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45615发布日期:2022-11-26 11:1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阴阳失调,既指病证,也指病机;指机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的统称;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素的作用,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所出现的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气血等相互关系的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运动失常的概括。包括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以及阴阳离决等;其中阴阳偏衰为因机体阳气亏虚不足,表现出正虚或病邪已退而正气虚弱,或病邪虽有而亦不盛的病理反应低下状态;机体阳气虚损,机能衰退,机体反应性低下,代谢活动减退,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阴寒邪盛伤阳,或误用、过用寒凉之品伤阳等所致。阳虚不足,则推动、激发、兴奋作用减退,抑制之势增强。阳虚则气化失司,蒸腾无力,以致水谷不化,水温泛滥,或湿浊内生。总之,阳气虚衰,其病理表现多为一系列虚寒性征象;
3.阴阳失调通过药物治疗阴阳失调,比较常见的是补阳的药物,使补其不足,这样能够使阴阳重新平衡,但药物较苦,部分患者难以坚持长期服用,并且药物熬制的过程繁琐,并且熬制的时间长,部分患者觉得麻烦,会放弃使用药物治疗,而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绒,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作用机制与针灸有相近之处,并与针灸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诸多优点;且目前国内对于灸法治疗阴阳失调的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及其制备方法,用于治疗阴阳偏衰导致的虚寒性病人。
5.一种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6.5-10份的肉桂、5-30份的干姜、5-15份的吴茱萸、5-10份的高良姜、5-15 份的蜀椒、5-10份的胡椒、5-15份的荜菝、5-15份的毕澄茄、5-15份的丁香、 10-30份的小茴香、5-10份的砂仁、5-10份的草豆寇、65份-185份的艾草组成。
7.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s101;选取肉桂、干姜、吴茱萸、高良姜、蜀椒、胡椒、荜菝、毕澄茄、丁香、小茴香、砂仁、草豆寇组成原料;
9.s102;将步骤s101获得的原料研磨成细粉原料,然后进行超声处理;
10.s103;将步骤s102获得的细粉原料与艾草混合,得到艾绒。
11.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步骤s101中的比例为:5-10份的肉桂、 5-30份的干姜、5-15份的吴茱萸、5-10份的高良姜、5-15份的蜀椒、5-10份的胡椒、5-15份的荜菝、
5-15份的毕澄茄、5-15份的丁香、10-30份的小茴香、 5-10份的砂仁、5-10份的草豆寇。
12.进一步的,步骤s102中超声处理的步骤包括:
13.s1021;将步骤s101获得的原料置于蒸馏水中,并加75%甲醇稀释,得到混合悬浮液;
14.s1022;将步骤s1021获得的混合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再进行冷却离心处理。
15.进一步的,步骤s1022中超声处理的时间为25-35min。
16.进一步的,步骤s1022中离心处理的离心转速为4500-5200转/分,离心时间为10-20min。
17.进一步的,步骤s103中的细粉原料与艾草混合的过程中,需要加入粘合剂。
18.进一步的,粘合剂为1-5份的生粉和1-5份水所组成的混合物。
19.进一步的,步骤s103中细粉原料与艾草的比例为1:1。
20.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s104:将步骤s103获得的艾绒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摊放,每隔5-6h进行一次翻转,总持续24h即可。
2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的所采用的艾草具有温补阳气的作用,更佐助了肉桂、干姜、吴茱萸、高良姜、蜀椒等补阳益气的中药;胡椒、荜菝、毕澄茄等温中散寒的中药;丁香、小茴香、砂仁、草豆寇等温中散寒的中药,同时选取合适的穴位进行艾灸,可以起到的祛寒回阳、温肺化饮、温中散寒的作用而达到阴阳调理目的。
22.此外本发明提供的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原料进行超声振荡处理,超声波传递过程也是能量传递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引起热学效应。热效应可以引起人体血管功能和代谢过程的变化,并发生一系列的复杂的神经反射,在人体组织产生各种效应,同时有研究表明超声波能够促进循环、加快组织的软化、增加细胞的新陈代谢等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5-10 份的肉桂、5-30份的干姜、5-15份的吴茱萸、5-10份的高良姜、5-15份的蜀椒、5-10份的胡椒、5-15份的荜菝、5-15份的毕澄茄、5-15份的丁香、10-30 份的小茴香、5-10份的砂仁、5-10份的草豆寇、65份-185份的艾草。
