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介入式引流装置

文档序号:31501724发布日期:2022-09-14 09:04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介入式引流装置

1.本发明属于医用引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神经介入式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神经介入技术顾名思义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的支持下,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通过选择性造影、栓塞、扩张成形、机械清除、药物递送等具体方法,对累及人体神经血管系统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它是一种新兴的微创临床技术,为许多脑与脊髓血管疾病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治疗途径。既可以独立解决许多脑血管疾病,又可以和传统的开放手术、放射治疗等巧妙结合,使原来无法或难以治疗的疾病得到满意疗效。
3.中国发明专利2022101854051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积液引流装置,包括箱体、收集瓶及引流管,箱体的底端一侧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夹紧组件,夹紧组件的顶端设置有收集瓶,收集瓶的顶端旋接设置有卡套,卡套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的顶端设置有阻断装置;箱体的底端另一侧设置有备用瓶,卡套的顶端设置有三通管,三通管的顶端与箱体的顶端固定连接,三通管的一侧内部设置有引流管,三通管的另一侧通过备用管与备用瓶相连通,该引流装置引流效率低,引流时杂质多,引流效果差,不便于对各种身体状况患者进行治疗。
4.现有的神经介入式引流装置在对患者进行引流时,血栓块等杂质由于其体积较大,硬度较高,容易在连接软管内发生堵塞,因此不仅会降低引流效率,增加患者痛苦,同时还会对连接软管内壁造成破坏,更有甚者会影响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伤。
5.同时现有的引流装置当连接软管内堵塞后,引流装置会通过增大吸力从而增大对堵塞杂物即血栓的吸出效果,但是较大的吸力在血栓脱离堵塞的一瞬间会对患者身体内部,尤其是血管内施加吸力,从而造成患者血管内的血液等流入连接软管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神经介入式引流装置,解决了引流效率低,引流效果差,连接软管内发生堵塞度无法有效地对其进行清堵,且清堵时容易对连接软管或者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等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介入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所述引流瓶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引流瓶顶部一侧通过进液口设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输入端通过接头设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另一端设有端头,所述接头的内部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且位于连接软管轴心处均匀阵列设有多组破碎机构;
8.所述破碎机构包括连接箱,所述连接箱处于连接软管的中轴处,所述连接箱的四个周侧面均通过排气口设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与连接软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软管的顶部设有弹性连接片,所述弹性连接片的顶部均匀阵列设有多组破碎锥,所
