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61542发布日期:2022-12-23 23:4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特别涉及一种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及其制备工艺,属于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薁磺酸钠是洋甘菊花的有效成分,具有很强的消炎、抗菌、抗过敏、促进粘膜新陈代谢的作用;其作用机理为:通过局部直接作用抑制炎性细胞释放组胺;增加粘膜内前列腺素e2的合成,促进肉芽形成和上皮细胞新生;并能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
3.壳聚糖抗菌水凝胶,是妇科常用的一种阴道制剂,其作用有抗菌,因为壳聚糖对多种细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表现出类似抗生素的特征。另外,还可以促进组织愈合和修复能力,壳聚糖本身还具有止血的作用。
4.现有技术中,壳聚糖抗菌水凝胶由于属于非抗生素类药,长期使用,会改变人体皮肤、粘膜、阴道的抵抗力,扰乱阴道的酸碱度,作用也比较温;加入薁磺酸钠,适当降低壳聚糖用量,可以增强消炎、抗菌、促进粘膜新陈代谢的作用,用于阴道还可以保持阴道的弱酸性环境。因此亟需一种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及其制备工艺,所述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由以下原料按照以下原料进行配比:
7.[0008][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由以下原料按照以下原料进行配比:
[0010]
[0011][00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由以下原料按照以下原料进行配比:
[0013][001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由以下原料按照以下原料进行配比:
[0015]
[0016][001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植物草本提取物包含芦荟提取物、郁金提取物、三棱提取物、莪术提取物、苦参提取物、没药提取物中的其中至少3种。
[001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杀菌防腐剂为季铵盐、氯己定、聚六亚甲基双胍、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苯甲酸、乳酸中的其中至少一种。
[001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纤维素为羟乙基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
[002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元醇保湿剂为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002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0022]
步骤一:卡波姆0.2份-1份,纤维素0.5份-2份加入到45℃纯化水20-33份中,加入三乙醇胺0.1份-0.5份,形成基质;
[0023]
步骤二:薁磺酸钠0.2份-2份,壳聚糖0.5份-2份,胶原蛋白肽0.5份-2份,透明质酸钠0.1份-0.5份,加入到纯化水10份-15份中,制成溶液a;
[0024]
步骤三:芦荟提取物、郁金提取物、三棱提取物、莪术提取物、苦参提取物、没药提取物中的至少3种,溶解至80-100℃纯化水10份-20份中,制成溶液b;
[0025]
步骤四:薄荷脑0.1份-0.3份,杀菌防腐剂为季铵盐、氯己定、聚六亚甲基双胍、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苯甲酸、乳酸中的至少一种,加入到多元醇保湿剂丙二醇、丙三醇一种2份-10份中,制成溶液c;
[0026]
步骤五:将溶液a、b和c种溶液加入到基质中,乳化15分钟-60分钟,加入香料,搅拌均匀即可。
[002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及其制备工艺,通过设有的薁磺酸钠、壳聚糖、胶原蛋白肽、透明质酸钠和植物草本提取物可以有效的用于皮肤、粘膜、阴道、宫颈的抗菌、抑菌、杀菌,促进皮肤粘膜新陈代谢、修复皮损和糜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
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及其制备工艺,
[0030]
实施例一:所述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由以下原料按照以下原料进行配比:
[0031][0032][0033]
所述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0034]
步骤一:卡波姆0.2份,纤维素0.5份加入到45℃纯化水20份中,加入三乙醇胺0.1份-0.5份,形成基质;
[0035]
步骤二:薁磺酸钠0.2份,壳聚糖0.5份,胶原蛋白肽0.5份,透明质酸钠0.1份,加入到纯化水10份中,制成溶液a;
[0036]
步骤三:芦荟提取物、郁金提取物、三棱提取物、莪术提取物、苦参提取物、没药提取物中的至少3种,溶解至80-100℃纯化水10份中,制成溶液b;
[0037]
步骤四:薄荷脑0.1份,杀菌防腐剂为季铵盐、氯己定、聚六亚甲基双胍、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苯甲酸、乳酸中的至少一种,加入到多元醇保湿剂丙二醇、丙三醇一种2份中,制成溶液c;
[0038]
步骤五:将溶液a、b和c种溶液加入到基质中,乳化15分钟-60分钟,加入香料,搅拌均匀即可。
[0039]
实施例二:所述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由以下原料按照以下原料进行配比:
[0040][0041][0042]
所述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0043]
步骤一:卡波姆0.6份,纤维素1.2份加入到45℃纯化水20-33份中,加入三乙醇胺0.3份,形成基质;
[0044]
步骤二:薁磺酸钠1.1份,壳聚糖1.2份,胶原蛋白肽1.2份,透明质酸钠0.3份,加入到纯化水10份-15份中,制成溶液a;
[0045]
步骤三:芦荟提取物、郁金提取物、三棱提取物、莪术提取物、苦参提取物、没药提取物中的至少3种,溶解至80-100℃纯化水10份-20份中,制成溶液b;
[0046]
步骤四:薄荷脑0.2份,杀菌防腐剂为季铵盐、氯己定、聚六亚甲基双胍、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苯甲酸、乳酸中的至少一种,加入到多元醇保湿剂丙二醇、丙三醇一种6份中,制成溶液c;
[0047]
步骤五:将溶液a、b和c种溶液加入到基质中,乳化15分钟-60分钟,加入香料,搅拌均匀即可。
[0048]
实施例三:所述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由以下原料按照以下原料进行配比:
[0049]
[0050][0051]
所述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0052]
步骤一:卡波姆1份,纤维素2份加入到45℃纯化水33份中,加入三乙醇胺0.5份,形成基质;
[0053]