25.本复方艾绒中采用的肉桂为大热之品,有益火消阴、温补肾阳的作用,故适用于命门火衰、畏寒肢冷;而干姜具有善温脾胃之阳而除里寒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脘腹冷痛,阴寒内盛,吴茱萸温散开郁、疏肝暖脾,善解厥阴肝经的郁滞,而有行气止痛的良效,适用于缓解冷痛;高良姜善散脾胃寒邪,且有温中止痛之功,故适用于脘腹冷痛等病症。蜀椒味辛大热,善散阴冷,能温中而止痛,暖脾而止泻,适用于胃腹冷痛;胡椒性热,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故可用于胃寒所致的吐泻、腹痛等症,常配合高良姜、荜菝等同用;荜菝辛
热,善走肠胃,能温胃腑沉冷,又解大肠寒郁,功能温中散寒,故对胃寒引起的脘腹疼痛、呕吐、腹泻等症,常与高良姜等配合应用。毕澄茄功能温暖脾胃、散寒止痛,具有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常常与吴茱萸和高良姜配合使用;丁香温中散寒,善于降逆。用于胃腹冷痛、呃逆、肾阳不足,及寒湿带下等症状,一般与肉桂配合使用;小茴香具有理气止痛,调中和胃的作用,适用于寒疝腹痛、胃寒呕吐,胃腹冷痛等症,一般与吴茱萸配合使用;砂仁具有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的作用,应用于寒泻冷痢等症状。
26.其中肉桂益火消阴、干姜温肺化痰、高良姜散寒止痛,三者共为君药,胡椒温中散寒、荜菝温胃腑沉冷、砂仁化湿理气,三者共为臣药;君臣协同起到祛寒回阳、温肺化饮、温中散寒之效;佐以吴茱萸疏肝暖脾、行气止痛、蜀椒温中止痛、毕澄茄行气止痛、丁香活血止痛,小茴香作为使药来调中和胃。
27.本发明公开了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8.s101;选取肉桂、干姜、吴茱萸、高良姜、蜀椒、胡椒、荜菝、毕澄茄、丁香、小茴香、砂仁、草豆寇组成原料;具体为5-10份的肉桂、5-30份的干姜、 5-15份的吴茱萸、5-10份的高良姜、5-15份的蜀椒、5-10份的胡椒、5-15份的荜菝、5-15份的毕澄茄、5-15份的丁香、10-30份的小茴香、5-10份的砂仁、 5-10份的草豆寇。
29.s102;将步骤s101获得的原料研磨成细粉原料,然后进行超声处理;
30.s1021;将步骤s101获得的原料置于蒸馏水中,并加75%甲醇稀释,得到混合悬浮液;
31.s1022;将步骤s1021获得的混合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的时间为 25-35min;再进行冷却离心处理,离心转速为4500-5200转/分,离心时间为 10-20min。
32.本发明提供的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原料进行超声振荡处理,超声波传递过程也是能量传递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引起热学效应。热效应可以引起人体血管功能和代谢过程的变化,并发生一系列的复杂的神经反射,在人体组织产生各种效应,同时有研究表明超声波能够促进循环、加快组织的软化、增加细胞的新陈代谢等作用。
33.同事利用冷等离子体的性质,提高中药的表面张力和表面润湿性,便于有毒物质和刺激物的迁移。
34.s103;将步骤s102获得的细粉原料与等质量的艾草细粉混合,混合的过程中需要增加粘合剂,粘合剂为1-5份的生粉和1-5份水所组成的混合物。然后得到艾绒。
35.s104:将步骤s103获得的艾绒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摊放,每隔5-6h 进行一次翻转,总持续24h即可。
36.利用摊放这一工序去除艾绒表面的水分。
37.实施例1;选取5份的肉桂、15份的干姜、12份的吴茱萸、6份的高良姜、 8份的蜀椒、7份的胡椒、6份的荜菝、12份的毕澄茄、9份的丁香、21份的小茴香、8份的砂仁、10份的草豆寇组成原料,将原料置于蒸馏水中,并加75%甲醇稀释,得到混合悬浮液,再将获得的混合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30min;之后在离心转速为5000转/分进行冷却离心处理12min,再将细粉原料与艾草混合,得到艾绒,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摊放,每隔6h进行一次翻转,摊放24h 即得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
38.实施例2;选取7份的肉桂、26份的干姜、13份的吴茱萸、6份的高良姜、 10份的蜀椒、5份的胡椒、7份的荜菝、6份的毕澄茄、10份的丁香、15份的小茴香、10份的砂仁、9份的草
豆寇组成原料,将原料置于蒸馏水中,并加75%甲醇稀释,得到混合悬浮液,再将获得的混合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25min;之后在离心转速为4500转/分进行冷却离心处理19min,再将细粉原料与艾草混合,得到艾绒,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摊放,每隔6h进行一次翻转,摊放24h 即得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
39.实施例3;选取7份的肉桂、15份的干姜、5份的吴茱萸、5份的高良姜、 9份的蜀椒、8份的胡椒、13份的荜菝、7份的毕澄茄、15份的丁香、11份的小茴香、10份的砂仁、9份的草豆寇组成原料,将原料置于蒸馏水中,并加75%甲醇稀释,得到混合悬浮液,再将获得的混合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35min;之后在离心转速为5200转/分进行冷却离心处理20min,再将细粉原料与艾草混合,得到艾绒,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摊放,每隔6h进行一次翻转,摊放24h 即得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
40.实施例4;选取10份的肉桂、30份的干姜、10份的吴茱萸、7份的高良姜、15份的蜀椒、8份的胡椒、15份的荜菝、11份的毕澄茄、14份的丁香、16份的小茴香、7份的砂仁、7份的草豆寇组成原料,将原料置于蒸馏水中,并加75%甲醇稀释,得到混合悬浮液,再将获得的混合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27min;之后在离心转速为4700转/分进行冷却离心处理15min,再将细粉原料与艾草混合,得到艾绒,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摊放,每隔6h进行一次翻转,摊放24h 即得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
