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滴注射时的护理装置

文档序号:32045115发布日期:2022-11-03 06:4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点滴注射时的护理装置

1.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点滴注射时的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注射,指的是借助注射器一类的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人体,以达到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其与吃药不一样,药剂经注射后可迅速到达血液并产生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动脉注射、心内注射、体腔内注射等。
3.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近500年的波折,在20世纪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成为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有以下几种分类,电解质输液,用以补充体内水分、电解质,纠正体内酸碱平衡等,如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等;营养输液用于不能口服吸收营养的患者,营养输液有糖类输液、氨基酸输液、脂肪乳输液等,糖类输液中最常用的为葡萄糖注射液;胶体输液用于调节体内渗透压,胶体输液有多糖类、明胶类、高分子聚合物类等,如右旋糖酐、淀粉衍生物、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4.中国专利cn202122024986.4公开了一种儿科护理用注射点滴固定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外表面中部滑动连接有手部放置板,装置本体外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由具有固定功能的移动板以及驱动移动板移动的弹簧杆和移动块与对移动块进行限位的槽口组合而成,手部放置板顶端中部安装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由具有定位的弧形板,以及对患者手部进行捆绑的弹性带以及对弹性带进行固定的魔术贴毛面片和魔术贴勾面片组合而成;本技术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是:手部放置板的位置固定,但患者的身高不一,使用过程中不够舒适;夹持机构位置固定,但患者的位置不一,不一定正对该装置,放置手臂后或许会非常别扭,不利于长时间使用;输液线较长且材质柔软,容易来回晃动,影响点滴注射的正常进行;有些时候,医院内没有多余的位置供患者休息,因此点滴注射时患者会非常容易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滴注射时的护理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万向轮、安装架、托板、束紧带,所述安装架底部设有若干所述万向轮,使该装置能够移动,所述托板顶部设有若干所述束紧带,所述托板可以放置手臂,所述束紧带可以固定手臂,还包括导向槽、导柱、工作台、锁紧机构、转轴、固定杆、第一挂钩、移动杆、第二挂钩、座椅、底板、第一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槽、伸缩杆、固定块,所述安装架上设有若干所述导向槽并滑动连接所述导柱,使所述导柱可以沿所述导向槽上下移动,内部设有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以及通过所述伸缩杆连接的所述座椅,使所述
座椅可以前后移动,后端连接所述固定块,用于连接固定,所述工作台底部连接所述导柱,用于导向,顶部设有所述固定杆和若干轴连接的所述转轴,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杆并使所述转轴能够转动,侧面设有若干和所述转轴位置对应的所述锁紧机构,可以锁紧所述转轴,避免其继续转动,若干所述转轴分别连接若干所述托板,使所述托板能够转动,所述固定杆上设有若干所述第一挂钩,可以钩挂输液线,防止输液线乱晃或缠绕,所述移动杆侧面设有若干所述第二限位槽,上部设有若干所述第二挂钩,可以钩挂输液瓶外部的护套,所述固定块和所述工作台均和所述移动杆滑动连接,使所述移动杆可以沿所述固定块移动,使所述工作台可以沿所述移动杆移动,侧面均设有和所述第二限位槽位置对应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用于限位,所述底板顶部连接所述座椅,用于支撑固定,还设有和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槽,可以对所述底板进行限位,底部设有若干所述万向轮,使所述座椅能够更加轻松地移动。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万向轮选用带有刹车的万向轮,便于随时进行固定。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螺杆、锁紧块、齿轮,所述工作台内设有若干和所述转轴位置相对应的第一空腔,侧面设有若干螺纹孔并啮合所述螺杆,可以拧动所述螺杆,所述转轴侧面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所述齿轮,可以同时进行转动,所述锁紧块和所述齿轮位置相对应,上下两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空腔,使所述锁紧块能够移动,且一端轴连接所述螺杆,转动所述螺杆,即可带动所述锁紧块移动,最终顶紧固定所述齿轮。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板底部嵌装有若干万向球,顶部设有弧形通槽,用于放置手臂,所述万向球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工作台,使所述托板转动时更加平稳,所述弧形通槽内设有软垫,使手臂放置后更加舒适。