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786960发布日期:2023-01-03 19:2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dfu为糖尿病患者下肢的中小血管及微循环障碍、周围神经病变或并发感染所致的足部溃疡、感染甚至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给患者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dfu引起的巨大医疗支出,也是造成社会负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原因。
3.dfu发病机制主要为随着血糖水平的持续升高,人体内长时间的血糖控制不良,导致胰岛功能受损,使得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合成减少,胰岛素分泌降低,导致人体内的血糖和血脂升高,高浓度的血糖和血脂水平会抑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导致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出现血管内皮损伤和血管腔变狭窄,导致缺血和影响新血管生成,对感染的免疫力下降。该病症容易久治不愈,发生感染,并引发骨髓炎、骨质破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糖尿病肾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dpn)、自主神经病变以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lead)等是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患者高龄、长病程、血糖控制差、感染程度、全身营养状况、dpn、下肢动脉缺血等是导致溃疡不愈以及截肢的重要原因;吸烟、血糖控制不良、伴有踝关节反射缺失的dpn及lead等是足溃疡复发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透析治疗和血糖控制不良是血管内治疗后严重肢体缺血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而严重急性肢体缺血症的临床复发与足溃疡复发、大截肢甚至死亡发生率增加与糖尿病足失治误治及预后差等密切相关。
4.dfu临床表现为神经病变以及下肢缺血两种。神经病变表现为:如患肢皮肤干而无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减退或缺失,呈袜套样改变,行走时脚踩棉絮感;下肢缺血表现为:皮肤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弹性差,皮温下降,色素沉着,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患者可合并有下肢间歇跛行症状等。随着病变进展,可出现静息痛,趾端出现坏疽,足跟或跖趾关节受压部位出现溃疡,部分患者可肢体感染。
5.治疗dfu目的是促进溃疡愈合,降低截肢率,保护肢体功能,更重要的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6.现在针对dfu治疗手段除有效的血糖监测控制以及清创外,还存在药物治疗,西药治疗目前以α-硫酸锌作为主要治疗药物。α-硫酸锌使胰岛素更敏感作用于人体,从而促进靶向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控制血糖达到稳定状态;同时保护神经细胞,降低神经病症发生率,避免高血糖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神经生长因子,减轻麻木或自发性疼痛情况。但该药物仅能暂时缓解症状,并没有针对病因起到治疗作用,同时存在药物毒副作用较多、耐药性增加及依赖性强等特点。在dfu治疗技术中,内服补气活血、化瘀祛湿的药物从疗效上说远不如外用贴敷简便快捷、靶向性强以及效果显著。
7.现有糖尿病足溃疡手术治疗技术中的截肢手术治疗包括小范围截肢术和大范围
截肢术。小范围截肢术包括截趾术、跖列切除术及部分足截肢术,大范围截肢术包括小腿截肢术、膝关节离断术、大腿截肢术。截肢手术治疗无疑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巨大打击,降低生活质量的不仅给患者家庭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和经济负担,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社会经济负担。据统计2004年国内1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dfu住院患者的平均费用约15000元,约为糖尿病住院患者平均费用的4倍。此外糖尿病足溃疡手术治疗技术还有下肢动脉介入治疗、血管重建等微创术,均出现手术治疗难度系数较大,危险性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多如血肿、假性动脉瘤、感染、下肢远端组织水肿、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等,并且老年体弱人群往往受不住手术。因此这些现有的治疗技术手段具有难治愈、高费用、高残障率、高截肢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压力,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困难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巨大。
