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致动的可扩展口的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98885发布日期:2023-03-31 17:31阅读:59来源:国知局
具有电致动的可扩展口的导管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整体涉及用于在血管内医学治疗期间从血管中移除急性堵塞物的装置和方法。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电致动可扩展口部的凝块收回导管。


背景技术:

2.在患者患有诸如急性缺血性中风(ais)、心肌梗塞(mi)和肺栓塞(pe)等病症的情况下,在针对血管内干预的机械血栓切除术中经常使用凝块取回导管和装置。使用常规技术进入远处区域(诸如神经血管床)具有挑战性,因为目标脉管直径小、相对于插入部位较远并且高度迂回。
3.凝块本身可通过采取多种复杂的形态和稠度而使程序复杂化,范围从呈现血管形状的简单管状结构到可同时跨越多个脉管的长的链状排列。凝块的年龄也可影响其顺应性,其中较旧的凝块趋于比新鲜凝块更不可压缩。富含纤维蛋白的凝块还存在粘性性质的挑战,粘性性质可导致凝块沿机械血栓切除装置的外表面滚动而不是被有效地抓持。也可在抽吸期间分离软和硬凝块区域的组合,其中破裂会导致远侧栓塞,这可能发生在当前可用装置无法达到的脉管中。此外,破坏凝块粘附到脉管壁的粘结而不损坏脆弱的脉管是一个重大挑战。
4.常规的凝块收回导管,尤其是那些用于在神经血管中操作的凝块收回导管,可能具有许多缺点。首先,导管本身的直径必须足够小以被推进到脉管系统中,这在神经血管系统的情况下非常小。导管还必须足够柔性以导通脉管系统并承受高应变,同时还具有轴向刚度以沿路线提供平滑推进。一旦到达目标部位,待从身体收回的典型对象的尺寸可基本上大于导管末端,使得将对象收回到末端中更加困难。例如,富含纤维蛋白的凝块通常难以抽取,因为它们可在传统固定开口导管的末端沉积。这种沉积可引起凝块的较软部分从较硬的区域切开,从而导致远侧栓塞。
5.小直径和固定的末端尺寸在引导手术期间移除血液和血栓物质所必需的抽吸方面也可能是较低效的。抽吸吸力必须足够强,使得通过使用机械血栓切除装置或其他方法发生的任何碎裂可最低程度上保持静止,使得碎片不能迁移和堵塞远侧脉管。然而,当用传统的固定开口导管抽吸时,抽吸流的相当大的部分最终来自导管末端附近的脉管流体,在该处没有凝块。这显著降低了抽吸效率,从而降低凝块去除的成功率。
6.本发明所公开的设计旨在提供一种解决上述缺陷的改进的抽吸取回导管。


技术实现要素:

7.本文呈现的实施例包括用于在血管内医学治疗期间从血管中移除急性堵塞物的装置和方法。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电致动凝块收回导管系统。用于收回血管中栓塞物的示例性系统可包括导管、金属区域和两条传导线。导管可以具有限定导管的内腔的壁。内腔可以在具有电流控制器的近侧轮毂与导管的远侧末端之间延伸。金属区域可以包含呈盘绕配置的至少两种邻接金属,形成双金属线圈。金属区域可以位于导管的远侧端部处或附近。金
属区域的第一金属的至少第一部分可以构成双金属线圈的外周边,并且金属区域的第二金属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构成双金属线圈的内周边。两条传导线可以沿着导管的纵向轴线延伸,并且可以与电流控制器电通信并且与金属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电通信。
8.金属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配置成在电流刺激时从紧密构型可逆地扩展到扩展构型。紧密构型可包括小于扩展构型的第二直径的第一直径。
9.双金属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远侧末端处附连到导管并且可以与两条传导线接合。自两条传导线施加到双金属线圈的至少一部分的电流可以沿着双金属线圈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偏转将双金属线圈移动到扩展构型。
10.双金属线圈的至少两种邻接金属的第一金属可以包括第一热膨胀系数。双金属线圈的至少两种邻接金属的第二金属可以包括第二热膨胀系数。第一热膨胀系数可以与第二热膨胀系数不同。
11.第一金属可以包含低于第二金属的热膨胀系数的热膨胀系数。
12.金属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不透射线区域。
13.导管的远侧末端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围绕双金属线圈安置的弹性护套。弹性护套可以形成导管的弹性区域,并且可以从导管的远侧末端向近侧延伸超过金属区域。
