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偏瘫患者上肢康复锻炼仪

文档序号:32502416发布日期:2022-12-10 05:42阅读:46来源:国知局
重症偏瘫患者上肢康复锻炼仪

1.本发明涉及康复锻炼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重症偏瘫患者上肢康复锻炼仪。


背景技术:

2.重症偏瘫患者常卧床不起,不能受自己支配,丧失生活能力,患者肢体的运动训练治疗非常的重要和关键,为了对重症偏瘫患者做康复训练,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康复护理装置,患者主动意识较差,需要被动的对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而现有装置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由于是被动的对患者关节进行转动,从而康复训练过程中加大患者关节处的负担,导致关节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重症偏瘫患者上肢康复锻炼仪,能够对患者关节处进行保护,提高康复锻炼时间,最终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重症偏瘫患者上肢康复锻炼仪,包括床体、固定设于床体上端处的平板、设于床体上的左滑槽及右滑槽、可移动设于左滑槽上的左滑座、可移动设于右滑槽上的右滑座、设于左滑座上的左臂锻炼装置、与左臂锻炼装置对称且设于右滑座上的右臂锻炼装置、设于左滑座和右滑座上用于驱动左臂锻炼装置和右臂锻炼装置移动的驱动装置、一端可移动插入平板内且另一端固定在左滑座上的第一伸缩板、一端可移动插入平板内且另一端固定在右滑座上的第二伸缩板;所述左臂锻炼装置与右臂锻炼装置结构相同,所述左臂锻炼装置包括可移动设于左滑座上的上臂托板、位于上臂托板一侧的前臂托板、用于上臂托板与前臂托板转动连接的旋转组件、一端固定设于上臂托板上的支架、转动设于支架上的第一转轴、一端固定设于前臂托板上的固定杆、一端固定设于固定杆上且另一端贯穿可移动设于第一转轴上的连接杆、套设于连接杆上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一转轴和固定杆上的第一弹簧、用于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往复组件、固定设于上臂托板上的第一子魔术贴及与其配合的第一母魔术贴、固定设于前臂托板上的第二子魔术贴及与其配合的第二母魔术贴;首先患者平躺在平板上,移动左滑座和右滑座,使左臂锻炼装置和右臂锻炼装置一起移动,使二者能够分别与患者左右手臂进行对应,即调节左臂锻炼装置和右臂锻炼装置与患者之间的距离,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配合二者的移动进行伸缩,通过驱动装置对左臂锻炼装置和右臂锻炼装置同时进行移动,使左臂锻炼装置和右臂锻炼装置位于患者左手臂和右手臂正下方,把患者左手臂固定在左臂锻炼装置上,把患者右手臂固定在右臂锻炼装置上,启动左臂锻炼装置和右臂锻炼装置对患者左右手臂进行锻炼;患者上臂位于上臂托板上,前臂位于前臂托板上,通过第一母魔术贴和第一子魔术贴对患者上臂进行捆绑并固定,通过第二母魔术贴和第二子魔术贴对患者前臂进行捆绑并固定,通过旋转组件对上臂托板与前臂托板连接,通过往复组件驱动第一转轴进行往复转动,使连接杆以第一转轴为轴心进行往复转动,并位于第一转轴上进行移动,使第一弹簧进行伸缩,使固定杆和前臂托板进行往复转动,带动旋转组件运转,通过往复组件能够控制
前臂托板往复转动的角度及转动速度,患者前期锻炼过程中采用角度最小和转速最小,后期逐步增加角度及转速,循序渐进的对患者进行锻炼,能够有效对患者关节处进行保护,提高康复锻炼时间,最终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旋转组件能够自动适配前臂托板转动的角度,适配患者关节转动,使患者关节转动过程中更灵活,对患者关节处再次进行保护。
5.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设于左滑座上的第一皮带轴、位于第一皮带轴正下方且转动设于左滑座上的第二皮带轴、固定套设于第一皮带轴上且与前臂托板啮合设置的第一齿轮、固定套设于第二皮带轴上的第二齿轮、与第一皮带轴同轴心且转动设于右滑座上的第三皮带轴、与第二皮带轴同轴心且转动设于右滑座上的第四皮带轴、固定套设于第三皮带轴上且与右臂锻炼装置上的前臂托板啮合设置的第三齿轮、固定套设于第四皮带轴上的第四齿轮、同时绕设于第一皮带轴和第二皮带轴上的第一皮带、同时套设于第三皮带轴和第四皮带轴上的第二皮带、两端转动设于床体上且同时与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设置的齿杆、固定设于床体上且用于驱动齿杆转动的第一电机。
