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ERD病证结合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2069370发布日期:2022-11-05 01:4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nerd病证结合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动物模型
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nerd病证结合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nerd(non-erosiverefluxdisease)是指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食管通常并没有糜烂性的病变,在胃镜下观察,患者的食管黏膜较为完整,没有明确的糜烂或溃疡等黏膜损伤。3.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约占胃食管反流病的50%~70%,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胃脘隐痛、痞满胀闷、纳差、乏力、大便稀溏等症状。中医认为nerd属于“嘈杂”“吞酸”范畴,病位在胃,涉及肝、胆、脾、肺,肝胆失于疏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肺失宣肃,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横逆犯胃,则胃气上逆,上犯食管,导致反酸、烧心。该病主要病机是胃气上逆,气机升降失常所致。4.目前nerd的治疗常以ppi(质子泵抑制剂)作为首选药,但部分患者对ppi的反应性差,研究表明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仅能治愈50%-60%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反流症状。临床上,对ppi反应差的患者,即使换用多种ppi,仍不能有效控制症状,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尤为明显,导致nerd复发率高。为控制症状、预防复发,通常采取长时间应用ppi进行维持治疗,但强力抑酸会延长胃排空,影响患者食欲,导致消化不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长期维持ppi的治疗方法费用昂贵,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仍无法避免停药后病情复发的风险,因此寻求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nerd的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中国专利申请:cn201410594964.3公开了一种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及其应用,由柴胡10~14份、枳壳10~14份、黄连2~4份、吴茱萸2~4份、金沸草10~14份、代赭石13~17份、焦山栀4~8份、延胡索10~14份、川楝子7~11份、煅瓦楞27~33份、生姜2~4份、甘草4~8份。技术实现要素:6.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一种nerd病证结合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8.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消化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3-15份、香附6-18份、枳壳6-18份、旋覆花6-18份、代赭石9-21份、黄连1-5份、吴茱萸1-5份、焦山栀3-15份、煅瓦楞20-40份、珍珠母9-21份、延胡索3-15份、黄精9-21份、生姜1-5份。9.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6-12份、香附9-15份、枳壳9-15份、旋覆花9-15份、代赭石12-18份、黄连2-4份、吴茱萸2-4份、焦山栀6-12份、煅瓦楞25-35份、珍珠母12-18份、延胡索6-12份、黄精12-18份、生姜2-4份。10.更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9份,香附12份,枳壳12份,旋覆花12份,代赭石15份,黄连3份,吴茱萸3份,焦山栀9份,煅瓦楞30份,珍珠母15份,延胡索9份,黄精15份,生姜3份。1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药剂是片剂、胶囊剂、颗粒、口服液、合剂或糖浆剂。12.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消化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13.优选地,所述消化道疾病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14.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erd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参考tugay幽门半结扎联合贲门肌撕裂的造模方法复制酸反流手术模型,术前24小时禁食不禁水,戊巴比妥腹腔麻醉,沿腹中线纵行剪开,剪断肝胃韧带及胃周围筋膜,将胃全部提出,充分暴露胃及幽门,用4-0尼龙线将幽门半结扎,注意避开血管;结扎胃左动脉,以防损伤血管引起出血,自食管胃结合处开始向上钝性分离,长度约1cm,避免损伤食管内膜,并用抗生素配合生理盐水湿润腹腔,防止粘连,结束后关腹。术后孤笼饲养,24小时内禁食不禁水,术后1天给予少量饮食,第2-3天观察有无腹部渗血、精神萎靡等情况。