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挂钩选用朱胆扣,可以防止输液线脱离,且一端与所述固定杆轴连接,使所述第一挂钩能够转动。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座、第一限位杆,所述固定座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用于连接固定,所述第一限位杆呈l形且和所述第一限位槽位置相对应,可以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一部分插入所述第一限位槽中,进而对所述底板进行限位,且一端轴连接所述固定座,使所述第一限位杆能够转动。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手柄、第二限位杆、限位块、弹簧、限位环,所述限位块内部设有第二空腔并滑动连接所述限位环,使所述限位环能够沿所述第二空腔左右移动,左右两端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限位孔并滑动连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使所述第二限位杆可以沿所述限位孔左右移动,所述第二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槽位置相对应、尺寸相匹配,使所述第二限位杆可以插入所述第二限位槽中,左端连接所述手柄,可以更加轻松地拉动所述第二限位杆,中部连接所述限位环,使二者可以同时进行移动,外部套装有所述弹簧,可以提供弹力,所述弹簧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环,当所述第二限位杆移动后,松开所述手柄,在所述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所述限位环可以带动所述第二限位杆自动复位。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包括套筒、滑块、滑槽、套杆,所述套筒后端连接所述安装架,用于连接固定,内部设有若干所述滑块,所述套杆侧面滑动连接所
述套筒,用于导向,且设有若干和所述滑块滑动连接的所述滑槽,用导向和限位,防止所述套杆脱离所述套筒。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导向槽、导柱、工作台、移动杆、第二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槽,使工作台可以在导柱的作用下沿导向槽的方向上下移动,再通过第二限位机构和移动杆上第二限位槽的配合进行限位固定,可以调节工作台的高度,进而适配患者的身高,使用过程中更加舒适;通过设置转轴、锁紧机构,可以通过转轴使托板进行旋转,进而更加贴合手臂放置后的角度,再通过锁紧机构进行限位固定,使患者的手臂放置后更加放松,有利于长时间使用;通过设置固定杆、第一挂钩,可以对输液线进行限位,防止较长且材质较软的输液线来回晃动并影响到点滴注射的正常进行;通过设置伸缩杆、座椅,可以拉出通过伸缩杆与安装架相连的座椅,进而使得患者能够坐下休息,使得患者能够长时间保持点滴注射时的状态,不易疲劳。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左视图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后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第二限位机构主视图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伸缩杆左视图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万向轮;2、安装架;3、导向槽;4、导柱;5、工作台;6、锁紧机构;601、螺杆;602、锁紧块;603、齿轮;7、转轴;8、托板;9、束紧带;10、固定杆;11、第一挂钩;12、移动杆;13、第二挂钩;14、座椅;15、底板;16、第一限位机构;1601、固定座;1602、第一限位杆;17、第一限位槽;18、第二限位机构;1801、手柄;1802、第二限位杆;1803、限位块;1804、弹簧;1805、限位环;19、万向球;20、第二限位槽;21、伸缩杆;2101、套筒;2102、滑块;2103、滑槽;2104、套杆;22、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1
22.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滴注射时的护理装置,由于进行点滴的位置不确定,因此需要经常移动该装置的位置,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使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安装架2,并在安装架2底部设置了若干万向轮1,使该装置能够轻松且快捷地移动至指定位置。
23.为了能够支撑固定被点滴注射的手臂,本实施例中设置了托板8,并在托板8上设有了若干束紧带9,可以对放置在托板8上的手臂进行约束固定。
24.由于患者的位置不可能一直和该装置正对,故本实施例中设置了转轴7,使托板8可以随手臂的移动而转动,用起来更加灵活方便,同时还设置了锁紧机构6,可以锁紧固定转轴7,在手臂调整好位置后可以避免托板8继续转动。
25.由于被点滴注射的对象不同,身高也不同,为了能够使工作台5更加贴合人体,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导向槽3、导柱4、移动杆12、第二限位机构18、第二限位槽20,工作台5可以
通过底部的导柱4沿导向槽3上下移动进而调节高度,调节完成后,再通过第二限位机构18和移动杆12上第二限位槽20的配合进行限位固定,即可对工作台5的高度进行固定。
26.为了能够方便地放置输液瓶和输液管,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固定杆10、第一挂钩11、第二挂钩13,第二挂钩13可以钩挂输液瓶外部的护套,而固定杆10上的若干第一挂钩11可以钩挂输液线,防止输液线乱晃或者缠绕。