述连接箱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箱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管道,所述滑动管道外表面且位于连接箱内部设有环形挡块,所述环形挡块的内部均匀阵列设有多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滑动管道内腔相连通,所述环形挡块的底部且位于滑动管道的外表面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箱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管道的底部穿过连接箱连通有膨胀管,所述膨胀管的底部与相邻破碎机构内滑动管道相连通;
9.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板,所述滑板的外表面与接头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滑板的顶部和底部且对称设有多组通孔,所述通孔内均设有流速传感器,所述通孔与空腔相连通,所述空腔内部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的输入端与最低端的破碎机构底部的膨胀管相连通;
10.当杂质堵塞所述连接软管内部时,所述连接软管内壁挤压多组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内的气体依次沿排气口、连接箱和进气口到达滑动管道和膨胀管内部,所述膨胀管体积增大;所述膨胀管内的多余气体流通至气囊内部,所述气囊在滑板内的空腔内体积增大,当检测到数值的所述流速传感器对应的通孔个数越少,所述控制器控制抽液泵的抽力越大,所述滑板带动气囊向靠近抽液泵端移动,所述气囊带动多组膨胀管和滑动管道向靠近抽液泵端移动,所述膨胀管和滑动管道带动杂质与破碎锥挤压破碎。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发明通过设置引流瓶、抽液泵、接头、连接软管、端头、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将连接软管随端头部的针体插入患者身体内,同时将引流瓶挂至合适位置,抽液泵启动将患者身体内的杂质沿连接软管排至引流瓶内,通过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对接头以及连接软管进行夹持开关,该装置结构合理,引流效率高,引流效果好,操作简单,分段式设计便于维修更换,可调性能强,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并且有效地避免连接软管对患者的多次插接拔出,舒适性和耐用性更强。
13.2.本发明通过设置破碎机构、波纹管、破碎锥、连接箱、滑动管道和膨胀管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当连接管道内被杂质堵塞时,连接管道外壁挤压波纹管、波纹管内的气体沿连接箱到达滑动管道和膨胀管内部,膨胀管体积增大从而将杂质中心进行挤压破碎,使得其配合抽气泵的抽力沿连接软管排至引流瓶内,同时破碎机构交错式的布局可以有效地提高连接软管内部对杂质的流动破碎效果,该装置流动性能强,破碎效果好,避免出现杂质对连接软管堵塞等情况发生,保证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14.3.本发明通过设置调节机构、滑板、气囊、通孔、流速传感器和复位弹簧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当膨胀管体积增大仍无法对杂质进行破碎时,气囊体积增大,能检测到流速值的流速传感器对应的通孔个数不断减小,即通孔打开个数不断减小,当通孔打开个数小于所设的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增大抽液泵的抽力,通孔打开个数越小,抽液泵抽力越大,因此滑板在气囊的堵塞作用下向靠近抽液泵端移动,气囊带动膨胀管和滑动管道向靠近抽液泵端移动,膨胀管和滑动管道带动杂质向靠近抽液泵端移动并与破碎锥挤压破碎,最终沿连接软管排至引流管内,该装置可以很好地对连接软管内的杂质堵塞进行清堵,清堵效率高,清堵效果好,且不会对连接软管自身造成损坏,降低装置的废品率,增大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当堵塞较为严重时,还可以对杂质进行移动破碎,提高破碎效果,适应性更强,清洁效果更好,干净卫生,高效有序。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引流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接头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连接软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连接软管内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20.图6为连接软管内部正视剖视示意图;