8.现有技术中的局部辅助治疗如:新型敷料、生长因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皮肤再生医疗技术以及高压氧治疗等,存在治疗效果不稳定、治疗周期长、费用高、复发率高等不足。现有技术中一些采用中药组合物治疗糖尿病足的配方如下:
9.cn101716248a公开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的:竹荪5、肉桂8、栀子20、乌梢蛇25、沙棘25、白芷15、和香橼10。
10.cn101926872a公开一种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中药解毒生肌膏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组配制备得到:大黄6%~11%、黄连6%~11%、黄柏6%~11%、石膏14%~19%、紫草12%~17%、当归14%~20%、白芷7%~11%、轻粉2%~5%、血力花7%~11%、黄占23%~30%。
11.cn104288361a公开一种糖尿病足灵(烂脚)膏,用于治疗糖尿病引起的足溃疡,采用木瓜、元胡、虎杖、蒲黄、地榆根(炭)、黄柏、黄连、煅石膏、黄芩、苦参、白矾各一份组成,用凡士林、麻油配伍成方。
12.cn108159225a公开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制备而成:生黄芪20g、苍术15g、黄柏15g、川牛膝15g、生地黄20g、地龙20g、赤芍20g、牡丹皮15g、香附10g、丹参30g、元胡15g、鸡血藤20g、白芷15g。
13.cn111920937a公开了一种糖尿病足溃疡外用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儿茶12-14份,金银花10-15份,黄连8-10份,蒲公英5-9份,马齿苋6-10份,红粉1-3份,黄芩5-7份,山楂果8-10份,乳香5-7份,生姜5-9份。
14.目前上述现有技术在临床上使用的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主要存在创面愈合效果不明显,对于患足血运差、皮温下降、色素沉着、创面溃烂以及疼痛等疗效不佳,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一定的治疗局限性,亟待寻求临床疗效更好、成本低廉、治疗周期短用法简单好操作的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药物或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中存在的创面愈合效果不明显、在患足创面溃烂和患者疼痛等方面有治疗效果不佳、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给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的问题。
16.作为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药制剂,其中,所述中药制剂的原
料包括:当归:80~120份、生地100~160份、血余炭50~110份、紫草80~120份、血竭20~80份、龟板105~165份、海螵蛸90~150份、生石膏粉525~725份、炉甘石粉280~360份。
17.优选地,所述原料还包括以下配比的辅料:黄蜡900~1000份、白蜡900~1000份、香油1800~2400份。
18.优选地,所述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包括:当归:100份、生地125份、血余炭80份、紫草100份、血竭50份、龟板135份、海螵蛸120份、生石膏粉635份、炉甘石粉320份。
19.优选地,所述中药复方制剂的辅料包括:黄蜡950份、白蜡950份、香油2100份。
20.优选地,所述所述制成的成品制剂呈药膏状。
21.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22.s1:取香油下锅,熬煮后取血余炭下锅;
23.s2:熬煮后将血余炭取出,研细,待其呈膏状后得到血余膏;
24.s3:取龟板下香油锅,熬煮成栗子皮色后添加香油,取生地下锅熬成焦枯色,再加入当归、紫草,直至熬枯,过滤除去药渣,再微火熬煮;
25.s4:取香油入所述香油锅内,加入炉甘石粉、生石膏粉、海螵蛸粉,用文火再熬煮;
26.s5:另起一锅,将黄蜡、白蜡下锅内,熬到无泡沫,用纱布过滤于香油锅中,熬煮后灭火;
27.s6:不停搅拌至预设温度范围后,加入所述血余膏和血竭,搅拌均匀成膏,装瓶密封备用。
28.优选地,所述所述步骤s1中熬煮时间为1-1.5小时,s2中熬煮时间为0.5-1.0小时,s3中微火熬煮时间为1.5-2.0小时,s4中熬煮时间为1/6-1/3小时。
29.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熬煮时间为1小时,s2中熬煮时间为0.5小时,s4中文火熬煮时间为1.5小时,s5中熬煮时间为1/6小时。
30.所述步骤步骤s4中加入的生石膏粉,在熬制时,石膏粉生成锻石膏。
31.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s1:取1100份香油下锅,熬煮后取80份血余炭下锅;
33.s2:熬煮后将血余炭取出,研细,待其呈膏状后得到血余膏;
34.s3:取135份龟板下香油锅,熬煮成栗子皮色后添加600份香油,取125份生地下锅熬成焦枯色,再加入100份当归、100份紫草,熬至熬枯,过滤除去药渣,微火熬煮;
35.s4:取400份香油入所述香油锅内,加入320份炉甘石粉、635份生石膏粉、120份海螵蛸粉,用文火再熬煮;
36.s5:另起一锅,将950份黄蜡、950份白蜡下锅内,熬到无泡沫,用纱布过滤于香油锅中,熬煮后灭火;
37.s6:不停搅拌至温度降低至预设温度范围后,加入所述血余膏和50份血竭,搅拌均匀成膏,装瓶密封备用。
