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侧向旋转分离的多功能护理床

文档序号:31637929发布日期:2022-09-24 05:4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以进行坐姿变换、可以进行床椅转换并侧向自动旋转分离的护理床。


背景技术:

2.护理床主要针对自身行动不便或行动受限的人群,一般用于上述人群的康复及护理,是根据人的坐卧习惯而设计的辅助产品,其目的是帮助行动不便人群完成其日常的床上活动,诸如起背、抬腿、曲腿等动作,通过床体自身的调整降低活动不便人群调整自身位姿的难度以获得更高的舒适性。
3.护理床受用人群的日常活动需要完成从床体到轮椅上的转运,一般方法是先将被转移者扶起并移动至床边,然后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将被转移者移动到轮椅上,然而将老年人或行动不便人群从床体向轮椅上的移动过程比较费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被转移者还存在受到伤害的风险;为了简化这一过程,床椅一体可分离式护理床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床椅一体化设备不同于普通护理床的地方在于将轮椅与床结合为一体,轮椅能够单独分离出来,能实现使用者从床体到轮椅的零距离转移,为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现有的床椅一体化设备大都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1、从床体向轮椅转换的过程需要人工进行,轮椅的分离要靠人力进行拖拽,不能实现自动分离。2、能实现自动成椅功能的护理床不具备分离功能,轮椅与床体锁死在一起,未实现轮椅可自由移动的功能。3、护理床的位姿变换过程不够丰富,使用者的舒适性较低。4、轮椅分离方式不够灵活,多数护理床为轮椅前后分离方式,不能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需求且操作难度大,不方便护理人员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优化并解决现有护理床在技术上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床椅侧向自动旋转分离的护理床。护理床拥有床体、床体与轮椅结合、床体与轮椅分离三种状态,前两种状态时可以进行位姿变换及转身功能,方便使用者日常生活中各种使用场景下的便捷使用;轮椅与床体可实现侧向的自动分离与对接,减少了人工参与程度,床椅位姿变换丰富,能充分满足使用者的日常需求,舒适性好,使用方便。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可侧向旋转分离的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体部分及轮椅部分。床体与轮椅结合时护理床所述轮椅部分可实现位姿变换及旋转功能;床体与轮椅分离时所述轮椅部分为单独的轮椅。
7.所述床体部分包括床头板、床尾板、床体框架、旋转分离机构、旋转分离机构安装板、电磁锁装置;所述床头板与床尾板与床体框架连接构成护理床整体外廓,所述旋转分离机构安装板与所述床体框架固连,位于床体框架下方;所述旋转分离机构安装于所述旋转分离机构安装板上方外侧处,用于所述轮椅部分的自动旋转分离。
8.所述轮椅部分包括轮椅架、轮椅背板、轮椅臀板、轮椅大腿板、轮椅小腿板、轮椅脚
板、抬背机构、曲腿机构、脚板联动机构、供电电池、控制盒、回位对接装置、电磁锁装置、万向轮;所述轮椅各板之间通过活动铰链的方式连接,所述各板之间可自由调节角度;所述抬背机构一端与所述轮椅背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轮椅架铰接,用于调节所述轮椅背板的角度;所述曲腿机构一端与所述轮椅臀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小腿板铰接,所述曲腿机构整体位于所述轮椅板正下方,用于调节所述轮椅大腿板与所述轮椅小腿板角度;所述供电电池与所述控制盒固定于所述轮椅架上,所述万向轮安装于所述轮椅架底部四个角处。
9.优选地,所述轮椅架设计为u型,u型开口朝向所述床头板;u型轮椅架可避免所述轮椅部分在旋转分离过程中与所述旋转分离机构放置板的干涉,保证变换过程可靠实现。
