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

文档序号:32346147发布日期:2022-11-26 11:2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

1.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2.视疲劳是一种眼科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眼干、眼涩、眼酸胀,视物模糊甚至视力下降,直接影响着人的工作与生活,且在情绪紧张以及睡眠欠佳的情况下加重。唐朝孙思邈之《千金要方》记载:“读书、搏弈过度而伤目者,谓肝劳”,与本病有共同的病因即过度用眼。现代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过用目力、劳心伤神密切相关,病位在肝、心、肾,病因病机为劳瞻竭视,筋经张而不弛,肝肾精血亏耗,精血不足,筋失所养,调节失司,发为本病。从客观指标来看,视觉系统要对近距离的外界物体保持清晰的聚焦,需要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来实现,视觉系统包括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必须准确无误地满足调节刺激需求,并且保证眼部肌肉有足够的调节储备力和灵活性,才能维持人眼清晰、舒适、持久地视物。
3.研究表明,持续近距离用眼可使近视患病率明显增高,近视度数加深。对于成年人,尤其是现今办公室白领人群,长期近距离视屏终端的使用,使眼睫状肌肌张力增加不堪负荷产生痉挛,表现为一系列视觉干扰为主的视疲劳症状,调查显示64%~90%的电脑工作者会出现这一病症。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视疲劳发病率与视频终端的使用呈正相关,且逐年递增。视疲劳不仅影响工作更影响心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更有甚者诱发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发生,干预及治疗迫在眉睫。目前视疲劳治疗市场上前景巨大,但治疗手段单一,保健及辅助产品种类樊多良莠不齐,因此有效且正规的治疗手段显得十分重要且迫切需要。
4.视频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操作因素vdt综合症,即看计算机屏幕或者操作计算机的时候,因为长时间过度应用近视力,从而导致复杂的视觉与眼部问题,专家将之统称为vdt视疲劳综合征。vdt工作者的特点是视觉长期在文稿、键盘、屏幕间来回移动,因此要求相对频繁的眼部活动。国外学者katsuyama等经过动物实验表明,实验对象眼球运动超过一定的负荷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充足的休息,会造成眼外肌疲劳,特别是睫状肌,导致人体眼球调节能力降低,从而造成视疲劳。yoshioka等学者的实验表明,视疲劳与电脑屏幕暴露时间及睡眠质量等两者存在明显的关联,并且电脑屏幕暴露如果每天大于6小时,则呈现为显著的线性相关,vdt是目前视疲劳的主要原因。
5.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有:西医治疗:(1)矫正屈光不正。(2)手术方法。主要包括角膜手术、外直肌后徙术与内直肌截除术等术式。(3)化学药物治疗。(4)眼外肌训练,心理咨询,采用偏光过滤器等方法均可对视疲劳起到缓解作用。中医治疗:(1)其中有中药内服法。(2)中医外治法:滴眼液制剂:增进视功能,消除局部痉挛,舒张眼部血管管壁,促进眼部的微循环。(2)中药熏蒸法。(3)中药热腌包:中药热腌包联合穴位按摩。(4)针灸推拿疗法。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8.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白芍药10~25份、炙甘草10~25份、柴胡5~15份、五味子2~10份。
9.所述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白芍药10~20份、炙甘草10~20份、柴胡6~12份、五味子3~9份。
10.所述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白芍药20份、炙甘草20份、柴胡10份、五味子6份。
11.所述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白芍药20份、炙甘草18份、柴胡12份、五味子6份。
12.所述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白芍药12份、炙甘草12份、柴胡9份、五味子3份。
13.所述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白芍药15份、炙甘草15份、柴胡12份、五味子9份。
14.所述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白芍药10份、炙甘草10份、柴胡6份、五味子6份。
15.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16.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7.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可缓解视疲劳患者的局部症状,如眼周不适、眼部紧绷感,酸胀痛、刺痛等,改善因眼部问题造成的全身症状及情绪异常,发挥治疗作用时间短,且随时间延长,药物还有累积效应。