38.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制剂原料包括当归:80~120份、生地100~160份、血余炭50~110份、紫草80~120份、血竭20~80份、龟板105~165份、海螵蛸90~150份、生石膏粉525~725份、炉甘石粉280~360份以及辅料:黄蜡900~1000份、白蜡900~1000份、香油1800~2400份;所述中药
制剂活血解毒治标与滋阴补血治本并举,具有临床疗效显著、价格低廉的特点,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方面具有活血解毒、生肌长肉、收湿敛疮、促皮生长作用,改善患足血运差、皮温下降、色素沉着以及创面溃烂感染等症状,且停药后不易复发,临床有效率达到了95%以上。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取香油下锅,熬煮后取血余炭下锅;熬煮后将血余炭取出,研细,待其呈膏状后得到血余膏;取龟板下香油锅,煮成栗子皮色后加香油,取生地下锅熬成焦枯色,再加入当归、紫草,直至熬枯,过滤除去诸药渣,微火熬煮;加香油入香油锅内,加入炉甘石粉、生石膏粉、海螵蛸粉,用文火熬煮;另起一锅,将黄蜡、白蜡下锅,熬至无泡沫,用纱布过滤于香油锅中,煮后灭火;不停搅拌至温度稍降后,加入血余膏和血竭,搅拌均匀成膏状,装瓶密封备用;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设备简易,操作时间短,成本低,能够大规模制备,极大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又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实现患者健康幸福生活,可以实现大批量的制作,具有极高的开发前景。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0.图1是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41.图2是临床案例中糖尿病足溃疡治疗对照组图。
42.图3是临床案例中糖尿病足溃疡经过清创换药外敷所述中药制剂2周后效果图。
43.图4是临床案例中糖尿病足溃疡外敷所述中药制剂4周后效果图。
44.图5是是临床案例中糖尿病足溃疡外敷所述中药制剂6周后效果图。
45.图6是是临床案例中糖尿病足溃疡外敷所述中药制剂8周后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4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8.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49.实施例1:
50.一种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包括:当归:80~120份、
生地100~160份、血余炭50~110份、紫草80~120份、血竭20~80份、龟板105~165份、海螵蛸90~150份、生石膏粉525~725份、炉甘石粉280~360份以及辅料:黄蜡900~1000份、白蜡900~1000份、香油1800~2400份。
51.所述制成的成品制剂为药膏。
52.在上述配方的各味药的功效与作用:
53.当归味甘、辛,性温;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54.生地味甘、苦、咸,微寒;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55.龟板味咸、甘,性微寒;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
56.血余炭味苦,性平;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57.紫草味甘,咸,性寒;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
58.血竭味甘,咸,性平;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
59.海螵蛸味咸,涩,性温;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
60.生石膏粉,在熬制时,生成锻石膏,煅石膏味甘,辛,性大寒;收湿,生肌,敛疮,止血;
61.炉甘石粉味甘,性平;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
62.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中药制剂原料简单,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活血解毒、生肌长肉、收湿敛疮、促皮生长作用,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足部血运差、皮温下降、色素沉着以及创面溃烂感染等症状,极大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63.实施例2:
6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65.s1:取香油下锅,熬煮后取血余炭下锅;
66.s2:熬煮后将血余炭取出,研细,待其呈膏状后得到血余膏;
67.s3:取龟板下香油锅,熬煮成栗子皮色后添加香油,取生地下锅熬成焦枯色,再加入当归、紫草,直至熬枯,除去诸药渣过滤,微火再熬煮;
68.s4:取香油入所述香油锅内,加入炉甘石粉、生石膏粉、海螵蛸粉,用文火再熬煮;
69.s5:另起一锅,将黄蜡、白蜡下锅内,熬到无泡沫,用纱布过滤于香油锅中,熬煮后灭火;
70.s6:不停搅拌至降低至预设温度范围后,加入所述血余膏和血竭,搅拌均匀成膏状,装瓶密封备用。
71.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香油熬煮时间为1-1.5小时,s2中血余炭熬煮时间为0.5-1.0小时,s4中文火熬煮时间为1.5-2.0小时,s5中熬煮时间为1/6-1/3小时。
