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及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

文档序号:31875234发布日期:2022-10-21 21:21阅读:56来源:国知局
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及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及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


背景技术:

2.当发生四肢骨干骨折时,一般是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的方式,而传统的外固定支架,需将schanz钉(骨牵引针)从一侧皮质骨穿过髓腔至另一侧皮质骨,从而对髓腔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及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进行固定的过程中,不用太多的诸如电钻等辅助器械进而,避免对髓腔造成损伤,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骨折的感染,更加便于群伤和公共灾难造成骨折的救治,有效降低致残率,和增加救治效率和成功率。
4.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5.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第一骨针、第二骨针以及锁紧组件;
6.第一夹臂的一端与第二夹臂的一端铰接;第一骨针与第一夹臂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骨针与第二夹臂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骨针及第二骨针均用于与患者上肢或下肢的皮质骨抵接;第一骨针及第二骨针分布于患者上肢或下肢的两侧,且同轴;
7.锁紧组件与第一夹臂及第二夹臂连接,以限制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间的相对运动。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夹臂用于与第一骨针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安装筒,第一骨针与安装筒螺纹连接;
9.第二骨针与第二夹臂固定连接。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锁紧组件包括锁紧杆、锁紧件以及卡接件;
11.第一夹臂开设有与锁紧杆间隙配合的通孔;锁紧件与锁紧杆螺纹连接;卡接件与第二夹臂连接;卡接件包括挂钩,锁紧件朝向卡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挂钩卡接的挂杆;
12.沿锁紧杆的轴线方向,锁紧件及卡接件分别位于第一夹臂的两侧;
13.在挂钩与挂杆卡接时,锁紧件用于与第一夹臂抵接,以限制锁紧杆朝向卡接件方向的运动,并限制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间的相对转动。
14.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其包括伸缩组件以及两个上述的非侵入骨髓腔钳夹;两个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平行设置;
15.伸缩组件沿其伸缩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非侵入骨髓腔钳夹连接。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杆体及限位件;
17.伸缩杆体沿其伸缩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非侵入骨髓腔钳夹连接;
18.限位件与伸缩杆体连接,并用于限制伸缩杆体的伸缩。
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伸缩杆体包括套筒及活动杆;
20.活动杆与套筒同轴且可滑动地连接;沿活动杆的轴线方向,活动杆及套筒相互背离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非侵入骨髓腔钳夹连接。
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伸缩杆体还包括转动齿轮;沿活动杆的轴线方向,活动杆开设有齿条;转动齿轮与套筒可转动地连接,并与齿条啮合;
22.限位件与套筒连接,且限位件用于与转动齿轮或齿条抵持,以限制活动杆相对于套筒的滑动;
23.其中,套筒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用于供限位件与套筒内的齿条抵接;第二开口用于供转动齿轮与套筒内的齿条啮合。
2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伸缩杆体还包括安装座以及调节旋钮;
25.安装座与套筒连接,并位于套筒朝向活动杆的一端,转动齿轮与安装座可转动地连接;
26.调节旋钮与安装座可转动地连接,并与转动齿轮传动连接,调节旋钮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驱动转动齿轮相对于安装座转动。
2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件包括限位卡条、限位套及限位弹性件;限位卡条及限位套均与安装座可转动地连接;
28.限位卡条用于与齿条抵接;限位套用于与限位卡条抵接,以在限位卡条与齿条抵接时,限制限位卡条相对于安装座的转动;
29.限位弹性件连接于限位卡条与安装座的转动连接处;限位弹性件用于使得限位卡条具备与齿条脱离抵接的趋势。
3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稳定杆组;
31.稳定杆组包括稳定杆以及两个固定座;两个固定座分别与两个非侵入骨髓腔钳夹连接,稳定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座连接;
32.固定座包括主体、锁紧套及抵持套;