21.图7为图6中a处放大示意图;
22.图8为图6中b处放大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引流瓶;2、悬挂吊带;3、弹性盖帽;4、公接口;5、母接口;6、连接软管;7、第一管夹;8、端头;9、第二管夹;10、抽液泵;11、接头;12、破碎机构;13、波纹管;14、弹性连接片;15、破碎锥;16、连接箱;17、排气口;18、滑槽;19、滑动管道;20、膨胀管;21、环形挡块;22、进气口、23、复位弹簧;24、滑板;25、通孔;26、空腔;27、气囊;28、刻度标注;29、排液口;30、调节机构;31、进液口;32、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第一实施例
26.如图1-3所示,一种神经介入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1,引流瓶1顶部一侧通过进液口31设有抽液泵10,抽液泵10的输入端通过接头11设有连接软管6,抽液泵10的输出端通过进液口31直接将杂质排至引流瓶1内部,连接软管6的另一端设有端头8,通过抽液泵10对连接软管6内部施加抽力,从而方便对患者身体内部进行神经介入式的引流。
27.引流瓶1一侧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电性控制各电气元件,引流瓶1的外表面设有刻度标注28,通过刻度标注28方便患者及医护人员快速高效的识别引流瓶1内杂质含量,从而调节对患者进行引流的效率,适应性更强,观察调节效果更好。
28.引流瓶1的顶部另一侧设有排液口29,排液口29的端口处设有弹性盖帽3,打开弹性盖帽3,从而将引流瓶1内的杂质液体沿排液口29倒出,其中弹性盖帽3可以有效地保证引流瓶1内的密封环境,避免外界对患者身体内部造成污染,并且引流瓶1内的密封低压环境也便于对连接软管6内的杂质的抽吸作用,引流瓶1的顶部中心处设有固定杆32,固定杆32的内部通过中心孔设有悬挂吊带2,借助固定杆32和悬挂吊带2方便将引流瓶1进行悬挂放置,灵活性更强。
29.接头11包括公接口4,公接口4一端与抽液泵10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公接口4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母接口5,母接口5的另一端与连接软管6相连通,通过公接口4和母接口5的连接作用,方便对引流瓶1进行更换,进而避免多次对患者进行连接软管6的插入和拔出,便捷性更好,安全性更强,患者的舒适度和耐用性更强。
30.接头11外表面设有第一管夹7,连接软管6的外表面设有第二管夹9,第一管夹7对
引流瓶1端部的打开关闭进行控制,第二管夹9对连接软管6的打开关闭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分段式设计,可调性更强,操作简便,端头8与针头相匹配,端头8保证针头的稳定性和可装配性,安装更加便捷,操作性更强。
31.使用时,在端头8处连接针头,并借助扫描仪将针头插入到患者身体内部,针头进入时带动连接软管6进入患者身体内部,连接软管6的无菌无害的设计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阻碍,同时完成插接后将连接软管6与患者身体伤口处缝合连接,并借助悬挂吊带2将引流瓶1放置到合适位置,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避免长时间使用时引流瓶1或连接软管6发生晃动从而对患者身体造成影响。
32.固定完成后,控制器控制抽液泵10启动工作,借助抽液泵10的抽力作用将患者身体内部的杂质抽出,并将其排液至引流瓶1内部,尤其的,抽液泵10的抽力小,并不会对患者内腔的压力平衡造成影响,且抽液泵10持续不断地工作,可以有效地将患者身体内部的杂质完成高效的沿连接软管6抽出,引流效率更高,引流效果更好。
