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胃癌术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2164924发布日期:2022-11-12 04:0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胃癌术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1.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胃癌术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全球2020年胃癌新发病例约108.9 万,中国约占43.9%,2019年中国胃癌粗发病率由2000年30.5/10万上升为 43.1/10万,严重威胁中国居民的健康。手术切除是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除 30%-40%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无手术机会,其余均可接受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率虽相对较低,但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率也达到12.56%左右;而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率高,达到50%-80%,且多在术后3年出现复发,中位复发时间约为16.8个月,术后5年生存率不到 30%。另一方面,胃癌手术之后食管-胃-肠解剖结构的改变导致术后诸多并发症的发生,出现胃动力不足,或因术后恢复不良并发吻合口炎、肠道梗阻等,产生乏力、恶心呕吐、反酸烧心、腹痛、便秘、腹胀、失眠、气促等症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给胃癌术后患者带来的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医防治术后复发转移以辅助放化疗为主,但化疗会加重患者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不尽人满意。
3.随着中医药防治胃癌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特点和优势受到广泛的关注,大量临床研究观察显示中医药在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改善不适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中医参与的综合治疗是中国治疗胃癌的优势与重要特色。
4.中医学重视整体观念,通过调整阴阳平衡对机体整体状态进行纠治,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在治疗上具有多靶点和整体调节的效果,中药复方具有很大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近年来关于肿瘤的中医药研究大都集中在筛选有效成分的药物,而对于中药复方效果研究的开拓与创新还不够深入。中医药辨治疾病以整体观为指导,核心病机造成患者机体内环境失衡,进而引发病理过程导致复发转移,并出现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有效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可改善胃癌患者人相关症状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胃癌术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可以辨治阳虚毒结型胃癌术后患者,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改善患者术后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期。
6.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8.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胃癌术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30~60份生黄芪、15~30份党参、6~9份莪术、10~15份白芷、 10~15份甘松、6~9份重楼、10~15份虎杖和15~30份藤梨根。
9.基于《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中“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本发明认为肿瘤的形成与“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有关,因此,胃癌术后患者在康复阶段应扶阳祛邪,阻断传舍,防阴复形。肿瘤患者素体阳虚,治疗时癌毒药毒搏结,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10.面对易转移和复发的胃癌术后阳虚质与气虚质人群,我们提出阳虚毒结是胃癌术后的核心病机,在深化扶正解毒法基础上,形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以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
11.方中,生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色黄入脾胃,善益气升阳,行滞通痹,禀火土相生之气化,主补虚损,《药性赋》谓其“升也,阳也
……
温分肉而实腠理,益元气而补三焦,内托阴证之疮疡,外固表虚之盗汗”,扶正以祛邪,益阳以消阴,正旺邪自退,尤宜胃癌术后阳气亏虚证,为全方君药。
12.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功善入脾胃以培补中气,《本草纲目》论其“补中益气,和脾胃
……
