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外科护理用的头部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31847249发布日期:2022-10-19 00:09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外科护理用的头部固定装置

1.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外科护理用的头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外科护理学:作为现代医学的一个科目,其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去解除病人的病原,从而使病人得到治疗,外科和所有的临床医学一样,需要了解疾病的定义、病因、表现、诊断、分期、治疗、预后,而且外科更重视开刀的适应症、术前的评估与照顾、手术的技巧与方法、术后的照顾、手术的并发症与预后等与外科手术相关的问题;而一些经过头部创伤后手术的患者在后续康复过程中,需要对头部进行相应的护理以促进头部康复,目前专利公告号为:cn114288116a的名为,一种基于外科护理用的头部固定装置,其可实现对患者头部的固定,同时能够便捷快速地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加热处理等,但该装置在具体使用时,未能较为全面地考虑到患者的特殊情况,一般头部在受伤后都需要卧床休息,且在休息时需要对头部进行相应的固定,而现有的大多数固定装置的功能性与使用便捷性较差,同时尤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大多数现有的固定装置在固定头部完毕后,用户难以自主地进行翻转身体,这样一来间接地使得患者只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个睡姿,而长时间保持一个睡姿则会严重地影响到患者人体的血液循环,从而影响到患者的康复。
3.于是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外科护理用的头部固定装置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外科护理用的头部固定装置,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相应技术问题。
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外科护理用的头部固定装置,包括放置板主体,所述放置板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件,该安装件用于将本装置固定于床体上,所述放置板主体的背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且固定圆盘的前侧面开设有壁槽,所述放置板主体的前端上表面放置有头枕,该头枕以供用户将头部放置其表面,所述放置板主体的上方设置有头部固定机构,且头部固定机构的下方设置有调节锁定组件,所述头部固定机构的前端设置有头部自助按摩机构,所述头部固定机构的上方设置有主动调节机构;所述头部固定机构包括:中心轴、位移环、主联条、副联条、汇集滑块、固定部,所述放置板主体的上方设置有中心轴,且中心轴的背端与固定圆盘呈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轴的前端套设有位移环,且位移环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主联条,并且主联条的两侧均设置有副联条,所述副联条的背端设置有汇集滑块,所述主联条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固定部,且固定部的对立面均贴合有软胶垫。
6.优选的,所述中心轴靠近位移环的一端为滚珠丝杆部,且位移环适配于中心轴靠近位移环一端的滚珠丝杆部。
7.优选的,所述副联条的前端铰接于主联条的前端,所述汇集滑块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于主联条、副联条的背端。
8.优选的,所述汇集滑块位于固定圆盘前侧方,且汇集滑块的背端滑动连接于固定圆盘前侧面开设壁槽的内部。
9.优选的,所述调节锁定组件包括:凿孔盘、连接扣、扣孔、弹簧锁柱、导轴、手压板,所述中心轴的背端套接有凿孔盘,且凿孔盘的下方设置有弹簧锁柱,所述凿孔盘的背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扣,且连接扣的下方设置有扣孔,该连接扣的中端为铰接结构,且连接扣的自由端适配于扣孔,所述弹簧锁柱底面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导轴,所述导轴滑动连接于固定圆盘的前侧表面,所述导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手压板。
10.优选的,所述凿孔盘靠近弹簧锁柱的一面均匀开设有锁孔,且该锁孔适配于弹簧锁柱的上端。
11.优选的,所述头部自助按摩机构包括:调节伸缩杆、传动杆、盖盘、绕绳盘、拉环弹力绳、连接头、连接孔,所述中心轴的前端设置有调节伸缩杆,所述调节伸缩杆转动连接于放置板主体的上表面,且调节伸缩杆靠近中心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中心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调节伸缩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前端端头固定连接有盖盘,该盖盘位于固定部的背侧方,且盖盘的内壁均布有圆球凸起,所述传动杆、盖盘之间固定连接有绕绳盘,且绕绳盘的外部绕设有拉环弹力绳。