6.具体的,所述前臂托板包括基板、平行设置且一端固定设于基板上的两个第一导向杆、等距间隔且可移动设于两个第一导向杆上的多个滑板、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相邻两个滑板上的多个弧形弹片,所述第二子魔术贴和第二母魔术贴位于离基板最远的滑板上。
7.具体的,所述前臂托板还包括固定设于上臂托板上的固定板、平行设置且固定设于滑板上的两个延长板、两端分别转动设于两个延长板上的滚轮、一端转动设于固定板上的第一转板、固定设于第一转板上的弧形限位板、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一转板和固定板上的扭簧。
8.具体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固定设于上臂托板上的第一固定轴及第二固定轴、平行设置且一端固定设于基板上的两个第二导向杆、可移动套设于两个第二导向杆上的移动板、固定设于移动板上的第三固定轴及第四固定轴、套设于第二导向杆上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移动板和基板上的第二弹簧、一端转动套设于第一固定轴上的第二转板、一端转动套设于第四固定轴上的第三转板、一端转动设于第二转板另一端上且另一端转动套设于第三固定轴上的第一v型转板、一端转动设于第三转板另一端上且另一端转动套设于第二固定轴上的第二v型转板,所述第一v型转板与所述第二v型转板转动设置,第一固定轴和第四固定轴齐平,第二固定轴和第三固定轴齐平,第一固定轴位于第二固定轴斜下方,第一固定轴至第二固定轴之间的距离与第三固定轴至第四固定轴之间的距离相同。
9.具体的,所述往复组件包括转动设于支架上的第二转轴、固定设于第二转轴上的弧形导轨、可滑动设于弧形导轨上的滑块、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的套块、转动设于套块上的u型板、两端分别转动设于u型板和滑块上的连接轴、与第二转轴垂直设置且固定设于其上的t型块、可移动设于t型块上的调节板、设于调节板上的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可移动设于第二滑槽内且转动设于滑块上的第三转轴、转动设于t型块上的主动轮及位于其正下方的从动轮、绕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传输带、固定设于t型块上且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第二电机、一端转动设于传输带上且另一端设于第一滑槽内的驱动杆。
10.具体的,所述往复组件还包括固定套设于第二转轴上的第一锥形轮、位于第一锥形轮一侧的第二锥形轮、固定设于支架上用于驱动第二锥形轮转动的第三电机、位于第一锥形轮和第二锥形轮中间且转动设于支架上的第四转轴、与第四转轴平行设置且转动设于支架上的第三导向杆、可移动套设于第四转轴上且分别与第一锥形轮和第二锥形轮接触传
动的连接轮、位于第三导向杆正上方且一端转动设于支架上的螺杆、固定设于支架上且用于驱动螺杆转动的第四电机、套设于螺杆上的螺帽、可移动设于第三导向杆上且固定设于螺帽上的第一直板及第二直板,所述第一直板与第二直板分别位于连接轮的两端。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患者上臂位于上臂托板上,前臂位于前臂托板上,通过第一母魔术贴和第一子魔术贴对患者上臂进行捆绑并固定,通过第二母魔术贴和第二子魔术贴对患者前臂进行捆绑并固定,通过旋转组件对上臂托板与前臂托板连接,通过往复组件驱动第一转轴进行往复转动,使连接杆以第一转轴为轴心进行往复转动,并位于第一转轴上进行移动,使第一弹簧进行伸缩,使固定杆和前臂托板进行往复转动,带动旋转组件运转,通过往复组件能够控制前臂托板往复转动的角度及转动速度,患者前期锻炼过程中采用角度最小和转速最小,后期逐步增加角度及转速,循序渐进的对患者进行锻炼,能够有效对患者关节处进行保护,提高康复锻炼时间,最终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旋转组件能够自动适配前臂托板转动的角度,适配患者关节转动,使患者关节转动过程中更灵活,对患者关节处再次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16.图3为图2中的h处放大图;
17.图4为图2中的i处放大图;
18.图5为图1中的b处放大图;
19.图6为本发明的正面示意图;
20.图7为6中的a-a线的剖视图;
21.图8为图7中的f处放大图;
22.图9为图7中的g处放大图;
23.图10为图7中的b-b线的结构剖视图;
24.图11为图10中的e处放大图;
25.图12为图7中的d-d线的剖视图;
26.图13为图12中的c处放大图;
27.图14为图12中的d处放大图;
28.图15为图12中的c-c线的剖视图;
29.图16为图15中的l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31.如图1-图1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重症偏瘫患者上肢康复锻炼仪,包括床体1、固定设于床体上端处的平板2、设于床体上的左滑槽3及右滑槽4、可移动设于左滑槽上的左滑座5、可移动设于右滑槽上的右滑座6、设于左滑座上的左臂锻炼装置7、与左臂锻炼装置对称