33.主体与第一夹臂或第二夹臂连接,主体开设有第一通槽,稳定杆容置于第一通槽;抵持套套设于主体,锁紧套与主体螺纹连接,锁紧套用于与抵持套抵接,以使得抵持套与稳定杆抵接;
34.主体开设有第二通槽,第二通槽与第一夹臂或第二夹臂配合;主体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与第二通槽导通,并贯穿主体;固定座还包括连接螺栓,连接螺栓与安装孔螺纹连接,以限制主体相对于第一夹臂或第二夹臂的运动。
35.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36.该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在安装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夹臂的一端与第二夹臂的一端铰接,故,通过第一夹臂及第二夹臂之间的转动便可将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展开以调整第一骨针及第二骨针的位置,并使其位于患者的上肢或下肢的两侧;
37.随后,在第一骨针及第二骨针与患者上肢或下肢的皮质骨抵接后,通过锁紧组件与第一夹臂及第二夹臂连接,便以限制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间的相对运动,进而保持与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连接的状态。
38.由于第一骨针与第一夹臂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骨针与第二夹臂的另一端连接;由此,在非侵入骨髓腔钳夹与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连接后,非侵入骨髓腔钳夹的主体结构相对位于第一骨针及第二骨针的一侧,从而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分布于第一骨针及第二骨针的四周,即,使得非侵入骨髓腔钳夹相对位于患者的一侧,从而能够避免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干涉患者的活动范围,并减少患者在使用该非侵入骨髓腔钳夹的过程中,与其他结构产生干涉;另外,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骨针及第二骨针均与患者上肢或下肢的皮质骨抵接,从而能够避免对患者上肢或下肢的髓腔造成损伤。
39.综上,该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及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操作简单快捷,操作时间较传统的外固定架明显缩短,不应用太多的诸如电钻等辅助器械,不通过髓腔,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骨折的感染,而且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后期可调整骨折的对位不良的固定位置,可进行加压牵引的多功能应用,更加便于群伤和公共灾难造成骨折的救治,有效降低致残率,和增加救治效率和成功率。
附图说明
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4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非侵入骨髓腔钳夹与皮质骨抵接的结构示意图;
4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非侵入骨髓腔钳夹的结构示意图;
4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挂钩与挂杆的结构示意图;
4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伸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动齿轮与调节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4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限位卡条及限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4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的设置示意图;
5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51.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处于第一步时的示意图;
52.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处于第二步时的示意图;
53.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处于第三步时的示意图;
54.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处于第四步时的示意图;
55.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处于第五步时的示意图;
56.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处于第六步时的示意图;
57.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处于第八步
时的示意图。