步骤二:薁磺酸钠2份,壳聚糖2份,胶原蛋白肽2份,透明质酸钠0.5份,加入到纯化水15份中,制成溶液a;
[0054]
步骤三:芦荟提取物、郁金提取物、三棱提取物、莪术提取物、苦参提取物、没药提取物中的至少3种,溶解至80-100℃纯化水10份-20份中,制成溶液b;
[0055]
步骤四:薄荷脑0.3份,杀菌防腐剂为季铵盐、氯己定、聚六亚甲基双胍、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苯甲酸、乳酸中的至少一种,加入到多元醇保湿剂丙二醇、丙三醇一种10份中,制成溶液c;
[0056]
步骤五:将溶液a、b和c种溶液加入到基质中,乳化15分钟-60分钟,加入香料,搅拌均匀即可。
[0057]
其中,所述植物草本提取物包含芦荟提取物、郁金提取物、三棱提取物、莪术提取物、苦参提取物、没药提取物中的其中至少3种。
[0058]
进一步地,杀菌防腐剂为季铵盐、氯己定、聚六亚甲基双胍、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苯甲酸、乳酸中的其中至少一种。
[0059]
更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素为羟乙基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
[0060]
其中,所述多元醇保湿剂为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0061]
实施例四: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杀菌试验步骤如下:
[0062]
(1)器材
[0063]
1、试验菌株:大肠杆菌(8099),培养5代、白色念珠菌(atcc10231),培养5代、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培养5代,由中国菌种保藏中心提供。
[0064]
2、3%牛血清白蛋白、胰蛋白胨生理盐水溶液、标准硬水: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由北京路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等。
[0065]
3、0.03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
[0066]
4、中和剂:2.0%吐温-80+1.0%卵磷脂+0.5%硫代硫酸钠的pbs溶液。
[0067]
5、无菌刻度吸管、无菌平皿、无菌试管、恒温培养箱等。
[0068]
(2)样品
[0069]
1、样品: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
[0070]
2、样品处理:依据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取5ml样液直接进行试验。
[0071]
(3)方法
[0072]
1、依据《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11)及gb 15979-2002进行。
[0073]
2、中和剂鉴定试验采用悬液法鉴定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中和剂选择试验,样品浓度为原液,作用时间为20min。白色念珠菌(atcc10231)中和剂选择试验,样品浓度为原液,作用时间为20min。试验温度为20士1℃。
[0074]
3、杀菌试验为悬液试验。试验温度为20℃士1℃,试验重复三次。
[0075]
(4)结果
[0076]
1、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和剂鉴定试验
[0077]
1.1各次试验第一组均无菌生长,第二组有菌生长。第二组生长菌数较第一组多,但较第3、4、5组少,第3、4、5组三组间的误差率分别为6.14%、2.67%、8.00%
[0078]
表中各组序号及所代表内容与《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11)相同。
[0079]
1.2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见表1。
[0080]
表1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
[0081][0082]
2、白色念珠菌中和剂鉴定试验
[0083]
2.1各次试验第一组均无菌生长,第二组有菌生长。第二组生长菌数较第一组多,但较第3、4、5组少,第3、4、5组三组间的误差率分别5.13%、1.73%、4.50%。表中各组序号及所代表内容与《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11)相同。
[0084]
2.2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见表2。
[0085]
表2白色念珠菌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
[0086][0087]
3、对试验菌的杀菌效果
[0088]“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原液作用20min,对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的平均杀菌率可达90%以上:对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的平均杀菌率可达90%以上。试验重复三次。结果见表3、表4、表5。
[0089]
表3“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原液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
[0090][0091]
注:阳性对照组平均活菌数2.66x104fu/ml(2.4x104cfu/ml~2.7x104cfu/ml)
[0092]
阴性对照组无菌生长
[0093]
表4“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原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
[0094]
[0095]
注:阳性对照组平均活菌数2.58x104cfu/ml(25x104cfu/ml~2.8x104cfu/ml)
[0096]
阴性对照组无菌生长
[0097]
表5“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原液对白色念珠菌的杀菌效果
[0098][0099]
注:阳性对照组平均活菌数2.88x104cfu/ml(2.6x104cfu/ml~2.9x104cfu/ml)
[0100]
阴性对照组无菌生长
[0101]
四、结论
[0102]
1、中和剂鉴定实验表明,中和剂2.0%吐温-80+1.0%卵磷脂+0.5%硫代硫酸钠的pbs溶液能够完全中和送检样品“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该中和剂及中和产物对试验菌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白色念珠菌(atcc10231)及培养基无影响。
[0103]
2、在试验温为20℃士1℃的条件下,送检样品“薁磺酸钠壳聚糖凝胶”原液作用20min,对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的平均杀菌率可达90%以上,对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的平均杀菌率可达90%以上。
[010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