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神经检查用基于互联网的脑电信息提取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61144发布日期:2022-11-04 23:12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神经检查用基于互联网的脑电信息提取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脑电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儿科神经检查用基于互联网的脑电信息提取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脑电波是指人脑内的神经细胞活动时所产生的电气性摆动。因这种摆动呈现在科学仪器上,看起来就像波动一样,故称之为脑波。人类每一秒,不论在做什么,甚至睡觉时,大脑都会不时产生像“电流脉冲”一样的“脑波”(原理类似检查心电图一样)。脑电波依频率可分为五大类:β波(显意识 14-30hz)、α波(桥梁意识 8-14hz)、θ波(潜意识 4-8hz)及δ波(无意识 4hz以下)和γ波(专注于某件事 30hz 以上)等。这些意识的组合,形成了一个人的内外在的行为、情绪及学习上的表现。而我们也可以通过检测脑波信号频率,来观察一个人目前的状态。
3.目前检测儿童脑电的技术方法为eeg(electroencephalography)即脑电图,常用于脑部神经精神疾病的辅助检查。eeg可以连续记录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整体集合活动,以频率的节律性和周期性为突出特点,反映大脑皮层神经元的调节行为,用于检查脑的生理功能,反映脑的病理改变。从胎儿、新生儿到儿童少年期,脑波的发育是以脑组织解剖学发育以及脑组织生理生化成熟程度为基础的,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规律决定了每个时期的脑波特点,脑部发育异常儿童(包括脑病、癫痫、肿瘤等,像棘波、尖波、阳性棘波等病理波的出现可认为是异常eeg)有其脑电活动的某些特征,其脑电图更能够客观体现脑波变化。
4.脑电波检测反馈仪是一种通过对脑电波频率的监测,能够实时反馈使用者的状态,并且可以针对使用者需求进行注意力训练等。但是,传统的脑电波检测仪在使用时一般是需要固定场所配合对应的设备,然后操作电脑配合使用,使用场景受限,不灵活,并且沉浸感较差,易受到外界干扰;也有通过头戴检测仪与实体玩具配合使用的方式(多用于小孩子),这种方式同样易受到实体玩具的空间限制,使用不便,并且长时间使用缺乏新鲜感,沉浸感差,在对儿童进行神经检查时,多半儿童是不主动配合的,会造成其抗拒的反应,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且一般的神经检查和脑电信息提取装置都是采用外部刺激的方式进行,这种刺激的过程可能会造成儿童的剧烈疼痛。
5.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吸引使用者尤其是儿童的结合智能模拟眼镜和脑电监测的用于神经检查的脑电信息监测装置,以提高使用者的配合度,特别是引起儿童使用者的兴趣,让其主动配合,而且采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装置的灵活和轻便。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神经检查用基于互联网的脑电信息提取监测装置,包括:互联网信息处理模块和脑电信息提取模块,还包括:脑电信息提取装置和智能模拟眼镜,脑电信息提取装置能够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智能模拟眼镜能够佩戴在使用者的眼部,互联
网信息处理模块与智能模拟眼镜和脑电信息提取模块电性连接,脑电信息提取模块与智能模拟眼镜电性连接,脑电信息提取模块设置在脑电信息提取装置内,脑电信息提取装置包括活动头套组件和脑电电极触头组件,脑电电极触头组件安装在活动头套组件上,脑电电极触头组件与脑电信息提取模块电性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头套组件包括前头套、后头套以及顶部约束带组,前头套和后头套的开口端彼此相对且通过顶部约束带组滑动连接,前头套的开口端包覆在后头套的开口端的外侧,顶部约束带组的下端通过调节机构安装在前头套和后头套形成的头圈的两侧,顶部约束带组的上端也安装有调节机构,两侧的调节机构安装在顶部约束带组的下端且与前头套和后头套的开口端啮合传动。
