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06675发布日期:2022-11-02 13:32阅读:60来源:国知局
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胸外科手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人体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的空间为胸膜腔,健康状态下,胸膜腔仅有少量胸水,且呈负压状态,如此以维持肺部的扩张。但如果胸膜腔内有气体或大量体液积聚,就会影响正常的呼吸甚至是循环功能,此时就需要胸腔闭式引流术予以引流之类,胸腔闭式引流术将一根引流管从胸壁置入胸膜腔内,另一头连接引流瓶组,如此将胸腔内气体和/或液体引流出来,以恢复或保持胸膜腔负压。由于胸腔内的液体可能具有蛋白质块、血块等异物,在引流时这些异物可能会堵塞引流管,现有技术中最常见的做法是护士每次巡房时去挤压一次引流管,如此将可能堵塞在引流管管口位置的义务反冲离开,这一方式的不足之处显而易见,定时操作没有针对性且增加医护负担,而且关键的进入引流管内的堵塞物无法清除,现有技术这时候就需要通过盐水对引流管进行反冲。
3.针对上述问题,也有部分创新设置专用的防堵机构进行防堵,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759821u,授权公告日为2021年07月23日,名称为《一种胸外科防堵引流器具》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包括引流罐,所述引流罐的上端面左侧设置有连接盖,所述连接盖的上端面连通有引流管,
……
,所述引流管的外壁安装有防堵装置,所述防堵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管口,所述引流管通过两个管口贯穿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柱,多个所述连接柱均贯穿隔板并与隔板活动连接,多个所述连接柱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压块,多个所述连接柱的外壁均设置有安装盒,位于安装盒内部连接柱的外壁均套接有卡块,多个所述卡块的下端面与隔板的上端面之间均套接有弹簧,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位于隔板的上方,所述滑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所述电动滑块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端面转动连接有压轮,所述压轮的外壁开设有轮槽,所述压轮位于多个连接柱的正上方。
4.现有技术中,引流构造需要随身携带,如病人如厕等必须操作以及医生鼓励的日常活动等都需要病人携带引流构造随身运动,而现有技术中的防堵装置体积大,构件多,从而重量大,导致随身携带十分不便,设计不够人性化。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其用于胸腔闭式引流,包括相连的引流管以及引流瓶组,所述引流管背离所述引流瓶的一端活动内套有滤筒,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膨大部,所述膨大部的挤压使得引流管内的液体驱动所述滤筒具有单向脱离引流管运动的趋势。
8.上述的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所述滤筒的材质为弹性材质,所述滤筒的一端脱离所述引流管后恢复原形变粗以实现所述单向脱离。
9.上述的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所述滤筒外壁上设置有齿形构造,所述引流管的内壁上设置有齿形槽,所述齿形构造与所述齿形槽的配合以实现所述单向脱离。
10.上述的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所述滤筒上背离引流管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硬质凸起部,所述引流管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硬质凸起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壁限位所述硬质凸起部以使得所述滤筒无法脱离所述引流管。
11.上述的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所述滤筒上背离引流管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环状凸起部,所述引流管的内壁上包括相邻的滑动槽以及卡接槽,所述滑动槽和卡接槽间通过一凸肋分开,所述环状凸起部具有滑动于所述滑动槽的第一状态以及卡接于所述卡接槽的第二状态,所述卡接槽位于所述引流管的开口部位。
