的准确应用。需要说明的是,评分表也可仅使用少数标准去限定。例如,由于各种不可控因素,例如确定标准值的复杂性、此类评分表的适用性、时间问题等。因此,评分表的分类类别分配的跨度达到能够明显区分的程度。例如,在多数情况下,评分表设为两种类型,一种用于为成人分配分诊级别,另一种用于为儿童分配分诊级别。此外,创伤类别的分诊可主要根据三个领域进行分配:生理学、损伤原因和损伤部位。上述领域可以通过在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预先体格检查时进行分配。在某些情况下,这三个领域可能不足以进行准确的类别分配。
83.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若干个评分表将患者医疗状况的严重程度分配为了若干个评定分数,根据评定分数确定患者分诊的第一优先级,服务器基于医疗机构所处的不同地理区域和/或处理能力生成至少一种医疗机构评分表来分析第二优先级并根据第二优先级来校准第一优先级。第一优先级是根据患者生理体征和既往病史进行优先级选取的。例如,评定分数处于一级的(即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立即急救的)包括:心搏呼吸骤停、剧烈胸痛、持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呼吸困难、重度创伤大出血、急性中毒及老年复合伤等。评定分数处于二级的(即有潜在的生命危险,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的)包括心、脑血管意外;严重骨折、突发剧烈头痛、腹痛持续36小时以上、开发性创伤、儿童高热等。评定分数处于三级的(即生命体征尚稳定,急性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的)包括高热、呕吐、轻度外伤、轻度腹痛等。上述给出了一种粗糙的评定分数,更为具体的评定分数可以是以公式、曲线、关系表等方式表
达,以精确至每一症状。在本实施例中仅对其进行简单说明。第一优先级还受到第二优先级的校准。由于第一优先级仅考虑了在正常医疗处理下的分诊需要,未考虑在大规模灾害或紧急情况下的优先级提升,所以引入第二优先级对第一优先级进行校准。例如,在发生大规模地震或洪灾时,由于大量的同一症状的患者送入医疗机构中,需根据灾害造成的具体症状进行细分。如发生地震时,患者多数为重度创伤大出血,第二优先级对其进一步细分,从而形成对第一优先级的校准。细分包括对受创面积、流血量等。第二优先级还基于不同地区的社会状况进行第一优先级的校准。例如在发生传染病(例如疫情)时,第一优先级将发热归为三级的评定分数,但是由于当前地区的需求,将发热评定分数提高,并发出特殊预警,优先处理该类症状。第二优先级将第一优先级中的发热进行权重提高,达到实时监管医疗机构所需优先处理的患者。第二优先级还基于医疗机构的处理能力进行第一优先级的校准。如上述,在发生地震时,大量的同一症状的患者送入医疗机构中,由于医疗机构处理能力的有限,可能无法在最佳时间将所有患者进行分诊分配。对此,第二优先级校准第一优先级,将所需治疗时间和能够候诊时间作为第一优先级的侧重标准,将能够候诊时间长的患者进行分流,例如转院处理等。第一优先级的校准能够避免耽误患者病情,使患者受到及时救治。本发明通过基于医疗机构所处的不同地理区域和/或处理能力得到第二优先级,并以此对第一优先级进行校准,从而更准确地确定患者分诊分配,相较于现有技术简单通过患者症状进行分诊,本发明考虑的多项因素能够更准确反应患者所需分诊的优先级。
84.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服务器以实时迭代的方式更新至少一种医疗机构评分表并分析第二优先级。实时迭代的优势在于,实时更新医疗机构评分表能够防止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并且合理分配患者流量,使得分诊分配更为准确。第二优先级的实时迭代还在于引入了症状出现频率作为第一优先级的校准标准。例如,在评定分数为三级的症状中,若在半小时内出现了三次及以上,第二优先级应当对第一优先级进行提高。若在半小时内仅出现一次或两次,则患者的病情是非紧急的,第二优先级无需对第一优先级进行校准。这样的设置能够减少数据的处理量,并且根据患者症状的实时变化进行对应调整,从而节约分诊时间、候诊时间。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频率的设置仅为示例性,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其基础上,采用公式、曲线、关系表等方式进一步划分。在根据第二优先级来校准第一优先级之后,lora终端2能够被医务人员呼叫提醒并定位lora终端2的实时位置,以使得根据分诊情况的实时变化对患者进行分诊分配。