10.所述抬背机构包括抬背推杆、第一连接铰链、第二连接铰链;所述第一连接铰链与所述轮椅背板固连,位于所述背板后方中部靠下位置处,所述抬背推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铰链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铰链铰接,所述第二连接铰链与所述轮椅架固连,位于所述轮椅架上层右侧中间位置处;所述抬背推杆可在控制范围内伸缩,带动所述背板抬起与下落,实现所述背板的角度调节以实现位姿变换。
11.所述曲腿机构包括曲腿电动推杆、滑块、滑槽、连杆;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轮椅大腿板底部右侧固定不动,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滑槽内,可在所述滑槽中沿左右方向滑动,所述滑块两端均设有连接位置,所述滑块右端连接处与所述曲腿电动推杆首端相连,可在所述曲腿电动推杆的带动下在所述滑槽内左右移动,所述曲腿电动推杆末端与所述轮椅架铰接,铰接位置位于所述轮椅架上层中部,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滑块左侧连接处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小腿板铰接,铰接位置位于所述小腿板底部右侧中间处;所属曲腿机构中曲腿电动推杆为主动件,曲腿电动推杆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左右移动,从而带动所述连杆运动,使得所述大腿板及小腿板能够自由调节角度。
12.所述脚板联动机构包括左“l”型连接铰链、右“l”型连接铰链、联动连杆;所述左“l”型连接铰链与所述轮椅大腿板固连,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大腿板底部,所述右“l”型连接铰链与所述轮椅脚板固连,连接位置位于所述脚板底部,所述联动连杆两端均设有连接位置,分别于所述左“l”型连接铰链与右“l”型连接铰链铰接;所述联动连杆、左“l”型连接铰链、右“l”型连接铰链与所述轮椅小腿板构成竖直平面内的平行四边形机构,保证所述脚板能够与所述大腿板实现联动,实现同步调节。
13.所述旋转分离装置为四杆机构,包括主动曲柄、旋转连杆、随动摇杆;所述主动曲柄、旋转连杆及随动摇杆构成的四杆机构中曲柄作主动件,所述连杆在曲柄的带动下运动并作为主要运动,所述连杆的运动可分为为横向平移及旋转两部分,所述曲柄在转动的不同阶段所述连杆的运动状态不同,以实现轮椅的平移加旋转运动,所述随动连杆起辅助运动的作用;所述主动曲柄初始状态与水平面呈45
°
角,所述旋转连杆初始状态为水平状态,优选地,所述随动摇杆初始状态与所述主动曲柄角度一致,防止运动过程中的干涉;所述主动曲柄在转动的前1/3阶段时,所述旋转连杆主要作平移及小角度旋转运动,所述旋转连杆向主动曲柄旋转位置做一定距离的近似平移运动;所述主动曲柄在转动的后2/3阶段时,所述旋转连杆主要作大角度的旋转运动,所述旋转连杆在主动曲柄的带动下由近似水平状态旋转至竖直状态,即旋转90
°
;所述旋转分离机构中旋转连杆为主要运动对象,所述旋转连杆的运动过程即是分离过程中要完成的运动。
14.所述回位对接装置包括母体块、伸缩滑块、弹簧、限位块;所述母体块与所述旋转
分离四杆机构中的旋转连杆固连,可跟随所述旋转连杆的运动做相同的运动,所述母体块两端均设有凹槽,所述伸缩滑块有两个,左右各一,分别设置于所述母体块两端的凹槽内,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母体块相连;所述限位块同样有两个且设有凹槽,与所述轮椅架固连,连接位置位于所述轮椅架中层右侧边缘处,所述伸缩滑块可在外力作用下缩回,在弹簧弹力作用下伸出,所述弹簧完全缩回时所述伸缩滑块恰好与所述母体块左右两侧保持平齐;所述回位对接装置可分为结合及分离两种状态;结合状态时,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所述伸缩滑块处于被顶出的状态,能够伸入所述限位块的凹槽内;需要分离时,将所述伸缩滑块拨回,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簧完全缩回时可将所述母体块、弹簧及伸缩滑块与所述限位块分离,分离完成后撤去外力所述弹簧恢复为自然状态;再次结合时,当所述伸缩滑块碰到所述限位块时在力的作用下将所述弹簧压缩,伸缩滑块缩回,随后所述弹簧由压缩状态转为自然状态将所述伸缩滑块顶入所述限位块凹槽中实现结合;优选地,所述伸缩滑块及限位块接触处设为圆弧状。