12.上述的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所述膨大部包括圆筒体,所述圆筒体包括硬质筒体,所述硬质筒体的相对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弹性软质部,所述弹性软质部上设置有拉环。
13.上述的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所述滤筒位于所述引流管的开口一端设置有内凹槽。
14.上述的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两个所述弹性软质部的内侧各设置有一第一斜向片,当所述拉环向背离硬质筒体的一侧拉动时,两个第一斜向片被拉动以对接。
15.上述的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两个所述弹性软质部的内侧各设置有一第二斜向片,当所述膨大部被挤压时,两个第二斜向片被挤压以对接。
16.上述的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所述拉环包括朝向引流瓶组一侧的软质段以及相对另一端的硬质段,所述第一斜向片位于弹性软质部上布置有软质段的区域的内侧。
17.上述的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所述引流瓶组包括依次相连的集液瓶、水封瓶以及负压瓶,所述集液瓶连通所述引流管,所述负压瓶用于连接负压发生构造。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在引流管端部设置一个滤筒,且在使用时通过膨大部的挤压将其伸出,通过滤筒将堵塞物拦截在外,滤筒外表面大难以全部堵塞,同时结构上除了膨大部几乎没有增加任何体积和重量,结构简单,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膨大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膨大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膨大部的内部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膨大部的内部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膨大部的内部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筒的俯视图;
27.图8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滤筒的装配示意图;
28.图9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滤筒的装配示意图;
29.图10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滤筒的装配示意图;
30.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引流瓶组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引流管;1.1、滑动槽;1.2、卡接槽;1.3、凸肋;2、引流瓶组;2.1、集液腔;2.2、水封腔;2.3、负压腔;2.4、隔板;2.5、通孔;3、膨大部;3.1、硬质筒体;3.2、弹性软质部;3.3、拉环;3.31、软质段;3.32、硬质段;3.4、第一斜向片;3.5、第二斜向片;3.6、硬质筒体;4、滤筒;4.1、齿形构造;4.2、硬质凸起部;4.3、环状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34.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基于描述的方便而非权利的限制,引入“近端”、“远端”的描述,近端、远端为穿刺类医疗器械的现有用语,现有技术中,插入人体的一端称之为近端,而医护人员手握的位于体外的一端称之为远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引流管1、滤筒4以及膨大部3上背离引流瓶组2的一端称之为近端,而连接引流瓶组2的一端称之为远端。
35.如图1-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其用于胸腔闭式引流,包括相连的引流管1以及引流瓶组2,所述引流管1背离所述引流瓶的一端活动内套有滤筒4,所述引流管1上设置有膨大部3,所述膨大部3的挤压使得引流管1内的液体驱动所述滤筒4具有单向脱离引流管1运动的趋势。