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鼓舞清阳,振发中阳,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液而不凉,养气血而不腻,性善平补,无刚燥之弊,与黄芪同为温中益气之品,《得配本草》谓其“得黄芪,实卫”,二者相合,补中助阳功倍,固本以清源,对于胃癌术后阳虚自汗、消瘦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13.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善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破气中之血,开血气凝结,《药性解》谓其“开胃消食,破积聚,行瘀血,疗心疼,除腹痛”,为磨积专药,与党参相配,补中寓泻,动静结合,共为臣药。
14.甘松,味辛、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之效,善于通阳结散滞气;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功可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疮疖痈毒,《名医别录》谓其“破留血症结”,尤善散瘀滞解癌毒;藤梨根味苦、性寒,功善清热利湿解毒,活血消肿抗癌;重楼,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虎杖、藤梨根、重楼三者相须,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抗癌软坚之效。甘松、虎杖、藤梨根、重楼四者相伍,理气散瘀而不走窜,清热解毒而不寒滞,寒热并用,反激逆从,共为佐药,调畅中焦气机升降。
15.白芷味辛、性温,归胃、大肠、肺经,气味俱轻,芳香温中开胃散秽浊,具春生发陈之气,主排脓托疮,生肌长肉,通经利窍,为阳明胃经引经药,亦为全方使药,于胃癌术后脘腹怕凉具有良好改善,具有温阳抗癌之功。
16.全方具有益气温阳、活血散结、清热解毒之功,补泻兼施,寒热并用,攻守相合,反激逆从,尤善胃癌术后阳虚患者。
17.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从组方原理来看,病、证、症三者兼顾,旨在针对胃癌阳虚毒结证,减轻畏寒、乏力、纳差、消瘦、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属于胃癌术后辨证核心处方。在临床上辨证使用,有益气温阳、活血散结、清热解毒之功效,能控制肿瘤进展,较快缓解胃癌病人阳虚毒结证候,抑制胃癌术后出现复发转移,促进胃癌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18.本发明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药组成基本方,在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根据临床症状在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19.1)针对反酸烧心者,增加15~30份煅瓦楞子、6~9份黄连和3~6份吴茱萸中的至少一种;
20.2)针对呃逆恶心呕吐者,增加10~15份旋覆花、10~15份代赭石、10~12 份藿香和10~15份白茅根中的至少一种;
21.3)针对腹痛腹胀者,增加10~15份炒枳壳、10~15份莱菔子、10~15份川厚朴、10~15份杭白芍和15~30份生薏苡仁中的至少一种;
22.4)针对纳差者,增加15~20份山药、15~20份茯苓、6~12份甘草、15~30 份生麦芽和15~30份鸡内金中的至少一种;
23.5)针对气短、疲乏无力者,增加30~40份生黄芪、10~20份炒白术、6~9 份知母、6~9份升麻和6~9份桔梗中的至少一种;
24.6)针对畏寒者,增加6~9份干姜、3~5份桂枝、10~15份肉苁蓉和10~15 份杜仲中的至少一种;
25.7)针对失眠多梦者,增加10~15份合欢皮、30~45份珍珠母、15~30份夜交藤、30~45份炒枣仁和12~30份益智仁中的至少一种;
26.8)针对手足麻木者,增加9~15份赤芍、6~15份桂枝、10~20份桑枝、 10~20份伸筋草和10~20份怀牛膝的至少一种;
27.9)针对胃脘疼痛者,增加10~20份墨旱莲、10~20份女贞子、10~20份垂盆草、10~20份茜草炭、10~15份生蒲黄和10~20份白花蛇舌草中的至少一种。
28.以上调整方,可以根据出现的症状不同,选择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以达到控制胃癌复发转移的目的。
29.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制剂,由上述的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
30.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包括片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胶囊剂、冲剂或粉剂。
31.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按照本领域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将各原料药中的有效成分经提取精制后,制成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口服液或颗粒剂等剂型,也可以直接是以水煎煮、取汤服用。经实验验证,以上各种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均能实现药物的治疗效果。
32.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胃癌术后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以下任一药物中的应用;
33.1)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药物;
34.2)改善胃癌术后病人临床症状的药物,所述临床症状包括畏寒、乏力、纳差、消瘦、胃食管反流、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倾倒综合征中的至少一种;
35.3)提高胃癌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药物。
36.另外,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均可通过市售商购获得,本发明所记载的任何范围包括端值以及端值之间的任何数值以及端值或者端值之间的任意数值所构成的任意子范围的中药组合物均可以达到控制胃癌的目的。