15.轮椅转换过程中,所述旋转分离机构与所述回位对接装置配合完成转换动作;所述回位对接装置固连于所述旋转分离四杆机构中的旋转连杆上,所述旋转连杆在运动过程中回位对接装置做相同运动,所述回位对接装置的限位块与所述轮椅架相连,从而带动轮椅架做与旋转连杆相同的运动,即先平移后旋转,通过平移加旋转运动完成分离后所述回位对接装置脱开,所述轮椅部分可单独活动。
16.所述电磁锁装置包括电磁铁及衔铁;所述电磁锁装置设置于床体与轮椅接触处,具体地,安装于所述轮椅与床体结合为整床时的侧面接触处,所述磁铁部分设置于所述轮椅架上,安装于轮椅架与床架接触一侧上层中间位置处,所述磁铁通过所述供电电池与所述控制盒控制电磁铁的通断电,所述衔铁部分设置于床体上,安装于所述床体框架内侧;床椅结合时所述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并能与所述衔铁吸合保证结合稳定,分离时所述电磁铁断电与衔铁脱离,解除对轮椅部分的约束。
17.所述控制器固定于所述轮椅架底层外侧角落位置处,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抬背推杆、所述曲腿推杆以及所述电磁锁装置;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推杆在其行程范围内的伸缩运动并在行程范围内任意位置处停止并将推杆锁死,保证所述轮椅抬背功能及曲腿功能的可靠实现;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电磁锁装置中电磁铁的通断电,具体地,当所述床体部分与所述轮椅部分结合时控制电磁铁通电,当二者分离时控制电磁铁断电。
18.供电电池为普通蓄电池,固定于所述轮椅架底层内侧角落位置处;所述供电电池主要作用是为所述抬背推杆、所述曲腿推杆、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电磁锁装置供电,保证所述轮椅的变换过程可靠实现并随时可调。
19.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床椅侧向自动旋转分离的护理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0.1、一体化程度高;现有护理床中大多只完成了床体或者轮椅二者中的一个功能,不能满足使用者对不同使用环境及场所的需求;本发明将床椅结合,使用者可根据自己需要随意切换使用状态,设备一体化程度高。
21.2、使用便捷;不同于一般的护理床需要将被护理者由床向轮椅上搬运,本发明可实现床椅自动变换,被护理人员需要离开床体并使用轮椅时,所述轮椅部分可自动变换成椅,免去对被护理者的搬运过程,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本发明中所述轮椅部分还可以在成
椅后不与床体脱离,满足使用者日常多种使用场景;使用过程中,无需多余操作,只需按照自己需求按动遥控器便可将护理床调节到适合自己的舒适位姿状态,调节过程无需人工参与,全程自动实现,使用便捷。
22.3、结构紧凑;本发明采用四杆机构作为旋转分离机构,机构原理简单,运动过程可靠,本发明利用连杆在不同阶段的运动形式不同的特点,将床体向轮椅转换的过程简单化,通过所述四杆机构中连杆的运动规律实现平移加旋转的动作,结构简单紧凑、运动可靠性高。
23.4、安全可靠;本发明采用推杆实现位姿变换功能,推杆可在行程中任意位置锁止,防止所述轮椅各板滑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本发明采用四杆机构实现旋转分离功能,机构简单,旋转分离过程一次进行,无多余附加动作,可靠性高;本发明中所述电磁锁装置保证床椅结合时所述床体部分与所述轮椅部分的紧密贴合,安全性高。
24.本发明较现有产品优势在于:床椅转换过程可在控制下连续进行,转换过程简单,成椅过程可实现自动分离,分离过程与成椅过程可同时进行,减少人工参与程度,床体位姿变换更加丰富,舒适性较高,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紧凑,实现方案原理简单,可行性高。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发明另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床体右侧方向仰视图;
28.图4为本发明床体右侧方向俯视图;
29.图5为本发明轮椅部份侧视图;
30.图6为本发明椅板部份侧视图;
29.图7为本发明脚板部份局部细节侧视图;