58.图标:100-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10-第一夹臂;120-第二夹臂;130-第一骨针;140-第二骨针;150-锁紧组件;11-皮质骨;111-安装筒;151-锁紧杆;152-锁紧件;153-卡接件;154-挂钩;155-挂杆;200-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210-伸缩组件;211-伸缩杆体;212-限位件;213-套筒;214-活动杆;215-转动齿轮;216-齿条;217-安装座;218-调节旋钮;219-第一开口;221-第二开口;222-限位卡条;223-限位套;224-限位弹性件;230-稳定杆组;231-稳定杆;232-固定座;233-主体;234-锁紧套;235-抵持套;236-第一通槽;237-第二通槽;238-安装孔;239-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59.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6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6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6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63.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6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65.请参考图1及图2,图1及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非侵入骨髓腔钳夹的结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包括第一夹臂110、第二夹臂120、第一骨针130、第二骨针140以及锁紧组件150;
66.第一夹臂110的一端与第二夹臂120的一端铰接;第一骨针130与第一夹臂11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骨针140与第二夹臂12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骨针130及第二骨针140均用于与患者上肢或下肢的皮质骨11抵接;第一骨针130及第二骨针140分布于患者上肢或下肢的两侧,且同轴;
67.锁紧组件150与第一夹臂110及第二夹臂120连接,以限制第一夹臂110与第二夹臂120间的相对运动。
6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夹臂110与第二夹臂120在与患肢抵接后,相对位于患肢的一侧,且呈半环结构。
69.请参考图1及图2,该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的工作原理是:
70.该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在安装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夹臂110的一端与第二夹臂120的一端铰接,故,通过第一夹臂110及第二夹臂120之间的转动便可将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展开以调整第一骨针130及第二骨针140的位置,并使其位于患者的上肢或下肢的两侧;随后,在第一骨针130及第二骨针140与患者上肢或下肢的皮质骨11抵接后,通过锁紧组件150与第一夹臂110及第二夹臂120连接,便以限制第一夹臂110与第二夹臂120间的相对运动,进而保持与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连接的状态。
71.由于第一骨针130与第一夹臂11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骨针140与第二夹臂120的另一端连接;由此,在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与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连接后,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的主体233结构相对位于第一骨针130及第二骨针140的一侧,从而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分布于第一骨针130及第二骨针140的四周,即,使得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相对位于患者的一侧,从而能够避免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干涉患者的活动范围,并减少患者在使用该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的过程中,与其他结构产生干涉;另外,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骨针130及第二骨针140均与患者上肢或下肢的皮质骨11抵接,从而能够避免对患者上肢或下肢的髓腔造成损伤。综上,该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及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200操作简单快捷,操作时间较传统的外固定架明显缩短,不应用太多的诸如电钻等辅助器械,不通过髓腔,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骨折的感染,而且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200后期可调整骨折的对位不良的固定位置,可进行加压牵引的多功能应用,更加便于群伤和公共灾难造成骨折的救治,有效降低致残率,和增加救治效率和成功率。
72.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第一骨针130及第二骨针140时,第一骨针130及第二骨针140中的一个或多个均可以采用与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可活动地连接方式,而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第一骨针130与第一夹臂110活动地连接,第二骨针140与第二夹臂120固定连接的设置方式;而为使得第一骨针130与第一夹臂110活动地连接,故,第一夹臂110用于与第一骨针13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安装筒111,第一骨针130与安装筒111螺纹连接;由此,在调整第一骨针130相对于第一夹臂110的长度时,可以通过使得第一骨针130相对于安装筒111转动,便可使得第一骨针130朝向第二骨针140的方向运动,或背离第二骨针140的方向运动。