27.在患者较多的时候,不仅房间内的床位没有剩余,连走廊内的长椅也会被完全占据,为了避免病人在站立状态下接收点滴注射,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伸缩杆21、座椅14,可以在伸缩杆21的作用下拉出座椅14,以供患者休息。
28.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撑座椅14,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底板15,还在底板15底部设置了若干万向轮1,使得座椅14能够更加方便地被拉出,同时能够起到支撑作用。
29.当座椅14被重新放入安装架2内部时,为了防止其来回移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第一限位机构16、第一限位槽17,可以通过二者的配合对底板15进行限位固定,进而对座椅14的位置进行固定。
30.为了能够调节输液瓶钩挂后的高度,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固定块22,还在固定块22上也设置了第二限位机构18,可以调节移动杆12的高度并进行限位固定。
31.为了能够方便地固定该装置,防止点滴过程中该装置来回移动,本实施例中选用了带有刹车的万向轮,便于随时进行固定。
32.为了实现锁紧机构6的锁紧功能,本实施例中设置了螺杆601、锁紧块602、齿轮603,工作台5内设有若干和转轴7位置相对应的第一空腔,侧面设有若干螺纹孔并啮合螺杆601,可以拧动螺杆601,转轴7侧面固定连接位于第一空腔内的齿轮603,可以同时进行转动,锁紧块602和齿轮603位置相对应,上下两侧滑动连接第一空腔,使锁紧块602能够移动,且一端轴连接螺杆601,转动螺杆601,即可带动锁紧块602移动,最终顶紧固定齿轮603。
33.由于托板8较长,为了使其转动过程中不会来回晃动,本实施例中在其底部嵌装了若干万向球19,万向球19底部滑动连接工作台5,使托板8转动时更加平稳。
34.为了使手臂放置后更加舒适,本实施例中在托板8的顶部设置了弧形通槽,用于放置手臂,符合人体曲线,且弧形通槽内设有软垫,避免手臂与托板8直接接触,更加舒适。
35.为了防止钩挂后的输液线再次散乱,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挂钩11选用为朱胆扣,可以防止输液线脱离,且一端与固定杆10轴连接,使第一挂钩11能够转动。
36.为了实现第一限位机构16对底板15的限位功能,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固定座1601、第一限位杆1602,固定座1601左端固定连接安装架2,用于连接固定,第一限位杆1602呈l形且和第一限位槽17位置相对应,可以将第一限位杆1602的一部分插入第一限位槽17中,进而对底板15进行限位,且一端轴连接固定座1601,使第一限位杆1602能够转动。
37.为了使第二限位机构18能够配合第二限位槽20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设置了手柄1801、第二限位杆1802、限位块1803、弹簧1804、限位环1805,限位块1803内部设有第二空腔并滑动连接限位环1805,使限位环1805能够沿第二空腔左右移动,左右两端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限位孔并滑动连连接第二限位杆1802,使第二限位杆1802可以沿限位孔左右移动,第二限位杆1802和第二限位槽20位置相对应、尺寸相匹配,使第二限位杆1802可以插入第二限位槽20中,左端连接手柄1801,可以更加轻松地拉动第二限位杆1802,中部连接限位环1805,使二者可以同时进行移动,外部套装有弹簧1804,可以提供弹力,弹簧1804左右两端
分别连接限位块1803和限位环1805,当第二限位杆1802移动后,松开手柄1801,在弹簧1804的弹性作用下,限位环1805可以带动第二限位杆1802自动复位。
38.为了使伸缩杆21能够伸缩移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套筒2101、滑块2102、滑槽2103、套杆2104,套筒2101后端连接安装架2,用于连接固定,内部设有若干滑块2102,套杆2104侧面滑动连接套筒2101,用于导向,且设有若干和滑块2102滑动连接的滑槽2103,用导向和限位,防止套杆2104脱离套筒2101。
39.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万向轮1的作用下将该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解除第一限位机构16和第一限位槽17对底板15的限位,即可拉出与伸缩杆21相连的且位于安装架2内的座椅14,将输液瓶上的护套挂在移动杆12上的第二挂钩13上,将输液线放在固定杆10上的第一挂钩11内,根据患者的身高,使工作台5在导柱4的作用下沿导向槽3的方向上下移动,然后通过第二限位机构18和移动杆12上第二限位槽20的配合进行限位固定,根据患者的位置,使托板8绕转轴7转动,并通过锁紧机构6进行固定,然后将患者的手臂放在托板8上并通过束紧带9进行约束固定,万向球19可以使托板8转动过程中更加平稳,通过设置固定块22,使移动杆12能够上下移动并通过第二限位机构18调节高度,进而调节输液瓶的高度;锁紧机构6工作时,转动螺杆601,即可带动锁紧块602移动并顶紧转轴7上的齿轮603,之后即可对托板8进行固定;第一限位机构16工作时,转动固定座1601上的第一限位杆1602,使第一限位杆1602的一部分插入第一限位槽17中,即可对底板15进行限位固定;第二限位机构18工作时,在第二限位杆1802脱离第二限位槽20后,松开手柄1801,在限位块1803内弹簧1804的弹性作用下,限位环1805可以带动第二限位杆1802自动复位并再次插入第二限位槽20中;伸缩杆21工作时,套筒2101用于连接固定,内部设有滑块2102,滑槽2103配合滑块2102可以进行导向,使套杆2104可以前后移动。
40.本发明涉及的机械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
41.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42.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