18.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改善大脑视觉中枢皮层的激活区域,从而改善眼部睫状肌的调节缓解视疲劳症状,可以治疗眼调节痉挛和放松睫状肌。
附图说明
19.图1是郑某治疗前视近动用-3.00d调节时大脑激活区域各团块激活的体素范围图像示意图。
20.图2是郑某治疗后视近动用-3.00d调节时大脑激活区域各团块激活的体素范围图像示意图。
21.图3是正常人视近动用-3.00d调节时大脑激活区域(左眼为主视眼)各团块激活的体素范围图像示意图。
22.图4是模型组豚鼠睫状肌光镜下观察(
×
400)示意图。
23.图5是高浓度中药组豚鼠睫状肌光镜下观察(
×
400)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5.实施例1
26.一种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成:
27.白芍药20g、炙甘草20g、柴胡10g、五味子6g。
28.中药组合物水煎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第一步、泡药,将上述所有药材浸泡在500ml水中30至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药物表面最为合适。
30.第二步、煎药的次数,一般要求中药煎煮两次,且再煎药时用水量应该是:第二煎的加水量是第一煎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31.第三、煎药火候和时间:大火煮,水沸后小火慢煮30分钟停火。
32.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有效剂量:口服,一天2次,一次100ml。
33.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来源及加减组成:白芍药(20g)、炙甘草(20g)、柴胡(10g),五味子(6g)。方药化裁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药物组成为:白芍药、炙甘草各等份(12g)。方药的功效为:柔肝益阴,解痉止痛。原方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
34.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二药合用后,这些作用可显著增强。柴胡性微寒,味苦,归肝经、胆经、肺经,可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安神,滋阴助眠;芍药甘草配伍柴胡疏肝解郁,养阴安神,合方滋养肝体而助肝用,体用并调。
35.实施例2
36.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眼调节痉挛的临床研究:
37.临床实验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研究方法。按照相应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眼科就诊,并确诊为"眼调节痉挛"患者60例(120眼)。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方式+中药组合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西医方式+安慰剂治疗。常规西医方式:包括矫正配戴合适的近视镜或远视镜;给予信流丁每晚滴眼;人工泪液滴眼液每日三次。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为:白芍药(20g)、炙甘草(20g)、柴胡(10g),五味子(6g)煎煮服用,早晚各一次。安慰剂组成为: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加95%麦芽糊精制成颗粒剂。治疗周期为4周。
38.观察指标及方法包括:(1)主观症状评分标准;(2)眼部常规检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眼位、眼球运动、融合、集合、主视眼,以及眼前段与眼后段检查);(3)主要观察指标(调节幅度、调节反应、调节灵敏度及负相对调节)。
39.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方式改善患者主观症状感受,增加负相对调节,放松眼睫状肌的作用均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方式,且安全性高。能够缓解此类患者的身心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40.表1:两组治疗后资料比较分析-t检验结果
[0041][0042]
表2:两组治疗后资料比较分析-非参数检验结果
[0043][0044]
注:**表示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示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0045]
两组治疗后资料比较分析-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组内(分组就是两组)比较,前房深度与调节幅度两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组间比较,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前房深度及调节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差异,治疗组增加患者前房深度,提高调节幅度的能力均优于对照组。而对于正相对调节,组内组间比较都没有差别。两组治疗后资料对比-非参数检验结果表示:组内比较,主观症状评分、调节灵敏度及负相对调节这三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能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感受,且能提高患者眼调节灵敏度,增加患者眼负相对调节能力,具有放松调节,放松睫状肌,解除不适疲劳症状的作用。
