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组件及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03491发布日期:2024-02-02 21:3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平台组件及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吻合器的平台组件和具有该平台组件的吻合器。


背景技术:

1、吻合器是临床上使用的替代传统手工缝合的设备。相较于传统手工缝合,吻合器能够提高组织缝合的速度并减轻对患者的创伤。在使用吻合器的过程中,存在误操作的风险,这可能会引发事故。因此,对于能够降低误操作风险的吻合器存在持续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适用于吻合器的平台组件和具有该平台组件的吻合器,以提高吻合器的安全性。

2、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适用于吻合器的平台组件。该平台组件包括:扳机;切换件,具有止抵面,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击发机构,包括啮合件和具有啮合部的致动件,其中啮合件伴随扳机被操作而运动;当切换件位于第一位置时,伴随扳机被操作,啮合件与啮合部保持分离;当切换件位于第二位置时,伴随扳机被操作,啮合件啮合啮合部而推动致动件,从而致使吻合器的工具组件击发;以及闭合机构,包括第一运动件,其中伴随第一运动件从第三位置运动到第四位置,闭合机构致使工具组件由张开切换至闭合;当第一运动件位于第三位置时,其能够通过抵靠啮合件而限制啮合件运动至与止抵面相抵靠;当第一运动件位于第四位置时,其不限制啮合件运动至与止抵面相抵靠,使得啮合件能够通过抵靠止抵面而将切换件保持在第二位置。

3、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切换件位于第二位置且扳机未被操作时,伴随第一运动件由第四位置返回第三位置,第一运动件致使啮合件运动至与止抵面分离。

4、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运动件具有凸轮面,当切换件位于第二位置且扳机未被操作时,伴随第一运动件由第四位置运动至第三位置,凸轮面抵靠啮合件而引导啮合件与止抵面分离。

5、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切换件位于第二位置且扳机未被操作时,第一运动件抵靠啮合件而限制啮合件与啮合部啮合。

6、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击发机构还包括第一施力件,第一施力件对啮合件施加第一作用力,其中当第一运动件位于第三位置时,其抵靠啮合件而限制啮合件在第一作用力下运动至与止抵面相抵靠;当第一运动件位于第四位置时,啮合件能够在第一作用力下运动至与止抵面相抵靠。

7、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平台组件还包括第二施力件,第二施力件对切换件施加第二作用力,其中当啮合件抵靠止抵面时,啮合件限制切换件在第二作用力下从第二位置返回第一位置。

8、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扳机设有导轨,切换件置于导轨中且能够沿导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切换件包括第一肩部,导轨包括第二肩部,第一肩部和第二肩部沿切换件的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方向依次布置,第二施力件为压簧,压簧一端压靠于第一肩部且另一端压靠于第二肩部。

9、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击发机构还包括第一施力件,第一施力件对啮合件施加第一作用力,其中当切换件位于第一位置时,伴随扳机被操作,切换件支撑啮合件,使得啮合件克服第一作用力而与啮合部保持分离;当切换件位于第二位置时,伴随扳机被操作,啮合件在第一作用力下与啮合部啮合。

10、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切换件还具有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第一台阶面凸出超过第二台阶面,止抵面位于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之间,其中当切换件位于第一位置时,伴随扳机被操作,第一台阶面支撑啮合件;当切换件位于第二位置时,伴随扳机被操作,第二台阶面支撑啮合件。

11、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啮合件绕第一轴线可枢转地被扳机支撑,第一作用力用于致使啮合件绕第一轴线沿第一方向转动的,扳机绕第二轴线可枢转地被支撑,其中伴随扳机被操作,扳机绕第二轴线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从初始位置转动至终止位置。

12、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运动件在其第一端绕第三轴线可枢转地被支撑,闭合机构还包括:第二运动件,其第一端与第一运动件的第二端枢接;第三运动件,其第一端与第二运动件的第二端枢接,且在其第二端绕第四轴线可枢转地被支撑;以及联动件,其至少部分位于第三运动件的近侧且抵靠第三运动件,其中伴随第一运动件绕第三轴线从第三位置转动至第四位置,第三运动件绕第四轴线转动并致使联动件沿轴向朝近侧运动,进而致使工具组件由张开切换至闭合。

13、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吻合器,其包括本公开上述提供的平台组件。

14、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组织缝合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本公开上述方面提供的吻合器;利用该吻合器进行组织缝合。

15、通过本公开的上述实现方式,能够降低工具组件因误操作而在张开的情况下意外击发的风险,从而能够提高吻合器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吻合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切换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且所述扳机未被操作时,伴随所述第一运动件由所述第四位置返回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运动件致使所述啮合件运动至与所述止抵面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件具有凸轮面,当所述切换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且所述扳机未被操作时,伴随所述第一运动件由所述第四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所述凸轮面抵靠所述啮合件而引导所述啮合件与所述止抵面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切换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且所述扳机未被操作时,所述第一运动件抵靠所述啮合件而限制所述啮合件与啮合部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机构还包括第一施力件,所述第一施力件对所述啮合件施加第一作用力,其中当所述第一运动件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其抵靠所述啮合件而限制所述啮合件在所述第一作用力下运动至与所述止抵面相抵靠;当所述第一运动件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啮合件能够在所述第一作用力下运动至与所述止抵面相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施力件,所述第二施力件对所述切换件施加第二作用力,其中当所述啮合件抵靠所述止抵面时,所述啮合件限制所述切换件在所述第二作用力下从所述第二位置返回所述第一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设有导轨,所述切换件置于所述导轨中且能够沿所述导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切换件包括第一肩部,所述导轨包括第二肩部,所述第一肩部和所述第二肩部沿所述切换件的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运动方向依次布置,所述第二施力件为压簧,所述压簧一端压靠于所述第一肩部且另一端压靠于所述第二肩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机构还包括第一施力件,所述第一施力件对所述啮合件施加第一作用力,其中当所述切换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伴随所述扳机被操作,所述切换件支撑所述啮合件,使得所述啮合件克服所述第一作用力而与所述啮合部保持分离;当所述切换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伴随所述扳机被操作,所述啮合件在所述第一作用力下与所述啮合部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件还具有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凸出超过所述第二台阶面,所述止抵面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面和所述第二台阶面之间,其中当所述切换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伴随所述扳机被操作,所述第一台阶面支撑所述啮合件;当所述切换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伴随所述扳机被操作,所述第二台阶面支撑所述啮合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件绕第一轴线可枢转地被所述扳机支撑,所述第一作用力用于致使所述啮合件绕所述第一轴线沿第一方向转动的,所述扳机绕第二轴线可枢转地被支撑,其中伴随所述扳机被操作,所述扳机绕所述第二轴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从初始位置转动至终止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件在其第一端绕第三轴线可枢转地被支撑,所述闭合机构还包括:

12.一种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平台组件。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平台组件和具有其的吻合器。该平台组件包括:扳机;切换件,具有止抵面;击发机构,包括啮合件和致动件的,其中当切换件位于第一位置时,伴随扳机被操作,啮合件与致动件的啮合部保持分离;当切换件位于第二位置时,伴随扳机被操作,啮合件与啮合部啮合而推动致动件,从而致使工具组件击发;以及闭合机构,包括第一运动件,其中伴随第一运动件从第三位置运动到第四位置,闭合机构致使工具组件由张开切换至闭合;当第一运动件位于第三位置时,其能够通过抵靠啮合件而限制啮合件运动至与止抵面相抵靠;当第一运动件位于第四位置时,啮合件能够通过抵靠止抵面而将切换件保持在第二位置。以此方式,能够提高吻合器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晓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臣国际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