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治疗胶质瘤作用的复方药物组合及其用途

文档序号:32350337发布日期:2022-11-26 12:47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治疗胶质瘤作用的复方药物组合及其用途

1.本公开属于天然药物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胶质瘤的复方天然药物组合联合用药。


背景技术:

2.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胶质瘤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疗以及化疗等。但由于胶质瘤生长部位的特殊性很难通过手术的方式将其完全切除,在术后复发的几率是非常大的。因此开发防治胶质瘤的药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3.岩藻多糖又称褐藻多糖硫酸酯,是一种含有硫酸基的海洋复合多糖物质。目前证实岩藻多糖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如抗肿瘤作用、改善胃肠道、抗凝血、抗肾衰、抗病毒等。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岩藻多糖能调控机体的免疫系统,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转移等,说明岩藻多糖是极具开发前景的抗肿瘤药物。另一方面,岩藻多糖作为天然产物,其毒副作用相比合成的药物低,这引起了肿瘤治疗领域的极大关注。
4.柚皮素主要来源于蔷薇科植物樱花(prunus yedoensis mate.)花蕾,漆树科植物梗树 (amacardi-um occidentale l.)果实的核壳,属黄酮类化合物。柚皮素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抗癌、抗肿瘤、抗病毒、抗心律失常、镇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脂肪代谢、抗衰老、保护肝功能等。尤其是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柚皮素在体内外具有显著活性,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诱导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等(anticancer agents med chem. 2021;21(9):1120-1126,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891(2021),173725)。
5.岩藻多糖与柚皮素组合协同对胶质瘤的作用尚未见报道。这些为复合岩藻多糖和柚皮素给药治疗恶性肿瘤胶质瘤提供了全新的机会。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胶质瘤易复发难以根治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胶质瘤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它包括岩藻多糖和柚皮素。
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药物复合物的用途,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证明该复合物具有协同抗胶质瘤作用。
8.优选的,所述岩藻多糖和柚皮素的重量比为1:1~1:10。
9.更加优选的,所述岩藻多糖和柚皮素的重量比为1:1~1:4。
10.更加优选的,所述岩藻多糖和柚皮素的重量比为1:2。
11.该复方药物组合物还含有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
12.所述复方药物组合物按照常规制备工艺制备得到。
13.所述复方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胶质瘤中的用途。
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癌细胞为胶质瘤细胞。
15.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依靠所述的岩藻多糖和柚皮素作为
活性成分发挥抗胶质瘤的协同作用。特别是当两者重量比为1:1-1:4配伍时具有很好抗癌细胞的协同作用。发明人分别以胶质瘤细胞u87 mg和a172为体外筛选模型,分别检测所述药物组合对两种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并结合经典的联合给药chou-talalay联合指数法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协同作用。
16.本发明公开了该药物组合在体内的抗胶质瘤作用。小鼠移植瘤实验证明了该药物组合显著抑制u87 mg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相比两者单独用药,在体内发挥抗胶质瘤的协同作用。
17.本发明还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通过检测用药后小鼠体重变化、血清ast、alt 等活性,证实此药物组合的安全性。
18.本公开还涉及所述药物组合物可以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任一剂型。例如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溶液剂、混悬剂、糖浆剂或注射剂(包括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
19.本公开所述联合的给药方式选自同时给药、独立地配制并共给药或独立地配制并相继给药。
20.本公开所述联合的体内给药途径选自经口给药、胃肠外给药、经皮给药,所述胃肠外给药包括但不限于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
21.本公开所述的方案中,所述的联合任选的还包含其他组分,所述其他组分包括但不限于其他抗肿瘤药等。
22.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1:采用u87 mg和a172细胞筛选优化岩藻多糖和柚皮素复方药物组合。
24.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化合物(i)对胶质瘤细胞u87mg和a172 细胞增值活性的影响,并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对照。取对数期的细胞,胰酶消化重悬,调整细胞浓度为5
×
104/ml,以100μl/孔接种96孔板,贴壁生长24h后,吸弃培养基,加入岩藻多糖和柚皮素单独给药组、岩藻多糖和柚皮素不同重量比给药组,每个浓度设置三个复孔,并设定相应浓度的溶媒对照及无细胞调零组。细胞在37℃、5%co2条件下培养48h,然后加入20μl,5mg/ml的mtt,于37℃、5%co2条件下孵育4h,吸弃上清,每孔加入150μl dmso,震荡10分钟,酶标仪490nm波长下检测od值。并计算细胞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
50
)。
25.抑制率%=(1-od(给药组)/od(空白组))
×
100%
26.表1为岩藻多糖、柚皮素单独给药和联合给药作用细胞48小时后不同浓度的ic
50
值。
27.当岩藻多糖和柚皮素按重量比1:1-1:10配伍组合时的抑制情况。当重量比为1:1, 1:2,1:3和1:4时,岩藻多糖配伍的浓度相应的调整增加。从其中我们可以获得随着配伍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其中我们发现随着配伍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另一方面,岩藻多糖和柚皮素对正常细胞huvec的抑制作用较小,表明岩藻多糖、柚皮素单独给药和联合给药作用的安全性。
28.表1岩藻多糖和柚皮素单药/联合作用48小时ic
50
(μg/ml)。
29.实施例2:岩藻多糖和柚皮素联合给药效应分析
30.以中效药物浓度,即抑制率为50%时的药物浓度为评价指标,量化岩藻多糖和柚皮素联合给药的联合指数ci(combination index),评价两者合用是协同、相加还是拮抗关系。具体方法如下:
31.根据chou-talalay联合指数法推导得到ci=d1/dx1+d2/dx2+
ɑ
(d1d2)/ (dx1
×
dx2)。d1、d2为两药合用时产生x%抑制效应时两药各自所需浓度,dx1、dx2 为两药单独使用时产生x%抑制效应时两药各自浓度。
ɑ
表示联合作用的参数,当药物作用是相互排斥性(即相似的联合作用)时α=0。因岩藻多糖和柚皮素作用机制不同,故本研究中取α=0。当ci》1时,两者为拮抗,ci=1时,两者作用为相加,ci《1时,表示两者为协同作用。
32.根据median-effect principle评价效应的原则,即ci指数《0.1时具有很强的协同作用(very strong synergism);ci指数为0.1