30.图8为本发明回位对接装置俯视图;
31.图9、10为本发明旋转分离四杆结构原理图。
32.图中:1-床体部分、11-床头板、12-床尾板、13-床体框架、14-旋转分离机构、141-主动曲柄、142-旋转连杆、143-随动摇杆、15-旋转分离机构安装板、16-电磁锁装置、161-电磁铁、162-衔铁、2-轮椅部分、211-轮椅背板、212-轮椅臀板、213-轮椅大腿板、214-轮椅小腿板、215-轮椅脚板22-轮椅架、23-万向轮、24-抬背机构、241-抬背推杆、242-及连接铰链、25-曲腿机构、251-包括曲腿电动推杆、252-滑块、253-滑槽、254-连杆26-脚板联动机构、261-左“l”型连接铰链、262-右“l”型连接铰链、263-联动连杆、271-供电电池、272-控制盒、28-回位对接装置、281-母体块、282-右伸缩滑块、283-左伸缩滑块、284-弹簧、28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以及“顺时针”、“逆时针”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
心的方向。
23.实施例:
24.如图1-10所示一种床椅侧向自动旋转分离的护理床,包括床体部分1与轮椅部分2;床体1与轮椅2结合时护理床所述轮椅部分2可实现位姿变换及旋转功能;床体1与轮椅2分离时所述轮椅部分2为单独的轮椅。
24.如图3、4所示所述床体部分1包括床头板11、床尾板12、床体框架13、旋转分离机构14、旋转分离机构安装板15、电磁锁装置16;所述床头板11与床尾板12与床体框架13连接构成护理床整体外廓,所述旋转分离机构15安装板与所述床体框架13固连,位于床体框架下方;所述旋转分离机构14安装于所述旋转分离机构安装板15上方外侧处,用于所述轮椅部分2的自动旋转分离。
25.如图5所示所述轮椅部分2包括轮椅背板211、轮椅臀板212、轮椅大腿板213、轮椅小腿板214、轮椅脚板215、轮椅架22、万向轮23、抬背机构24、曲腿机构25、脚板联动机构26、供电电池271、控制盒272、回位对接装置28、电磁锁装置16;所述轮椅各板(211-215)之间通过活动铰链的方式连接,所述各板(211-215)之间可自由调节角度;所述抬背机构24一端与所述轮椅背板21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轮椅架22铰接,用于调节所述轮椅背板211的角度;所述曲腿机构25一端与所述轮椅臀板21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小腿板214铰接,所述曲腿机构25整体位于所述轮椅板213、214正下方,用于调节所述轮椅大腿板213与所述轮椅小腿板214角度;所述脚板联动机构26一端与所述轮椅大腿板21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轮椅脚板215铰接,安装于所述轮椅板213-215底部外侧处;所述供电电池271与所述控制盒272固定于所述轮椅架22上,所述万向轮23安装于所述轮椅架22底部四个角处。
25.优选地,所述轮椅架22设计为u型,u型开口朝向所述床头板11;u型轮椅架22可避免所述轮椅部分2在旋转分离过程中与所述旋转分离机构放置板15的干涉,保证变换过程可靠实现。
26.如图6所示所述抬背机构24包括抬背推杆241及连接铰链242,所述抬背推杆241的末端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所述轮椅架22上,所述抬背推杆241活动端与所述铰链242相连,铰链固定在所述轮椅背板211上;所述抬背推杆241的运动为伸缩运动,所述抬背推杆241完全缩回时所述轮椅背板211程水平状态,整体呈床形态;所述抬背推杆241伸长时,带动所述背板211抬起,所述抬背推杆241在伸长过程中,所述背板211可在0
°
至80
°
范围内活动,背板211完全抬起时抬背推杆241伸长至最大行程处并锁死;所述抬背推杆241可在行程范围内任意距离处停止运动并锁死,所述背板211也可抬升到0
°
到80
°
范围内的任意角度处并锁止。
27.如图6所示所述曲腿机构25包括曲腿电动推杆251、滑块252、滑槽253、连杆254;所述滑槽253设置于所述轮椅大腿板213底部右侧固定不动,所述滑块252设置于所述滑槽253内,可在所述滑槽253中沿左右方向滑动,所述滑块252两端均设有连接位置,所述滑块252右端连接处与所述曲腿电动推杆251首端相连,可在所述曲腿电动推杆251的带动下在所述滑槽253内左右移动,所述曲腿电动推杆251末端与所述轮椅架22铰接,铰接位置位于所述轮椅架22上层中部,所述连杆254一端与所述滑块252左侧连接处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小腿板214铰接,铰接位置位于所述小腿板214底部右侧中间处;所属曲腿机构25中曲腿电动推杆251为主动件,曲腿电动推杆251带动所述滑块252在所述滑槽253内左右移动,从而带动