72.将香油分三次加入药剂中,能够更好的保证药效,使得熬煮的药材的药效更充分的发挥出来。
7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熬煮时间为1小时,s2中熬煮时间为0.5小时,s4中文火熬煮时间为1.5小时,s5中熬煮时间为1/6小时。
74.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所用设备简易,制作成本低,制备时间短,效率高,能够轻易实现大规模制备,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75.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具体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极大改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愈合率及生存质量,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和应用。
76.实施例3
77.本实施例3的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中药制剂,所述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包括:当归:80份、生地100份、血余炭50份、紫草80份、血竭20份、龟板105份、海螵蛸90份、生石膏粉525份、炉甘石粉280份,所述中药制剂的辅料包括:950份黄蜡、950份白蜡和1800份香油。
78.在一实施例中,一种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79.所述所述中药复方制剂的原料包括:中药当归:80份、中药生地100份、中药血余炭50份、中药紫草80份、中药血竭20份、中药龟板105份、中药海螵蛸90份、生石膏粉525份、中药炉甘石粉280份,所述中药复方制剂的辅料包括:950份黄蜡、950份白蜡和1800份香油;
80.所述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81.取1000份香油下锅,熬煮1-1.5小时后取50份血余炭下锅;
82.熬煮0.5-1.0小时后将血余炭取出,研细,待其呈膏状后得到血余膏;
83.取105份龟板下香油锅,熬煮成栗子皮色后添加500份香油,取100份生地下锅熬成焦枯色,再加入80份当归、80份紫草,直至熬枯,除去诸药渣过滤,微火再熬煮;
84.取300份香油入所述香油锅内,加入280份炉甘石粉、525份生石膏粉、90份海螵蛸粉,用文火再熬煮1.5-2.0小时;
85.将另起一锅,将900份黄蜡、900份白蜡下锅内,熬到无泡沫,用纱布过滤于香油锅中,熬煮后1/6-1/3小时后灭火;
86.不停搅拌至温度稍降后,加入获取的血余膏和20份血竭,搅拌均匀,成膏后装瓶密封备用。
87.优选的,上述方法步骤中,所述步骤s1中熬煮时间为1小时,s2中熬煮时间为0.5小时,s4中文火熬煮时间为1.5小时,s5中熬煮时间为1/6小时。
88.实施例4
89.本实施例4的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包括:当归:120份、生地160份、血余炭110份、紫草120份、血竭80份、龟板165份、海螵蛸150份、生石膏粉725份、炉甘石粉360份,黄蜡1000份、白蜡1000份、香油2400份。
90.所述制备方法与上述制备方法相同。
91.实施例5
92.本实施例5中的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中药制剂,包括:当归:90~110份、生地110~150份、血余炭60~100份、紫草90~110份、血竭30~70份、龟板115~155份、海螵蛸100~140份、生石膏粉575~700份、炉甘石粉290~350份,以及辅料:黄蜡910~980份、白蜡910~980份、香油1900~2300份。
93.所述制备方法与上述制备方法相同。
94.实施例6
95.本实施例6的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包括:当归:95~105份、生地115~130份、血余炭70~90份、紫草95~105份、血竭40~60份、龟板120~150份、海螵蛸110~130份、生石膏粉600~675份、炉甘石粉300~340份,黄蜡920~970份、白蜡920~970份、香油2000~2200份。
96.所述制备方法与上述制备方法相同。
97.实施例7
98.本实施例7的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包括:当归:100份、生地125份、血余炭80份、紫草100份、血竭50份、龟板135份、海螵蛸120份、生石膏粉635份、炉甘石粉320份,黄蜡950份、白蜡950份、香油2100份。
9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00.s1:取1100份香油下锅,熬煮后取80份血余炭下锅;
101.s2:熬煮后将血余炭取出,研细,待其呈膏状后得到血余膏;
102.s3:取135份龟板下香油锅,熬煮成栗子皮色后添加600份香油,取125份生地下锅熬成焦枯色,再加入100份当归、100份紫草,熬至熬枯,过滤除去药渣,微火熬煮;
103.s4:取400份香油入所述香油锅内,加入320份炉甘石粉、635份生石膏粉、120份海螵蛸粉,用文火再熬煮;
104.s5:另起一锅,将950份黄蜡、950份白蜡下锅内,熬到无泡沫,用纱布过滤于香油锅中,熬煮后灭火;
105.s6:不停搅拌至温度降低至预设温度范围后,加入所述血余膏和50份血竭,搅拌均匀成膏,装瓶密封备用。
106.实施例8