9.进一步的,所述前头套和后头套内均设置有电极触头壳,电极触头壳通过电极安装壳安装在前头套和后头套上,电极触头壳与电极安装壳卡接在与前头套和后头套上,其中与后头套卡接的电极触头壳开口端的内侧以及其中部内侧和与前头套卡接的电极触头壳的中部内侧均设置有检测触头,电极安装壳和电极触头壳的中部均设置有安装槽口,电极安装壳与电机触头壳上的安装槽口配合形成安装槽并安装有蓄电池、微型马达和脑电信息提取模块,蓄电池、微型马达和检测触头均与脑电信息提取模块电性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顶部约束带组包括两个活动约束带,两个活动约束带的上端能够通过调节机构啮合传动,每个活动约束带的下端均通过滑动卡座与对应的前头套和后头套的开口端卡接,滑动卡座固定设置在活动约束带的下端,两侧的调节机构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滑动卡座上,两个活动约束带的上端还安装有顶部安装壳和顶部电极壳,顶部安装壳和顶部电极壳彼此卡接且位于活动约束带顶部的内侧,顶部电极壳上也安装有检测触头,顶部安装壳内通过固定座也安装有微型马达,固定座卡设在顶部安装壳内,滑动卡座的下端开设有若干个能够卡设耳机的卡口。
1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和调节旋钮,调节座卡接在对应的前头套和后头套的连接处以及顶部活动约束带的连接处,调节旋钮能够转动的安装在调节座上,调节旋钮的一端穿过调节座且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前头套和后头套的连接处以及两个活动约束带的连接处啮合传动,前头套和后头套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上齿轨和下齿轨,两个活动约束带的连接处也分别设置有上齿轨和下齿轨,驱动齿轮与上齿轨和下齿轨啮合传动。
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齿轮靠近调节旋钮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锁定卡轮,锁定卡轮与调节座之间通过锁定卡齿啮合锁定,锁定卡齿固定设置在调节座内侧。
13.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模拟眼镜包括:镜架、镜框和角度反馈镜,镜框活动安装在镜架上,镜框上安装有智能移动屏幕,智能移动屏幕通过移动调节组件安装在镜框上,移动调节组件通过镜仓安装在镜框上,移动调节组件位于镜仓内,角度反馈镜安装在镜仓内且正对移动调节组件,镜架的下端滑动连接有架钩。
14.进一步的,所述镜仓远离镜框的一侧安装有眼架,眼架与移动调节组件之间通过调节轮连接,角度反馈镜卡接在眼架上且正对眼架的镜槽内,调节轮的一端穿过眼架与移动调节组件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和导向杆,智能移动屏幕安装在镜仓内,导向杆与智能移动屏幕滑动连接,导向杆位于智能移动屏幕的上端且与眼架卡接,智能移
动屏幕靠近调节轮的一端连接调节杆,调节杆与调节轮抵接,调节轮内设置有偏心调节槽,调节杆的一端位于偏心调节槽内,智能移动屏幕与互联网信息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16.进一步的,一种儿科神经检查用基于互联网的脑电信息提取监测装置,包括如下实施方法:s1:通过脑电信息提取装置和智能模拟眼镜配合,对使用者进行神经检查和脑电信息提取分析,首先使用者通过佩戴智能模拟眼镜观看对应的用于神经检查的特殊视频,由互联网信息处理模块将这些视频传输至智能模拟眼镜,使用者在观看这些模拟的视频时的神经反应,由脑电信息提取装置的脑电电极触头组件提取,然后由脑电信息提取模块分析监测,并且能够通过智能模拟眼镜和脑电电极触头组件对使用者进行神经放松和头部按摩,采用灵活轻便的结构,佩戴在使用者头部,极大的提高了神经检查的灵活性,也提高了沉浸感,减少了外部干扰;s2:通过前头套和后头套配合,将安装在前头套和后头套上的检测触头对应在使用者的前额、后脑和两侧太阳穴的位置,利用电机触头壳和电极安装壳配合形成一个能够调节头圈大小的检测头圈,在进行安装时,利用前头套和电极安装壳将电极触头壳卡接在前头套和电极安装壳之间,电极触头壳上的检测电极能够穿过电极安装壳,由此前头套、电极触头壳和电极安装壳就形成了前部的检测头套,后部的检测头套的安装与之相同,然后通过调节机构和顶部约束带组将前头套和后头套卡接,利用调节机构即可调节前头套和后头套所形成的头圈的大小,并由顶部约束带组对顶部进行约束调节,进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头型;s