3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38.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经临床试验验证,可有效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具体经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后2年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率仅为21.70%,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中、西医治疗法。
39.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经临床试验验证,可改善患者术后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且药物安全性良好。具体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症状、腹痛、进食相关困扰、消化不良、腹泻、便秘以及倾倒综合征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
40.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以辨证为主,根据疾病所表现的证候,分析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在辨证论治取方用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中药的药理研究,采用病证结合法,同时兼顾对症处理,从而达到显著疗效,呈现出最有理性的治疗策略。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统计学资料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42.实施例1一种用于胃癌术后的中药组合物
43.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30g生黄芪、15g党参、 6g莪术、10g白芷、10g甘松、6g重楼、10g虎杖和15g藤梨根。
44.实施例2一种用于胃癌术后的中药组合物
45.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60g生黄芪、30g党参、 9g莪术、15g白芷、15g甘松、9g重楼、15g虎杖和30g藤梨根。
46.实施例3一种用于胃癌术后的中药组合物
47.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45g生黄芪、20g党参、9g莪术、12g白芷、12g甘松、6g重楼、12g虎杖和20g藤梨根。
48.实施例4一种用于胃癌术后的中药组合物
49.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30g生黄芪、15g党参、 6g莪术、15g白芷、15g甘松、9g重楼、15g虎杖、15g藤梨根、30g煅瓦楞子、6g黄连和3g吴茱萸。
50.实施例5一种用于胃癌术后的中药组合物
51.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45g生黄芪、30g党参、 9g莪术、10g白芷、15g甘松、9g重楼、15g虎杖、30g藤梨根、15g旋覆花、 15g代赭石、12g藿香和15g白茅根。
52.实施例6一种用于胃癌术后的中药组合物
53.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30g生黄芪、15g党参、 9g莪术、10g白芷、10g甘松、6g重楼、15g虎杖、15g藤梨根、10g炒枳壳、 15g莱菔子、10g厚朴、15g杭白芍和30g生薏苡仁。
54.实施例7一种用于胃癌术后的中药组合物
55.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45g生黄芪、15g党参、 9g莪术、10g白芷、10g甘松、6g重楼、15g虎杖、30g藤梨根、30g生麦芽、 15g鸡内金、15g炒白术、20g山药、15g茯苓、6g甘草、9g知母、6g升麻和 6g桔梗。
56.实施例8一种用于胃癌术后的中药组合物
57.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45g生黄芪、30g党参、 9g莪术、10g白芷、10g甘松、6g重楼、15g虎杖、15g藤梨根、9g干姜、3g 桂枝、15g肉苁蓉、15g杜仲、15g合欢皮、30g珍珠母、15g夜交藤、30g炒枣仁和15g益智仁。
58.实施例9一种用于胃癌术后的中药组合物
59.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30g生黄芪、15g党参、 9g莪术、10g白芷、10g甘松、6g重楼、15g虎杖、15g藤梨根、9g赤芍、6g 桂枝、10g桑枝、10g伸筋草和20g怀牛膝。
60.实施例10一种用于胃癌术后的中药组合物
61.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30g生黄芪、15g党参、 9g莪术、10g白芷、10g甘松、6g重楼、15g虎杖、15g藤梨根、15g墨旱莲、 15g女贞子、15g垂盆草、12g茜草炭、10g生蒲黄和15g白花蛇舌草。
62.研究一:对胃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干预研究
63.1.研究设计:2016年9月~2022年03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门诊的患者106例,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的标准胃癌根治术后尚未出现复发转移,按ajcc 2016年第8版tnm分期在ct2-4nxm0的患者 106例。其中男74例,女32例;年龄36~88岁;在肿瘤发生部位上,贲门 21例、胃体26例、胃窦59例;病理分型以腺癌为主101例,黏液腺癌3例、印戒细胞癌2例;组织分化程度:低分化59例、中低分化22例、中分化15 例、高中分化5例;病理分期中ⅰb 5例、ⅱa 13例、ⅱb 24例、ⅲa 26例、ⅲb 23例、ⅲc 15例。所有患者临床诊断明确,入组后根据病、证、症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为主方,累计中药治疗时间不少于6个月,用药期间不得合并应用其他可能对肿瘤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根据复查的影像学检查、胃镜病理、肿瘤标志物等辅助检查评价术后6个月、 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累计复发转移率(残端/吻合口复发、脏器转移、淋巴结转移),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64.2.