7天后开始心理应激,大鼠单笼孤养是心理应激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刺激(chronicunpredictablemildstimulation,cums),主要包括强迫游泳试验、束缚试验、昼夜颠倒、禁食、禁水,每天随机选取一种刺激,共14天。15.君臣佐使配伍关系16.君药:柴胡、香附、枳壳。柴胡、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疏肝理气,以防肝火犯胃,枳壳理气宽中,既助柴胡解肝经之郁滞,又理气化痰宽中,助脾升胃降,促使脾胃恢复正常功能。17.臣药:旋覆花、代赭石。旋复花、代赭石、生姜取自旋覆代赭汤,旋覆花利气消痰,降逆止嗳,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既平肝以防肝火伐胃,又可降逆以防胃气上逆。18.佐药:黄连、吴茱萸、焦山栀。黄连苦寒,可泻肝胃之火,吴茱萸辛、苦、热,疏肝解郁,降逆止呕,又可防黄连寒凉伐胃,焦山栀清三焦之热,以防木从火化,化腐作酸。19.使药:煅瓦楞、珍珠母、延胡索、黄精。煅瓦楞性咸平,咸能软坚散结,消痰化瘀,煅用可以制酸止痛;珍珠母平肝潜阳,清肝热;延胡索行气止痛缓解患者症状;黄精益气健脾,滋脾阴以防燥热之品伤阴,同时它也是治疗嘈杂的良药。20.本发明优点在于:21.该中药组合物符合君臣佐使的配伍,诸药合用,共达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之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附图说明22.图1各个证型所占比例比较23.图2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24.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25.实施例1治疗nerd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一)26.柴胡9份、香附12份、枳壳12份、旋覆花12份、代赭石15份、黄连3份、吴茱萸3份、焦山栀9份、煅瓦楞30份、珍珠母15份、延胡索9份、黄精15份、生姜3份,常规方法煎煮。27.实施例2治疗nerd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二)28.柴胡9份、香附9份、枳壳15份、旋覆花6份、代赭石21份、黄连3份、吴茱萸2份、焦山栀12份、煅瓦楞20份、珍珠母21份、延胡索9份、黄精12份、生姜4份,常规方法煎煮。29.实施例3治疗nerd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三)30.柴胡6份、香附15份、枳壳6份、旋覆花18份、代赭石15份、黄连2份、吴茱萸4份、焦山栀3份、煅瓦楞40份、珍珠母15份、延胡索6份、黄精18份、生姜1份,常规方法煎煮。31.实施例4治疗nerd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四)32.柴胡12份、香附6份、枳壳18份、旋覆花12份、代赭石12份、黄连4份、吴茱萸1份、焦山栀15份、煅瓦楞30份、珍珠母12份、延胡索12份、黄精9份、生姜5份,常规方法煎煮。33.实施例5治疗nerd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五)34.柴胡3份、香附18份、枳壳12份、旋覆花9份、代赭石18份、黄连1份、吴茱萸5份、焦山栀9份、煅瓦楞25份、珍珠母18份、延胡索3份、黄精21份、生姜3份,常规方法煎煮。35.实施例6治疗nerd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六)36.柴胡15份,香附12份,枳壳9份,旋覆花15份,代赭石9份,黄连5份,吴茱萸3份,焦山栀6份,煅瓦楞35份,珍珠母9份,延胡索15份,黄精15份,生姜2份,常规方法煎煮。37.实施例7治疗nerd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七)38.柴胡9份,香附15份,枳壳6份,旋覆花18份,代赭石15份,黄连2份,吴茱萸4份,焦山栀3份,煅瓦楞40份,珍珠母15份,延胡索6份,黄精18份,生姜1份,常规方法煎煮。39.实施例8治疗nerd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八)40.柴胡6份、香附6份、枳壳18份、旋覆花12份、代赭石12份、黄连4份、吴茱萸1份、焦山栀15份、煅瓦楞30份、珍珠母12份、延胡索12份、黄精9份、生姜5份,常规方法煎煮。41.实施例9治疗nerd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九)42.柴胡12份、香附18份、枳壳12份、旋覆花9份、代赭石18份、黄连1份、吴茱萸5份、焦山栀9份、煅瓦楞25份、珍珠母9份、延胡索3份、黄精21份、生姜3份,常规方法煎煮。43.实施例10治疗nerd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十)44.柴胡3份、香附12份、枳壳9份、旋覆花15份、代赭石9份、黄连5份、吴茱萸3份、焦山栀6份、煅瓦楞35份、珍珠母9份、延胡索15份、黄精15份、生姜2份,常规方法煎煮。45.实施例11治疗nerd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十一)46.柴胡15份、香附9份、枳壳15份、旋覆花6份、代赭石21份、黄连3份、吴茱萸2份、焦山栀12份、煅瓦楞20份、珍珠母21份、延胡索9份、黄精12份、生姜4份,常规方法煎煮。47.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1-11所述的常规方法煎煮是中药汤剂常规的制作方法,即将所述的原料药加水煎煮成汤剂,日二剂,每次约100-200ml。48.实施例12治疗nred病的中药组合物片剂/胶囊的制备49.取实施例1-11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加9-11倍量水,煎煮2-3.5小时,滤出药汁。再加9倍量水,煎煮2.5小时,滤出药汁,合并二次煎液,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放冷,加浓缩液3倍量酒精,搅拌沉淀过夜。