14.弹性区域可以被配置成当双金属线圈从紧密构型扩展到扩展构型时可逆地扩展。
15.该系统还可以包括从电流控制器通过两条传导线到附连到导管的双金属线圈的第一端部和/或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所述双金属线圈的大部分长度,并且通过返回路径到所述电流控制器的电流路径。
16.两条传导线中的至少一条传导线可以电附连到双金属线圈的第一端部。返回路径可包括两条传导线中的至少另一条传导线,所述另一条传导线电附连到双金属线圈中的第二并且沿纵向轴线延伸。
17.用于收回血管中栓塞物的另一示例性系统可包括导管和双金属线圈。导管可包括具有弹性区域的远侧末端。双金属线圈可以定位于导管的远侧末端处的弹性区域内。第一金属的至少一部分构成双金属线圈的外周边,并且第二金属的至少一部分构成双金属线圈的内周边。
18.双金属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配置成从紧密构型可逆地扩展到扩展构型。紧密构型可包括小于扩展构型的第二直径的第一直径。
19.双金属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附连到导管并且可以由弹性区域内的弹性护套封装。扩展构型可以包括双金属线圈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偏转。
20.双金属线圈的第一金属可包括第一热膨胀系数。双金属线圈的第二金属可包括第二热膨胀系数。第一热膨胀系数可以不同于第二热膨胀系数。双金属线圈的第一金属可以包含低于双金属线圈的第二金属的热膨胀系数的热膨胀系数。
21.用于收回血管中的栓塞物的该系统还可以包括两条传导线和金属区域。两条传导线可以沿着导管的纵向轴线延伸。电流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向两条传导线中的至少一条传导线提供第一电流。导管的金属区域可以与两条传导线电通信。金属区域可以包括双金属线圈。金属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不透射线区域。金属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配置成在电流刺激时从紧密构型可逆地扩展到扩展构型。
22.从患者的血管中收回阻塞性血栓的示例方法可包括将双金属线圈的至少一部分
附接在导管的远侧末端内,将传导线的第一端部连接到包含双金属线圈的金属区域,并且将传导线的第二端部连接到电流控制器。金属区域内的双金属线圈可以包括具有第一热膨胀系数的第一金属和具有与所述第一热膨胀系数不同的第二热膨胀系数的第二金属。双金属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附连到导管。
23.从患者的血管中收回阻塞性血栓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电流通过传导线从电流控制器施加到双金属线圈的第一端部。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电流使双金属线圈从紧密构型扩展到扩展构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围绕金属区域附接弹性护套。
附图说明
24.将通过附图的如下描述进一步讨论本公开的上述及其它方面,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编号指示各个图中相同的结构元件和特征。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本公开的原理。附图仅以举例方式而非限制方式描绘了本发明装置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实施。期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构思并组合来自多个附图的元件,以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25.图1a和图1b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示例性致动凝块收回系统的侧视图;
26.图2a和图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将示例性致动凝块收回系统递送到脉管内的目标部位的方法;
27.图3a至图3f是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示例性双金属线圈设计的图示;