3:通过调节机构配合前头套和后头套以及顶部约束带组对头圈的大小进行调节,首先通过同步旋转两侧的调节旋接带动前头套和后头套连接处的上齿轨和下齿轨啮合,使得前头套和后头套彼此相向运动,进而实现检测头圈的大小,同时旋转顶部的调节旋钮带动顶部的两个活动约束带的上齿轨和下齿轨运动,使得两个活动约束带彼此相向运动,进而实现顶部约束和固定,在旋转调节旋钮的同时,调节旋钮带动锁定卡轮转动,使得锁定卡轮的卡齿与调节座的锁定卡齿啮合,当调节完成后,由于锁定卡轮在弹性形变的作用下将卡齿卡紧在锁顶卡齿上,实现调节旋钮和驱动齿轮的锁定,防止松脱;s4:利用智能模拟眼镜播放相应的检查视频,形成虚拟的效果,提高使用者的沉浸感和神经反应度,本发明通过镜架、镜框和镜仓以及眼架形成一个视频播放眼镜,利用智能移动屏幕播放相应的视频,通过移动调节组件调节智能移动屏幕与角度反馈镜之间的位置,进而满足更好的播放和虚拟效果,也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视觉要求,而且能够滑动的架钩也更好的满足不同人群和头型的使用者的需求,首先通过转动调节轮,改变调节轮的偏心调节槽与调节杆的位置关系,进而由调节杆带动智能移动屏幕沿导向杆轴向移动,从而实现智能移动屏幕与角度反馈镜之间的距离调节;s5:通过播放智能模拟眼镜观看相应的视频,并与滑动卡座卡接的耳机配合形成视听一体化,提高使用者的沉浸感,并且能够通过微型马达工作产生震动,使得对应的检测触头震动,对使用者脑部进行震动按摩,从而达到放松神经的效果,也能通过播放用于神经治疗的视频以起到一定的神经治疗效果。
1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为了改变传统的神经检查方式,提高检查者的积极主动性,改善检查者
的对检查设备的适应能力,尤其是针对儿童,提高儿童在进行检查的配合度,本发明通过脑电信息提取装置和智能模拟眼镜配合,对使用者进行神经检查和脑电信息提取分析,采用灵活轻便的结构,佩戴在使用者头部,极大的提高了神经检查的灵活性,也提高了沉浸感,减少了外部干扰。
18.2.本技术为了解决对使用者的脑电信息提取的可靠和全面性,能够从多个角度对使用者的脑电信息进行提取,利用调节机构即可调节前头套和后头套所形成的头圈的大小,并由顶部约束带组对顶部进行约束调节,进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头型。
19.3.本技术为了提高在神经检查过程中的检查效果,利用智能模拟眼镜播放相应的检查视频,形成虚拟的效果,提高使用者的沉浸感和神经反应度,通过播放智能模拟眼镜观看相应的视频,并与滑动卡座卡接的耳机配合形成视听一体化,提高使用者的沉浸感,并且能够通过微型马达工作产生震动,使得对应的检测触头震动,对使用者脑部进行震动按摩,从而达到放松神经的效果,也能通过播放用于神经治疗的视频以起到一定的神经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发明的主视图;图5为本发明的侧视图;图6为本发明的脑电信息提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脑电信息提取装置的分解图一;图8为本发明的脑电信息提取装置的分解图二;图9为本发明的俯视图;图10为图9中a-a处的剖视图;图11为本发明的智能模拟眼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12为本发明的智能模拟眼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13为本发明的智能模拟眼镜的分解图一;图14为本发明的智能模拟眼镜的分解图二;图15为本发明的智能模拟眼镜分解图三;图16为图7中b处的放大图。
21.图中标号为:脑电信息提取装置1,智能模拟眼镜2,镜架21,镜框22,角度反馈镜23,智能移动屏幕24,移动调节组件25,调节轮251,调节杆252,导向杆253,偏心调节槽254,镜仓26,架钩27,眼架28,活动头套组件3,前头套31、后头套32,顶部约束带组33,活动约束带331,滑动卡座332,顶部安装壳333,顶部电极壳334,固定座335,耳机336,卡口337,调节机构34,调节座341,调节旋钮342,驱动齿轮343,上齿轨344,下齿轨345,锁定卡轮346,锁定卡齿347,电极触头壳35,安装槽口351,蓄电池352,微型马达353,电极安装壳36,检测触头37,脑电电极触头组件4。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23.如图1至图6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一种儿科神经检查用基于互联网的脑电信息提取监测装置,包括:互联网信息处理模块和脑电信息提取模块,还包括:脑电信息提取装置1和智能模拟眼镜2,脑电信息提取装置1能够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智能模拟眼镜2能够佩戴在使用者的眼部,互联网信息处理模块与智能模拟眼镜2和脑电信息提取模块电性连接,脑电信息提取模块与智能模拟眼镜2电性连接,脑电信息提取模块设置在脑电信息提取装置1内,脑电信息提取装置1包括活动头套组件3和脑电电极触头组件4,脑电电极触头组件4安装在活动头套组件3上,脑电电极触头组件4与脑电信息提取模块电性连接。