所述连杆254运动,使得所述大腿板213及小腿板214能够自由调节角度;所述轮椅部分2中背板211、臀板212、大腿板213、小腿板214、脚板215均位于水平位置时,所述滑块252位于所述滑槽253最左侧,曲腿推杆251伸长是,带动轮椅大腿板213与小腿板214沿着顺时针方向抬起,活动范围为0
°
至15
°
;曲腿推杆251缩回时,大腿板213与小腿板214沿逆时针方向下落,待到达水平位置时,曲腿推杆251继续缩回,此时滑块252在滑槽253内开始从左向右运动,大腿板213保持水平,滑块252移动时带动连杆254运动,从而带动小腿板214继续沿逆时针方向下落,当曲腿推杆251完全缩时,滑块252移动至滑槽253最右侧,小腿板214下降到与水平面呈80
°
位置处;曲腿推杆251可在行程范围内任意距离处停止运动并锁死,小腿板214也可调整至+15
°
到-80
°
范围内任意角度。
28.如图7所示所属脚板联动机构26包括左“l”型连接铰链261、右“l”型连接铰链262、联动连杆263;所述左“l”型连接铰链261与所述轮椅大腿板213固连,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大腿板213底部,所述右“l”型连接铰链162与所述轮椅脚板215固连,连接位置位于所述脚板215底部,所述联动连杆263两端均设有连接位置,分别于所述左“l”型连接铰链261与右“l”型连接铰链262铰接;所述联动连杆263、左“l”型连接铰链261、右“l”型连接铰链261与所述轮椅小腿板214构成竖直平面内的平行四边形机构,保证所述脚板能够与所述大腿板实现联动,实现同步调节;当所属大腿板213在所述曲腿机构25的带动下发生角度变化时,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所述轮椅脚板215能够保持与所述大腿板213相同的角度变化。
29.如图9-10所示所述旋转分离装置14为四杆机构,包括主动曲柄141、旋转连杆142、随动摇杆143;所述主动曲柄141、旋转连杆142及随动摇杆143构成的四杆机构中曲柄141作主动件,所述连杆282在曲柄141的带动下运动并作为主要运动,所述连杆142的运动可分为为横向平移及旋转两部分,所述曲柄141在转动的不同阶段所述连杆的运动状态不同,以实现轮椅的平移加旋转运动,所述随动连杆143起辅助运动的作用;所述主动曲柄141初始状态与水平面呈45
°
角,所述旋转连杆142初始状态为水平状态,优选地,所述随动摇杆143初始状态与所述主动曲柄141角度一致,防止运动过程中的干涉;所述主动曲柄141在转动的前1/3阶段时,所述旋转连杆142主要作平移及小角度旋转运动,所述旋转连杆142向主动曲柄141旋转位置做一定距离的近似平移运动;所述主动曲柄141在转动的后2/3阶段时,所述旋转连杆142主要作大角度的旋转运动,所述旋转连杆142在主动曲柄141的带动下由近似水平状态旋转至竖直状态,即旋转90
°
;所述旋转分离机构14中旋转连杆142为主要运动对象,所述旋转连杆142的运动过程即是分离过程中要完成的运动。
30.具体地,所述四杆机构初始位置如图9,所述曲柄141为主动件,所述曲柄14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所述曲柄141在转动的过程中可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是所述曲柄141转动带动所述连杆142做近似平移运动,第二个是所述曲柄141带动所述连杆142做旋转运动;所述曲柄141在45
°
至0
°
范围内转动时,所述连杆142的主要运动为向左的平移运动,所述连杆282的转动幅度很小,近似做平移运动;所述曲柄141在0
°
至-135
°
范围内运动时,所述连杆142主要做旋转运动,同时所述连杆142位置继续向左偏移,最终所述连杆142运动到与水平面呈90
°
状态。所述连杆282经过初始的平移加小角度旋转及后续的大角度旋转两个运动的组合,实现所述连杆142位置从图9到图10的变化,所述连杆142通过回位对接装置28与轮椅架22连接,以此实现轮椅部分2的自动旋转及分离的功能。