85.本发明的门急诊分诊系统的实施方案可以在多种复杂医疗处理中采用,以基于与患者相关的多个变量更准确地将分诊类别分配给患者。门急诊分诊系统可以采用模型来提供基于为患者获得的多个变量的数据的分类类别建议。在一种实施例中,模型是根据从先前进行分诊的患者获得的患者数据创建、测试和调整的。因此,通过使用该模型,可以将更准确的分诊类别分配给患者。此外,可以基于在特定环境中收集的数据修正分诊系统,从而产生针对该特定环境量身定制的分诊系统(例如地理区域中存在的不同分诊级别等)。上述患者数据可以包括在医疗机构中分配患者的分诊类别、在医疗机构中的确定的生命体征、患者人口统计、损伤原因、干预措施、患者管理特征、损伤部位、处置(例如在医疗机构中分配的预先分诊水平的准确性,该准确性基于患者治疗结果而定)、为患者分配的分诊级别、出血状态、脉搏特征或其他特征。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有众多特征来收集患者数据(例如在更高数量级上)。
86.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就诊挂号时分配lora终端2,管理装置实现lora终端2与患者身份信息的绑定。分诊管理单元1配置在多个医疗机构中,并且能够将上述医疗机构的处理能力、所在地理区域、当前建筑状况在内的医疗机构数据进行全方面记录。服务器能够连接至若干lora终端2和分诊管理单元1。服务器还被配置为:在上述对患者的医疗状况进行评分后并将自身医疗状况发送至服务器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分诊模型向患者列出与该医疗状况相对应的医疗机构和/或医生;患者通过该分诊模型对医疗机构和/或医生进行选择,服务器基于该选择并结合分诊地图生成由患者当前坐标至被选择的医疗机构和/或医生的引导线路;其中服务器访问已公开的地图数据库并从中生成至少两条从患者当前坐标至被选择的医疗机构和/或医生的引导线路;服务器访问分诊地图,获得该引导线路上预警区域的分布情况,并通过避开预警区域所在范围的方式对生成的引导线路进一步选择。上述预警区域是指人流量过多造成堵塞和/或具有感染风险的区域。具体地,服务器通过访问lora终端2的所在坐标获得患者的当前坐标和朝向,并根据患者的当前坐标和朝向结合已公开的地图数据库将患者引导至医疗机构和/或医生。优选地,从医疗机构至该医疗机构内对应医生的线路由服务器生成相应的引导视角。优选地,服务器通过以下方式生成引导视角。服务器以患者到达的医疗机构为起始点、以进入医疗机构的方向为患者朝向,同时调取与相应患者的对应医生和起始点坐标相关联的每一楼层数据和楼层高度数据以完成视角建模。优选地,服务器能够在进行视角建模时,生成与患者起始点和朝向相同的模拟人像。患者根据引导线路到达医疗机构后开始通过视角引导,患者的起始点和朝向于相应的引导视角相匹配,患者能够基于与自身坐标和朝向对应的模拟人像在该引导视角中进行移动,通过调整对应的模拟人像的视角从而在引导视角中确定引导线路上的参照点。在医疗机构内移动时,患者可通过lora终端2对引导视角进行查看,并可以通过调整模拟人像的朝向对引导视角进行多角度的观察从而对比引导视角中的特征点与实际中的特征点以确定引导线路从而实现抵达该对应医生的目的。在患者通过lora终端2进行引导的过程中,lora终端2仅能接收服务器生成的引导视角的图像数据,而非医疗机构的具体参数。引导视角的生成均在服务器中产生而不受lora终端2影响,从而避免因患者所佩戴的lora终端2进行视角建模导致医疗机构中的数据缓存在lora终端2中,进而降低医疗机构具体参数泄露的风险。患者的朝向还能通过患者抬起手臂查看lora终端2时,从内置于lora终端2中的陀螺仪获得。
87.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服务器内还设有用于获取包括患者的医疗状况和/或医生的医疗领域和/或医生在该领域诊断对应医疗状况的评价和/或医疗机构在该领域的官方排名和/或医疗机构与患者间的距离的数据筛选模块。其中,数据筛选模块还被配置为:在确定患者的医疗状况的情况下,统筹能够诊断该医疗状况的医生,并获得每一位医生所属医疗机构与患者,当前坐标的距离,设置至少一个预设阈值用以确定该距离是否大于阈值,从而选择出该距离小于阈值的医疗机构和/或医生。具体步骤包括:
88.s1:针对患者的医疗状况从医生数据库中选取能够诊断该医疗状况的医生以及该医生所属的医疗机构;
89.在此步骤执行前需要确定患者的医疗状况,能够通过上述评分获得,之后根据评分选取能够诊断该医疗状况的医生;
90.s2:从医生数据库中获取该医生在该领域诊断对应医疗状况的评价,并根据该评价,确定该医生的医疗权重;
91.s3:从医生数据库中获取该医生所属的医疗机构的官方排名,并根据该排名,确定该医生的医疗机构权重;
92.s4:从医生数据库中获取该医生所属的医疗机构与患者当前坐标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确定该医生的距离权重;
93.s5:根据该医生的医疗权重、医疗机构权重以及距离权重建立分诊模型,该分诊模型确定了该医生对所属患者的医疗指数,并通过医疗指数将对应的医生进行排序以使患者能够自行选择;
94.优选地,上述若干位医生能够汇总至属于该患者的医疗列表中,通过列表的方式,患者进行自行选择。
95.医疗指数具体为:将医疗权重、医疗机构权重以及距离权重的乘积得到分诊模型的医疗指数。根据医疗指数按照值的排布将对应的医生进行列表排序以提供给患者。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分诊系统是能够实现对该地区所有医疗机构的统筹分诊的,而并非仅局限于当前医疗机构的分诊。