36.具体的,胸腔闭式引流时,引流管1的近端插入到人体的胸膜腔,将胸膜腔内气体和/或液体通过引流管1引入到引流瓶组2中,引流瓶组2具有单瓶、双瓶以及三瓶三种不同的形式,分别针对不同的引流情况,以上均为现有技术,不赘述。本实施中,在引流管1的近端内套一个滤筒4,滤筒4顾名思义为一个具有过滤功能的筒状体,如由滤网制作的筒状体,又或者在一个筒状体上开设多个通孔2.5以实现过滤功能,滤筒4使得足以堵塞引流管1的大的块体无法进入引流管1,显然的,如果滤筒4位于引流管1内其仅有顶部封堵在引流管1的近端开口,如此大的块体虽然无法进入引流管1但是也会彻底封堵引流管1管口,还是会影响引流,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在引流管1上设置有膨大部3,膨大部3指的是在引流管1的中部具有一个径向尺寸较大的部分,如一个圆球、椭圆球或者其它的类似的构造,其作用是在引流管1中部形成一个容纳腔,当引流管1插入到人体进行引流后,挤压膨大部3,如此其内部的引流物会被挤压瞬间反冲,通过该瞬间反冲挤压滤筒4,将滤筒4的部分从引流管1内挤出,使得滤筒4的顶面和周侧面凸出于引流管1,如此对于单个块体,难以完全或者根本不可能封堵滤筒4的所有外侧面(顶面和周侧面),使得即使有块体,也不是少量块体能够堵住滤筒4的,从而实现防堵。
37.本实施例中,膨大部3的挤压使得引流管1内的液体驱动所述滤筒4具有单向脱离引流管1运动的趋势指的是膨大部3的挤压能够使得滤筒4具有脱离引流管1运动的动力,但是仅仅具有趋势而不能完全脱离引流管1以致于掉落胸膜腔形成异物,如此就要求滤筒4和引流管1之间还具有防脱离构造,以下通过四种不同的构造均可实现该滤筒4具有单向脱离
引流管1运动的趋势:
38.其一,滤筒4的材质为弹性材质,所述滤筒4的一端脱离所述引流管1后恢复原形变粗以实现所述单向脱离,在引流管1内时,滤筒4被挤压变形,当受到膨大部3挤压的推动时,其脱离了引流管1的部分恢复原形膨胀,如此具有更大的过滤面,同时,滤筒4底部具有径向环,径向环的径向尺寸比滤筒4大,而引流管1开口部分的径向尺寸较小形成内凸起,如此当滤筒4脱离到以其底部径向环抵接内凸起时,膨大部3的挤压动力有限,无法提供足够的压力实现脱离,从而形成防脱离构造。
39.其二,所述滤筒4外壁上设置有齿形构造4.1,所述引流管1的内壁上设置有齿形槽,所述齿形构造4.1与所述齿形槽的配合以实现所述单向脱离,滤筒4被驱动使得齿形构造4.1发生变形以逐步的与齿形槽发生相对运动,防脱离构造与弹性滤筒4那个近似,在滤筒4的底部和近端的开口部形成对应的凸起结构实现限位。
40.上述两种方式还具有另外一种防脱离构造,也即在所述滤筒4上背离引流管1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硬质凸起部4.2,所述引流管1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硬质凸起部4.2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该导向槽并不贯穿到引流管1的外端面,因此在外端面区域导向槽具有了一个槽壁,所述导向槽的槽壁限位所述硬质凸起部4.2以使得所述滤筒4无法脱离所述引流管1,本质而言,这是单独设置一个凸起和凹槽的配合来设置限位。
41.其三,滤筒4为圆台状构造,而引流管1的近端内壁也为圆台状构造,也即一个圆台状滤筒4套接在圆台状通孔2.5中,且圆台状滤筒4套接在圆台状通孔2.5之间具有间隙,如此设置带来两个好处,其一由于具有间隙在起始阶段,滤筒4的运动阻力很小,如此可以很方便的将滤筒4推出,其二到了后期,由于圆台状滤筒4的底部套接在圆台状通孔2.5的顶部,两者紧密挤压配合无法脱离,实现了运动的方便和限位的稳固,其自身就构成了防脱离构造。进一步的,可以在滤筒4的底部设置一个弹性环,如此最后限位时可以更为稳固。
42.其四,所述滤筒4上背离引流管1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环状凸起部4.3,所述引流管1的内壁上包括相邻的滑动槽1.1以及卡接槽1.2,卡接槽1.2位于引流管1开口位置,滑动槽1.1位于引流管1内部,所述滑动槽1.1和卡接槽1.2间通过一凸肋1.3分开,所述环状凸起部4.3具有滑动于所述滑动槽1.1的第一状态以及卡接于所述卡接槽1.2的第二状态,所述卡接槽1.2位于所述引流管1的开口部位,环状凸起部4.3的径向尺寸小于滑动槽1.1,而卡接槽1.2上相对凸肋1.3的另一个侧壁即为近端的外端面,其径向尺寸小于环状凸起部4.3的径向尺寸,如此膨大部3挤压时,先环状凸起部4.3较为轻易的在滑动槽1.1内滑动,随后环状凸起部4.3变形越过凸肋1.3被卡入了卡接槽1.2无法运动,实现被限位。
4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在引流管1端部设置一个滤筒4,且在使用时通过膨大部3的挤压将其伸出,通过滤筒4将堵塞物拦截在外,滤筒4外表面大难以全部堵塞,同时结构上除了膨大部3几乎没有增加任何体积和重量,结构简单,便于携带。
44.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膨大部3包括圆筒体,所述圆筒体包括硬质筒体3.1,所述硬质筒体3.1的相对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弹性软质部3.2,所述弹性软质部3.2上设置有拉环3.3,通过挤压弹性软质部3.2即可实现对膨大部3的挤压,而设置拉环3.3的目的在于,将膨大部3的挤压配置为两步,第一步先向外侧拉动拉环3.3以拉动弹性软质部3.2扩展膨大部3实现对引流管1的抽吸,第二步再挤压弹性软质部3.2实现对内部液体的挤压,这带来的好处时提供一个更大容量的内部空间提升挤压能力。可将两个手指如拇指和食指