28.图4a和图4b是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具有可扩展末端的示例性致动凝块收回系统的图示;
29.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具有嵌入传导线的示例性致动凝块收回系统的剖视图;并且
30.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制造凝块收回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本文公开的解决方案涉及一种凝块收回导管,其能够扩展以形成漏斗以减少凝块剪切和经由模块化远侧末端限制/阻止血流的风险。流量限制和大末端设计提供大体上更高的抽吸效率并降低栓塞迁移的风险。这些优点在中风介入规程的情况下也特别有益,其中神经血管床中的脉管特别小且迂回,因此具有可以扩张和缩小的末端的凝块收回导管可以容易地穿过迂回的脉管移动,同时提高凝块位置的抽吸效率。该导管还可与相对低轮廓的进入护套和外部导管兼容,使得患者腹股沟中的穿刺伤口(在股骨进入的情况下)可容易和可靠地闭合。导管还可具有内部和/或外部低摩擦衬里特征,以及围绕支撑结构设置的外部聚合物护套、弹性鞘或膜。膜可以是包封致动导管末端的弹性体材料,所述导管末端在导管的口部处具有双金属线圈或安装在双金属线圈上,使得导管的口部可以独立于膜移动。弹性体膜可以是紧配合或松配合的。松配合弹性体膜将比紧配合膜更容易打开。膜可以是松垂的并且由非弹性体材料制成,使得打开该膜的力与紧配合弹性膜的力相比是低的。膜可被翻转以从导管的口部径向向内的近侧位置朝远侧延伸,然后翻转回以从导管的口部径向向外朝近侧延伸,并且其中膜的内层和外层在近侧位置处或对于膜的整个长度被粘合或回流在一起。膜可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的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被粘合在一起或回
流,使得两个管在导管末端和双金属线圈周围形成护套,该双金属线圈在护套内自由移动和扩展。
32.这些改进可导致导管和其他装置安全并且更快速地进入复杂区域,以便移除阻塞物并缩短手术时间。虽然本说明书在许多情况下是在机械血栓切除术治疗的背景下,但该系统和方法也可适用于其他手术和其他身体通道。
33.进入血管系统内的各种脉管(无论是冠状动脉、肺血管还是脑血管)涉及众所周知的手术步骤和许多常规的可商购获得的辅助产品的使用。这些产品诸如血管造影材料、旋转止血阀和导丝广泛用于实验室和医学手术中。当这些产品与以下说明书中的系统和方法结合使用时,它们的功能和确切的构成在相关领域中是未知的。
34.本发明系统和方法采用双金属材料的特性来定制凝块收回装置的远侧尺寸。双金属材料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当加热或电刺激时,所述金属可以不同的速率弯曲或扩展。不同的热膨胀允许双金属材料在加热时在一个方向上并且在冷却时在相反方向上弯曲。一旦将热量从双金属材料中移除,材料就可回到其原始位置。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当从双金属材料移除热量时,凝块收回装置可以缩回到引导导管中以帮助将双金属材料返回到其原始位置。双金属材料可以设定为在预先确定的温度下弯曲或扩展到某个置换位置。注意,虽然描述讨论了双金属材料,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人设想使用可以产生下述结果的任何合金。这个的范围是从双金属合金中的杂质到三种或更多种元素的合金、金属或其他方式。
35.本文描述的各种示例可以包括在导管的口部处的双金属材料,使得一旦扩展,导管的口部可以类似于漏斗形状,其可对脉管系统施加径向力。流体可被抽吸到扩展的漏斗形状的口部中并且随后进入导管中,以捕获漏斗内的血栓。双金属材料可以包括将抽吸物引导到导管中的弹性护套覆盖物或膜。双金属材料可置于导管的内腔内。随着双金属材料扩展和塌缩,导管的内径可增大和减小以调节进入导管的流量。
36.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加热金属区域以使双金属材料弯曲成扩展构型的系统。一条或多条传导线可以向金属区域和/或双金属材料提供电流。然后,双金属材料的自然电传导率可以使双金属材料弯曲成扩展构型。还可以提供热电偶以监测金属区域和/或双金属材料的温度,使得金属区域和双金属材料不会过热并引起周围脉管系统的创伤。在一些示例中,可以提供热电冷却回路,例如珀耳帖芯片,以将双金属材料转变回其原始位置或弯曲相反方向以引起导管末端的更紧密构型。本公开提供了双金属材料的各种示例性设计。