33.根据引流瓶1外表面的刻度标注28识别引流瓶1内部的杂质含量,当引流瓶1内的杂质含量大于所设的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抽液泵10停止工作,同时关闭第一管夹7和第二管夹9,更换引流瓶1,并将引流瓶1顶部的弹性盖帽3打开并将杂质以及引流瓶1自身倒至合适位置进行回收,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34.该装置结构合理,引流效率高,引流效果好,操作简单,分段式设计便于维修更换,可调性能强,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并且有效地避免连接软管6对患者的多次插接拔出,舒适性和耐用性更强。
35.第二实施例
36.如图4-8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可知,当患者身体内的杂质在连接软管6内造成堵塞时,不仅会降低引流效率,同时堵塞后的连接软管6在抽液泵10的抽力作用下会不断收缩,长时间的形变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同时现有的引流装置多在连接软管6发生堵塞时增大抽液泵10的吸力,这样不仅会对连接软管6造成形变损坏,同时当堵塞解除后较大的吸力同样会对患者身体内部杂质的流动以及压力平衡造成影响,增大对患者的损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保证患者舒适性和清堵效果,该神经介入式引流装置还包括:接头11的内部设有调节机构30,调节机构30的顶部且位于连接软管6内部均匀阵列设有多组破碎机构12;调节机构30主要对抽液泵10的抽力作出适应性的调节,破碎机构12主要作用将连接软管6内的堵塞物进行破碎。
37.破碎机构12包括连接箱16,连接箱16处于连接软管6的中轴处,连接箱16在连接软管6内部均匀阵列设置有多处,这样当杂质沿连接软管6内部进行移动时都会受到破碎机构12的破碎,保证其破碎效果,避免出现连接软管6的堵塞情况发生。
38.连接箱16的四个周侧面均通过排气口17设有波纹管13,波纹管13的另一端与连接软管6的内壁固定连接,因此当连接软管6发生堵塞时,连接软管6受到抽液泵10的抽力作用会不断发生收缩,此时连接软管6的内壁不断挤压波纹管13,波纹管13内的气体沿排气口17进入到连接箱16内部,连接软管6的顶部设有弹性连接片14,弹性连接片14一侧与连接软管6内壁固定连接,弹性连接片14的另一侧与连接箱16的侧壁固定连接,弹性连接片14的顶部均匀阵列设有多组破碎锥15,因此当波纹管13发生形变时会带动弹性连接片14同步发生形变,则弹性连接片14带动破碎锥15随之发生位移,尤其的,初始状态下相邻的破碎锥15之间
存在缝隙,而当波纹管13受到挤压时,相邻的破碎锥15之间的缝隙逐渐减小,并最终相互接触,借助破碎锥15可以对波纹管13受到的挤压力进行阻碍,进而对连接软管6的形变量进行阻碍,从而有效的避免连接软管6在堵塞情况下收缩程度过大最终在患者身体内部造成损伤。
39.连接箱16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用于临时存放沿波纹管13流出的气体,连接箱16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18,滑槽18内滑动连接有滑动管道19,滑动管道19可以沿滑槽18不断上下移动,滑动管道19外表面且位于连接箱16内部设有环形挡块21,环形挡块21的内部均匀阵列设有多组进气口22,进气口22与滑动管道19内腔相连通,因此当连接箱16内的气体含量不断增大时,气体会沿环形挡块21外表面的进气口22流通至滑动管道19内,从而进行后续的工作。
40.多组破碎机构12相互交错分布,尤其的上下相邻的多组波纹管13相互错位,从而保证连接软管6内的杂质在移动时不断受到不同方向不同位置的破碎锥15的破碎作用,从而提高破碎效率,保证破碎稳定性。
41.滑动管道19的底部穿过连接箱16连通有膨胀管20,膨胀管20与底部相邻的破碎机构12内部的滑动管道19相连通,当滑动管道19内的气体含量不断增大时,滑动管道19内的气体会流通至膨胀管20内,膨胀管20内的气体含量不断增大从而带动膨胀管20的体积不断增大,因此当杂质在连接软管6内壁发生卡接堵塞时,膨胀管20位于杂质中心处,从而膨胀管20体积增大时会向内部挤压该杂质,使得其不断受到内部挤压力并最终发生破碎沿连接软管6滑出。