取上清液,浓缩至稠浸膏;加入制药辅料,真空干燥,粉碎制粒,压制成片剂或填充装胶囊。50.实施例13治疗nred病的中药组合物颗粒的制备51.取实施例1-11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加8-10倍量水,煎煮3小时,滤出药汁。再加10倍量水,煎煮2.5小时,滤出药汁,合并二次煎液,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放冷,加浓缩液2倍量酒精,搅拌沉淀过夜。取上清液,浓缩至稠浸膏;加适当制药辅料,制粒,干燥,整粒,得20g颗粒,分装10g/袋。52.实施例14治疗nred病的中药组合物合剂/口服液/糖浆剂的制备53.取实施例1-11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加8-11倍量水,煎煮3小时,滤出药汁。再加8倍量水,煎煮3小时,滤出药汁,合并二次煎液,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放冷,加浓缩液3.5倍量酒精,搅拌沉淀过夜。取上清液,浓缩至稠浸膏;加适当制药辅料,制成合剂、口服液或糖浆剂。54.实施例15临床资料55.1.资料56.1.1病例来源57.所有病例来源于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专科、专家门诊、普通门诊就诊及住院病例。58.1.2分组59.本研究共分为2组: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按照就诊先后随机分配,中药组30例,西药组30例,共采集60例病例。60.1.3诊断标准61.1.3.1西医诊断依据62.参照《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2006年10月,三亚)。63.临床症状:典型反流症状包括烧心和反酸,胸骨后烧灼痛或不适等64.胃镜表现:胃镜下未见食管粘膜损伤。65.1.3.2中医诊断依据66.参照《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年,深圳)。67.(1)肝胃郁热证68.主症:烧心、反酸。69.次症:胃脘灼痛、胸骨后灼痛、脘腹胀满、嗳气频频、心烦易怒、嘈杂易饥,舌红、苔黄,脉弦。70.(2)胆热犯胃证71.主症:口苦咽干、烧心。72.次症:胃脘及胁肋部胀痛、胸骨后疼痛,后背痛、反酸嗳气、心烦失眠、嘈杂易饥,舌红、苔黄腻,脉弦滑。73.(3)中虚气逆证74.主症:反酸或泛吐清水、嗳气反流。75.次症:胃脘隐隐作痛、胃痞胀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细弱。76.(4)气郁痰阻证77.主症:咽喉部梗阻感、胸闷不适。78.次症:嗳气、反酸、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半夜呛咳,舌苔白腻,脉弦滑。79.(5)瘀血阻络证80.主症:胸骨后灼痛或刺痛。次症:后背痛、呕血或黑便、烧心反酸、嗳气反流、胃脘隐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81.上述症状明确:主症必需,加次症2项及以上即可明确诊断。82.1.4纳入标准83.(1)具有反酸、烧心、嗳气、胸骨后疼痛或不适等典型反流症状。84.(2)胃食管反流病调查问卷(rdq症状积分》=12分)。85.(3)胃镜下未见食管粘膜破损。86.(4)ppi试验阳性。87.(5)年龄18-75周岁,性别不限。88.1.5排除标准89.(1)伴有以下消化道疾病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肿瘤、幽门梗阻者。90.(2)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损伤者。91.(3)妊娠妇女、精神病患者及过敏体质患者。92.(4)患者本人是直接参与本临床研究的研究者。93.1.6剔除标准94.(1)不符合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者。95.(2)在观察中脱落无可利用数据者。96.2研究方法97.2.1治疗方案98.2.1.1一般治疗99.抬高床头;控制饮食,睡前不宜进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之品,限制生冷瓜果的摄入,避免服用可导致食管下括约肌(les)松弛的药物及食物(巧克力、咖啡、抗胆碱能药物等);避风寒,畅情志,适当运动。100.2.1.2药物治疗101.(1)中药组:予以疏肝和胃方加减治疗:方药每天两次,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口服,连服八周(药物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提供)。102.(2)西药组:雷贝拉唑肠溶片:每次10mg,每天两次,餐前半小时口服,连用八周。103.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104.3观察指标105.3.1临床症状积分106.表1临床症状积分量表[0107][0108][0109]按照患者临床症状轻重分为无、轻、中、重四级,无表示没有出现此类症状;轻表示偶有发生,每日《1次;中表示每日发生1-3次;重表示频发,影响工作和休息。其中主要症状积分分别为0分、2分、4分、6分,其他症状积分分别为0分、1分、2分、3分。[0110]3.2临床有效率判定[0111]临床疗效判定分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等级,具体如下:[0112](1)痊愈:烧心、反酸等症状消失,临床症状积分减少≥95%。[0113](2)显效:烧心、反酸等症状基本消失,虽偶有症状但很快消失,症状积分减少≥70%。[0114](3)有效:烧心、反酸等症状虽未消失,但比之前缓解,症状积分减少≥30%。[0115](4)无效:烧心、反酸等症状仍然存在,程度也还未减轻,症状积分减少不及30%。[0116]有效率=(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100%。