[0046]
实施例3
[0047]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干预眼调节痉挛模型豚鼠的作用
[0048]
建立豚鼠眼调节痉挛模型:在实验前,所有豚鼠先进行检影验光,排除屈光度明显
偏离总体者,以避免个别豚鼠的高度近视带来的误差。筛选出18只雄性花豚鼠,双眼均建立模型。豚鼠适应性喂养1-3天后,将豚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2ml:0.1mg浓度的卡巴胆碱滴眼液造模为a组,另一组采用4ml:0.1mg浓度的卡巴胆碱滴眼液造模为b组。ab两组分别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各分为三组,一组3只豚鼠,a1、b1组点药次数分别为1次/日,a2、b2组点药次数分别为2次/日,a3、b3组点药次数分别为3次/日。
[0049]
建立模型以前,先在暗室里面,对豚鼠进行没有散瞳情况下的检影验光,记录屈光状态。再点0.5%复方托比咔胺滴眼液,滴3次,每次间隔5min,最后一次点药结束30min,再在暗室里进行检影,记录数据。检影时豚鼠要清醒,协助的人安抚豚鼠让它安静下来,检查的人在离豚鼠0.5m的位置,在水平子午线上进行检影验光,镜片增加的梯度是0.25d,散光用半量等效球镜折算。每一次中和影动的时间不超过30s,每一只眼睛重复三次后,取平均值记录数据。散瞳检影后,隔天下午开始进行造模。每日在同一时间段采用卡巴胆碱滴眼液点眼。在1、3、7、14、21天用药前进行未散瞳下暗室中检影,记录数据。
[0050]
模型建立成功的标准:0.5m的固定检影距离会诱导出2.00d的调节力;造模后未散瞳下检影验光度数-造模前散瞳下检影验光度数=多付出的调节力(单位d),当这一指标≥0.50d时,判定调节痉挛造模成功。所有检影验光操作由同一实验人员操作,以保证模型的一致性。
[0051]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豚鼠调节痉挛模型睫状肌组织中ca
2+
表达的调节作用。细胞内ca
2+
浓度的升高是平滑肌收缩的主要机制,而ip3r、ryr激活是细胞内ca
2+
浓度升高的重要途经。应用钙试剂盒检测法(微板法)技术检测豚鼠空白对照组、调节痉挛模型组以及不同浓度中药灌胃组睫状肌组织中ca
2+
的浓度。睫状肌匀浆方法:豚鼠co2安乐死,取眼球,用无齿显微镊于显微镜下完全取出睫状肌组织,用吸水纸吸干水分,放入-80℃冰箱保存。取出睫状肌组织标本,室温解冻,运用去离子水作为匀浆介质,功率800w,10000rpm冰浴下制成10%均匀的单细胞液。匀浆5s后静置30min。于冰上低温15000rpm高速离心机上,离心15min,吸取上清液-20℃冰箱保存备用。
[0052]
实验分组:花豚鼠60只,双眼均采用。随机分成三组:空白组12只(无菌注射液灌胃);模型组12只(无菌注射液灌胃);中药组36只:高浓度12只;中浓度12只;低浓度12只。动物药物计算,据“人和动物之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表”计算出豚鼠的等效剂量(相当于60kg的成人用量):2.7mg/g。将药材浸泡、煎煮(加水煮沸1小时后过滤,滤渣加水煮沸1小时,合并二煎的滤液)、去渣,浓缩(90℃)至药液浓度为:高剂量组为1.08g/ml,中剂量为0.54g/ml,低剂量组为0.27g/ml。空白组、模型组在模型组建立模型后第7天、14天、21天、28天分别进行未散瞳下检影验光,并处死3只豚鼠,不同浓度中药组在灌胃后第7天、14天、21天、28天分别进行未散瞳下检影验光,并处死3只豚鼠。其实五组是在同一时间点处死豚鼠进行取材,各取1只眼球固定、石蜡切片,余下5只眼球取睫状肌组织eppendorf管-80℃冰箱保存备用,用于后续实验检测。
[0053]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下调痉挛豚鼠模型睫状肌组织内ca
2+
的表达数据如表3-5所示:
[0054]
表3各组不同时间点睫状肌组织匀浆上清液中ca
2+
的浓度x
±
s(mmol/g)
[0055] 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7天0.46
±
0.0007
×
10-3
0.94
±
0.54
×
10-3
0.78
±
1.22
×
10-3
0.71
±
0.0007
×
10-3
0.67
±
0.42
×
10-3
14天0.52
±
0.0007
×
10-3
1.11
±
0.0007
×
10-3
1.09
±
0.6
×
10-3
1.03
±
1.75
×
10-3
0.96
±
2.05
×
10-3
21天0.52
±
0.58
×
10-3
1.23
±2×
10-3
1.21
±
0.66
×
10-3
1.16
±
0.6
×
10-3
1.6
±
2.73
×
10-3
28天0.54
±
0.9
×
10-3
1.5
±
0.79
×
10-3
1.32
±
1.63
×
10-3
1.29
±
0.0007
×
10-3
1.27
±
1.57
×
10-3
[0056]
表4各组内不同时间点睫状肌组织中ca
2+
表达水平统计f/p值量表
[0057][0058]
表5在7天时各组间ca
2+
表达水平的统计p值量表
[0059][0060][0061]
注:**表示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表示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0062]
结论:表3-4可见,空白组ca