42.尤其的,膨胀管20与相邻的滑动管道19相连通,因此多组破碎机构12内的气体可以相互连通,当连接软管6内部某一位置发生堵塞时,由于受到杂质对连接软管6内壁的支撑作用,与堵塞位置相邻的破碎机构12与连接软管6外壁收缩挤压形变较小,堵塞位置与抽液泵10之间的多组破碎机构12同时受到挤压,多组波纹管13内的气体流通至膨胀管20,并将该气体传递至与堵塞位置最接近的破碎机构12处,从而有效地提高对堵塞位置的内部进行挤压破碎。
43.调节机构30包括滑板24,滑板24的外表面与接头11的内壁滑动连接,因此滑板24可以在接头11内的母接口5进行滑动,滑板24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6,滑板24的顶部和底部且对称设有多组通孔25,通孔25与空腔26相连通,因此通孔25主要对连接软管6内的气体以及杂质进行流通作用,通孔25内均设有流速传感器,流速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通孔25的开合状态以及流通流速,从而调节抽液泵10的抽力大小,空腔26内部设有气囊27,气囊27的输入端与最低端的破碎机构12底部的膨胀管20相连通,因此当碰撞管20体积增大时会将部分气体传递至气囊27内部,气囊27体积增大并在空腔26内不断移动,并对部分通孔25进行堵塞,进而通过流速传感器还可以间接地检测出气囊27的体积变化,尤其的,当杂质在连接软管6内的堵塞位置与抽液泵10的距离越远,受到连接软管6外壁挤压的破碎机构12越多,对应的体积增大的膨胀管20的数量越多,气囊27内流入的气体量越大,通孔25受到的堵塞越多,这样在对越远的杂质进行清堵时,控制器控制抽液泵10增大的抽力越大,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对杂质的破碎。
44.尤其的,环形挡块21的底部且位于滑动管道19的外表面设有复位弹簧23,复位弹簧23的另一端与连接箱16的内底部固定连接,当抽液泵10的抽力增大,同时气囊27对通孔
25的堵塞数量增大,因此抽液泵10对滑板24的抽力作用越大,当抽液泵10的抽力大于多组复位弹簧23的弹力时,滑块24会带动多组破碎机构12整体向靠近抽液泵10端移动,因此破碎机构12外表面附着的杂质会随之向靠近抽液泵10端移动,在该抽拉力的作用下不仅会对杂质的中部进行破碎,同时带动杂质向破碎锥15端移动,借助破碎锥15对杂质进行彻底有效地破碎,从而完成对连接软管6内的堵塞物的清除作用。
45.母接口5内部均匀阵列设有多组t型槽,滑板24的外表面均匀阵列设有多组t型块,t型槽与t型块相匹配,进而保证母接口5与滑板24的滑动稳定性,避免滑板24在母接口5内部滑动时发生倾斜等造成结构以及性能上的损坏。
46.滑槽18内部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与滑动管道19密封滑动连接,密封环保证连接箱16与滑动管道19的密封性能,避免连接箱16内部气体流出损失以及受到杂质的污染。
47.波纹管13内设有稳定气体,如氮气,稳定气体保证对患者身体的安全性,膨胀管20为弹性膨胀材料,如橡胶管,当膨胀管20内部气体压强增大时,膨胀管20体积增大,因此借助碰撞管20不仅可以对连接软管6内堵塞的杂质进行内部破碎,同时还能对堵塞较为严重的杂质进行携带移动,从而借助破碎锥15对其进行破碎。
48.多组通孔25的总面积大于滑板24上下表面积的三分之二,进而保证通孔25的通气效率,当气囊27内部不存在气体时,气囊27的横向截面积大于膨胀管20的管径,有效的避免气囊27与滑板24发生脱离造成整个装置的漏气损坏等。
49.使用时,按照第一实施例将引流瓶1放置到合适位置,并将连接软管插入到患者身体内部,控制器控制抽液泵10启动,从而对患者内部进行缓慢的抽液,保证患者术后体内的引流效率。
50.当杂质沿连接软管6内部不断向抽液泵10端移动时,借助交错分布的破碎机构12,使得杂质在移动时不断与弹性连接片14顶部的破碎锥15相互碰撞破碎,且交错分布的布局使得杂质在移动时破碎的位置不同,避免连接软管6内部的杂质在移动时不断聚集从而形成块状物并最终对连接软管6内壁造成堵塞。
51.而当杂质在某一破碎机构12端发生堵塞,尤其是在膨胀管20外表面与连接软管6内壁发生堵塞时,由于控制器仍不断控制抽液泵10工作,因此抽液泵10的抽力使得堵塞端与抽液泵10端部之间的连接软管6不断收缩,连接软管6不断挤压波纹管13,使得波纹管13内的气体沿排气口17进入连接箱16内部,连接箱16内部的气体沿环形挡块21外表面的进气口22进入到滑动管道19内,并沿滑动管道19进入到膨胀管20内,膨胀管20内的气体含量不断增大,从而使得膨胀管20的体积不断增大,膨胀管20体积增大并对杂质中心位置向四周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杂质发生破碎,破碎后的杂质沿连接软管6持续向引流瓶1端流动。