[0117]4统计方法[0118]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119]计量资料:若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统计描述用均数±标准差表达,统计推断用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若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统计描述用中位数(m)、最小值和最大值(min,max)表达。统计推断采用秩和检验。[0120]计数资料:统计描述可采用、构成比、率等表示,统计推断用χ2检验或fisher's检验;数据资料呈分类属性不同的有序资料,宜用秩和检验、等级相关分析等。[0121]5统计结果[0122]5.1.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0123]本次研究应纳入60人,实纳入57人,3人脱落。中药组共30人,男性10人,女性20人,年龄最大者75岁,年龄最小者25岁,病程最长者4年,病程最短者4个月;西药组共27人,其中男性12人,女性15人,年龄最大者75岁,年龄最小者26岁,病程最长者3年,病程最短者6个月。[0124]两组性别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4,p=0.28);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p=0.50);两组病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0.42,p=0);经一般资料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见表2)[0125]表2两组年龄差异比较[0126][0127][0128]注:*与中药组相比,p》0.05[0129]5.2两组证型分布比较[0130]中药组:肝胃郁热型共13人,胆热犯胃型共8人,气郁痰阻型共4人,中虚气逆型共4人,瘀血阻络型共1人;[0131]西药组:肝胃郁热型共13人,胆热犯胃型共5人,气郁痰阻型共5人,中虚气逆型共4人,瘀血阻络型共0人。[0132]两组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x2=2.04,p=0.73)。其中,各个证型所占比例从高至低依次为肝胃郁热型、胆热犯胃、气郁痰阻、中虚气逆、瘀血阻络。(见图1)[0133]5.3临床症状积分及有效率比较[0134]5.3.1临床症状积分比较[0135]根据原始资料所得数据,两组在治疗前症状积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p=0.0504),提示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4.23,p《0.05),提示中药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优于西药组。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症状积分差值有统计学差异(中药组t=18.31,p《0.01;西药组t=10.10,p《0.01),治疗后症状积分均小于治疗前症状积分(见表3)。[0136]表3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m,q)[0137][0138]注:*与中药组疗前相比p》0.05;#与中药组治疗后相比p《0.01;治疗后积分不符合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0139]5.3.2临床疗效分析[0140]根据原始资料分析,中药组有效率为93.33%,西药组有效率为81.48%,两组临床有效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2.75,p=0.006),提示中药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见表4)[0141]表4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0142][0143]实施例1动物实验[0144]1实验材料[0145]1.1动物[0146]大鼠(体质量260-290g购于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0147]1.2药物和仪器[0148]本发明组一:柴胡9g、香附12g、枳壳12g、旋覆花12g、代赭石15g、黄连3g、吴茱萸3g、焦山栀9g、煅瓦楞30g、珍珠母15g、延胡索9g、黄精15g、生姜3g,常规方法煎煮,日二剂,每次约100-200ml。[0149]本发明组二:柴胡9g,香附15g,枳壳6g,旋覆花18g,代赭石15g,黄连2g,吴茱萸4g,焦山栀3g,煅瓦楞40g,珍珠母15g,延胡索6g,黄精18g,生姜1g,常规方法煎煮。[0150]对照组一:柴胡12g、枳壳12g、黄连3g、吴茱萸3g、金沸草12g、代赭石15g、焦山栀6g、延胡索12g、川楝子9g、煅瓦楞30g、生姜3g、甘草6g(现有技术中的任一配比)。[0151]对照组二:柴胡9g,香附15g,枳壳6g,芥子18g,代赭石15g,黄柏2g,吴茱萸4g,焦山栀3g,煅瓦楞40g,珍珠母15g,没药6g,黄精18g,生姜1g,常规方法煎煮。[0152]模型组:生理盐水。[0153]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videomot2(小动物行为活动记录仪)(德国tse公司)。[0154]2.方法[0155]2.1病证结合模型建立[0156]参考tugay幽门半结扎联合贲门肌撕裂的造模方法复制酸反流手术模型,术前24小时禁食不禁水,戊巴比妥腹腔麻醉,沿腹中线纵行剪开,剪断肝胃韧带及胃周围筋膜,将胃全部提出,充分暴露胃及幽门,用4-0尼龙线将幽门半结扎,注意避开血管;结扎胃左动脉,以防损伤血管引起出血,自食管胃结合处开始向上钝性分离,长度约1cm,避免损伤食管内膜,并用抗生素配合生理盐水湿润腹腔,防止粘连,结束后关腹。术后孤笼饲养,24小时内禁食不禁水,术后1天给予少量饮食,第2-3天观察有无腹部渗血、精神萎靡等情况。7天后开始心理应激,大鼠单笼孤养是心理应激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刺激(chronicunpredictablemildstimulation,cums)。