107.在本实施例8中,在制备中药制剂之前,还包括对中药制剂中的药材的预处理,对中药材料的挑选、清洁、干燥、切制、粉碎、筛选等,去除材料中的杂质、灰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所制成的中药制剂的净度和纯度。
108.实施例9
109.在上述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中,还包括根据患者的伤患程度调整所述中药制剂的配比,包括:
110.获取患者的伤患程度;
111.根据伤患程度调整所述中药制剂的配比。
112.具体的,所述获取患者的伤患程度,包括:
113.制作伤患程度的评级,所述伤患程度的评级包括:获取伤患的患处的综合评分,所述综合评分包括:创面评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价评分、安全性评价评分。根据不同的综合评分制作伤患程度评级。
114.根据不同的伤患程度评级调整所述中药制剂的配比,获取具有不同药效程度的所述中药制剂。
115.根据上述方法,得到不同伤患程度评级得到不同程度药效的所述中药制剂,能够更好的治疗不同程度的伤患,对症下药,使患者得到治疗的同时也能够减轻经济负担。
116.实施例10
117.在本实施例10中,上述实施例中的配比中,优选药效为:实施例1(实施例3或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在治疗过程中,当所采用的当前比例的所述中药制剂的治疗效果根据判断标准并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治疗效果时,可以采用更为有效的比例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同样的,当所采用的当前比例的所述中药制剂的治疗效果根据判断标准并已经达到或超过所期望的治疗效果时,可以根据患者的患处愈合程度采用其他比例的治疗效果,在减轻病人经济压力的同时保证患者患处的愈合。
118.例如,如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图2是患者患处在治疗前的对照图,图3是根据所述中药制剂治疗2周后的的效果图,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伤势很严重,这是采用较佳比例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当患者处于图4、图5、图6时,又可以根据患处的愈合程度选择不同的比例的中药制剂。
119.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包括:采用vsd负压封闭技术7d后创面评分、中药制剂药效起效时间、vsd负压封闭技术7d后换药疼痛评分、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价、安全性评价。
120.所述中药制剂的用法用量:首先取大约1g的所述中药制剂均匀涂抹于无菌纱布敷料上,在清创基础上将其覆盖于创面上。有瘘道者,取无菌纱布剪成长条状,均匀涂抹所述中药制剂,用无菌克氏针穿引纱条以填塞瘘道,创面再用上述无菌纱布敷料覆盖,最后再使用无菌敷料包扎。根据渗出情况3-5天同样方法进行定期换药,直到创面愈合。病程短者可痊愈,病程长者症状能明显减轻,疗效显著。
121.所述中药制剂用法操作过程简洁,操作人员简单易懂,操作成本低,普通人群也可以进行操作。
122.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所用设备简易,制作成本低,制备时间短,效率高,能够轻易实现大规模制备,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123.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具体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极大改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愈合率,有效降低疼痛程度、缩短患者疼痛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同时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来源广泛,原料成本低,所述制备方法和制备设备简单,制备成本低,能够轻易实现大规模制备,能够极大的降低患者家庭和社会的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和美好社会的建成,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下面通过申请人在临床中采集的实验数据来进一步说明采用上述中药制剂在治疗患者的糖尿病足方面的优益性。
124.功效实验:
125.1.试验过程
126.1.1试验组和对照组
127.选取本院一年内本科室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随机分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9~76岁,平均55.66
±
3.21岁;病程8~25年,平均16.54
±
1.00年。所有患者治疗后均随访3个月,随访过程中无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8.1.2病例选择
129.(1)纳入标准
130.a、符合《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中的诊断标准。
131.b、糖尿病足wagner分级为1-4级。
132.c、患者意识清楚,依从性好,饮食控制良好,治疗全程需降糖治疗参与,且血糖控制平稳。
133.d、对本科研情况清楚,自愿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134.e、无严重心、脑、肝、肾功能不全,无严重合并症等情况。
135.f、经过海南省伦理委员会批准。