研究结果:在106例患者中,共有26例出现复发转移。最早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发现时间为术后5个月,出现复发时间最长的患者为术后34个月。术后6个月内发生复发转移的有1例;术后6-12个月内发生复发转移的有5 例,累计6例;术后12-18个月内发生复发转移的有6例,累计12例;术后 18-24个月内发生复发转移的有11例,累计23例。胃癌术后患者的6个月(0.5 年)、12个月(1年)、18个月(1.5年)、24个月(2年)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0.94%、5.66%、11.32%和21.70%,具体见表1。
65.表1复发转移情况
66.时间例数复发转移率术后0.5年内(6个月)10.94%术后1年内(12个月)65.66%术后1.5年内(18个月)1211.32%术后2年内(24个月)2321.70%
67.3.结果分析:回顾既往文献研究,有研究回顾232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该临床资料中男:女为2.89:1,tnm分期中ⅰ:ⅱ:ⅲ为1:2.3:16,组织分化程度中低分化:高中分化=2.36:1,与本研究临床特征基本一致。研究结果显示胃癌根治术后中位复发转移时间为17.3个月(95%ci:15.0~19.6),术后1、2年累积复发转移率分别为31.0%(72/232)、65.9%(153/232)[参见:陈玲,林晶, 陈丽珠,等.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j].肿瘤学杂志,2020,26(12):1052-1055.]。meta分析显示中西医综合治疗分别可降低胃癌术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复发率为52%、43%、47%,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参见:温映华,梁健,邓鑫,等.中医药联合化疗预防胃癌术后复发的meta分析[j].湖南中医杂
志,2016,32(09):145-147.]。一项中医药干预胃癌术后的随机对照研究,临床特征以男性居多、年龄45~75岁、病理以腺癌为主、分期以ⅲ期为多,与本研究临床特征基本一致。研究结果显示痰瘀同治方(半夏、陈皮、胆南星、山慈菇、丹参等)联合化疗,可将胃癌术后2年复发转移率由56.67%降至30%(p<0.05)[参见:闵亮,祁宏,王海桥,等.痰瘀同治方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后6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25(07):481-484]。由于本研究中未设立对照组,根据上述文献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胃癌术后患者的复发转移率,且作用更有优势。
[0068]
研究二:对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研究
[0069]
1.研究设计:2021年11月~2022年03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门诊的胃癌术后患者29例,按ajcc 2016年第8版ⅰa~iiia期, kps评分≥70分,腺癌27例(93.1%),腺鳞癌2例(6.9%),其中男17例,女12 例,年龄42~89岁。所有患者临床诊断明确,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为主方,治疗至少4周进行评估。
[0070]
2.研究标准:
[0071]
采用eortc-qlq-sto22和胃切除术后综合症评估量表pgsas-45进行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价,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中eortc-qlq-sto22 量包括5项症状领域(吞咽困难、疼痛、反流症状、进食受限、焦虑)和4个单一症状条目(口干、味道改变、躯体形象、脱发)两方面内容,每领域中各项评分满分均为100分。
[0072]
pgsas-45胃切除术后综合症评估量表包括来源于short form healthsurgery(sf-8)的8个条目,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rating scale,gsrs)的15个条目,另外22个条目为47个外科医生浏览来自 1777个病人的调查问卷,筛选出最能反应患者胃切除术后症状的条目,该量表可客观地综合评估胃切除术后患者的合并症,工作生活情况及生命质量。 pgsas-45包括评估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8个条目,与进食相关的8个条目,1 个与工作状态相关的条目,3个反应术后日常生活满意度的条目,25个与术后症状相关的条目。其中25个症状相关条目能反应七个方面的症状,包括:胃食管反流症状、腹痛、进食相关困扰、消化不良、腹泻、便秘以及倾倒综合征。其中1-8、38-45条目用likert 5分量表打分,9-28、30-32条目使用likert 7分量表打分。可汇总为10个主要观察指标:生活质量分量表、胃食管反流症状分量表、腹痛症状分量表、进食相关不适症状分量表、消化不良症状分量表、腹泻症状分量表、便秘症状分量表、倾倒综合征分量表、进食质量分量表、生活不满分量表。
[0073]
3.研究结果:
[0074]
治疗后eortc-qlq-sto22、pgsas-45评分结果显示(见表2-3),以该中药组合物为主方,治疗后患者在吞咽困难、疼痛、进食受限、口干、生活质量、胃食管反流、腹痛、进食相关不适、消化不良、倾倒综合征、生活不满等方面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该中药组合物能有效改善胃癌术后常见症状与提高生活质量。
[0075]
表2患者治疗前后qlq-sto22症状领域及症状条目评分结果比较(p25,p75)
[0076][0077]
*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1;δ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