37.公开了用于提供电致动凝块收回导管的各种装置和方法,现在将参考附图来描述装置和方法的示例。图1a和图1b提供了示例性凝块收回系统100的图示。系统100可以包含导管200,所述导管具有限定导管200的内腔202的壁,电流控制器500和远侧末端。内腔202可以在具有电流控制器500的近侧轮毂和远侧末端之间延伸。系统100可以包含金属区域300,所述金属区域包括呈盘绕配置的至少两种邻接金属,“双金属线圈”302。双金属线圈302可定位在导管200的远侧末端处。双金属线圈302可以扩展导管200的远侧末端,如图1b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双金属线圈302可以安置在导管200的内腔202内、导管200的壁内或膜内,如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38.双金属线圈302可以封装在反向膜、双层密封膜或重叠注塑或浸渍膜内,形成弹性护套,将在下面进一步讨论。在双金属线圈302容纳在内膜层和外膜层内的情况下,双金属
线圈302可具有不受阻碍的运动。在提供重叠注塑膜的情况下,由于可能需要双金属线圈302拉伸膜材料的更多离散区域,所以可能存在更大的阻力。应当理解,当电流将通过金属区域300和/或双金属线圈302时,金属区域300和双金属线圈302可以被绝缘以便容纳电流。膜材料可以用于使金属区域300和双金属线圈302绝缘。
39.双金属线圈302可具有扩展构型和紧密构型。图1a示出了呈紧密构型的双金属线圈302,其具有第一直径d1,而图1b示出了处于扩展构型的相同双金属线圈302,其具有第二直径d2。在一些示例中,扩展构型可以是漏斗的形状。
40.双金属线圈302可以包括至少两种邻接金属。如图3a至3f所示,金属区域的第一金属30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定位在线圈形状的外部上并形成双金属线圈302的外周边。类似地,金属区域的第二金属306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定位在线圈形状的内部上并形成双金属线圈302的内周边。不同的金属材料可以通过铆接、硬钎焊、焊接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接合在一起以接合两种金属材料。
41.第一金属304可以具有第一热膨胀系数。第二金属306可以具有第二热膨胀系数。第一热膨胀系数可以不同于第二热膨胀系数,使得形成双金属线圈302的两种邻接金属可以在加热时从塌缩配置转变为扩展构型,或反之亦然,并且在冷却时返回其先前配置。双金属线圈302的金属材料可以包含任何合适的基于金属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钢、铜和黄铜。在一些示例中,双金属线圈302可以包含两种或更多种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材料,并且还可以包含不透射线和/或生物相容性金属基材料。在一个示例中,双金属线圈不包含形状记忆材料,诸如ni-ti(镍钛诺)。或者,镍钛诺全部或部分地可以用于双金属线圈302,但是其形状记忆特征被设置为由电流控制器500和不是体温产生的温度。
42.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系数的金属基材料使得能够制造装置,使得一旦加热,具有较低热膨胀系数的金属材料就可以使装置的双金属线圈302弯曲或扩展成扩展形状。通常,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越高,材料响应被加热时越会膨胀。考虑到图1a和图1b的示例性双金属线圈302,双金属线圈302可以塌缩构型提供(图1a)。然后可以将双金属线圈302加热到合适的温度,使得具有较低热膨胀系数的材料可以弯曲并扩展双金属线圈302并使装置的远侧末端形成扩展构型(图1b)。一旦通过去除电流或其他方法去除热源,就再冷却双金属线圈302,使得具有热膨胀系数的材料使双金属线圈302返回到其紧密构型(图1a)。在一些示例中,冷却可以通过用电线和/或热电偶线传导,并且随后通过围绕双金属线圈302和/或膜材料安置的导管200弹性护套204来轻松实现。在某些示例中,围绕双金属线圈302安置的弹性护套204的弹性可以有助于使双金属线圈302返回到其紧密构型。
43.图2a和图2b提供了使用双金属材料的转变特性来致动凝块收回系统100的示例性方法。包括导管200和双金属线圈302的致动凝块收回系统100可被推进到包含血凝块(bc)的脉管中的目标部位。这可通过将系统100推进穿过外部导管来完成。然而,如将在下文中所述,可在不需要外部导管的情况下将导管200和双金属线圈302推进到目标部位。一旦导管200和双金属线圈302到达目标部位,双金属线圈302就可以处于其紧密构型,如图2a所示。这可以使双金属线圈302易于推进通过迂回的血管。一旦双金属线圈302位于目标部位处,就可加热双金属线圈302(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以使双金属线圈302能从紧密构型转变为扩展构型。在图2b所示的示例中,当加热时,双金属线圈302扩展到可以对脉管施加力的漏斗形状。然后可以通过扩展的双金属线圈302将凝块抽吸到导管中并从目标部位移除。在