136.(2)排除标准
137.a、过敏体质或研究期间不耐受、药物过敏情况。
138.b、凝血功能障碍、贫血者。
139.c、智力低下、认知障碍者。
140.d、糖尿病妊娠期,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
141.e、影响创面愈合的疾病,比如营养不良、肿瘤、正在放化疗期间等。
142.(3)试验终止或病例脱落标准
143.a、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其他疾病或严重不良反应,难以继续参加试验者。
144.b、依从性差,在治疗过程中不能按照试验方案进行治疗者。
145.c、非疗效性原因主动提出退出试验或要求采用其他治疗方法的患者。
146.1.3治疗方法
147.(1)基础治疗:所有患者均予合理饮食、适当锻炼、积极降糖、控制感染等西医常规治疗,均在常规降糖方案下血糖达到理想状态。并给予每日七段血糖监测以及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跟踪血管有无阻塞,以预防双下肢缺血性坏死发生。必要时予以药物、介入或者血管外科疏通血管,促进肢体血运的恢复。有明显感染者,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
148.(2)物理清创:物理清创是糖尿病足治疗的基础,是使用锐器、组织镊等器械尽可能地将坏死的浅表、深部及骨组织彻底清除的方法,清除范围包含创面周围所有坏死组织及痂皮等。对于感染严重造成骨质破坏、经评估可以通过药物规范治疗从而保肢的骨髓炎者,可逐步清除坏死的碎骨片。当合并深部组织感染时,例如骨髓炎、深部脓肿、坏死性筋膜炎等,应立即行切开引流。有效彻底的物理清创在去除坏死组织同时也可控制感染的进一步发展。在进行以上措施处理时,要遵循以下处理原则:(1)最低点扩创、张力最高点及波动明显处切开;(2)尽可能选择纵行切口,设计切口时充分照顾到足背、足底的动脉弓;(3)足底切口避开承重、摩擦部位;(4)尽量保留第1和5跖骨头,以保留足负重功能;(5)根据功能和外形需要尽可能保留活性组织;(6)使创面保持湿润的环境。
149.(3)vsd负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封闭治疗:术中彻底清创后,创面周边75%乙醇擦拭,覆盖vsd负压装置,海绵全部覆盖创面,测试负压封闭引流通畅。
150.1.4治疗方式:
151.对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进行临床试验,对所述病例进行3个月的随访记录。
152.试验组:使用vsd负压装置1-2周后拆除,观察创面肉芽程度,无明显坏死组织等,在创面覆盖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有瘘道者,取无菌纱布剪成长条状,均匀涂抹所述中药制剂,用无菌克氏针穿引纱条以填塞瘘道,创面再用上述无菌纱布敷料覆盖,最后使用无菌敷料包扎。并且根据渗出情况3-5d同样方法进行定期换药。
153.所有患者在采用创面修复vsd负压封闭一个疗程后,在创面修复过程中,当wagner分级属于1-2级时,试验组可予以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均匀涂抹于无菌纱布块,贴敷于创面,敷料包扎,隔天予以敷料更换。如果创面仍有窦道或者骨外露,试验组予以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均匀涂抹于纱布块填塞窦道并覆盖创面,最后敷料包扎,隔天换药,连续治疗2晚。
154.对照组:采用清创术后常规vsd负压封闭技术,1-2周后根据肉芽情况及窦道情况,
可继续二次使用vsd负压封闭技术或者植皮(皮瓣转移技术)或者使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塞窦道等技术。待创面缩小或窦道闭合,再进行外科定期换药。创面修复vsd负压封闭一个疗程后,在创面修复过程中如果wagner分级属于1-2级,那么对照组可予以创面凡士林纱布块贴敷,常规换药(隔天一次)。若伤口肉芽组织新鲜,颗粒致密,有新鲜血性渗出,可予以植皮处理(即大腿内侧0.15~0.25mm植于创面),植皮处加压打包或者再次vsd负压封闭吸引。如果创面仍有窦道或者骨外露,对照组予以抗生素骨水泥(万古霉素、妥布霉素等)调和后填塞缺损处,并完整覆盖创面。
155.1.4疗效标准
156.治疗效果等级,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判断治疗效果等级,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
157.判断标准:
158.(1)比较两组采用vsd负压封闭技术7d后创面评分,以创面颜色变化状况评估两组治疗7d后创面恢复状况,具体如下:

2分:创面红色,渗出少,肉芽呈鲜红色;

1分:创面粉色,血清样渗出较少,肉芽水肿呈粉色;

0分:创面晦色,脓性分泌物/血清样渗出多,肉芽无生长。评分越高表明患者创面恢复越好。
159.(2)比较两组起效时间:治疗开始到创面开始缩小所需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创面完全上皮化所需时间,肉眼可见上皮化)。
160.(3)比较两组vsd负压封闭技术7d后换药疼痛评分采用国际通用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量表评估2组患者术后7d换药疼痛程度,评分范围为0~10分,即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可忍受)、4~6分(中度疼痛,尚可忍受,但影响睡眠)、7~10分(剧烈疼痛,无法忍受,严重影响睡眠、食欲)。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
161.(4)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其判定标准创面愈合率=(原有创面面积-现有创面面积)/原有创面面积
