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脐灸防烫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3453发布日期:2022-10-18 23:1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脐灸防烫罩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防烫罩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脐灸防烫罩。


背景技术:

2.脐灸,是中医的一种疗法,即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具有绿色自然、简单易行、效果突出等诸多优点,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现代绿色养生方法。
3.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现,在脐灸时,通常没有防烫机构,没有有效的防烫措施,有可能会对接受治疗的人员造成烫伤,需要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医护人员时时观察,增加心理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脐灸时无有效防烫措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功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防火、防烫效果的脐灸防烫罩。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脐灸防烫罩,所述的防烫罩包括防烫罩本体,所述的防烫罩本体为桶状设置,所述的防烫罩本体的底端设有通孔,所述的防烫罩本体的内壁上设有防火隔热层。
6.作为改进,所述的防火隔热层采用玻璃棉、岩棉、硅酸盐、石棉、气凝胶毡、真空板、锡纸及铝箔中的任意一种制作。
7.作为改进,所述的防火隔热层采用铝箔制作。
8.作为改进,所述的通孔直径为5~9cm。
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0.①
本发明装置通过将脐灸用的面碗放置在防烫罩本体中,利用设置在防烫罩本体上的防火隔热层可有效防止燃烧的艾绒塔倾倒烫伤患者;
11.②
本发明防烫罩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12.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发明防烫罩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17.图4是本发明a-a的剖面示意图。
18.图5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19.如图所示:1、防烫罩本体;2、通孔;3、防火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2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3.结合附图1~图4,一种脐灸防烫罩,所述的防烫罩包括防烫罩本体1,所述的防烫罩本体1为桶状设置,所述的防烫罩本体1的底端设有通孔2,所述的通孔2直径为5~9cm,所述的防烫罩本体1的内壁上设有防火隔热层3。
24.所述的防火隔热层3采用玻璃棉、岩棉、硅酸盐、石棉、气凝胶毡、真空板、锡纸及铝箔中的任意一种制作。
25.实施例一
26.一种脐灸防烫罩,所述的防烫罩包括防烫罩本体1,所述的防烫罩本体1为设有空腔的柱状,所述的防烫罩本体1的底端设有通孔2,所述的通孔2直径为6cm,所述的防烫罩本体1的内壁上设有防火隔热层3,所述的防火隔热层3采用真空板制作,将真空板与防烫罩本体1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27.实施例二
28.一种脐灸防烫罩,所述的防烫罩包括防烫罩本体1,所述的防烫罩本体1为桶状设置,所述的防烫罩本体1的底端设有通孔2,所述的通孔2直径为8cm,所述的防烫罩本体1的内壁上设有防火隔热层3,所述的防火隔热层3采用锡纸制作,将锡纸分成若干条,先将一条沿防烫罩本体1内壁纵向张贴,使锡纸条与防烫罩本体1内壁贴合,锡纸两端分别延伸至防烫罩本体1的外内壁及底端外内壁,将锡纸端部与内壁粘接固定,再取一条锡纸条,将其侧边与前一锡纸条搭边2毫米后粘贴固定,如此依次设置直至完全覆盖防烫罩本体1的内侧表面即可。
29.实施例三
30.一种脐灸防烫罩,所述的防烫罩包括防烫罩本体1,所述的防烫罩本体1为桶状设置,所述的防烫罩本体1的底端设有通孔2,所述的通孔2直径为7cm,所述的防烫罩本体1的内壁上设有防火隔热层3,所述的防火隔热层3采用铝箔制作,将铝箔按防烫罩本体状折叠成形,并将其放置在防烫罩本体1中,用美工刀按通孔2形状切割铝箔,用透明胶带将铝箔边
缘与防烫罩本体1粘接固定即可。
3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32.在进行脐灸时,先向患者肚脐中放入脐灸专用药粉,将防烫罩本体以肚脐为中心放置在腹部,将面碗放置在防烫罩本体中并使其中空部设在肚脐上方,向面碗中空部放入适量专用药粉并抹平,将艾绒塔放置在专用药粉顶端,点燃艾绒塔即可进行脐灸,在患者动作时,有可能会使艾绒塔倾倒,由于外侧有防烫罩本体,倾倒的艾绒塔会掉落在防烫罩本体中而不会掉落在人体腹部,由于防烫罩本体内壁设有防火隔热层,可避免烫伤。
33.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脐灸防烫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烫罩包括防烫罩本体(1),所述的防烫罩本体(1)为桶状设置,所述的防烫罩本体(1)的底端设有通孔(2),所述的防烫罩本体(1)的内壁上设有防火隔热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脐灸防烫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火隔热层(3)采用玻璃棉、岩棉、硅酸盐、石棉、气凝胶毡、真空板、锡纸及铝箔中的任意一种制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脐灸防烫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火隔热层(3)采用铝箔制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脐灸防烫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2)直径为5~9c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脐灸防烫罩,属于防烫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防烫罩包括防烫罩本体,所述的防烫罩本体为桶状设置,所述的防烫罩本体的底端设有通孔,所述的防烫罩本体的内壁上设有防火隔热层。所述的防火隔热层采用玻璃棉、岩棉、硅酸盐、石棉、气凝胶毡、真空板、锡纸及铝箔中的任意一种制作,所述的防火隔热层采用铝箔制作,所述的通孔直径为5~9cm。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技术研发人员:刘谦慧 李汝新 闫俊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谦慧
技术研发日:2022.08.29
技术公布日:2022/10/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