分别插入两个拉环3.3先往外侧拉动再向内侧挤压实现连续的上面两步,一展开一收缩非常方便。
45.进一步的,所述滤筒4位于所述引流管1的开口一端也即滤筒4的近端设置有内凹槽,如此设置的作用在于,在引流开始并不挤压膨大部3推出滤筒4,而是在引流过程中当发现引流管1端部被堵时(引流管1内液体流量明显减小乃至断流,为现有技术,不赘述),再进行上述的两步,如此设置的作用在于,第一步抽拉时会在引流管1内形成负压抽吸效果,而前述封堵说明滤筒4的端部具有块体,通过负压抽吸将块体抽吸到内凹槽中彻底堵死滤筒4的端部,随后第二步挤压时几乎所有的挤压力都用来驱动滤筒4外移,极大的提升驱动效果,而不会使得大部分驱动液体穿过滤筒4进入到胸膜腔中。
46.更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弹性软质部3.2的内侧各设置有一第一斜向片3.4,第一斜向片3.4的边缘包括弧形段以及线性段,线性段的两端分别连接弧形段的两端,第一斜向片3.4的弧形段的中部固接在弹性软质部3.2的内壁上且与拉环3.3相对设置,弧形段的两侧滑动贴合在圆筒体的内壁上,两个第一斜向片3.4的两个线性段相对布置,当所述拉环3.3向背离硬质筒体3.1的一侧拉动时也即上述第一步时,两个第一斜向片3.4被拉动以对接也即两个线性段被对接,如图5所示,两个第一斜向片3.4朝着圆筒体远端的一侧倾斜通过拉环3.3的端部位于弧形段的中部的近端方向即可实现该效果,如此设置的作用在于,拉动形成负压会抽吸引流瓶内的液体或气体,如此造成了负压的损失,通过第一斜向片3.4的对接完全或者基本封堵圆筒体与引流瓶的对接,使得负压全部用来抽吸块体使其封堵内凹槽,效果更好。
47.第一斜向片3.4还具有另外一个效果,就是当出现意外情况胸膜腔反抽引流瓶液体时(引流瓶与胸膜腔高度差较小就会发生这情况,如病人不小心落地甚至蹲下时),第一斜向片3.4因为其弹性负压抽吸也会变形堵住圆筒体,此时第一斜向片3.4起到了安全阀的作用。
48.再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弹性软质部3.2的内侧各设置有一第二斜向片3.5,第二斜向片3.5的结构与第一斜向片3.4完全相同,但是布置位置和方向不同,第一斜向片3.4的弧形段的中部固接在弹性软质部3.2的内壁上且与拉环3.3相对设置,但是第二斜向片3.5位于拉环3.3与弹性软质部3.2的两个连接点的中间,也即第二斜向片3.5和第一斜向片3.4的中间为拉环3.3的一个连接点,在方向上,第一斜向片3.4朝着远端的方向倾斜,而第二斜向片3.5朝着近端的方向倾斜,当所述膨大部3被挤压时,如图6所示,两个第二斜向片3.5被挤压以对接也即两个线性段被对接,对应的,在第二步挤压时,防止挤压的动力进入了引流瓶而浪费,保证挤压的动力全部或者基本全部去驱动滤筒4。在本实施例中,实现了一个极其优越的技术效果,在第一步,几乎所有的负压动力都用来抽吸块体以堵死滤筒4,而在第二步,几乎所有的挤压动力都用来挤压滤筒4以驱动其伸出引流管1。
49.再进一步的,所述拉环3.3包括朝向引流瓶组2一侧(也即近端部分)的软质段3.31以及相对另一端的硬质段3.32,所述第一斜向片3.4位于弹性软质部3.2上布置有软质段3.31的区域的内侧,如此设置的作用,在第一步人的手指向外侧展开时,软质段3.31明显变形幅度更大更容易扯动弹性软质部3.2,使得大部分的伸展力都用来伸展圆筒体的下部也即拉动第一斜向片3.4,实现定向输送拉力的效果。
50.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瓶组2包括依次相连的集液瓶、水封瓶以
及负压瓶,所述集液瓶连通所述引流管1,所述负压瓶用于连接负压发生构造,此为现有技术中的三瓶构造,集液瓶用于收集胸膜腔的积液,水封瓶用于实现水封防止外界污染,而负压瓶用于连接负压发生构造以提供稳定的负压。
51.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设置一个壳体,壳体内依次设置三个腔体:集液腔2.1、水封腔2.2以及负压腔2.3,集液腔2.1连通引流管1,集液腔2.1与水封腔2.2之间以及水封腔2.2与负压腔2.3之间设置连通口替代连接管,如此结构更为集成,减少接头,更进一步的,在负压腔2.3内由顶部向底部设置一个隔板2.4,隔板2.4连接在顶部,而隔板2.4与底部之间具有一连通空间,负压腔2.3的负压生成口(连接负压发生构造的接口)以及与水封腔2.2的连通口均位于隔板2.4的一侧,隔板2.4另一侧的负压腔2.3的腔壁上设置有连通外界的通孔2.5,同时,负压腔2.3内布置有淹没隔板2.4底部的水封液,如此设置的作用在于,在进入负压调节时,负压发生构造过于快速的变化或者过大的负压都会引起病患的不适,负压腔2.3的水封液通过自身的变化可以抵消这种快速变化,使得负压的变化更为柔和,提升病患舒适度,而且负压腔2.3内的水封液的高度差可以直观的观察到负压发生构造的负压的大小。
52.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