2+
浓度明显低于其余4组,模型组和中药各组内不同时间点的ca
2+
浓度均有差异,28天》21天》14天》7天,而且,每一个时间点的含量都高于空白组。卡巴胆碱滴眼液能够让睫状肌组织内ca
2+
含量增加,且随着用药时间的累积而增长,说明造模成功。表5可见,在7天的时候,每个组之间的比较,有差别(p《0.01)。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模型组与低中高浓度中药组之间比较均有差异(p《0.05),说明各中药组在豚鼠灌胃第7天时,睫状肌组织中ca
2+
浓度含量均较模型组低,即中药能对抗卡巴胆碱滴眼液诱导的ca
2+
浓度增高。低高浓度两个组相比,也有差别(p《0.05),高浓度比低浓度更能够阻止ca
2+
的浓度增高。进一步观察中药对组织中钙浓度的影响,发现在7天时,低中高浓度中药均能对抗卡巴胆碱滴眼液诱导的ca
2+
内流,且中高浓度更具优势。可见中药对卡巴胆碱滴眼液诱导的睫状肌组织中ca
2+
浓度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高浓度中药作用更具明显优势。细胞内ca
2+
浓度的升高是平滑肌收缩的主要机制,松弛紧张的睫状肌,放松调节是缓解视疲劳的关键。
[0063]
实施例4
[0064]
采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因睫状肌调节引起的急性共同性内斜视1例,治疗后磁共振检查发现脑区激活范围和激活强度均有增加,激活模式接近正常人,临床症状好
转。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持续近距离工作可引起眼内直肌张力增加,以及调节和辐辏功能障碍,从而引发双眼视功能异常。如果双眼融合范围低于正常水平,则容易诱发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cute acquiredconcomitant esotropia,aace),造成复视。其病因可能与融合机能破坏、近视、调节、过度用眼、隐斜视、身体状态或精神因素等有关。患者“双眼视远复视1年余就诊,治疗:(1)托吡卡胺滴眼液,每晚睡前3滴,间隔5min;(2)中医药治疗,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柴胡10g、炙甘草20g、白芍药20g、五味子6g),草药自煎14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3d后随访患者,诉睡眠状况较前明显好转,复视症状上午有好转。用药1月后明显好转,仍有反复,继用一月后仅偶发复视和疲劳,看远外融合功能好转明显,不影响正常生活。
[0065]
图1是郑某治疗前视近动用-3.00d调节时大脑激活区域各团块激活的体素范围图像示意图。mog.r右侧枕中回(白色箭头);cal.r右侧矩状裂及其周围皮层(白色箭头),cun.r右侧楔叶(白色箭头),pcun.l/r双侧楔前叶(白色箭头)。放射科行功能核磁共振检查(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获得的任务态(主视眼-3.00d调节刺激下观看“e”视标)影像数据经spm12软件预处理和一阶分析,并经过伪发现率(false discoveryrate,fdr)团块水平矫正后结果示:双侧楔前叶、右侧枕中回、右侧楔叶、右侧矩状裂及其周围皮层激活。
[0066]
图2是郑某治疗后视近动用-3.00d调节时大脑激活区域各团块激活的体素范围图像示意图。cerebelum_8_r/l右/左侧小脑8区(白色箭头);mog.r右侧枕中回(白色箭头);cal.r右侧矩状裂及其周围皮层(白色箭头);mfg.r右侧额中回(白色箭头);ifgoperc.r右侧岛盖部额下回(白色箭头);ipl.l顶下缘角回(白色箭头);pcl.l左侧中央旁小叶(白色箭头)。
[0067]
与正常人的脑区激活图对比得知,患者脑区激活的范围和强度均减少,其机制可能与调节集合功能的神经性反馈抑制有关。本例患者治疗后激活脑区为双侧小脑8区、右侧矩状裂及其周围皮层、右侧枕中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顶下缘角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右侧额中回。与治疗前对比(图1),脑区激活范围和激活强度均有增加,激活模式接近正常人。本发明中药组可改善眼部调节功能,调节因素在发病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治疗前后对比,发现治疗后大脑的激活区域明显增多,是临床症状好转的原因。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作为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药物使用。
[0068]
图3是正常人视近动用-3.00d调节时大脑激活区域(左眼为主视眼)各团块激活的体素范围图像示意图。cal.l左侧矩状裂及其周围皮层(白色箭头);mog.l左侧枕中回(白色箭头);tha.l/r双侧丘脑(白色箭头);cal.r右侧矩状裂及其周围皮层(白色箭头)。
[0069]
左眼为主视眼,球镜度数与大致相同的正常人-3.00d调节刺激下大脑激活图示:双侧矩状裂及其周围皮层、左侧枕中回、双侧丘脑激活,为治疗后对照参考。
[0070]
实施例5
[0071]
fmri(功能核磁共振检查)应用于调节性视疲劳人群大脑功能特征分析及中药干预的中枢调控机制研究。
[0072]
本研究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视疲劳患者,医院的医生、规培生和研究生作为招募和筛查对象。所有研究过程涉及的具体步骤(包括问卷填写,裂隙灯、综合验光仪、自动验光仪、iolmaster500、同视机检查)均在曙光医院浦东院区眼科门诊完成。研究从2018年11开始筛查纳入患者,全部试验至2020年1月结束随访。对127例受
