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易撕线的伤口引流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9406发布日期:2022-10-05 01:3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易撕线的伤口引流敷料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用敷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易撕线的伤口引流敷料。


背景技术:

2.慢性难愈性创面,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经过常规治疗干预,不能在可预期的时间内按生物学规律完全愈合的创面。常见的慢性难愈性创面包括感染导致创面、压力性损伤(压疮)、糖尿病合并创面、外伤创面、烧伤创面、动脉性溃疡、静脉性溃疡和放射性皮肤溃疡等。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发病机制复杂,病程较长,需要多学科综合性治疗。同时,慢性难愈性创面占用了大量医疗资源,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3.然而,现有银离子抗菌敷料在使用过程中普通存在对伤口出现易粘连的问题,在换药时,容易造成对患者伤口的二次损伤。为解决此类问题,通常作法是在敷料表面覆一层带孔疏水性的塑料膜,如pe、pu膜等,此方法虽能解决一些渗液较少的小伤口粘连问题,但是对于大面积伤口或渗液较多的伤口(如烧烫伤等)仍然无能为力,因此,给此类敷料的应用带来了局限。
4.专利cn2016112023997公开了一种防堵冲洗引流管,采用若干支撑柱结构形成的引流系统,具有全方位冲洗,不留有死腔,有效防止引流管堵塞,在充分冲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不与伤口发生粘连等优点,但是其只能整体使用,无法根据伤口大小规模来调整适应使用,直接用剪刀裁剪,会损伤到支撑柱,造成支撑柱掉落到创面或手术台上,给临床带来不便,支撑柱遗留在伤口内,影响伤口愈合,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5.如果引流敷料的大小能根据患者伤口大小方便裁剪调整大小,则能减少支撑柱脱落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易撕线的伤口引流敷料。
7.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易撕线的伤口引流敷料,包括敷料主体,所述敷料主体由基体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基体层上下两面的若干支撑柱组成,两个面上的所述支撑柱分别形成第一接触层和第二接触层,用于接触伤口,并且每个面上的支撑柱之间的间隙形成横向与纵向的引流冲洗通道网,用于引流液和冲洗液的通过,所述基体层上分布有易撕线槽,所述易撕线槽将基体层分成若干块,便于沿着易撕线槽裁剪或手撕。
8.进一步的,所述易撕线槽将基体层分成圆形、椭圆形、矩形中的一种或多种,便于裁剪或手撕下来直接成对应的形状,适应不同伤口。
9.进一步的,所述易撕线槽的截面为v形槽或两个v形槽尖部相抵的双v形槽,易于裁剪或手撕。
10.进一步的,所述敷料主体的材质为抗菌材料或表面附有抗菌涂层,使其表面具有
抗菌性。
11.进一步的,所述敷料主体的表面附有抗菌涂层,所述抗菌涂层为银涂层、碘涂层、抗生素涂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12.进一步的,所述基体层中设有若干贯通上下两面的引流通隙,使得基体层与支撑柱间形成纵横贯通引流冲洗通道网,便于引流液和冲洗液的充分浸润及流通。
13.进一步的,所述引流通隙为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条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敷料基体层两面设有支撑柱形成纵横贯通引流网,引流通畅,有效防堵。
15.2)以支撑柱结构代替海绵结构,能避免冲洗液被海绵敷料吸收,冲洗液从伤口底部流经整个伤口感染病灶,360
°
全方位立体冲洗,使整个创面处于无毒素、无致病菌、无坏死组织、湿润的良好环境,有利于肉芽组织生长,更换时支撑柱结构不与伤口发生粘连,减少患者痛苦。
16.3)敷料主体的材质为抗菌材料或表面附有抗菌涂层,具有抗菌能力,能快速控制感染,有利于伤口愈合。
17.4)使用时,可根据估患者伤口创面的大小规模,沿着易撕线槽裁剪或手撕一块与患者伤口创面的大小规模接近的抗菌敷料,方便裁剪抗菌敷料调整大小,减少支撑柱脱落风险。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发明的平面结构图;图4为本发明的平面结构局部放大图。
19.图中标号说明:1、基体层,11、易撕线槽,12、引流通隙,2、支撑柱,21、第一接触层,22、第二接触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2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带易撕线的伤口引流敷料,包括敷料主体,所述敷料主体由基体层1、以及设置于所述基体层1上下两面的若干支撑柱2组成,两个面上的所述支撑柱2分别形成第一接触层21和第二接触层22,用于接触伤口,并且每个面上的支撑柱2之间的间隙形成横向与纵向的引流冲洗通道网,用于引流液和冲洗液的通过,所述基体层1上分布有易撕线槽11,所述易撕线槽11将基体层1分成若干块,便于沿着易撕线槽11裁剪或手撕。
22.所述易撕线槽11将基体层1分成圆形、椭圆形、矩形中的一种或多种,便于裁剪或手撕下来直接成对应的形状,适应不同伤口。
23.所述易撕线槽11的截面为v形槽或两个v形槽尖部相抵的双v形槽,易于裁剪或手撕。
24.所述敷料主体的材质为抗菌材料或表面附有抗菌涂层,使其表面具有抗菌性。
25.所述敷料主体的表面附有抗菌涂层,所述抗菌涂层为银涂层、碘涂层、抗生素涂层
中的一种或多种。
26.在本实施例中,如果采用抗菌涂层的方式,那么抗菌涂层的实现可采用公知的方式,也可采用如下方式:方式一步骤(1)对敷料主体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清洗、干燥、风淋处理、co60射线辐照;步骤(2)配制浸泡液:浸泡液为可溶性金属盐溶液和/或纳米金属氧化物粒子分散液;其中,可溶性金属盐溶液成分为可溶性的金属盐或金属络合物的均匀水溶液,包括硝酸银溶液、银氨溶液、铜氨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氯化锌溶液、硝酸锌溶液、硝酸镉溶液、硝酸铁溶液、醋酸铜溶液、醋酸锌溶液、氯化镁溶液、硝酸镁溶液以及其他公知的相关金属的均匀盐溶液或络合物溶液;纳米金属氧化物粒子分散液成分为纳米金属氧化物粒子均匀分散于溶剂中所得的均匀悬浊液,纳米金属氧化物粒子包括氧化锌、氧化铜、氧化镁、纳米银、二氧化钛、五氧化二钒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上混合;将步骤(1)中处理完成的敷料主体充分浸没于步骤(2)配制的浸泡液中;浸泡后的敷料主体进行干燥处理、co60射线辐照、密封包装。
27.方式二应用磁控溅的方法,将抗菌材料作为靶材,喷镀到敷料主体上,抗菌材料附着力强,能达到持续抗菌作用。
28.所述基体层1中设有若干贯通上下两面的引流通隙12,使得基体层1与支撑柱2间形成纵横贯通引流冲洗通道网,便于引流液和冲洗液的充分浸润及流通。
29.所述引流通隙12为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条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30.本发明的用法及原理使用时,先评估患者伤口创面的大小规模,然后沿着易撕线槽11裁剪或手撕一块与患者伤口创面的大小规模接近的抗菌敷料,将该抗菌敷料放于患者伤口创面上,使得抗菌敷料覆盖住所有创面,然后用医用半透明薄膜封闭,连接引流管,引流管接通相应的负压源,含有抗菌成分的基体层1和支撑柱2(形成的引流冲洗通道网)既能充分引流,又有抗菌功能,能快速控制感染,有利于伤口愈合,每3-5天更换一次抗菌敷料,更换时支撑柱2不会与伤口发生粘连,减少患者痛苦。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