52.堵塞解除后,连接软管6重新恢复通气状态,则连接软管6处于堵塞位置与抽液泵10之间部分由收缩状态恢复原状,波纹管13体积不断增大,因此波纹管13内产生的负压使得膨胀管20内的气体沿进气口22排出至连接箱16内,并从连接箱16沿排气口17重新回流至波纹管13内部,整个装置恢复原状。
53.多组交错设计的破碎机构12,使得在连接软管6堵塞形变端不断沿任意方向向中心进行收缩时,均有破碎机构12内的波纹管13受到挤压,因此增大装置的通用性以及适应性,并且多组破碎机构12中的滑动管道19和膨胀管20相互连通,因此受到挤压时波纹管13内的气体部分到达对应破碎机构12内的膨胀管20内,其余部分可以持续向相邻的破碎机构
12内进行传递,尤其的,由于杂质对连接软管6内壁的堵塞支撑,因此与堵塞位置最近的破碎机构12受到连接软管6形变挤压程度较小,因此该破碎机构12内的膨胀管20的体积增大均借助相邻的破碎机构12内的波纹管13的挤压形变产生的,由此可知,当堵塞位置距离抽液泵10的距离越远时,连接软管6收缩时间更长,所需抽液泵10的抽动时间更长,对应的受到挤压形变的破碎机构12更多,则膨胀管20的体积形变更大,对杂质的破碎效果更好。
54.而当杂质堵塞位置距离抽液泵10端部较近,或者杂质堵塞处于滑动管道19以及连接箱16外表面时,均会出现该紧靠膨胀管20的膨胀无法对杂质进行破碎,因此连接软管6部分位置仍处于收缩状态。
55.此时受到连接软管6挤压的波纹管13内多余的气体沿膨胀管20流通至气囊27内部,气囊27体积不断增大并沿滑板24内部的空腔26不断移动,则气囊27对通孔25的堵塞数量不断增多,有数值显示的流速传感器显示对应的通孔25个数逐渐减小,进而表面通孔25的打开个数逐渐减少,因此可以通过通孔25内流速传感器检测连接软管6内的抽力大小,并且根据通孔25打开的个数对应反馈出杂质堵塞位置,具体的,当杂质堵塞的位置与抽液泵10之间的距离越远,则受到连接软管6挤压变形的破碎机构12的数量越多,对应的波纹管13发生挤压形变的个数越多,沿波纹管13排出的气体含量越多,该气体一部分用于膨胀管20的体积增大,另一部分则带动气囊27的体积增大,因此通过气囊27对通孔25的堵塞个数对应可得到堵塞位置。
56.而当膨胀管20或者滑动管道19处于杂质中心处时,膨胀管20体积增大不仅会对杂质施加破碎力,同时还会增大与杂质的附着力,因此此时控制器根据通孔25的打开个数,自适应增大抽液泵10的抽力,即当流速传感器检测到的流速值的通孔25的个数小于所设的预设值时,流速传感器检测到的流速值的通孔25的个数越少,控制器控制抽液泵10的抽气力越大,则抽液泵10对滑板24的抽力增大,此时由于气囊27体积增大,因此气囊27对滑板24的堵塞效果增大,抽液泵10的抽力会对应对用到滑板24以及内部的气囊27处,使得滑板24带动气囊27向靠近抽液泵10端移动,气囊27移动时会带动顶部的膨胀管20向靠近抽液泵10端移动,膨胀管20移动时会带动滑动管道19在连接箱16内部并挤压复位弹簧23向靠近抽液泵10端移动,则某一滑动管道19和膨胀管20外表面的杂质会随之同步向靠近抽液泵10端移动,杂质与相邻的破碎机构12内部的破碎锥15相接触从而对其进行破碎效果。
57.当对杂质进行移动破碎完成后,连接软管6内壁恢复正常,由第一实施例可知波纹管13的体积恢复正常,对应的膨胀管20的体积恢复原状,则气囊27的体积不断减小,流速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流速值的通孔25个数不断增大,控制器控制抽液泵10的抽力不断减小,当流速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流速值的通孔25个数大于所设的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抽液泵10的抽力恢复原状,整体重新恢复原始工作状态,破碎后的杂质沿连接软管6回流至引流瓶1内部进行回收,并最终沿排液口29排出。
58.该装置可以很好地对连接软管6内的杂质堵塞进行清堵,清堵效率高,清堵效果好,且不会对连接软管6自身造成损坏,降低装置的废品率,增大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当堵塞较为严重时,还可以对杂质进行移动破碎,提高破碎效果,适应性更强,清洁效果更好,干净卫生,高效有序。
5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地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6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