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适应训练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60134发布日期:2022-09-27 22:56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适应训练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适应训练治疗仪。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供,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同时,又由于交通工具的普遍运用,人们的日常运动越来越少,这就导致了吃多动少,进而带来了一系列的病症,如因血脂,导致血管堵塞,甚至导致的脑部中风等。
3.除上述原因导致的脑卒中以外,颈动脉狭窄也可能引起脑部中风,对于此类病症,近年来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30、40岁左右的人群发病比例在不断提升。目前,对于发病后的病人,主要有两种治疗方式,一是常年吃药维持,此外就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然而,常年吃药会毫无疑问的带来其他副作用,而手术又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风险。
4.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无需常年吃药、也不用进行手术,无副作用,并能达到对机体的心脏、脑的缺血产生保护和预防效果,缓解高血压症状的预适应治疗仪,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常年吃药、也不用进行手术,无副作用,并能达到对机体的心脏、脑的缺血产生保护和预防效果,缓解高血压症状的预适应治疗仪。
6.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预适应训练治疗仪,包括底壳和可拆卸地与底壳连接的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显示屏和若干个按键;所述底壳内设有电源,以及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的连接板;所述底壳内还设有若干个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底壳内还设有若干个气泵,所述气泵分别通过气管与若干个所述电磁阀连通;所述电源分别与若干个所述气泵电连接,所述电源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电磁阀电连接。此结构的预适应训练治疗仪,使用时,将其绑在上臂上,通过对上臂间歇缺血再灌注训练,可辅助提高远程器官缺血预适应能力,持续性的训练,可有效激发机体产生内源性保护物质,并可以示波法测量成人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率。相对而言,患者无需常年吃药、也不用进行手术,无副作用,通过预适应训练治疗仪的持续训练,便可能达到对机体的心脏、脑的缺血产生保护和预防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高血压症状。
7.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气泵包括第一气泵和与第一气泵相对设置的第二气泵,所述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的结构相同。
8.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壳体内还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有若干个连通的连接孔。
9.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为七个,所述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分别与其中的两个连接孔连接。
10.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电磁阀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双
向电磁阀,所述双向电磁阀分别与所述连接头中的两个连接孔连接。
11.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电磁阀还包括单向电磁阀,所述单向电磁阀与所述连接头中的一个连接孔连接。
12.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底壳的两端还分别设有呈中空状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通过气管与所述连接头中的两个连接孔连接。
13.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底壳中还设有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14.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上盖上还分别设有背光板和面板,所述背光板和面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两侧。
15.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按键包括测量和采集按键、初级训练按键、标准训练按键和开关按键,所述测量和采集按键、初级训练按键、标准训练按键和开关按键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17.图1为本发明一种预适应训练治疗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
19.图3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对应关系为:
21.1面板
ꢀꢀꢀꢀꢀꢀꢀꢀꢀꢀꢀꢀꢀꢀ
2显示屏
ꢀꢀꢀꢀꢀꢀꢀꢀꢀꢀꢀꢀ
3背光板
22.4上盖
ꢀꢀꢀꢀꢀꢀꢀꢀꢀꢀꢀꢀꢀꢀ
5电路板
ꢀꢀꢀꢀꢀꢀꢀꢀꢀꢀꢀꢀ
6压块
23.7第一气泵
ꢀꢀꢀꢀꢀꢀꢀꢀꢀꢀ
8第一连接件
ꢀꢀꢀꢀꢀꢀꢀꢀ
9底壳
24.10双向电磁阀
ꢀꢀꢀꢀꢀꢀꢀ
11单向电磁阀
ꢀꢀꢀꢀꢀꢀꢀ
12开关
25.13电池
ꢀꢀꢀꢀꢀꢀꢀꢀꢀꢀꢀꢀꢀ
14连接头
ꢀꢀꢀꢀꢀꢀꢀꢀꢀꢀꢀ
15喇叭
26.16按键
ꢀꢀꢀꢀꢀꢀꢀꢀꢀꢀꢀꢀꢀ
17第二气泵
ꢀꢀꢀꢀꢀꢀꢀꢀꢀ
18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28.本发明实施例如下,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预适应训练治疗仪,包括底壳9和可拆卸地与底壳9连接的上盖4,上盖4上设有显示屏2和若干个按键16,显示屏2用于实时显示相关数值,按键16用于操控预适应训练治疗仪。底壳9内还设有用于为预适应训练治疗仪提供电力的电源,对于电源,可以为充电的电池13,也可以外用连接电源。同时,底壳9内还设有与电源电连接的电路板5,电路板5具体为pcba电路板。底壳9内还设有若干个电磁阀,若干个电磁阀同时也分别与电源电连接。底壳9内还设有若干个气泵,气泵分别通过气管与若干个电磁阀连通。为保证气泵正常工作,电源分别与若干个气泵电连接,同时,电源分别与若
干个所述电磁阀电连接。此结构的预适应训练治疗仪,使用时,将其绑在上臂上,通过对上臂间歇缺血再灌注训练,可辅助提高远程器官缺血预适应能力,持续性的训练,可有效激发机体产生内源性保护物质,并可以示波法测量成人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率。相对而言,患者无需常年吃药、也不用进行手术,无副作用,通过预适应训练治疗仪的持续训练,便可达到对机体的心脏、脑的缺血产生保护和预防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高血压症状。
2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对于气示,具体包括第一气泵7和与第一气泵7相对设置的第二气泵17,并且,第一气泵7和第二气泵17的结构相同。
3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壳体内还设有连接头14,所述连接头14设有若干个连通的连接孔。
3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对于连接孔的数量,具体为七个,即七通连接孔,第一气泵7和第二气泵17分别与其中的两个连接孔连接。
3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对于电磁阀,具体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双向电磁阀10,双向电磁阀10分别与多个连接头14中的两个连接孔连接。
3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对于电磁阀,还包括单向电磁阀11,单向电磁阀11与多个连接头14中的一个连接孔连接。
3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底壳9的两端还分别设有呈中空状的第一连接件8和第二连接件18,第一连接件8和第二连接件18分别通过气管与连接头14中的最后两个连接孔连接。通过第一连接件8和/或第二连接件18与绑带连接,并通过气泵为绑带提供气压。
3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底壳9中还设有扬声器,扬声器与电源电连接,对于扬声器,具体可以为喇叭15,进行血压测量时,通过喇叭15可实时播报相关测量值,并提示用户是否正常。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盖4上还分别设有背光板3和面板1,背光板3和面板1分别设置于所述显示屏2的两侧,更为具体地,面板1即透明面贴,设置于显示屏2的上方,背光板3设置于显示屏2的下方。
3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对于按键16,具体包括测量和采集按键、初级训练按键、标准训练按键和开关12,测量和采集按键、初级训练按键、标准训练按键和开关12分别与电路板5电连接,对于开关12,可以为翘板开关,也可以为滑动式开关。此外,底壳9中还设有压块6,压块6用于压设于第一气泵7上。
37.工作过程中,当预适应训练治疗仪用于血压测量时,第一充气泵开始充气加压,两个双向电磁阀10(其中一个带有泄气嘴)与单向电磁阀11处于关闭状态,这时第一充气泵往第二连接件18处施加压力,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第一充气泵停止充气,此时,带泄气嘴的双向电磁阀10打开,通过泄气嘴缓慢漏气,其它电磁阀则处于关闭状态,此过程中通过电路板5上的传感器和芯片去感应和分析心率和血压,最后血压测量完成。
38.当预适应训练治疗仪用于训练模式时,训练时第一气泵7和第二气泵17同时充气加压,带泄气嘴的双向电磁阀10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单向电磁阀11也处于关闭状态,另一双向电磁阀10会一直处于打开状态,这时第一气泵7和第二气泵17同时往与第一连接件8和第
二连接件18处连接的臂带施加压力,具体地,压力范围在基础血压值的基础上加压40mmhg,保持一定时间后单向电磁阀11打开,使臂带内的压力快速释放,进行五次上述循环,训练结束。
39.上述结构的预适应训练治疗仪,如前所述使用时,用臂带将其绑在上臂上,通过对上臂间歇缺血再灌注训练,可辅助提高远程器官缺血预适应能力,持续性的训练,可有效激发机体产生内源性保护物质,并可以示波法测量成人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率。相对而言,患者无需常年吃药、也不用进行手术,无副作用,通过预适应训练治疗仪的持续训练,便可能达到对机体的心脏、脑的缺血产生保护和预防的效果,同时有效缓解患者的高血压症状。此外,其还具备测量血压、心率等功能。
4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