73.请参考图1-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挂钩及挂杆的结构,在该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的第一骨针130及第二骨针140均与患者上肢或下肢的皮质骨11抵接,且同轴后,为保持第一骨针130及第二骨针140的安装状态,故,可以采用对第一夹臂110与第二夹臂120间的运动进行限制的方式,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锁紧件152的作用在于限制第一夹臂110与第二夹臂120间的相对转动,锁紧组件150可以包括锁紧杆151、锁紧件152以及卡接件153;
74.其中,锁紧件152与第一夹臂110连接,卡接件153与第二夹臂120连接;锁紧杆151与锁紧件152连接,并在锁紧杆151与卡接件153卡接时,限制第一夹臂110与第二夹臂120间的相对转动。即,锁紧杆151沿第一夹臂110至第二夹臂120的方向延伸,且锁紧杆151的一端可与卡接件153卡接,并且锁紧杆151与第一夹臂110连接,由此,在锁紧杆151与第一夹臂110的运动被锁紧件152限制,且与卡接件153卡接的情况下,锁紧杆151能够对第一夹臂110与第二夹臂120间的相对运动进行限制,由此实现保持第一骨针130及第二骨针140的安装
状态的作用。
75.而在使得锁紧杆151与第一夹臂110连接时,第一夹臂110开设有与锁紧杆151间隙配合的通孔;且锁紧件152与锁紧杆151螺纹连接,且沿锁紧杆151的轴线方向,锁紧件152及卡接件153分别位于第一夹臂110的两侧;锁紧件152用于与第一夹臂110抵接,以限制锁紧杆151朝向卡接件153方向的运动。
76.由此,由于锁紧件152及卡接件153相对位于第一夹臂110的两侧,而在锁紧件152与第一夹臂110抵接时,则可对锁紧杆151朝向卡接件153的运动受限;而在将锁紧杆151与卡接件153卡接时,卡接件153包括挂钩154,锁紧件152朝向卡接件15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挂钩154卡接的挂杆155。而为使得锁紧杆151上的挂杆155能够与挂钩154卡接,故,采用的是锁紧杆151与通孔间隙配合的方式,其目的能够对锁紧杆151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锁紧杆151能够相对于第一夹臂110倾斜,以便于锁紧杆151与卡接件153卡接。
77.基于上述内容,请参考图1-图5,图4及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的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200,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200包括伸缩组件210以及两个上述的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两个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平行设置;
78.伸缩组件210沿其伸缩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连接。
79.请参考图1-图5,该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200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将两个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均与上肢或下肢的皮质骨11抵接,且上肢或下肢的骨折处位于两个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之间,进而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对骨干进行固定的作用。而且通过伸缩组件210沿其伸缩方向的伸展,还可以起到牵引的作用。
80.请参考图1-图9,图6-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伸缩组件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伸缩组件210时,其作用在于保证两个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之间的相对位置,具体的,伸缩组件210包括伸缩杆体211及限位件212;伸缩杆体211沿其伸缩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连接;限位件212与伸缩杆体211连接,并用于限制伸缩杆体211的伸缩。由此,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伸缩杆体211的伸缩便可适应两个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之间的间隔,并通过限位件212的设置,能够在两个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之间的间隔确定之后,限制伸缩杆体211的伸缩,从而保持该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200的使用稳定性。
8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伸缩组件210包括多个伸缩杆体211及多个限位件212的设置方式,而且多个伸缩杆体211与多个限位件212一一对应的连接,且多个伸缩杆体211绕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外周轮廓布置。而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设置两个伸缩杆体211,其中一个伸缩杆体2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夹臂110连接,另外一个伸缩杆体2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夹臂120连接,而且两个伸缩杆体211平行。
