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液体扩散提示功能的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40694发布日期:2022-11-03 05:0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液体扩散提示功能的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卫生巾,特别是一种具备液体扩散提示功能的卫生巾。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卫生巾在吸收过量的液体后会发生下坠现象,穿戴者感受到坠感时就需要进行卫生巾的更换,但卫生巾开始下坠时所产生的坠感非常不明显,穿戴者很容易因生活繁忙而将其忽视,导致错过了更换卫生巾的最佳时机,导致卫生巾发生侧漏或前后漏的现象,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卫生巾在吸收以及扩散液体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市面上更是出现了无感卫生巾,吸收经血等体液后扩散很快,会均匀分布在卫生巾的各个部位,虽然使用舒服,但穿戴者往往会忘记更换,极大地增加了卫生巾发生侧漏或前后漏的几率,很容易滋养出大量的细菌而影响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液体扩散提示功能的卫生巾。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备液体扩散提示功能的卫生巾,包括卫生巾本体,所述卫生巾本体自上往下包括面层、导流层、吸收芯体和底层,所述面层的顶面或底面设置有遇液体发生温度变化的压边条,所述压边条由变温指示剂或以变温指示剂为囊芯物的微胶囊涂设而成。
5.所述变温指示剂为生姜液、生姜粉末、薄荷液和薄荷粉末的任意一一种。
6.所述压边条的宽度为4mm-20mm。
7.所述面层设置的压边条数量为四,且分别贴靠于所述面层的前、后、左、右四个侧边。
8.所述压边条的长度为所述面层侧边长度的50%-100%。
9.所述导流层的顶面边缘处设置有闭合的涂条,所述涂条的物质组成相同于所述压边条。
10.所述吸收芯体的前后两端涂设有物质组成相同于所述压边条的变温片。
11.所述底层的顶面设置有物质组成相同于所述压边条的第一涂层,且所述第一涂层不与所述吸收芯体相接触。
12.所述卫生巾本体包括粘连在所述面层两侧的护翼,所述护翼底面设置有物质组成相同于所述压边条的第二涂层,所述第二涂层位于所述护翼与粘胶之间。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压边条接触到被卫生巾吸收扩散的体液后会产生明显温度的变化,让人体的皮肤感觉到热感或凉意,自动提醒穿戴者更换卫生巾,从而避免卫生巾因吸收过量的体液而发生侧漏或前后漏的现象,由于压边条位于面层的边缘处,体液扩散至该位置时标志卫生巾吸收体液的容量已经达到饱和,卫生巾得到充分使用的同时即时可靠地提示穿戴者进行卫生巾更换,卫生巾的导流层、吸收芯体、底层和护翼同样具备遇液变温结构,可以依据实际市场需求而对卫生巾进行不同的结构组合设置。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面层的表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导流层的表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吸收芯体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7.参照图1至图5,一种具备液体扩散提示功能的卫生巾,包括卫生巾本体1,所述卫生巾本体1自上往下包括面层2、导流层3、吸收芯体4和底层5,所述面层2的顶面或底面设置有遇液体发生温度变化的压边条6,所述压边条6由变温指示剂或以变温指示剂为囊芯物的微胶囊涂设而成,体液被卫生巾吸收扩散后,会接触压边条,变温指示剂或微胶囊构成的压边条遇到液体后会产生明显温度的变化,让人体的皮肤感觉到热感或凉意,自动提醒穿戴者更换卫生巾,从而避免卫生巾吸收过量的体液而发生侧漏或前后漏的现象,由于压边条位于面层的边缘处,因此,体液扩散至该位置时标志卫生巾吸收体液的容量已经达到饱和,卫生巾得到充分使用的同时即时可靠地提示穿戴者进行卫生巾更换。所述变温指示剂为生姜液、生姜粉末、薄荷液和薄荷粉末的任意一一种,生姜液和生姜粉接触液体后会产生适量的热感和无害的刺激感,薄荷液和薄荷粉末接触液体后会产生舒适的凉意,两者均能为人体皮肤提供明显的触感,四者均可作为微胶囊的囊芯物,生姜粉末、薄荷粉末或薄荷冰片则可直接设置在面层上,除却四者,也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而采用其他遇液体发生温度变化的变温指示剂,压边条可设置在面层的顶面,能为人体皮肤提供即时性强的触感效果,压边条也可设置在面层的底面,即时性稍弱,提供的触感效果相对柔和,可依据实际采用的变温指示剂进行选择搭配。本技术的涂设具体为喷涂或刮涂。
18.所述压边条6的宽度为4mm-20mm,在确保皮肤能感受到明显触感提示的前提下约束压边条的总面积,让卫生巾得到充分使用后方提示穿戴者进行更换。
19.所述面层2设置的压边条6数量为四,且分别贴靠于所述面层2的前、后、左、右四个侧边,即使体液在卫生巾发生不规则的扩散,总能确保压边条能接触到扩散液体,为人体提供可靠地更换提示。
20.所述压边条6的长度为所述面层2侧边长度的50%-100%,压边条与面层侧边等长时,提示效果最为精确,压边条长度为面层侧边长度一半时,也确保提示功能可靠的情况下变温指示剂的用料最小。
21.所述导流层3的顶面边缘处设置有闭合的涂条7,所述涂条7的物质组成相同于所述压边条6,同样由变温指示剂或以变温指示剂为囊芯物的微胶囊涂设而成,下述的变温片、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同理,由于导流层位于卫生巾的内部,因此,可在导流层3的边缘设
置闭合的涂条,对卫生巾液体扩散提示功能的效果进行增益。
22.所述吸收芯体4的前后两端涂设有物质组成相同于所述压边条6的变温片8。所述底层5的顶面设置有物质组成相同于所述压边条6的第一涂层9,且所述第一涂层9不与所述吸收芯体4相接触。所述卫生巾本体1包括粘连在所述面层2两侧的护翼10,所述护翼10底面设置有物质组成相同于所述压边条6的第二涂层11,所述第二涂层11位于所述护翼10与粘胶12之间。变温片、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均能对卫生巾液体扩散提示效果进行增益,需要说明的是,压边条、涂条、变温片、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的五个遇液变温提示结构可一同组合设置在卫生巾上,该设置方式下的卫生巾具备最为显著的变温提示功能效果,但对变温指示剂的选取、用量以及各部位的剂量分配要求高,成本以及生产难度也会加大,也可以依据实际的市场需求、不同的用户体验而进行单一或复数以上的变温提示结构进行组合设置,如卫生巾仅设置压边条、变温片、第一涂层或涂条、第一涂层等不同的组合方式。
[0023]“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4]
以上的实施方式不能限定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专业技术领域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整体构思的情况下,所做的均等修饰与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创造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