41.实施例5;选取7份的肉桂、5份的干姜、15份的吴茱萸、10份的高良姜、 5份的蜀椒、8份的胡椒、14份的荜菝、15份的毕澄茄、9份的丁香、10份的小茴香、7份的砂仁、7份的草豆寇组成原料,将原料置于蒸馏水中,并加75%甲醇稀释,得到混合悬浮液,再将获得的混合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26min;之后在离心转速为4900转/分进行冷却离心处理10min,再将细粉原料与艾草混合,得到艾绒,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摊放,每隔6h进行一次翻转,摊放24h 即得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
42.实施例6;选取9份的肉桂、16份的干姜、14份的吴茱萸、9份的高良姜、 8份的蜀椒、10份的胡椒、5份的荜菝、5份的毕澄茄、5份的丁香、30份的小茴香、5份的砂仁、8份的草豆寇组成原料,将原料置于蒸馏水中,并加75%甲醇稀释,得到混合悬浮液,再将获得的混合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30min;之后在离心转速为5200转/分进行冷却离心处理19min,再将细粉原料与艾草混合,得到艾绒,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摊放,每隔5h进行一次翻转,摊放24h即得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
43.实施例7;选取7份的肉桂、16份的干姜、8份的吴茱萸、5份的高良姜、 14份的蜀椒、9份的胡椒、10份的荜菝、10份的毕澄茄、11份的丁香、19份的小茴香、6份的砂仁、5份的草豆寇组成原料,将原料置于蒸馏水中,并加75%甲醇稀释,得到混合悬浮液,再将获得的混合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35min;之后在离心转速为5000转/分进行冷却离心处理17min,再将细粉原料与艾草混合,得到艾绒,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摊放,每隔5h进行一次翻转,摊放24h 即得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
44.优选实施例;选取8份的肉桂、17份的干姜、11份的吴茱萸、6份的高良姜、13份的蜀椒、7份的胡椒、7份的荜菝、14份的毕澄茄、12份的丁香、24 份的小茴香、6份的砂仁、7份的草豆寇组成原料,将原料置于蒸馏水中,并加 75%甲醇稀释,得到混合悬浮液,再将获得的混合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31min;之后在离心转速为4700转/分进行冷却离心处理17min,再将细粉原料与艾草混合,得到艾绒,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摊放,每隔6h进行一次翻
转,摊放 24h即得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
45.为了对比本技术技术效果,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虚寒性病人200 人,然后将这200位病人随机分为2组,第一组采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进行艾灸处理一疗程;其中一个疗程12天,每周6天,中间可有两天休息,入选者均治疗1个疗程,共计治疗2周,每个治疗日内灸1-2 次,每次灸3组;另外一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内服处理一疗程,其中一个疗程12 天,每周7天,入选者均治疗1个疗程,共计治疗2周,每个治疗日服用2次,每次100-200ml;治疗后询问病人的情况,并按照评分标准记录并统计;
46.艾灸过程为:将艾灸盒置于脐部上,并将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并排塞入艾灸盒中部的艾灸孔,点燃艾绒,待艾绒彻底熄灭后,常规消毒脐部周围皮肤并用胶贴将留在神阙穴中的艾绒封住,于4小时后揭去,即完成一组艾灸。实施时,患者可取仰卧位,也可以佩戴外固定套后,采取坐位或适当活动,即保护施灸部位,注意保暖又保护隐私。
47.补中益气汤内服过程为:取黄芪15g、人参(党参)15g、白术10g、炙甘草 15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柴胡12g、生姜9片、大枣6枚,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ml,煎至100-200ml,去滓后服用;
48.虚寒性病人的评分标准见表1;
49.表1:虚寒性病人的评分标准表
50.得分评价0毫无效果1作用较小2作用一般3作用较好4基本康复
51.经过一个疗程后,第一组采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进行艾灸处理中有17位病人表示基本康复,21位病人表示作用较好;43位病人表示作用一般;19位病人表示作用较小,按照表一的平均得分为2.36;另外一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内服处理中有5位病人表示基本康复,19位病人表示作用较好;36位病人表示作用一般;23位病人表示作用较小;17位病人表示毫无效果,按照表一的平均得分为1.72;因此本阴阳调理灸用复方艾绒在治疗阴阳偏衰导致的虚寒性病人的效果较好。
52.典型病例
53.1)张某,男,51岁;2022年2月20日来湖北省中医院问诊,主要为胃部不适,进食寒凉食物后出现胃脘疼痛,得温痛减,甚至有呕吐清水痰涎的症状,予以上方艾灸一疗程,胃部疼痛消退。
54.2)李某,女,54岁,2022年2月26日来湖北省中医院问诊,主要为小腹冷痛、怕冷、手足发凉,间断使用上方艾灸,均能缓解。
55.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