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评估上气道塌陷的多模态鼻咽喉镜系统

文档序号:31858945发布日期:2022-10-19 04:02阅读:8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耳鼻喉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评估上气道塌陷的多模态鼻咽喉镜系统。


背景技术: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睡眠时反复上气道阻塞塌陷,出现以呼吸暂停、间歇低氧血症及睡眠结构紊乱为特征的一种常见慢性疾病。osahs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意外等多种全身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和源头性疾病,与睡眠猝死密切相关。
3.治疗的重点是解除上气道梗阻,然而鼻腔扩容术、腭咽成形手术等单纯外科手术的总体成功率不高,难点在于精准判断上气道梗阻部位及阻塞严重程度,以此设计治疗方案及预判手术疗效。目前osahs临床诊断,最主要的有多导睡眠监测和鼻咽喉镜检查。多导睡眠监测主要确诊osahs并对病情严重程度分类,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主要用于判断患者上气道阻塞塌陷的部位,解剖狭窄因素及阻塞的原因。
4.临床上应用鼻咽喉镜检查时,往往需要患者应用muller动作(捏鼻用力吸气)来模拟睡眠打肝轩时上气道负压状态塌陷,以此推测上气道发生狭窄阻塞的可能部位和原因。但在患者muller动作时主观用力程度的大小以及操作是否准确会影响检查结果。因此,需要对上气道进行形态学检查时实时监测气道压力,以了解在不同的压力状态下鼻咽平面、腭咽平面和舌咽平面截面积的变化情况。现有的耳鼻咽喉内镜检查并没有实时进行上气道压力监测的装置,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评估上气道塌陷的多模态鼻咽喉镜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用于评估上气道塌陷的多模态鼻咽喉镜系统,能在短时间内精确评估上气道阻塞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因素,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并用于减重及体位治疗等一般治疗,以及用于口腔矫治器治疗、外科手术、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等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估及方案调整。
6.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评估上气道塌陷的多模态鼻咽喉镜系统,包括耳鼻咽喉内镜,所述耳鼻咽喉内镜上设置有摄像头,所述耳鼻咽喉内镜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摄像头图像采集区域气流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摄像头用于实时采集上气道的影像,并在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计算气道截面积。
7.优选的,所述耳鼻咽喉内镜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鼻腔出口气流压力变化的第二压力传感器。
8.优选的,所述耳鼻咽喉内镜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上气道内部气流温度变化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上气道外部气流温度变化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9.优选的,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转换器处理信号,视频采集卡存储信息,并
通过图文数据打印输出装置打印图文报告。
10.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评估上气道塌陷的多模态鼻咽喉镜系统,通过同步记录osahs患者发生阻塞性呼吸事件时的上气道压力绝对值和上气道形态学改变,同时从客观和主观方面评估患者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程度、部位。有利于同一患者减重及体位治疗等一般治疗,以及用于口腔矫治器治疗、外科手术、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等治疗方案前后的纵向比较,以及不同患者之间疗效的横向比较。
11.本方案精确评估上气道阻塞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因素,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并用于减重及体位治疗等一般治疗,以及用于口腔矫治器治疗、外科手术、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等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估及方案调整。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耳鼻咽喉内镜;2、摄像头;3、第一压力传感器;4、第二压力传感器;5、第一温度传感器;6、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5.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用于评估上气道塌陷的多模态鼻咽喉镜系统,包括耳鼻咽喉内镜1,耳鼻咽喉内镜1上设置有摄像头2,摄像头2还包括现有的视频图像识别系统。耳鼻咽喉内镜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摄像头2图像采集区域气流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3,第一压力传感器3检测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摄像头2自动捕捉咽喉内镜图像并计算其气道截面积。多个压力传感器和多个温度传感器均通过信号转换器处理信号,视频采集卡存储信息,并通过图文数据打印输出装置打印图文报告。图文数据打印输出装置采用医疗用打印机或其他打印设备。信号转换器为现有的通过数电的原理将电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的设备。视频采集卡是将视频信号等输出的视频数据或者视频音频的混合数据输入电脑或打印机,并转换成电脑或打印机可辨别的数字数据,存储在电脑中,成为可编辑处理的视频数据文件。
16.耳鼻咽喉内镜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鼻腔出口气流压力变化的第二压力传感器4。通过对比第二压力传感器4与第一压力传感器3两处的气流变化,使得第一压力传感器3检测上气道塌陷处的气流变化更明显,评估更准确。
17.耳鼻咽喉内镜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上气道内部气流温度变化的第一温度传感器5,以及用于检测上气道外部气流温度变化的第二温度传感器6。检测上气道内外空气温度变化,反映的是上气道通气功能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人体鼻腔会对进入的气流加热,保证其温度适应于人体,当内外温度不变时或温差低于正常值时,表示上气道通气功能存在异常,反之,则上气道通气功能正常。
18.现有技术中的耳鼻咽喉内镜显示系统通过实时监测鼻腔出口的压力变化,配合耳
鼻咽喉内镜摄像系统获取气道内部影像,当鼻腔出口压力达到一定值时,自动采集气道内的截面积和动态等图像变化。该系统耳鼻咽喉内镜包括软镜及硬镜,软镜为电子鼻咽喉镜,获取上气道内部影像,与气道压力监测装置为两个独立装置,该技术通过位于前鼻孔的橄榄头鼻塞通过无毒的塑料管或医用硅胶软管与压力传感器连接,通过实时监测鼻腔出口的压力变化间接反映上气道的压力,而无法对不同上气道阻塞平面进行分段压力测量。并且压力测量与上气道内部影像监测点不在同一部位。
19.本发明中根据压力变化进行的拍照和气道截面积计算与现有技术又有所区别,区别在于现有技术中对鼻腔出口处的压力检测,是针对整个上气道的整体压力变化,其获取的图像虽然是气道内图像,但并非一定是阻塞塌陷处的图像。而本发明中的压力传感器与鼻咽喉镜一体化,可以实时监测鼻咽喉镜进入过程中的上气道压力变化,鼻咽喉镜摄像头2检测到上气道阻塞塌陷的形态学变化时,压力传感器可以同步反映该段上气道阻塞塌陷平面的压力变化,通过拍照和摄像采集图形信号的同时,采集压力信号并同步输出。通过同步记录osahs患者发生阻塞性呼吸事件时的不同阻塞平面上气道压力绝对值和上气道形态学改变,同时从客观和主观方面评估患者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程度、部位。
20.有利于同一患者减重及体位治疗等一般治疗,以及用于口腔矫治器治疗、外科手术、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等治疗方案前后的纵向比较,以及不同患者之间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的横向比较。尤其对于上气道塌陷部位及程度相同但疗效差异较大的患者,形态学测量结合同步压力测试对上气道进行综合评估,可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1.另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气道压力监测技术,是在睡眠状态下的长时间监测,其无法配合鼻咽喉镜采集上气道的影像并计算气道截面积,与本发明的应用场景不同,无法在短时间内确定上气道的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在短时间内精确评估上气道阻塞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因素,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并用于减重及体位治疗等一般治疗,以及用于口腔矫治器治疗、外科手术、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等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估及方案调整。
22.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