30.如图8所示所述回位对接装置28包括母体块281、伸缩滑块282、283、弹簧284、限位块285;所述母体块281与所述旋转分离四杆机构14中的旋转连杆142固连,可跟随所述旋转连杆142的运动做相同的运动,所述母体块281两端均设有凹槽,所述伸缩滑块282、283,左右各一,分别设置于所述母体块281两端的凹槽内,通过所述弹簧284与所述母体块281相连;所述限位块285同样有两个且设有凹槽,与所述轮椅架22固连,连接位置位于所述轮椅架22中层右侧边缘处,所述伸缩滑块282、283可在外力作用下缩回,在弹簧284弹力作用下伸出,所述弹簧284完全缩回时所述伸缩滑块282、283恰好与所述母体块281左右两侧保持平齐。
30.具体地,所述回位对接装置28可分为结合及分离两种状态;结合状态时,所述弹簧284处于自然状态,所述伸缩滑块282、283处于被顶出的状态,能够伸入所述限位块285的凹槽内;需要分离时,将所述伸缩滑块282、283拨回,所述弹簧284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簧284完全缩回时可将所述母体块281、弹簧284及伸缩滑块282、283与所述限位块285分离,分离完成后撤去外力所述弹簧284恢复为自然状态;再次结合时,当所述伸缩滑块282、283碰到所述限位块285时在力的作用下将所述弹簧284压缩,伸缩滑块282、283缩回,随后所述弹簧284由压缩状态转为自然状态将所述伸缩滑块282、283顶入所述限位块285凹槽中实现结合;优选地,所述伸缩滑块282、283及限位块285接触处设为圆弧状。
30.当所述轮椅部分2旋转成椅之后,通过拨动两端的所述伸缩滑块282、293使所述轮椅部分2与所述床体部分1脱离后可将所述轮椅部分2推出;当需要将所述轮椅部分2与所述床体部分1结合时,将所述轮椅2推到固定位置,所述伸缩滑块282、283受所述限位块285作用缩回并在所述弹簧284的推力下伸出并与所述限位块285上的凹槽配合,将所述轮椅部分2锁死在回位对接装置上,然后在所述旋转分离机构14的带动下恢复成床的状态并与所述床体部分1结合。
16.所述电磁锁装置16包括电磁铁161及衔铁162;所述电磁锁装置16设置于床体1与轮椅2接触处,具体地,安装于所述轮椅2与床体1结合为整床时的侧面接触处,所述磁铁161设置于所述轮椅架22上,安装于轮椅架22与床架13接触一侧上层中间位置处,所述磁铁161通过所述供电电池271与所述控制盒272控制电磁铁的通断电,所述衔铁162部分设置于所述床体框架13上,安装于所述床体框架13内侧;床椅结合时所述电磁铁161处于通电状态并能与所述衔铁162吸合保证结合稳定,分离时所述电磁铁161断电与衔铁162脱离,解除对轮椅部分2的约束。
17.所述控制器272固定于所述轮椅架22底层外侧角落位置处,所述控制器272用于控制所述抬背机构24、所述曲腿机构25以及所述电磁锁装置16;所述控制器272能够控制所述推杆241、251在其行程范围内的伸缩运动并在行程范围内任意位置处停止并将推杆锁死,保证所述轮椅2抬背功能及曲腿功能的可靠实现;所述控制器272能够控制所述电磁锁装置16中电磁铁161的通断电,具体地,当所述床体部分1与所述轮椅部分2结合时控制电磁铁161通电,当二者分离时控制电磁铁161断电。
18.所述供电电池271为普通蓄电池,固定于所述轮椅架22底层内侧角落位置处;所述供电电池主要作用是为所述抬背推杆241、所述曲腿推杆251、所述控制器272以及所述电磁锁装置16供电,保证所述轮椅部分2的变换过程可靠实现并随时可调。
59.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60.在初始状态时,各轮椅板间无角度变化且均与地面平行,所述电磁锁装置19处于工作状态。
61.在抬背屈腿状态时,所述抬背机构24与曲腿机构25同步运动,所述第抬背推杆241与所述屈腿推杆251同步运动,使所述轮椅板做同步运动,辅助使用者在床上完成抬背与曲腿运动。
61.在旋转成椅状态时,所述电磁铁161断电,所述旋转分离机构14中的主动曲柄141运动,带动旋转连杆142以及与其相连的回位对接装置28做先小距离平移后大角度旋转的运动,此过程中,所述旋转连杆142、回位对接装置28、所述轮椅架22相互约束做同样的运动;旋转成椅后,拨动所述伸缩滑块282、283便可将所述轮椅部分2单独分离出来;床椅结合时,所述回位对接装置28对接成功后由所述旋转分离机构14作与上述相反的运动将所述轮椅部分2与所述床体部分1结合为一体,然后所述电磁铁161通电保证紧密结合。
34.本发明轮椅位姿变换柔和且丰富,背板和腿板可调节至任意角度,舒适性高;旋转分离装置原理与结构简单,可操作性行高,安全可靠。
35.以上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