[0157]2.2分组[0158]45只已造模好的大鼠,术后的第2-3天死亡5只,死亡原因:食管破裂(2只)、幽门梗阻(3只),剩余40只,随机分为本发明组一、本发明组二、模型组、对照组一、对照组二五组,以每组8只进行检测统计。[0159]2.3主要操作方法[0160]包括强迫游泳试验、束缚试验、昼夜颠倒、禁食、禁水,每天随机选取一种刺激,共14天。(图2)[0161]①强迫游泳试验:将大鼠放入高60cm,直径30cm,水深约30cm左右的柱状玻璃桶中,以大鼠漂浮不能站立,跳跃无法跳出水槽为准,水温为20℃左右,时间15min。[0162]②束缚试验:用大鼠固定器将大鼠固定,限制大鼠的头部活动和进退,但不能对大鼠造成损伤,也不能影响大鼠的呼吸和排泄,固定6小时后放回饲养笼中。[0163]③黑白颠倒:早七点将大鼠放入暗室,使大鼠处于黑暗中12小时,晚七点将大鼠放入开灯的房间,照射12小时,共计24小时。[0164]④禁食:禁食24小时,从早晨八点至第二天早晨八点。[0165]⑤禁水:禁水24小时,从早晨八点至第二天早晨八点。[0166]3.结果[0167]3.1一般情况[0168]用药前本发明组、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精神状态差,目光呆滞,反应迟缓,毛发枯槁,饮食饮水较明显减少,大便量多,有时不成形。用药三周后,较模型组相比,本发明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毛发顺畅润泽,反应活跃,大便正常,饮食饮水正常。对照组大鼠精神状态稍弱,大便形状有时不规则,饮食饮水增加。[0169]3.2治疗前后大鼠体重变化[0170]治疗前本发明组、对照组、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模型组大鼠的体重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组和对照组的体重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本发明组体重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明显。(表1)[0171]表1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体重比较[0172]组别n治疗前体重治疗后体重本发明组一8266.12±3.79308.5±8.161,2)本发明组二8265.12±4.70304.25±8.501,2)对照组一8264.75±3.85292.5±5.291)对照组二8264±1.51295±6.521)模型组8266.25±3.69258.5±2.98[0173]注:与模型组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0174]3.3行为学观察[0175]3.3.1旷场试验[0176]爬行格数比较:治疗前本发明组、对照组、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14天后,模型大鼠在爬行格数方面无明显改变,对照组大鼠爬行格数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发明组大鼠爬行格数增加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明显。(表2)[0177]表2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爬行格数的比较[0178]组别n治疗前的爬行格数治疗后的爬行格数本发明组一855.5±2.9879.75±3.621,2)本发明组二856±3.7079.5±2.511,2)对照组一854.75±3.3771±4.411)对照组二853.5±3.3470.75±3.371)模型组853.38±1.9860.5±3.34[0179]注:与模型组比较1)(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0180]直立次数比较:治疗前本发明组、对照组、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14天后,模型组大鼠直立次数无增加,对照组大鼠直立次数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发明组组大鼠直立次数增加最为明显,与模型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明显。(表3)[0181]表3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直立次数的比较[0182]组别n治疗前的直立次数治疗后的直立次数本发明组一86.5±0.9314.86±2.031,2)本发明组二87.25±1.0414.63±2.071,2)对照组一86.5±1.9512.5±1.411)对照组二87.13±1.1312.63±1.401)模型组87.5±0.937.5±1.19[0183]注:与模型组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5);[0184]3.3.2强迫游泳试验[0185]治疗前,本发明组、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对照组大鼠静止时间明显延长,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发明组大鼠静止时间最长,与对照组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明显。(表4)[0186]表4各组大鼠治疗前后静止时间的比较[0187]组别n治疗前的静止时间治疗后的静止时间本发明组一857.72±3.2784.72±2.421,2)本发明组二856.40±4.7482.26±3.591,2)对照组一857.52±1.8278.28±2.071)对照组二858.46±1.5877.37±2.551)模型组858.35±1.6263.69±2.74[0188]注:与模型组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5);[018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