试者进行筛查,最终共有80例符合诊断标准。随机将80例患者按照1:1比例分配至中药治疗组(43例)和安慰剂对照组(37例)。研究期间受试者禁止服用抗组胺药、抗胆碱能药、甲状腺激素、抗抑郁药、抗甲状腺药物和银杏叶提取物,这些药物全身应用可能会影响眼表状况,因此被禁止使用。
[0073]
药物配置及实验分组:中药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在接受基础治疗方案(屈光矫正,托吡卡胺眼药水每晚3次)的同时,中药治疗组给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柴胡12g、白芍药20g、炙甘草18g、醋五味子6g),每日1剂,早晚口服,疗程8周;安慰剂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具有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相同的颜色,质地和包装),每日1剂,早晚口服,疗程8周。
[0074]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眼调节痉挛患者的部分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睫状肌组织中ip3受体的表达,影响cicr内钙释放通路的活化从而下调睫状肌组织内ca
2+
的表达来实现的。
[0075]
基于平滑肌收缩机制探索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眼调节痉挛的可行性,实验发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舒张豚鼠睫状肌(见图4和图5),下调痉挛豚鼠模型睫状肌组织内ca
2+
的表达。图4是模型组豚鼠睫状肌光镜下观察(
×
400)示意图。图5是高浓度中药组豚鼠睫状肌光镜下观察(
×
400)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睫状肌的石蜡切片he染色中,调节痉挛模型的睫状肌染色较正常豚鼠睫状肌颜色偏深,肌丝排列更紧密。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缓解睫状肌痉挛状态,改善睫状肌形态,帮助缓解视疲劳,可以作为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药物使用。
[0076]
实施例6
[0077]
一种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成:
[0078]
白芍药20g、炙甘草20g、柴胡10g、五味子6g。
[0079]
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泡药,将上述所有药材浸泡在500ml水中30至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药物表面最为合适。煎药的次数,一般要求中药煎煮两次,且再煎药时用水量应该是:第二煎的加水量是第一煎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煎药火候和时间:大火煮,水沸后小火慢煮30分钟停火。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有效剂量:口服,一天2次,一次100ml。
[0080]
实施例7
[0081]
一种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成:
[0082]
白芍药20g、炙甘草20g、柴胡10g、五味子6g。
[0083]
中药组合物水蜜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上述药物共研细末,过100目筛,活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用法:口服,每次服用3克,每日服两次,温开水送服。
[0084]
实施例8
[0085]
一种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成:
[0086]
白芍药12g、炙甘草12g、柴胡9g、五味子3g。
[0087]
中药组合物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比例取各原料药,加5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40min。第二次20min,滤过,合并提取液,浓缩,加入片剂辅料,制成片剂。
[0088]
实施例9
[0089]
一种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成:
[0090]
白芍药15g、炙甘草15g、柴胡12g、五味子9g。
[0091]
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各原料药,加水煎煮提取两次,第一次40min。第二次20min,滤过,合并煎液,浓缩,加入胶囊剂辅料,制成胶囊剂。
[0092]
实施例10
[0093]
一种用于治疗或缓解视疲劳或视频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成:
[0094]
白芍药10g、炙甘草10g、柴胡6g、五味子6g。
[0095]
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各原料药,加水煎煮提取两次,第一次40min。第二次20min,滤过,合并煎液,浓缩,加入糊精辅料后干燥,制成颗粒剂。1g颗粒剂相当于5g原料药,每次服5g,温水冲服,每日两次。
[009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