一些示例中,双金属线圈302可主动冷却,使得双金属线圈302塌缩成其紧密构型以捕获凝块。另选地,当从双金属线圈302并且随后通过围绕双金属线圈302和/或膜材料安置的导管200弹性护套204移除电流时,双金属线圈302可以自动冷却。另外,一旦从双金属线圈302移除电流,围绕双金属线圈302安置的弹性护套204可以有助于使双金属线圈302返回到其紧密构型。
44.再次参考图1a和图1b,各种双金属材料(包括上述合金)具有不同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使得系统100能够针对具体规程进行定制。可以选择或加工双金属材料(第一金属304和/或第二金属306),使得热膨胀系数高于人血(例如,高于37℃),使得双金属线圈302在到达脉管中的预期激活位置之前不会被意外激活。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可以独立地在约8
×
10-6
m/(m℃)至约20
×
10-6
m/(m℃)范围内,其可以与介于20℃和212℃之间(例如,介于20℃与65℃之间、介于40℃与60℃之间等)的温度范围相关。理想地,热膨胀系数可以与约45℃至约55℃之间的温度范围相关。这可以帮助确保用于递送配置的可扩展特性,同时使加热双金属线圈302以从紧密构型转变到扩展构型所需的能量最小化。
45.如本文所用,用于任何数值或范围的术语“约”或“大约”指示允许零件或多个部件的集合出于其预期目的起作用的合适的尺寸公差。更具体地,“约”或“大约”可指列举值的值
±
10%的范围,例如“约50℃”可指45.001℃至54.999℃的值范围。
46.可通过向双金属线圈302提供电流来加热双金属线圈302。双金属材料(例如钢和铜)的高电导率可以响应于电流而使双金属线圈302加热,并且热量继而引起从紧密构型转变到扩展构型。系统100可以包含具有电流控制器500的近侧轮毂,以向双金属线圈302提供所需电流。电子电流控制器500可用切换装置激活,如具有可连接到电流源的电触点的通断开关。电子电流控制器500可以包含彩色led灯泡或其他合适的指示标识。当双金属线圈302被配置成以“开”模式扩展时,彩色led灯泡可以闪烁。电子电流控制器500可以使用例如大约3v到12v、更优选地大约5v到9v的电源来从大约300ma到大约1500ma(例如,大约500ma到约1000ma)馈送到双金属线圈302。电流可以脉冲从1毫秒到1000毫秒,更优选从100毫秒到500毫秒,电流中断在1毫秒到1000毫秒之间,更优选从1毫秒到100毫秒。脉冲允许双金属线圈302的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范围之间,脉冲的开启段加热,而脉冲的关闭段允许双金属线圈302冷却,使得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之间。温度可由热电偶监测,使得如果温度超出范围,则可改变脉冲;例如,可使用连续馈送的电流使温度快速斜线上升,并且可降低脉冲以将双金属线圈302的温度保持在上限范围以下。电子电流控制器500还可以在电子电流控制器500的近侧端部上具有开口502,以提供对导管200的内腔202的进入。开口502可以被配置成配合具有鲁尔螺纹的鲁尔接头配件或其他合适接头。鲁尔接头可以提供对导管200的内腔202的进入。如图1a和图1b所示,鲁尔接头可以包含外螺纹以帮助提供对导管200的内腔202的固定进入。
47.一条或多条传导线400、400b(例如,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可在电子电流控制器500与双金属线圈302之间延伸以提供电流以加热双金属线圈302。电流控制器500可以包含具有可连接到电流源的电触点的通断开关。传导线400、400b可嵌入导管200的层内,使得导线不暴露在导管200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这可使得系统100能够被推进到外部导管中,而导线不限制系统100通过外部导管的移动。传导线400、400b可包括铜或适于向双金属线圈302提供电流的任何其他材料。在导管200的轴的整个长度上的嵌入式传导线400、400b可以
增加导管200在电子电流控制器500与双金属线圈302之间的拉伸强度和拉伸阻力。增加导管200的轴的强度在抽吸期间是期望的,并且可以提供更大的抽吸效率并抽取凝块。