24.具体的,为了改变传统的神经检查方式,提高检查者的积极主动性,改善检查者的对检查设备的适应能力,尤其是针对儿童,提高儿童在进行检查的配合度,本发明通过脑电信息提取装置1和智能模拟眼镜2配合,对使用者进行神经检查和脑电信息提取分析,首先使用者通过佩戴智能模拟眼镜2观看对应的用于神经检查的特殊视频,由互联网信息处理模块将这些视频传输至智能模拟眼镜2,使用者在观看这些模拟的视频时的神经反应,由脑电信息提取装置1的脑电电极触头组件4提取,然后由脑电信息提取模块分析监测,并且能够通过智能模拟眼镜2和脑电电极触头组件4对使用者进行神经放松和头部按摩,采用灵活轻便的结构,佩戴在使用者头部,极大的提高了神经检查的灵活性,也提高了沉浸感,减少了外部干扰。
25.如图2至图10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活动头套组件3包括前头套31、后头套32以及顶部约束带组33,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的开口端彼此相对且通过顶部约束带组33滑动连接,前头套31的开口端包覆在后头套32的开口端的外侧,顶部约束带组33的下端通过调节机构34安装在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形成的头圈的两侧,顶部约束带组33的上端也安装有调节机构34,两侧的调节机构34安装在顶部约束带组33的下端且与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的开口端啮合传动。
26.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内均设置有电极触头壳35,电极触头壳35通过电极安装壳36安装在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上,电极触头壳35与电极安装壳36卡接在与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上,其中与后头套32卡接的电极触头壳35开口端的内侧以及其中部内侧和与前头套31卡接的电极触头壳35的中部内侧均设置有检测触头37,电极安装壳36和电极触头壳35的中部均设置有安装槽口351,电极安装壳36与电机触头壳上的安装槽口351配合形成安装槽并安装有蓄电池352、微型马达353和脑电信息提取模块,蓄电池352、微型马达353和检测触头37均与脑电信息提取模块电性连接。
27.具体的,为了解决对使用者的脑电信息提取的可靠和全面性,能够从多个角度对使用者的脑电信息进行提取,本发明通过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配合,将安装在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上的检测触头37对应在使用者的前额、后脑和两侧太阳穴的位置,利用电机触头壳和电极安装壳36配合形成一个能够调节头圈大小的检测头圈,在进行安装时,利用前头套31和电极安装壳36将电极触头壳35卡接在前头套31和电极安装壳36之间,电极触头壳35上的检测电极能够穿过电极安装壳36,由此前头套31、电极触头壳35和电极安装壳36就形
成了前部的检测头套,后部的检测头套的安装与之相同,然后通过调节机构34和顶部约束带组33将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卡接,利用调节机构34即可调节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所形成的头圈的大小,并由顶部约束带组33对顶部进行约束调节,进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头型。