[0078]
表3患者治疗前后pgsas-45胃癌观察指标评分结果比较(分,)或(p25,p75)
[0079][0080][0081]
*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1
[0082]
研究三:典型病例及疗效:
[0083]
病例1胃癌术后化疗后,单纯中医药巩固治疗,提高远期生存
[0084]
患者,女,55岁,2013年4月24日行全胃-十二指肠残端-食道下段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胃低分化腺癌,浸透胃壁全层达周围脂肪组织;未见脉管累犯(-);可见神经累犯(+);食管下端、十二指肠残端及环周切缘未见癌组织(-);淋巴结癌转移(小弯侧2/5,大弯侧0/15)。ptnm分期:iiia 期(t3n1mx)。免疫组化:ck7(-),ck20(-),p53(+),ki-67(+,>50%),s-100 (神经+),ercc-1(+),ts(+),topll(+,约30%),her-2(-),pgp(-)。术后行 folfox方案化疗6周期。首次就诊于2014年1月16日,患者诉乏力、手足麻木、畏寒、纳眠可,大便3-4
次/日,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西医诊断:胃癌;中医诊断:胃癌,阳虚毒结证。中医治法:温阳健脾、解毒抗癌。处方:生黄芪30g、党参15g、莪术9g、白芷10g、甘松10g、重楼6g、虎杖 10g、藤梨根15g、桂枝9g、杭白芍15g、桑枝15g、伸筋草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怀牛膝15g、山药15g、赤芍15g、垂盆草15g、生麦芽30g、鸡内金15g、甘草6g、白花蛇舌草15g。21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分服。
[0085]
2014年2月13日复诊:患者服上方后手足麻木、怕冷较前缓解,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继服28剂,1剂/d,水煎服,分早晚温服。此后患者门诊随诊,以上方辨证加减治疗至今,无术后不适症状。
[0086]
2022年3月9日复诊:纳多后偶有恶心,伴反酸烧心,时有腹胀,遇凉过久后易现手足麻木,纳眠可,二便调,多汗,口干口苦。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滑。中医诊断:胃癌,阳虚毒结证。考虑机体阳虚失养、药毒胶结体内,症状较初明显缓解,且应重视防治术后复发转移,“先安未受邪之地”,预先化解癌毒,继予温阳健脾、解毒抗癌。处方:生黄芪20g、党参10g、莪术9g、白芷12g、甘松12g、重楼9g、虎杖15g、藤梨根15g、桂枝6g、杭白芍15g、赤芍15g、益智仁12g、煅瓦楞子15g、桑枝15g、伸筋草15g、炒枳壳10g、生麦芽30g、鸡内金15g、甘草6g、白花蛇舌草15g、白茅根15g、。21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分服。28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分服。患者现已生存9年,历次复查未见复发转移征象。
[0087]
病例2胃癌术后化疗后,单纯中医药辨证论治,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0088]
患者,男,55岁,2019年1月行贲门癌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贲门隆起型低分化腺癌,弥漫型,呈印戒细胞癌,病变侵及黏膜及黏膜下层。淋巴结未见转移性癌(0/8),t2n0m0,免疫组化结果示:egfr(1+),mlh1(+), msh2(+),msh6(+),pms2(+),后完成替吉奥8周期化疗。首次就诊于2019年7月,患者诉平素反酸,偶恶心,无呕吐,食欲差,胃偶隐痛,饥饿时疼痛明显,神疲乏力,眠差,多梦易醒,口干,口苦,干咳,咳声清亮,小便黄,大便不成形,质黏,脾气急,舌淡胖苔白腻,脉弦细。西医诊断:贲门癌;中医诊断:胃癌,阳虚毒结证。中医治法:温阳健脾、解毒抗癌。处方:生黄芪60g、莪术9g、虎杖15g、藤梨根15g、甘松10g、白芷10g、重楼6g、党参15g、旋覆花10g(包煎)、茜草炭15g、炒枳壳10g、合欢皮 15g、炒枣仁30g、珍珠母(先煎)30g、生麦芽30g、牛膝15g、鸡内金15g、生甘草6g、白花蛇舌草15g、煅瓦楞15g,21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分服。
[0089]
2019年8月21日复诊:患者服上方后胃胀胃痛明显缓解,时有反酸,眠安,偶晨起口苦,舌红,苔薄白腻,脉弦细。效不更方,继续予28剂,1剂 /d,水煎服,分早晚温服。此后患者门诊随诊,以上方加减治疗至今,右肺上叶结节无明显进展,并且术后不适症状均已消除。
[0090]
病例3胃癌术后化疗后,单纯中医药辨证论治,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0091]
患者,男,70岁,2020年4月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提示:胃溃疡型中-低分化腺癌,大小3.0
×
2.5
×
1.5cm,病变侵润浅肌层,脉管癌栓。淋巴结可见转移性癌(17/20),t2n3m0,ⅱb期,后完成6周期xelox方案化疗。首次就诊于2020年11月30日,患者诉胃脘冷痛,喜揉按,进食不适,饥饿时疼痛明显,进食后缓解,神疲乏力,纳眠可,矢气多,味重,大便易溏稀,日1行,小便淋漓不尽感,夜尿2-3次,舌淡暗胖苔白腻,边有齿痕,脉弦。西医诊断:胃癌;中医诊断:胃癌,阳虚毒结证。中医治法:温阳健脾、解毒抗癌。处方:生黄芪30g、党参15g、莪术9g、白芷10g、甘松10g、重楼 9g、虎杖10g、藤梨根10g、炒白术15g、茯苓15g、生蒲黄10g(包煎)、山药30g、生薏苡仁30g、桑枝15g、伸筋草15g、益智仁15g、赤芍15g、炒枳壳10g、
麦芽30g、鸡内金15g、生甘草6g、白花蛇舌草15g、白茅根15g、川厚朴10g、合欢皮15g、夜交藤15g,28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分服。后自觉症状改善,在当地再服用28剂。
[0092]
2022年2月11日复诊:患者服上方后胃脘冷痛、进食不适明显缓解,夜尿减少,偶肠鸣失气,舌暗,苔白腻,脉弦。效不更方,继续予28剂,1剂 /d,水煎服,分早晚温服。此后患者门诊随诊,以上方加减治疗至今,胃癌未见进展,并且术后不适症状均已消除。
[0093]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