48.系统100还可以包括连接到双金属线圈302以监测双金属线圈302的温度的热电偶。如果双金属线圈302被加热到高于一定温度,则双金属线圈302可烧伤周围的脉管系统。为阻止此,热电偶可在双金属线圈302被电流加热时监测其温度。如果双金属线圈302超过一定温度,例如50℃,则热电偶可将该信息传送到电子电流控制器500以停用提供给双金属线圈302的电流。热电偶可以包括铂、不锈钢或其他合适的传导线,其可以焊接在双金属线圈302(例如,在锚固支柱处)和两条传导线400、400b中的一者之间,其中电子电流控制器500测量双金属线圈302与热电偶导线之间的电阻率的差异以确定双金属线圈302的温度。这可被校准并且可具有线性温度关系。
49.系统100可包括与双金属线圈302电通信的热电冷却回路。热电冷却回路可包括例如靠近双金属线圈302安置的珀耳帖芯片。如上所述,当双金属线圈302被冷却时,双金属线圈的具有较低热膨胀系数的金属材料可以弯曲或转变回紧密构型。这可在双金属线圈302中完成凝块的捕获。代替允许双金属材料自然冷却,热电冷却回路123可从双金属线圈302抽出热量以更快地冷却双金属线圈302。
50.尽管未示出,但是系统100可以与抽吸源组合使用。在许多情况下,扩展的双金属线圈302可在目标部位用脉管的壁密封,以将抽吸物引导到导管200的远侧端部。换句话说,扩展的双金属线圈302还可以阻止流动并防止不需要的血液抽吸,或邻近双金属线圈302的栓塞迁移。
51.图2a和2b描绘了用于穿过血管插入的双金属线圈302的导管200。在一些示例中,导管200可以穿过外部导管插入,然而,外部导管不必需。如图2a或图2b所描绘,用于双金属线圈302的导管200可以是需要待从引导导管(图2a或图2b中未示出的引导导管)推进的唯一导管。例如,导管200和双金属线圈302可以远离引导导管行进更远,因为系统是高度柔性的和自致动的。因此,引导导管可例如驻留在内部颈动脉中,并且导管200和双金属线圈302可整个延伸到m1或m2脉管。
52.图3a至图3f是示例性双金属线圈设计的图示。双金属线圈302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包括重叠的线圈或弹簧线圈。另选地,双金属线圈302可以具有在处于紧密构型时减少线圈交叉或重叠的形状,如台阶互锁线圈(图3a和3b)、角度互锁线圈(图3c和3d)等。双金属线圈302的长度可长于或短于所示的长度。例如可增加长度以提供与脉管壁的更大面积接触或增加凝块在双金属线圈302内的接收空间。
53.金属区域300或双金属线圈302可以主要由非不透射线材料(诸如钢)形成,并且可以包括由不透射线材料(诸如铂和/或钨)制成的不透射线区域314。双金属线圈302的不透射线材料和非不透射线材料可以同心焊接。不透射线区域314可以定位在双金属线圈302内或在双金属线圈302附近的金属区域300内。不透射线区域314可以定位成距导管200的远侧末端预先确定的距离处,使得医师可以在治疗规程期间容易地可视化导管200的远侧末端、金属区域300或双金属线圈302的放置。
54.图4a和图4b是具有可扩展末端的示例性致动凝块收回系统的图示。导管末端可以具有从导管200的远侧末端向近侧并且在金属区域300的至少一部分之上延伸的弹性区域300a。在一些示例中,弹性区域300a在整个金属区域300之上延伸。例如,金属区域300可以
从导管200的远侧末端向近侧并且沿着纵向轴线l-l延伸大约1mm或更小,而弹性区域300a可以从导管200的远侧末端向近侧并且沿着纵向轴线l-l延伸大约1mm或更大。弹性区域300a可以在导管200的远侧末端处形成无创伤末端。双金属线圈302可以被包围在弹性护套204内。弹性护套204可提供将流体抽吸物引导到双金属线圈302中和导管200中的装置。弹性护套204还可以维持处于塌缩配置的双金属线圈302的位置。弹性护套204材料可包括具有高弹性和绝缘性以及良好的抗撕裂性的合适的弹性聚氨酯(诸如chronoprene、chronosil、chronoflex)和其他硅胶以及聚氨酯聚合物等。弹性护套204可具有低硬度以使得弹性护套204能够在双金属线圈302扩展时拉伸。例如,弹性护套204可具有典型的00范围和肖氏a0.1至肖氏a100(例如,肖氏a40至肖氏a80)的肖氏硬度。因为弹性护套204包封可旨在扩展的双金属线圈302,所以弹性护套204也可具有例如200%至2200%(例如,400%至800%)的可扩展性。
55.双金属线圈302的表面可涂覆有具有高介电强度的材料膜(诸如聚对二甲苯),以例如在双金属线圈302未被弹性护套204完全包封或密封时将金属材料与血液(其为导体)绝缘。
56.双金属线圈302可以通过上文所描述的弹性护套204并且通过附连两条传导线400、400b保持在导管200的远侧末端处的金属区域300内的适当位置。两条传导线400、400b可以通过焊接、铆接、硬钎焊或其他合适的方法附连。在一些示例中,两条传导线400、400b可以附连到双金属线圈302的特定部分,使得双金属线圈302的第一端部308和第二端部312可以独立地移动或弯曲。另选地,双金属线圈302的第一端部308可以附连到导管200,使得第一端部308固定,并且当双金属线圈302扩展和收缩时,第二端部312自由移动或弯曲。
