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空溶脂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0059发布日期:2022-10-22 01:1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空溶脂仪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美体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隔空溶脂仪。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身材的管理越来严格,相应的瘦身美体的方式方法也层出不穷。然而,常见的运动瘦身比较辛苦且收效时间过长,节食不仅会对身体造成损坏还容易反弹,抽脂则风险过大容易造成感染,故以上常见瘦身美体方式均存在一定待完善的弊端。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故设有隔空溶脂仪,隔空溶脂仪运用非创伤性的高能量聚焦电磁波技术,该技术通过电磁场输出的能量,可令自身肌肉不断地扩张和压缩,刺激身体肌肉的运动神经元,使肌肉内部结构得以深度重塑,肌肉在极限超强收缩过程中,部分肌纤维发生断裂,即肌原纤维的生长(肌肉增大)并产生新的胶原蛋白链和肌肉纤维(肌肉增生),增强肌肉完善线条,同时超强的肌肉收缩消耗大量的能量,引发大量的脂肪分解,在几周内由身体正常代谢排出体外。从而轻松达到增肌减脂修身塑形的目的。
4.然而目前隔空溶脂仪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治疗头,现有的治疗头与线束导管连接方式繁琐,不便于治疗头的快速更换,影响隔空溶脂仪的使用效率,故亟需一种隔空溶脂仪。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空溶脂仪,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溶脂仪的本体,所述本体上侧电连接有触摸控制屏,所述本体下侧安装有四个均布的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电连接有四组线束导管,各组所述线束导管均拆卸连接有治疗头,各所述治疗头均由手柄和与与手柄固定连接的上接头构成,各所述线束导管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上接头插接配合的下接头,各所述下接头上均设有用于定位插接上接头的定位装置,各所述上接头外缘面均开设有两关于其轴线对称的插孔,所述下接头上布置有两组关于其轴线对称布置的插接装置,所述下接头上的插接装置与所述上接头上的插孔一一对应且能插接配合,各所述下接头上均布置有用于控制插接装置与插孔连接的调节装置。
6.作为优选,各组所述插接装置均包括下接头外缘面上开设的沿其径向布置的滑道,各所述滑道沿其布置方向均滑动配合有能与其对应侧插孔插接的插杆,所述下接头上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下挡盘,所述下挡盘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插杆一一对应的挡片,各所述插杆与其对应侧的挡片之间均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插杆和挡片固定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下接头外缘套装的能沿其轴向滑动的调节盘,下接头外缘面开设有两关于其轴线对称布置的竖槽,所述调节盘内壁固定两与竖槽一一对应且竖向滑动配合的引导块,各所述引导块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的下端,各所述第二
弹簧的上端均与其对应侧竖槽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盘上端固定连接有两楔形杆,两所述楔形杆与所述下接头上的插杆一一对应布置,各所述插杆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调节孔,各所述调节孔远离下接头轴线的侧壁下沿均与其对应侧的楔形杆的楔形面滑动配合。
8.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两关于下挡盘轴线对称布置且与下挡盘固定连接的定位柱,所述上接头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下挡盘抵接的上挡盘,所述上挡盘上开设有两与定位柱一一对应且能插接配合的定位孔。
9.作为优选,所述上接头外缘面下侧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管,所述下接头内壁上侧为能与锥形管插接的锥形壁。
10.本发明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在使用时,设有的定位装置便于引导上接头与下接头对接,同时可以便于插接装置与插孔对应进而快速实现对接。设有的调节装置可以控制插杆移动,进而便于插杆脱离或者插入插孔,进而实现治疗头与线束导管的连接或者分离,以便于实现治疗头的快速更换。