12.优选的,所述连接孔位于中心轴靠近连接头的一端,所述连接头与连接孔相互适配。
13.优选的,所述主动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横板、吊盘、色彩面板,所述固定圆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横板,且固定横板的前端底部转动连接有吊盘,且吊盘的底面设置有色彩面板。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调节锁定组件:由导轴带动弹簧锁柱压缩其底部的弹簧同步向下运动,而在弹簧锁柱向下运动后则会促使弹簧锁柱的上端脱离凿孔盘外表的锁孔内,从而此时的中心轴与凿孔盘均可实现自由转动,即便于用户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可在实现翻动身体以调整睡姿,避免了用户在固定头部后无法进行轻易地翻动身体,从而规避了用户长时间处于同一睡姿而导致身体的供血不通畅的情况发生,进而通过此设置可实现在不影响用户头部固定的情况下,也能够便于用户自主及时地调整睡姿以改善人体与头部的血液循环;(2)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头部自助按摩机构:在绕绳盘旋转后则会同步带动盖盘同步旋转,此时通过在调节伸缩杆内壁设置的球形凸起并在调节伸缩杆旋转后,能够对用户的头部进行旋转按摩以更好地提升用户的体验感以及脑部头皮的血液循环,同时也有助于用户的康复治疗;(3)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主动调节机构:当用户需要进行休息时,可通过手动拨动吊盘,此时位于吊盘底面的色彩面板则会发生旋转,而用户通过旋转吊盘不仅可使得用户使用本装置的体验感与趣味性,同时利用色彩面板旋转后产生的色彩体验,能够使得用户的
眼部产生疲劳感,从而促进用户更快的入睡;(4)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头部固定机构:在位移环发生位移后则会带动主联条与副联条以汇集滑块为转动支点共同发生对向转动,同时主联条则会带动其前端的固定部随之同步对向靠近,从而逐渐靠近至用户的头部两侧,进而实现了对用户头部的固定以便于护理人员对用户的头部进行相应的护理;(5)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安装件:用户通过在放置板主体左右两侧设置的安装件可将本装置水平安装于可供人体休息的床体的一端,且安装时使得放置板主体的前端朝向用户躺下后头部放置的一端,通过将本装置便携的安装于床体上,以提升装置配合于床体共同使用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地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头部固定机构的局部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中头部自助按摩机构的局部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中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中弹簧锁柱处的局部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中导轴处的局部展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中连接头、连接孔处的局部展示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中标号为:1、放置板主体;11、安装件;12、固定圆盘;13、壁槽;14、头枕;2、头部固定机构;21、中心轴;22、位移环;23、主联条;24、副联条;25、汇集滑块;26、固定部;3、调节锁定组件;31、凿孔盘;32、连接扣;33、扣孔;34、弹簧锁柱;35、导轴;36、手压板;4、头部自助按摩机构;41、调节伸缩杆;42、传动杆;43、盖盘;44、绕绳盘;45、拉环弹力绳;46、连接头;47、连接孔;5、主动调节机构;51、固定横板;52、吊盘;53、色彩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至图3和图7至图9所示,且头部固定机构2的下方设置有调节锁定组件3,调节锁定组件3包括:凿孔盘31、连接扣32、扣孔33、弹簧锁柱34、导轴35、手压板36,中心
轴21的背端套接有凿孔盘31,凿孔盘31靠近弹簧锁柱34的一面均匀开设有锁孔,且该锁孔适配于弹簧锁柱34的上端,且凿孔盘31的下方设置有弹簧锁柱34,凿孔盘31的背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扣32,且连接扣32的下方设置有扣孔33,该连接扣32的中端为铰接结构,且连接扣32的自由端适配于扣孔33,弹簧锁柱34底面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导轴35,导轴35滑动连接于固定圆盘12的前侧表面,导轴3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手压板36。