28.如图2至图10以及图16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顶部约束带组33包括两个活动约束带331,两个活动约束带331的上端能够通过调节机构34啮合传动,每个活动约束带331的下端均通过滑动卡座332与对应的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的开口端卡接,滑动卡座332固定设置在活动约束带331的下端,两侧的调节机构34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滑动卡座332上,两个活动约束带331的上端还安装有顶部安装壳333和顶部电极壳334,顶部安装壳333和顶部电极壳334彼此卡接且位于活动约束带331顶部的内侧,顶部电极壳334上也安装有检测触头37,顶部安装壳333内通过固定座335也安装有微型马达353,固定座335卡设在顶部安装壳333内,滑动卡座332的下端开设有若干个能够卡设耳机336的卡口337。
29.调节机构34包括调节座341和调节旋钮342,调节座341卡接在对应的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的连接处以及顶部活动约束带331的连接处,调节旋钮342能够转动的安装在调节座341上,调节旋钮342的一端穿过调节座341且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343,驱动齿轮343与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的连接处以及两个活动约束带331的连接处啮合传动,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上齿轨344和下齿轨345,两个活动约束带331的连接处也分别设置有上齿轨344和下齿轨345,驱动齿轮343与上齿轨344和下齿轨345啮合传动。
30.如图7至图10以及图16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驱动齿轮343靠近调节旋钮34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锁定卡轮346,锁定卡轮346与调节座341之间通过锁定卡齿347啮合锁定,锁定卡齿347固定设置在调节座341内侧。
31.具体的,为了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头型大小,方便使用者佩戴,本发明通过调节机构34配合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以及顶部约束带组33对头圈的大小进行调节,首先通过同步旋转两侧的调节旋接带动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连接处的上齿轨344和下齿轨345啮合,使得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彼此相向运动,进而实现检测头圈的大小,同时旋转顶部的调节旋钮342带动顶部的两个活动约束带331的上齿轨344和下齿轨345运动,使得两个活动约束带331彼此相向运动,进而实现顶部约束和固定,在旋转调节旋钮342的同时,调节旋钮342带动锁定卡轮346转动,使得锁定卡轮346的卡齿与调节座341的锁定卡齿347啮合,当调节完成后,由于锁定卡轮346在弹性形变的作用下将卡齿卡紧在锁顶卡齿上,实现调节旋钮342和驱动齿轮343的锁定,防止松脱。
32.如图11至图15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智能模拟眼镜2包括:镜架21、镜框22和角度反馈镜23,镜框22活动安装在镜架21上,镜框22上安装有智能移动屏幕24,智能移动屏幕24通过移动调节组件25安装在镜框22上,移动调节组件25通过镜仓26安装在镜框22上,移动调节组件25位于镜仓26内,角度反馈镜23安装在镜仓26内且正对移动调节组件25,镜架21的下端滑动连接有架钩27。
33.镜仓26远离镜框22的一侧安装有眼架28,眼架28与移动调节组件25之间通过调节轮251连接,角度反馈镜23卡接在眼架28上且正对眼架28的镜槽内,调节轮251的一端穿过眼架28与移动调节组件25连接。
34.移动调节组件25包括调节杆252和导向杆253,导向杆253与智能移动屏幕24滑动
连接,导向杆253位于智能移动屏幕24的上端且与眼架28卡接,智能移动屏幕24靠近调节轮251的一端连接调节杆252,调节杆252与调节轮251抵接,调节轮251内设置有偏心调节槽254,调节杆252的一端位于偏心调节槽254内,智能移动屏幕24与互联网信息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35.具体的,为了提高在神经检查过程中的检查效果,利用智能模拟眼镜2播放相应的检查视频,形成虚拟的效果,提高使用者的沉浸感和神经反应度,本发明通过镜架21、镜框22和镜仓26以及眼架28形成一个视频播放眼镜,利用智能移动屏幕24播放相应的视频,通过移动调节组件25调节智能移动屏幕24与角度反馈镜23之间的位置,进而满足更好的播放和虚拟效果,也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视觉要求,而且能够滑动的架钩27也更好的满足不同人群和头型的使用者的需求,首先通过转动调节轮251,改变调节轮251的偏心调节槽254与调节杆252的位置关系,进而由调节杆252带动智能移动屏幕24沿导向杆253轴向移动,从而实现智能移动屏幕24与角度反馈镜23之间的距离调节。