×
100%,肢体弥漫浸润性红肿完全消失,且组织间隙封闭,创面愈合率≥80%为显效;肢体弥漫浸润性红肿明显缓解,部分肉芽新生,创面愈合率在40%~79%之间为有效;肢体肿胀、创面未见任何改变,有加重趋势为无效。
162.(5)生活质量评价,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共有36个条目,可概括为生理健康和精神健康两大类,共分为8个维度即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以及一般健康状况(gh)。每一个维度最大可能评分为100,最小分为0,8个维度评分之和为综合分数,分数越高,生存质量越好。所有患者记录治疗前,治疗7天后,14天后,30天后,60天后sf-36评分。
163.(6)安全性评价
164.观察指标:肝肾功能(alt/ast/bun/cr)、三大常规检查(血、尿、大便)、心电图,治疗前后各检查一次;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药物过敏、皮肤瘙痒、伤口感染、溃烂等不良反应,应如实记录,包括出现时间、症状体征、是否需要停药、处理措施等)。
165.评价标准:1级为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2级为比较安全,有轻度不良反应,不需做任何处理可继续给药,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3级为有安全性问题,有中等程度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检查有轻度异常,做处理后可继续给药;4级为因不良反应中止试验,或安全性指标检查明显异常。
166.2.结果
167.2.1两组vsd负压封闭治疗后7d创面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7d创面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治疗后试验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从两组数据比对可以轻松看出,同样的前期治疗后,外敷本发明所述药剂后,试验者的7d后的平均创面评分比对照组高出大概72.3%,表明本发明所述药剂能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患处进行高效治疗,且试验组创面恢复情况优秀。
168.表1两组患者清创术前后7d创面评分比较
169.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250.47
±
0.031.05
±
0.30试验组250.48
±
0.041.81
±
0.31
170.2.2 vsd负压封闭治疗新生上皮出现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新生上皮出现和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相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从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外敷本发明所述药剂后,试验组新生上皮出现时间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远高于对照组,表明本发明所述药剂能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171.表2两组患者新生上皮出现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比较
172.组别例数新生上皮出现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对照组2511.25
±
2.5786.43
±
4.56试验组257.22
±
3.6260.22
±
4.37
173.2.3两组患者vsd负压封闭治疗后7d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从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外敷本发明所述药剂后,试验组7d后的vas评分比7d前降低大概71.6%,7d后vas评分试验组比对照组低大概53.8%,表明本发明所述药剂能在短时间内有效的降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74.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0175][0176][0177]
2.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60d后试验组痊愈7例,显效13例,有效5例,优于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8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从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外敷本发明所述药剂后,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本发明所述药剂能够有效的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且治疗效果显著。
[0178]
表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0179][0180]