0.3时为强协同效应(strong synergism);ci指数为0.3

0.7具有协同效应(synergism);ci指数为0.7

0.85具有中度协同效应(moderatesynergism);ci指数为0.85

0.90区间时具有弱协同效应(slight synergism);ci指数为 0.90

1.10区间时具有近叠加效应(nearly additive);ci指数》1.10及以上时具有拮抗效应。
33.由表2可看出,岩藻多糖和柚皮素配伍具有协同效应;尤其是当两者重量比为 1:1~1:3配伍时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当两者重量比为1:2时协同效应最强。
34.表2岩藻多糖和柚皮素不同配伍组合作用48小时的联合指数ci比较。
35.实施例2岩藻多糖与柚皮素联合用药治疗小鼠胶质瘤的体内动物实验
36.药物配制:岩藻多糖用生理盐水配制;柚皮素用2%吐温80+5%peg 400溶液配制。
37.实验动物:balb/c裸小鼠,6-8周龄,雌性。
38.实验步骤:取对数生长期的u87 mg细胞,0.25%胰蛋白酶消化离心后用无血清 dmem高糖培养基重悬,细胞浓度调整为1
×
107/ml。细胞悬液接种于裸鼠右前肢腋下(200 μl/只)。接种第二天开始给药,给药方式为灌胃给药,每天1次,共计给药21天。给药结束后,小鼠安乐死,称体重并剥离皮下瘤块,称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见表3)。
39.计算抑瘤率:抑瘤率(%)=(1-(治疗组瘤瘤重/对照组瘤瘤重))
×
100。
40.体重:每3天记录小鼠体重,计算小鼠体重变化(w
21-w0),w
21
代表处死钱前体重,w0代表第一次给药前体重。
41.两药合并q=e(a+b)/(ea+eb-ea
×
eb),其中e(a+b)为两药合用的抑制率,即实测合并效应,ea和eb为两药单用时的抑制率,分母(ea+eb-ea
×
eb)为期望合并效应,q为两者比值。q值在0.85~1.15时,两药合并效应为相加(+),q值在1.15~20时为协同(++),q 值>20为明显协同(+++),q值在0.05~0.85时为拮抗,q值<0.05为明显拮抗。
42.表3,联合用药对u87 mg胶质瘤小鼠移植瘤抑瘤率的影响
43.与阴性组比较*p<0.05,**p<0.01。
44.结果显示,200mg/kg柚皮素与50mg/kg、100mg/kg、200mg/kg给药剂量的岩藻多糖联合用药,对u87 mg胶质瘤小鼠移植瘤抑瘤率的q值为1.34~1.42,在1.15~20间,两药具有协同作用。
45.实施例3,联合用药安全性评价。
46.实施例2小鼠处死前,眼眶取血并离心去血清,分别检测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评价联合用药的安全性。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如表4,结果显示,岩藻多糖和柚皮素单独或联合用药均未造成谷草转氨酶或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升高。
47.表4联合用药对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48.综上实验结果,本发明中岩藻多糖和柚皮素联合使用是可用于治疗胶质瘤的药物,联合用药中岩藻多糖与柚皮素的重量比为1:1~10:1,优选2:1。相比于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将岩藻多糖和柚皮素制成联合用药物达到了协同增效的作用,疗效更优良且毒副作用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