11.2.本发明在使用时,所述上接头外缘面下侧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管,所述下接头内壁上侧为能与锥形管插接的锥形壁,锥形管和锥形壁的设置便于上接头插入下接头,同时增加了两者的接触面积而有利于连接的稳定。在定位装置的引导下,上接头插入下接头时,只需先向上移动调节盘使得插杆位于下接头内的一端进入滑道,直至上接头完全插入下接头后松开调节盘使其自动复位,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共同作用下,调节盘将自动复位,同时插杆将插入插孔,实现上接头与下接头的快速连接。相应的,分离治疗头与线束导管时,只需沿下接头向上移动调节盘,使得插杆脱离插孔,便可以分离上接头和下接头,即分离了治疗头和线束导管。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第一视角局部立体剖视图。
13.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14.图3为本发明图2中b区域的放大图。
15.图4为本发明第二视角局部立体视图。
16.图5为本发明图4中c区域的放大图。
17.图6为本发明第三视角局部立体剖视图。
18.图7为本发明第四视角局部立体视图。
19.图8为本发明第五视角立体视图。
20.图9为本发明第六视角立体视图。
21.附图标记1.本体,2.触摸控制屏,3.行走轮,4.线束导管,5.治疗头,6.手柄,7.上接头,8.下接头,9.插孔,10.插接装置,11.滑道,12.插杆,13.下挡盘,14.挡片,15.第一弹簧,16.调节盘,17.竖槽,18.引导块,19.第二弹簧,20.楔形杆,21.调节孔,22.定位柱,23.上挡盘,24.定位孔,25.锥形管,26.锥形壁。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实施例一,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在使用时,设有的定位装置便于引导上接头7与下接头8对接,同时可以便于插接装置10与插孔9对应进而快速实现对接。设有的调节装置可以控制插杆12移动,进而便于插杆12脱离或者插入插孔9,进而实现治疗头5与线束导管4的连接或者分离,以便于实现治疗头5的快速更换。所述上接头7外缘面下侧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管25,所述下接头8内壁上侧为能与锥形管25插接的锥形壁26,锥形管25和锥形壁26的设置便于上接头7插入下接头8,同时增加了两者的接触面积而有利于连接的稳定。在定位装置的引导下,上接头7插入下接头8时,只需先向上移动调节盘16使得插杆12位于下接头8内的一端进入滑道11,直至上接头7完全插入下接头8后松开调节盘16使其自动复位,在第一弹簧15和第二弹簧19的共同作用下,调节盘16将自动复位,同时插杆12将插入插孔9,实现上接头7与下接头8的快速连接,相应的,分离治疗头5与线束导管4时,只需沿下接头8向上移动调节盘16,使得插杆12脱离插孔9,便可以分离上接头7和下接头8,即分离了治疗头5和线束导管4。
24.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具体的,在连接治疗头5和线束导管4时,将手柄6上的上接头7与线束导管4的下接头8完成连接即可。将上接头7插入下接头8时,需要先使用调节装置控制插接装置10的插杆12内端(即与插孔9插接的一端)收纳进入滑道11,避免插杆12阻挡上接头7插入下接头8,具体为:沿上接头7向上移动调节盘16,调节盘16上的挡块将沿竖槽17向上移动,同时第二弹簧19被拉伸,调节盘16向上移动的同时,楔形杆20将随之同步向上移动,楔形杆20向上移动过程中其楔形面将与调节孔21侧壁的下沿产生相互滑动,进而楔形杆20将通过与调节孔21的相互配合迫使插杆12沿滑道11向外移动,同时固定连接在插杆12与挡片14之间的第一弹簧15也将被压缩,直至楔形杆20向上移动至与下挡盘13接触时,此时插杆12内端完全进入滑道11而不会影响上接头7与下接头8的配合,此时保持调节盘16的位置不变,将上接头7插入下接头8,同时注意需要通过定位装置引导,以便于插接装置10可以与插孔9对应。
25.如上述将调节盘16向上沿下接头8向上移动使得插杆12收纳入滑道11后,保持调节盘16位置不变,将上接头7插入下接头8时,需要将下挡盘13上的定位柱22与上挡盘23上的定位空对应插接,之后在定位柱22与定位孔24的引导下将上接头7完全插入下接头8,此时上挡盘23与下挡盘13抵接,同时插接装置10的插杆12与插孔9相对应,这时只需保持上挡盘23与下挡盘13的抵接状态松开调节盘16即可。松开调节盘16后,第一弹簧15和第二弹簧19将自动复位,第二弹簧19复位将使得引导块18沿竖槽17下移复位,进而与引导块18固定连接的调节盘16也将下移复位。调节盘16下移复位则楔形杆20与插杆12上的调节孔21将再次产生相对移动,同时第一弹簧15将自动伸长复位使得插杆12沿滑道11先插孔9内移动,调节盘16完全复位则插杆12插入插孔9。此时上接头7与下接头8完成连接。
26.经上述,连接上接头7和下接头8时只需改变调节盘16位置,引导上接头7与下接头8对接即可完成治疗头5和线束导管4的连接,操作简单,效率较高。同时分离治疗头5与线束导管4时,只需沿下接头8向上移动调节盘16,使得插杆12脱离插孔9,便可以分离上接头7和下接头8,即分离了治疗头5和线束导管4。
27.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溶脂仪的本体1在使用时,设有的触摸控制屏2可
以用来设定相应的参数,治疗头5可以通过绷带固定在需要治疗的部位,通过触摸控制屏2可以启动溶脂仪,使得电磁和射频经由线束导管4传递到治疗头5,并作用于治疗部位。溶脂仪的本体设有的行走轮3可以便于其移动。为便于与不同的治疗部位贴合,治疗头5可具有多种形状,如治疗头5-1和治疗头5-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