2.5生存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sf-36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记录治疗后,试验组od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表6。从两组患者sf-36评分数据可以看出,外敷本发明所述药剂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速度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的评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表明本发明所述药剂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0181]
表5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
[0182]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7d后治疗14d后对照组25369.82
±
152.78389.24
±
118.20430.47
±
153.64试验组25370.91
±
151.66400.47
±
117.64505.45
±
156.64
[0183]
表6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
[0184]
组别例数治疗30d后治疗60d后对照组25500.95
±
117.81579.15
±
99.01试验组25624.56
±
119.47704.16
±
94.21
[0185]
2.6不良反应观察比较:在治疗观察病例中,未发现有不良反应患者,表明本发明的的中药制剂安全可靠。
[0186]
从上述表1-表6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对患者使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清创治疗和vsd负压封闭治疗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所述中药制剂覆盖患处治疗,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从治疗后7d创面评分、起效时间、临床疗效、术后7d换药vas评分、生活质量几个方面的数据表面,在使用所述中药制剂后,试验组的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方面具有活血解毒、生肌长肉、收湿敛疮、促皮生长作用,改善患足血运差、皮温下降、色素沉着以及创面溃烂感染等症状,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极大改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愈合率及生存质量。
[0187]
临床案例:
[0188]
选取一位使用所述中药制剂的患者,记录他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足部患处的变化,如图2所示,患者糖尿病足溃疡,足趾、足背及足底溃疡,第3、4脚趾坏疽发黑。
[0189]
经过清创换药外敷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治疗2周后,如图3所示,在治疗后,患者足部可见足趾、足背及足底创面粉色,逐渐被新生上皮组织覆盖。
[0190]
治疗4周后,如图4所示,患处血清样渗出较少,足趾、足背及足底溃疡创面逐渐愈合。
[0191]
治疗6周后,如图5所示,溃疡面积大大减少,且无血清样渗出。
[0192]
治疗8周后,如图6所示,糖尿病足溃疡完全愈合,患者下肢被成功保留,大大避免
了截肢风险。
[0193]
从临床案例中可以看出,该患者在使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后,患者的患处在短时间内得到的很好的治疗,患者足部患处短时间内生长出新的肌肉,改善了创面溃烂感染的症状,修复溃疡,足部患处长出了新的皮肤,足部的气血变好,患处愈合效果好,很好的保留的患者足部,极大改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愈合率及生存质量,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0194]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方面具有活血解毒、生肌长肉、收湿敛疮、促皮生长作用,改善患足血运差、皮温下降、色素沉着以及创面溃烂感染等症状,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极大改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愈合率及生存质量,疗效确切,且停药后不易复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解决了目前临床上糖尿病足溃疡治疗只能靠下肢动脉介入治疗、血管重建等微创术、局部辅助治疗甚至截肢手术等方法,填补了目前临床上西药无较确切的改善糖尿病足溃疡修复、患足血供情况、患足感觉异常以及避免截肢致残的功效。
[0195]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设备简单、所诉中药制剂原料来源广泛易得,原料成本低,所述中药制剂制作成本低,制备时间短,制备效率高,降低患者治疗成本,能够极大的降低患者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和美好社会的建成,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值得推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