57.图5是具有嵌入式传导线的示例性致动凝块收回系统的剖视图。在一些示例中,双金属线圈302的特定部分的绝缘可以使双金属线圈302具有不同的激活顺序。双金属线圈302的第一端部308可以被配置成在接收电流时扩展,并且双金属线圈302的第二端部312可以被配置成在接收电流时绷紧。这可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向双金属线圈302的一部分施加电流而不是等待金属材料冷却来绷紧或塌缩双金属线圈302。电流可流经负极引线进入双金属线圈302的一侧,并以均匀的电阻路径流向双金属线圈302的另一侧,在该另一侧,电流通过正极引线返回。双金属线圈302的各个段可用绝缘体分开,并且不同的段可各自具有独立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组。
58.在一些示例中,代替从导管200延伸,双金属线圈302可定位在导管200的内腔202内。以类似的方式,当双金属线圈302在内腔202内扩展时,导管200的孔洞尺寸可增加以调节流量。
59.图6为示出制造凝块收回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将理解的,图6中的方法步骤可通过本文所述的示例性装置中的任一种或通过类似的装置来实现。参考图6中所概述的方法600,在步骤610中,方法600可以包括将双金属线圈的至少一部分附接在导管的远侧末端内。双金属线圈可以包括具有第一热膨胀系数的第一金属和具有与第一热膨胀系数不同的第二热膨胀系数的第二金属。
60.在步骤620中,方法600可以包括将传导线的第一端部连接到导管的金属区域。金属区域可以包含双金属线圈,使得传导线附连到金属区域或直接附连到双金属线圈。
61.在步骤630,方法600可以包括将传导线的第二端部连接到电流控制器。
62.步骤640包括通过传导线将电流从电流控制器施加到金属区域。将电流施加到金属区域还可以包括直接或间接地施加电流到双金属线圈。使用者可激活在患者体外的电子电路。
63.在步骤650中,方法600可以包括通过电流使双金属线圈从紧密构型扩展到扩展构型。
64.尽管未示出,但是方法600还可以包括围绕金属区域附接弹性护套,使得弹性护套允许金属区域的膨胀,如上所述。
65.方法600可在步骤650之后结束。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执行根据上述示例的附加步骤。例如,方法600可以包括将导管推进通过外部导管或进入护套到目标部位。方法600还可以包括灭活第一电流以冷却双金属线圈的至少第一端部。冷却双金属材料可导致该至少第一端部在阻塞性血栓上绷紧以改善对血栓的捕获以用于移除。方法600还可以包括将阻塞性血栓抽吸到双金属线圈中。抽吸物可以通过双金属线圈引导到导管中。方法600还可包括从患者中抽出带有阻塞性血栓的导管。在血栓被捕获在双金属线圈内的情况下,可将血栓从患者的脉管中拉出,而不必担心由于捕获不良而使血栓从导管中脱出。
66.在一些示例中,方法600可以包括将第二电流递送到双金属线圈的至少第二端部。第二端部可以具有与第一端部不同的转换特性,诸如不同的热膨胀系数。例如,第二端部可以被配置成弯曲相反的方向以使双金属线圈绷紧,这意味着一旦加热,它就可以在血栓上塌缩。因此,方法600可包括经由第二电流加热双金属线圈的第二端部,以使双金属线圈的第二部分从扩展构型变化为塌缩构型并发生在阻塞性血栓上。
67.方法600还可包括用热电冷却回路冷却双金属线圈的至少第一端部,以使双金属线圈的至少第一端部在阻塞性血栓上塌缩或绷紧。热电冷却回路(诸如珀尔帖片)可从系统中抽出热量。使用该效应,热电冷却回路可使双金属线圈的至少第一端部冷却并在阻塞性血栓周围更快地塌缩。
68.方法600可包括以一系列脉冲递送电流以便保持稳定的双金属线圈温度,并且电子电路可监测温度并相应地调节脉冲持续时间和/或长度。
69.方法600还可包括用热电偶监测双金属线圈的温度。在一些示例中,热电偶可监测以确定双金属线圈是否超过某一温度(例如50℃)并且如果双金属线圈超过该温度则停用第一电流。
70.本文所包含的描述是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示例,并且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如本文所述,本公开设想了抽吸装置的许多变型和修改,包括使用结构元件的替代几何形状、组合来自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形状和结构元件、使用替代材料等。这些修改对于本公开所涉及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旨在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