36.如图1至图16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儿科神经检查用基于互联网的脑电信息提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实施方法:s1:通过脑电信息提取装置1和智能模拟眼镜2配合,对使用者进行神经检查和脑电信息提取分析,首先使用者通过佩戴智能模拟眼镜2观看对应的用于神经检查的特殊视频,由互联网信息处理模块将这些视频传输至智能模拟眼镜2,使用者在观看这些模拟的视频时的神经反应,由脑电信息提取装置1的脑电电极触头组件4提取,然后由脑电信息提取模块分析监测,并且能够通过智能模拟眼镜2和脑电电极触头组件4对使用者进行神经放松和头部按摩,采用灵活轻便的结构,佩戴在使用者头部,极大的提高了神经检查的灵活性,也提高了沉浸感,减少了外部干扰;s2:通过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配合,将安装在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上的检测触头37对应在使用者的前额、后脑和两侧太阳穴的位置,利用电机触头壳和电极安装壳36配合形成一个能够调节头圈大小的检测头圈,在进行安装时,利用前头套31和电极安装壳36将电极触头壳35卡接在前头套31和电极安装壳36之间,电极触头壳35上的检测电极能够穿过电极安装壳36,由此前头套31、电极触头壳35和电极安装壳36就形成了前部的检测头套,后部的检测头套的安装与之相同,然后通过调节机构34和顶部约束带组33将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卡接,利用调节机构34即可调节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所形成的头圈的大小,并由顶部约束带组33对顶部进行约束调节,进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头型;s3:通过调节机构34配合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以及顶部约束带组33对头圈的大小进行调节,首先通过同步旋转两侧的调节旋接带动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连接处的上齿轨344和下齿轨345啮合,使得前头套31和后头套32彼此相向运动,进而实现检测头圈的大小,同时旋转顶部的调节旋钮342带动顶部的两个活动约束带331的上齿轨344和下齿轨345运动,使得两个活动约束带331彼此相向运动,进而实现顶部约束和固定,在旋转调节旋钮342的同时,调节旋钮342带动锁定卡轮346转动,使得锁定卡轮346的卡齿与调节座341的锁定卡齿347啮合,当调节完成后,由于锁定卡轮346在弹性形变的作用下将卡齿卡紧在锁顶卡齿上,实现调节旋钮342和驱动齿轮343的锁定,防止松脱;s4:利用智能模拟眼镜2播放相应的检查视频,形成虚拟的效果,提高使用者的沉
浸感和神经反应度,本发明通过镜架21、镜框22和镜仓26以及眼架28形成一个视频播放眼镜,利用智能移动屏幕24播放相应的视频,通过移动调节组件25调节智能移动屏幕24与角度反馈镜23之间的位置,进而满足更好的播放和虚拟效果,也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视觉要求,而且能够滑动的架钩27也更好的满足不同人群和头型的使用者的需求,首先通过转动调节轮251,改变调节轮251的偏心调节槽254与调节杆252的位置关系,进而由调节杆252带动智能移动屏幕24沿导向杆253轴向移动,从而实现智能移动屏幕24与角度反馈镜23之间的距离调节;s5:通过播放智能模拟眼镜2观看相应的视频,并与滑动卡座332卡接的耳机336配合形成视听一体化,提高使用者的沉浸感,并且能够通过微型马达353工作产生震动,使得对应的检测触头37震动,对使用者脑部进行震动按摩,从而达到放松神经的效果,也能通过播放用于神经治疗的视频以起到一定的神经治疗效果。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