且设于右滑座上的右臂锻炼装置8、设于左滑座和右滑座上用于驱动左臂锻炼装置和右臂锻炼装置移动的驱动装置9、一端可移动插入平板内且另一端固定在左滑座上的第一伸缩板10、一端可移动插入平板内且另一端固定在右滑座上的第二伸缩板11;所述左臂锻炼装置与右臂锻炼装置结构相同,所述左臂锻炼装置7包括可移动设于左滑座上的上臂托板71、位于上臂托板一侧的前臂托板72、用于上臂托板与前臂托板转动连接的旋转组件73、一端固定设于上臂托板上的支架74、转动设于支架上的第一转轴75、一端固定设于前臂托板上的固定杆76、一端固定设于固定杆上且另一端贯穿可移动设于第一转轴上的连接杆77、套设于连接杆上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一转轴和固定杆上的第一弹簧78、用于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往复组件79、固定设于上臂托板上的第一子魔术贴710及与其配合的第一母魔术贴711、固定设于前臂托板上的第二子魔术贴712及与其配合的第二母魔术贴713;首先患者平躺在平板上,移动左滑座和右滑座,使左臂锻炼装置和右臂锻炼装置一起移动,使二者能够分别与患者左右手臂进行对应,即调节左臂锻炼装置和右臂锻炼装置与患者之间的距离,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配合二者的移动进行伸缩,通过驱动装置对左臂锻炼装置和右臂锻炼装置同时进行移动,使左臂锻炼装置和右臂锻炼装置位于患者左手臂和右手臂正下方,把患者左手臂固定在左臂锻炼装置上,把患者右手臂固定在右臂锻炼装置上,启动左臂锻炼装置和右臂锻炼装置对患者左右手臂进行锻炼。
32.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9包括转动设于左滑座上的第一皮带轴91、位于第一皮带轴正下方且转动设于左滑座上的第二皮带轴92、固定套设于第一皮带轴上且与前臂托板啮合设置的第一齿轮93、固定套设于第二皮带轴上的第二齿轮94、与第一皮带轴同轴心且转动设于右滑座上的第三皮带轴95、与第二皮带轴同轴心且转动设于右滑座上的第四皮带轴96、固定套设于第三皮带轴上且与右臂锻炼装置上的前臂托板啮合设置的第三齿轮97、固定套设于第四皮带轴上的第四齿轮98、同时绕设于第一皮带轴和第二皮带轴上的第一皮带99、同时套设于第三皮带轴和第四皮带轴上的第二皮带910、两端转动设于床体上且同时与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设置的齿杆911、固定设于床体上且用于驱动齿杆转动的第一电机912;第一电机驱动齿杆转动,带动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转动,使第二皮带轴和第四皮带轴转动,使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同向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轴和第三皮带轴从动转动,使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转动,带动左臂锻炼装置和右臂锻炼装置上的前臂托板移动,实现左臂锻炼装置和右臂锻炼装置的位置调节,通过上述设置使患者躺在平板上后不需要在对患者进行移动,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33.具体的,所述前臂托板72包括基板721、平行设置且一端固定设于基板上的两个第一导向杆722、等距间隔且可移动设于两个第一导向杆上的多个滑板723、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相邻两个滑板上的多个弧形弹片724,所述第二子魔术贴712和第二母魔术贴713位于离基板最远的滑板上;前臂托板整体转动过程中,多个滑板位于第一导向杆上适配移动,适配前臂转动带来的改变,通过弧形弹片能够对滑板进行复位,同时避免相邻滑板靠近过程中夹住患者前臂。
34.具体的,所述前臂托板还包括固定设于上臂托板上的固定板725、平行设置且固定设于滑板上的两个延长板726、两端分别转动设于两个延长板上的滚轮727、一端转动设于固定板上的第一转板728、固定设于第一转板上的弧形限位板729、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一转板和固定板上的扭簧730;前臂托板整体向固定板方向转动时,首先延长板上的滚轮先接
触第一转板,推动第一转板转动,使扭簧转动,同时滚轮位于第一转板上滚动,当滚轮位于弧形限位板处时对滚轮进行限位,即滚轮不能够位于第一转板上滚动,前臂托板继续带动第一转板转动时,滚轮沿着第一导向杆方向移动,使延长板和滑板一起沿着第一导向杆方向移动,能够对患者进行拉伸,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效果。