19.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护理人员在固定好用户的头部后并随手通过转动连接扣32将连接扣32的自由端卡合入扣孔33的内部,此状态下凿孔盘31与中心轴21则会在连接扣32的作用下,使得中心轴21能够随着凿孔盘31的旋转而旋转,而此时的凿孔盘31在弹簧锁柱34的限制作用下无法进行旋转,即此时中心轴21以及汇集滑块25都无法进行转动,而当躺在床体上的用户需要进行活动身体时,此时用户可通过手部向下按压手压板36,由手压板36带动导轴35向下运动,再由导轴35带动弹簧锁柱34压缩其底部的弹簧同步向下运动,而在弹簧锁柱34向下运动后则会促使弹簧锁柱34的上端脱离凿孔盘31外表的锁孔内,从而此时的中心轴21与凿孔盘31均可实现自由转动,即便于用户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可在实现翻动身体以调整睡姿,同时也能够使得头部固定机构2的整体能够随着用户的翻身动作而同步进行,而在用户调整睡姿完毕后,再通过释放对手压板36的压力,此时弹簧锁柱34在其底部弹簧的反弹力作用下,自动向上卡合入凿孔盘31的锁孔的内部,此时中心轴21与凿孔盘31则无法继续转动,通过此设置避免了用户在固定头部后无法进行轻易地翻动身体,从而规避了用户长时间处于同一睡姿而导致身体的供血不通畅的情况发生,进而通过此设置可实现在不影响用户头部固定的情况下,也能够便于用户自主及时地调整睡姿以改善人体与头部的血液循环。
20.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请参照图1至图3和图6和图10所示,头部固定机构2的前端设置有头部自助按摩机构4,头部自助按摩机构4包括:调节伸缩杆41、传动杆42、盖盘43、绕绳盘44、拉环弹力绳45、连接头46、连接孔47,中心轴21的前端设置有调节伸缩杆41,调节伸缩杆41转动连接于放置板主体1的上表面,且调节伸缩杆41靠近中心轴2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46,中心轴2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47,连接孔47位于中心轴21靠近连接头46的一端,连接头46与连接孔47相互适配,调节伸缩杆4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42,且传动杆42的前端端头固定连接有盖盘43,该盖盘43位于固定部26的背侧方,且盖盘43的内壁均布有圆球凸起,用于按摩用户的头部,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传动杆42、盖盘43之间固定连接有绕绳盘44,且绕绳盘44的外部绕设有拉环弹力绳45。
21.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可由护理人员手动将调节伸缩杆41向前端收缩,促使调节伸缩杆41背端的连接头46脱离连接孔47的限制,该步骤可在护理人员固定好用户的头部后便可调节好,而后用户的头部在固定后,位于固定部26背侧方的盖盘43正好贴合在用户头部表面,而后用户可通过手持拉环弹力绳45并拉拽拉环弹力绳45,通过拉环弹力绳45带动绕绳盘44同步旋转,而在绕绳盘44旋转后则会同步带动盖盘43同步旋转,此时通过在调节伸缩杆41内壁设置的球形凸起并在调节伸缩杆41旋转后,能够对用户的头部进行旋转按摩以更好地提升用户的体验感以及脑部头皮的血液循环,同时也有助于用户的康复治疗。
22.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请参照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基于外科护理用的头部固定装置,包括放置板主体1,
放置板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件11,该安装件11用于将本装置固定于床体上,以便于本装置配合于床体进行使用,而其具体固定方式为一般可实现固定功能的均可,放置板主体1的背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12,且固定圆盘12的前侧面开设有壁槽13,放置板主体1的前端上表面放置有头枕14,该头枕14以供用户将头部放置其表面;放置板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头部固定机构2,头部固定机构2包括:中心轴21、位移环22、主联条23、副联条24、汇集滑块25、固定部26,放置板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中心轴21,且中心轴21的背端与固定圆盘12呈转动连接,中心轴21的前端套设有位移环22,中心轴21靠近位移环22的一端为滚珠丝杆部,且位移环22适配于中心轴21靠近位移环22一端的滚珠丝杆部,且位移环22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主联条23,并且主联条23的两侧均设置有副联条24,副联条24的前端铰接于主联条23的前端,汇集滑块25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于主联条23、副联条24的背端,副联条24的背端设置有汇集滑块25,汇集滑块25位于固定圆盘12前侧方,且汇集滑块25的背端滑动连接于固定圆盘12前侧面开设壁槽13的内部,主联条23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固定部26,且固定部26的对立面均贴合有软胶垫,以降低固定用户头部时造成的伤害,该固定部26示意为圆弧形,但在具体使用时不限于本形状,一切可适应人体头部外廓的形