96.实施例3
97.本实施例是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补充,重复部分不再赘述。
98.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若干个lora终端2中的控制子单元201能够相互连接形成医疗机构内的区域网,响应于医务人员的呼叫并且在呼叫时根据区域网信息反馈出被呼叫者的当前位置,以便医务人员在必要时将医疗服务调度至呼叫者的位置。具体地,控制子单元201响应于医务人员的呼叫,与lora终端2周围的至少一个其他lora终端2和所述区域网内的至少另一个其他lora终端2建立临时通信连接,并且,控制子单元201根据其与至少两个其他所述lora终端2之间的无线信号的固定强度以及由其他所述lora终端2反馈的坐标信息计算出自身当前所在临时位置的坐标以便医务人员在必要时将医疗服务调度至呼叫者的位置。控制子单元201能够发出固定强度的含有位置信息的无线信号。该位置信息包括当前楼层和楼层内坐标点。lora终端2接收含有位置信息的无线信号,并且根据与其他lora终端2的距离(由固定强度算出)和其他lora终端2的坐标点计算出自身所处坐标。优选地,lora终端2还能根据每层楼的楼层交换机发出固定强度的无线信号得出自身的当前位置坐标。
99.患者同样能够通过lora终端2向医务人员进行呼叫。如果该呼叫不是首次呼叫,则通过确定呼叫为后续的某一次呼叫来继续该过程。后续的某一次呼叫是基于之前由分诊系统解决的医疗状况的呼叫。
100.如果是后续的某一次呼叫,则通过访问与原始事件相关的数据将系统设置为后续的某一次呼叫,这些数据可以与患者的个人数据相关联,使得后续的某一次呼叫数据和原始事件数据在数据库中链接,并且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了解先前的事件或情况。
101.如果不是后续的某一次呼叫,则将呼叫设置为原始呼叫,从而能够对患者的状况和个人数据进行初始查询。可以收集患者的年龄,以便确定患者的合适护理级别。例如,75岁的患者胸痛可能提示心脏病发作,而16岁的患者胸痛可能非心脏病发作。如果患者被标识为未成年人,则可以启用“未成年人预分类”框架,提供选择一种法律同意类型的选项。在通话进行之前,可以要求法律同意标准,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未成年人分诊。
102.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分诊系统可以设置相关的若干个分诊类别。其中每一分
诊类别基于患者的身体部位和/或损伤类型分组为若干个层次选择,每一所述层次选择对应于分诊类别中的一个;基于有关患者的医疗状况的严重程度,从若干个分诊类别中提供至少一个第一患者分诊类别和第二患者分诊类别的选择;提供对所选患者分类类别的分诊分类问题和相关信息并向患者提供分诊。提供分诊包括:从所有选定的相关分类类别中确定至少一个未提出问题的最高优先级;向患者提出至少一个最高优先级的未被问及的问题;和对所有选定的分诊类别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确定患者的分诊分配。具体地,该分类别可以对应于患者的身体部位和/或损伤类型以成为分诊分配的着重点。该类别通常可以基于患者的症状。每个类别都包含分诊分类问题和相关信息。与特定身体部位有关的类别可以包括“腹伤”、“腹痛无损伤”、“胸痛无损伤”、“胸损伤”、“牙齿损伤”、“上肢疼痛无损伤”、“上肢疼痛无损伤”、“下肢疼痛无损伤”等。与特定身体部位不一定相关的分诊类别可包括“咬伤”、“血液传播病原体暴露”、“烧伤”、“电击”、“冻伤”、“昆虫叮咬”等。医务人员能够通过分诊系统向患者询问至少一个有关其医疗状况的严重程度的问题,以确定患者呼叫的来源或原因并使得医务人员选择相关类别。例如,如果患者声明他从梯子上摔下来,导致患者头部受损并割伤手臂,那么医务人员可以选择“头部受伤”和“撕裂伤”类别。这两个类别中的支持信息和分层分诊问题都可以由医务人员设置例如,撕裂伤和颅脑损伤。如果选择了多个相关的分类类别,则可以对这些类别进行优先级排序。根据分诊系统提供的描述或由医务人员的规则来确定优先级。例如,这样的规则可以提供“胸痛”类别始终比“腹股沟劳损”类别具有更高的优先级。
103.类别选择和身体部位选择都可以在分诊管理单元1中完成。第一患者分诊类别和第二患者分诊类别的选择是指:同一类别多次应用于身体的不同部位,方法是在选择不同的身体部位的同时再次选择同一类别。例如,撕裂伤类别可以同时应用于手部和肘部,作为主要和次要身体部位。不同的类别也可应用于同一身体部位,例如,如果在同一个地方既有烧伤又有开放性伤口。当全部或部分类别和本体部位被选择时,医务人员来确定选择的优先级。
104.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在全文中,“优选地”所引导的特征仅为一种可选方式,不应理解为必须设置,故此申请人保留随时放弃或删除相关优选特征之权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