35.具体的,所述旋转组件73包括固定设于上臂托板上的第一固定轴731及第二固定轴732、平行设置且一端固定设于基板上的两个第二导向杆733、可移动套设于两个第二导向杆上的移动板734、固定设于移动板上的第三固定轴735及第四固定轴736、套设于第二导向杆上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移动板和基板上的第二弹簧737、一端转动套设于第一固定轴上的第二转板738、一端转动套设于第四固定轴上的第三转板739、一端转动设于第二转板另一端上且另一端转动套设于第三固定轴上的第一v型转板740、一端转动设于第三转板另一端上且另一端转动套设于第二固定轴上的第二v型转板741,所述第一v型转板与所述第二v型转板转动设置,第一固定轴和第四固定轴齐平,第二固定轴和第三固定轴齐平,第一固定轴位于第二固定轴斜下方,第一固定轴至第二固定轴之间的距离与第三固定轴至第四固定轴之间的距离相同;基板转动时,使第二转板和第三转板转动,同时使第一v型转板和第二v型转板转动,所述第一v型转板与所述第二v型转板转动设置,第一固定轴和第四固定轴齐平,第二固定轴和第三固定轴齐平,第一固定轴位于第二固定轴斜下方,第一固定轴至第二固定轴之间的距离与第三固定轴至第四固定轴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基板边转动边远离上臂托板,通过移动板可移动设于基板上及第二弹簧设置,从而使基板自动适配与上臂托板之间的距离,最终对患者关节进行保护,使关节转动更为顺畅,因为每个患者手臂的长短不同,同时患者每次锻炼时患者上臂固定在上臂托板的位置有偏差,通过上述设置可自动适配。
36.具体的,所述往复组件79包括转动设于支架上的第二转轴791、固定设于第二转轴上的弧形导轨792、可滑动设于弧形导轨上的滑块793、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的套块794、转动设于套块上的u型板795、两端分别转动设于u型板和滑块上的连接轴796、与第二转轴垂直设置且固定设于其上的t型块797、可移动设于t型块上的调节板798、设于调节板上的第一滑槽799及第二滑槽800、可移动设于第二滑槽内且转动设于滑块上的第三转轴801、转动设于t型块上的主动轮802及位于其正下方的从动轮803、绕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传输带804、固定设于t型块上且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第二电机805、一端转动设于传输带上且另一端设于第一滑槽内的驱动杆806;通过转动第二转轴,使弧形导轨以第二转轴为轴心进行转动,使滑块和连接轴及u型板以第二转轴为轴心转动,使u型板位于套块上往复转动,u型板以u型板与套块转动处为轴心往复转动,同时使套块以第一转轴为轴心进行往复转动,使第一转轴进行往复转动,最终使基板往复转动;通过第二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使传输带运转,使传输带上的驱动杆一起运转,带动调节板位于t型块上移动,使第三转轴沿着t型块方向移动,使滑块位于弧形导轨上移动,从而改变连接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角度,最终改变第一转轴往复转动的角度,连接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角度越小,第一转轴往复转动的角度越小,通过上述设置可在对患者康复锻炼过程中直接进行调节,上述结构能够使患者左前臂与患者右前臂交叉康复训练,及同向康复训练。
37.具体的,所述往复组件79还包括固定套设于第二转轴上的第一锥形轮807、位于第一锥形轮一侧的第二锥形轮808、固定设于支架上用于驱动第二锥形轮转动的第三电机
809、位于第一锥形轮和第二锥形轮中间且转动设于支架上的第四转轴810、与第四转轴平行设置且转动设于支架上的第三导向杆811、可移动套设于第四转轴上且分别与第一锥形轮和第二锥形轮接触传动的连接轮812、位于第三导向杆正上方且一端转动设于支架上的螺杆813、固定设于支架上且用于驱动螺杆转动的第四电机814、套设于螺杆上的螺帽815、可移动设于第三导向杆上且固定设于螺帽上的第一直板816及第二直板817,所述第一直板与第二直板分别位于连接轮的两端;通过第三电机驱动第二锥形轮转动,使连接轮转动,使第一锥形轮转动,第一锥形轮转动带动第二转轴转动,通过第三导向杆设置,使第四电机驱动螺杆转动时,螺杆沿着第三导向杆方向移动,使第一直板和第二直板一起沿着第三导向杆方向移动,第一直板或第二直板能够推动连接轮位于第四转轴上移动,连接轮转动还带动第四转轴转动,通过连接轮位于第四转轴上的移动,能够改变第二转轴的转速,最终调节第一转轴往复转动速度,即前臂托板往复转动的速度,通过上述设置可在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过程中直接进行调节。
38.上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及第四电机为市场上购买得到的。
3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