82.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伸缩杆体211时,为使得伸缩杆体211能够伸缩,故,伸缩杆体211包括套筒213及活动杆214;其中,活动杆214与套筒213同轴且可滑动地连接;沿活动杆214的轴线方向,活动杆214及套筒213相互背离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连接。
83.而为使得限位件212能够限制伸缩杆体211的伸缩,故,伸缩杆体211还包括转动齿轮215;沿活动杆214的轴线方向,活动杆214开设有齿条216;转动齿轮215与套筒213可转动
地连接,并与齿条216啮合;限位件212与套筒213连接,且限位件212用于与转动齿轮215或齿条216抵持,以限制活动杆214相对于套筒213的滑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限位件212与齿条216抵持,以限制活动杆214相对于套筒213的滑动的方式。
84.由此,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限位件212与齿条216或转动齿轮215的抵持,便可对伸缩杆体211的伸缩进行限制;其外,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转动齿轮215的设置,使得活动杆214能够在转动齿轮215与齿条216啮合的情况下,通过转动齿轮215的转动,便可驱动活动杆214相对于套筒213运动,进而能够对伸缩杆体211的伸缩进行精确控制。具体的,为便于对伸缩杆的伸缩进行控制,故,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伸缩杆体211还包括安装座217以及调节旋钮218;其中,安装座217与套筒213连接,并位于套筒213朝向活动杆214的一端,转动齿轮215与安装座217可转动地连接;而调节旋钮218与安装座217可转动地连接,并与转动齿轮215传动连接,调节旋钮218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驱动转动齿轮215相对于安装座217转动。
85.由于安装座217与套筒213连接,并位于套筒213的外周,为避免套筒213干涉转动齿轮215与齿条216啮合,以及限位件212与齿条216的抵持,故,套筒213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一开口219及第二开口221,第一开口219用于供限位件212与套筒213内的齿条216抵接;第二开口221用于供转动齿轮215与套筒213内的齿条216啮合。
86.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限位件212时,限位件212可以包括限位卡条222以及限位套223;限位卡条222及限位套223均与安装座217可转动地连接;限位卡条222用于与齿条216抵接;限位套223用于与限位卡条222抵接,以在限位卡条222与齿条216抵接时,限制限位卡条222相对于安装座217的转动。
87.而且,限位件212还包括限位弹性件224,限位弹性件224连接于限位卡条222与安装座217的转动连接处;限位弹性件224用于使得限位卡条222具备与齿条216脱离抵接的趋势。具体的,在设置限位弹性件224时,限位弹性件224可以为扭簧,其目的是使得限位卡条222具备朝向与齿条216脱离抵接的方向转动的趋势;由此,当限位卡条222在外力的作用下与齿条216抵接时,转动限位套223,使得限位套223与限位卡条222抵接,进而限制限位卡条222相对于安装座217的转动,以保持齿条216的运动受限的状态;而当限位套223与限位卡条222脱离,此时,在限位弹性件224的作用下,限位卡条222朝向与齿条216脱离抵接的方向转动,进而与齿条216脱离啮合,此时,齿条216便可在转动齿轮215的作用下,相对于套筒213转动。
88.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图10,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座的结构,基于上述内容,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的过程中,为提高该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200的使用稳定性,故,该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200还包括至少一个稳定杆组230;
89.稳定杆组230包括稳定杆231以及两个固定座232;两个固定座232分别与两个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连接,稳定杆2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座23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附图中,是以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200与下肢连接为例进行说明;稳定杆231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加强两个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的稳定性,二是稳定杆231的合适位置放置垫块,以调整断骨错位,使断骨可以实现精确复位。而且在布置多个稳定杆组230时,为使得稳定杆组230能够对两个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起到均匀的支撑,以
提高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200的稳定性,故,多个稳定杆组230绕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的外轮廓布置;而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设置两个稳定杆组230,其中一个稳定杆组230的两个固定座232分别与两个第一夹臂110连接,另外一个稳定杆组230的两个固定座232分别与两个第二夹臂120连接,两个稳定杆231平行设置;而且两个稳定杆231还可以与伸缩杆体211平行。