状均可;且头部固定机构2的下方设置有调节锁定组件3,调节锁定组件3包括:凿孔盘31、连接扣32、扣孔33、弹簧锁柱34、导轴35、手压板36,中心轴21的背端套接有凿孔盘31,凿孔盘31靠近弹簧锁柱34的一面均匀开设有锁孔,且该锁孔适配于弹簧锁柱34的上端,且凿孔盘31的下方设置有弹簧锁柱34,凿孔盘31的背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扣32,且连接扣32的下方设置有扣孔33,该连接扣32的中端为铰接结构,且连接扣32的自由端适配于扣孔33,弹簧锁柱34底面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导轴35,导轴35滑动连接于固定圆盘12的前侧表面,导轴3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手压板36;头部固定机构2的前端设置有头部自助按摩机构4,头部自助按摩机构4包括:调节伸缩杆41、传动杆42、盖盘43、绕绳盘44、拉环弹力绳45、连接头46、连接孔47,中心轴21的前端设置有调节伸缩杆41,调节伸缩杆41转动连接于放置板主体1的上表面,且调节伸缩杆41靠近中心轴2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46,中心轴2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47,连接孔47位于中心轴21靠近连接头46的一端,连接头46与连接孔47相互适配,调节伸缩杆4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42,且传动杆42的前端端头固定连接有盖盘43,该盖盘43位于固定部26的背侧方,且盖盘43的内壁均布有圆球凸起,用于按摩用户的头部,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传动杆42、盖盘43之间固定连接有绕绳盘44,且绕绳盘44的外部绕设有拉环弹力绳45;头部固定机构2的上方设置有主动调节机构5,主动调节机构5包括:固定横板51、吊盘52、色彩面板53,固定圆盘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横板51,且固定横板51的前端底部转动连接有吊盘52,且吊盘52的底面设置有色彩面板53。
23.本发明的完整使用步骤与工作原理如下:首先,用户通过在放置板主体1左右两侧设置的安装件11可将本装置水平安装于可供人体休息的床体的一端,具体安装本装置的方法可采用卡扣的方式或者螺栓固定的方式,且安装时使得放置板主体1的前端朝向用户躺下后头部放置的一端,通过将本装置便携的安装于床体上,以提升装置配合于床体共同使用的功能性;而后,用户躺在床体上后可将头部水平放置于头枕14上,随后再由护理人员通过
手动旋转中心轴21的背端,而在中心轴21旋转后此时位于中心轴21靠近位移环22一端的滚珠丝杆部则会与位移环22发生传动作用,从而使得位移环22沿着中心轴21上滚珠丝杆部的外表面向着固定圆盘12的一端发生位移,而在位移环22发生位移后则会带动主联条23与副联条24以汇集滑块25为转动支点共同发生对向转动,同时主联条23则会带动其前端的固定部26随之同步对向靠近,从而逐渐靠近至用户的头部两侧,进而实现了对用户头部的固定以便于护理人员对用户的头部进行相应的护理;而护理人员在固定好用户的头部后并随手通过转动连接扣32将连接扣32的自由端卡合入扣孔33的内部,此状态下凿孔盘31与中心轴21则会在连接扣32的作用下,使得中心轴21能够随着凿孔盘31的旋转而旋转,而此时的凿孔盘31在弹簧锁柱34的限制作用下无法进行旋转,即此时中心轴21以及汇集滑块25都无法进行转动,而当躺在床体上的用户需要进行活动身体时,此时用户可通过手部向下按压手压板36,由手压板36带动导轴35向下运动,再由导轴35带动弹簧锁柱34压缩其底部的弹簧同步向下运动,而在弹簧锁柱34向下运动后则会促使弹簧锁柱34的上端脱离凿孔盘31外表的锁孔内,从而此时的中心轴21与凿孔盘31均可实现自由转动,即便于用户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可在实现翻动身体以调整睡姿,同时也能够使得头部固定机构2的整体能够随着用户的翻身动作而同步进行,而在用户调整睡姿完毕后,再通过释放对手压板36的压力,此时弹簧锁柱34在其底部弹簧的反弹力作用下,自动向上卡合入凿孔盘31的锁孔的内部,此时中心轴21与凿孔盘31则无法继续转动,通过此设置避免了用户在固定头部后无法进行轻易地翻动身体,从而规避了用户长时间处于同一睡姿而导致身体的供血不通畅的情况发生,进而通过此设置可实现在不影响用户头部固定的情况下,也能够便于用户自主及时地调整睡姿以改善人体与头部的血液循环;此外,可由护理人员手动将调节伸缩杆41向前端收缩,促使调节伸缩杆41背端的连接头46脱离连接孔47的限制,该步骤可在护理人员固定好用户的头部后便可调节好,而后用户的头部在固定后,位于固定部26背侧方的盖盘43正好贴合在用户头部表面,而后用户可通过手持拉环弹力绳45并拉拽拉环弹力绳45,通过拉环弹力绳45带动绕绳盘44同步旋转,而在绕绳盘44旋转后则会同步带动盖盘43同步旋转,此时通过在调节伸缩杆41内壁设置的球形凸起并在调节伸缩杆41旋转后,能够对用户的头部进行旋转按摩以更好地提升用户的体验感以及脑部头皮的血液循环,同时也有助于用户的康复治疗;而当用户需要进行休息时,可通过手动拨动吊盘52,此时位于吊盘52底面的色彩面板53则会发生旋转,而用户通过旋转吊盘52不仅可使得用户使用本装置的体验感与趣味性,同时利用色彩面板53旋转后产生的色彩体验,能够使得用户的眼部产生疲劳感,从而促进用户更快的入睡。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