90.在设置固定座232时,为使得固定座232既能与稳定杆231连接,也能固定于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故,固定座232可以包括主体233、锁紧套234及抵持套235;其中,主体233与第一夹臂110或第二夹臂120连接,主体233开设有第一通槽236,稳定杆231容置于第一通槽236;抵持套235套设于主体233,锁紧套234与主体233螺纹连接,锁紧套234用于与抵持套235抵接,以使得抵持套235与稳定杆231抵接。由此,当主体233与第一夹臂110或第二夹臂120连接后,将稳定杆231容置于第一通槽236内,并将抵持套235套设于主体233,使得锁紧套234与主体233螺纹连接,并且,此时的抵持套235位于主体233与锁紧套234之间;随后,旋动锁紧套234,使得锁紧套234与抵持套235抵接,并继续旋动锁紧套234,使得抵持套235朝向稳定杆231的方向运动,在抵持套235于稳定杆231抵接后,便可对稳定杆231相对于主体233的运动进行限制。
91.需要说明的是,在稳定杆231与第一通槽236配合时,采用的是稳定杆231穿过第一通槽236的方式,以使得套设于主体233的抵持套235能够与位于第一通槽236延伸方向前端和后端的稳定杆231抵接。而且在抵持套235与稳定杆231抵接时,为增加抵持套235与稳定杆231的接触面积,故,抵持套235开设有用于与稳定杆231面接触的弧形槽。
92.在将主体233与第一夹臂110或第二夹臂120连接时,采用的是,主体233开设有第二通槽237,第二通槽237与第一夹臂110或第二夹臂120配合;而为将主体233与第一夹臂110或第二夹臂120固定,故,主体233开设有安装孔238,安装孔238与第二通槽237导通,并贯穿主体233;固定座232还包括连接螺栓239,连接螺栓239与安装孔238螺纹连接,以限制主体233相对于第一夹臂110或第二夹臂120的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通槽237与第一夹臂110或第二夹臂120配合时,第二通槽237的相对的侧壁与第一夹臂110或第二夹臂120相对的两个侧壁面接触,并通过连接螺栓239的锁紧作用,使得第二通槽237的相对的侧壁与第一夹臂110或第二夹臂120相对的两个侧壁面紧密贴合,从而能够防止主体233相对于第一夹臂110或第二夹臂120运动。
93.请参考图1-图17,图11-图1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的使用步骤,基于上述内容,该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200的使用步骤如下:
94.第一步:请参考图11,先在需要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的患者的上肢或下肢部位开口,然后用破骨皮质的工具在皮质骨11表面破开表层,将连接于第二夹臂120的第二骨针140通过开口插入,使第二骨针140的端部扎进皮质骨11的破口处。
95.第二步:请参考图12,在已开口的位置对侧切口,破骨,将第一骨针130拧入安装筒111,调整至适当位置,闭合第一夹臂110及第二夹臂120,使第一骨针130的端部插入破骨开口处;
96.第三步:请参考图13,再次调整第一骨针130及第二骨针140的深度位置,使的第一夹臂110及第二夹臂120夹紧后,两侧的第一骨针130及第二骨针140呈同轴状态。
97.第四步:请参考图14,将锁紧杆151设置有挂杆155的一端与挂钩154卡合,旋动锁紧件152,使得锁紧件152与第一夹臂110抵接;
98.第五步:请参考图15,采用上述步骤,安装另一套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
99.第六步:请参考图16,安装伸缩组件210,调整伸缩杆体211的长度,使其与两个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之间的间距一致;将伸缩杆体211的套筒213及活动杆214相互背离的一端与两个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连接,并固定;
100.第七步:克服限位弹性件224的弹性力,使得限位卡条222与齿条216抵接,并转动限位套223,使得限位套223抵接限位卡条222,进而现在限位卡条222的转动,从而限制伸缩杆体211的伸缩。
101.第八步:请参考图17,安装稳定杆组230,将同一稳定杆组230的两个固定座232分别与两个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连接,并将其固定于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将稳定杆231放入两个第一通道内,将两个抵持套235分别套设于两个主体233,安装两个锁紧套234,通过旋动两个锁紧套234,使得两个锁紧套234分别与两个抵持套235抵接,并使得抵持套235与稳定杆231抵紧,从而限制稳定杆231的运动。
102.综上,该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200的优点包括:
103.1.非侵入骨髓腔,传统外固定支架,需将schanz钉(骨牵引针)从一侧皮质骨11穿过髓腔至另一侧皮质骨11,对髓腔造成伤害。本发明利用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固定,只需将双侧皮质骨11表层夹住,不会对髓腔造成伤害。
104.2.使用方便,替代传统的圆环或半环固定,固定操作灵活快捷。传统外固定支架进行schanz钉(骨牵引针)固定时,需要利用电动工具钻孔、扩孔,需要准备大量备用工具,操作繁琐。该非侵入骨髓腔钳夹式双轴牵引复位外固定架200由于结构简单,可对操作步骤进行优化,较传统环形及直型外固定支架的固定时间相比,可节省三分之二的时间,真正实现高效固定,为抢救患者节省了宝贵时间。
105.3.快速调整,通过转动齿轮215与齿条216的配合,能够实现快速撑开牵拉,替代传统的螺杆螺母调节,调节精准快速。而且与传统外加相比,不用扳手反复调整螺母。可以在患肢两侧同时撑开牵引,单人即可操作,只需旋转旋钮即可。
106.4.第一夹臂110与第二夹臂120位于患肢的一侧,以半环结构取代传统圆环结构,利于患者患肢接触床板,不用悬空,提高了患肢舒适度。
107.5.不用schanz钉(骨牵引针),节约成本,减少耗材使用,降低手术成本。
108.6.采用挂钩154的方式进行非侵入骨髓腔钳夹100的锁紧和加压,方便拆卸。
109.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