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肥胖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63471发布日期:2022-12-07 04:4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肥胖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调节肥胖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2.肥胖症是指体内贮积的脂肪量超过理想体重20%以上,是一种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生机制是因为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过度蓄积和体重超常。肥胖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慢性疾病。根据2017年who公布的全球疾病报告指出,2015年全球范围内共有约1.077亿儿童和6.037亿成人为肥胖,肥胖总体患病率分别为5.0%和12.0%。在我国20~69岁人群中,超重率为34.26%,肥胖率为10.98%。
3.中医理论上肥胖症,是由于先天禀赋因素、脾胃虚弱,痰湿壅盛,过食肥甘以及久卧久坐、少劳等,引起人体脂肪绝对量增多或相对比例增高,并多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证。而肥胖的人群,不仅有体弱无力、行动不便、动则气喘、心悸、怕热多汗或腰腿疼痛等症状,且多伴有血糖、血脂等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常并发或加重消渴、眩晕、头痛、胸痹、痹证、胁痛等病证,而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4.肥胖症的西医治疗方法是以饮食、运动等为主要治疗方式,必要时辅以药物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肠道脂肪酶抑制剂类的奥利司他胶囊和兼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利拉鲁肽),但由于二甲双胍和利拉鲁肽在我国尚无减重适应证,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手术治疗主要有吸脂术、切脂术、各种减少食物吸收的手术,但手术治疗可能引起营养不良、贫血、消化道狭窄等。
5.中医针对肥胖本虚标实的特点,治疗当以补虚泻实为原则。补虚常用健脾益气;脾病及肾,当结合益气补肾。泻实常用祛湿化痰之法,结合行气、利水、消导、通腑、化瘀等方法,以祛除体内病理性痰浊、水湿、瘀血、膏脂等。其中祛湿化痰法是治疗本病的最常用方法,贯穿于本病治疗过程的始终。临床常用中药汤剂内服,但是对药物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对脾胃肝肾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而且脾胃功能不同,对药物的吸收能力也大不相同,效果很多时候会大打折扣,而且中药治疗减肥需要疗程很长难以坚持。


技术实现要素:

6.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肥胖的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及重量份配比为: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通过对配方药物采用蒸馏提取方式制备得到,并通过肚脐涂抹以及皮肤涂抹的方式来使用,无需口服,简单易操作,对人体无副作用。
8.黄芪,别名箭芪、百本、王孙、锦芪、绵黄芪、北芪。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的功效。主治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味甘,性温。归肺、脾经。
9.厚朴,苦燥泄降,辛散温通,入脾、胃、大肠经,既除胃肠之湿滞、食积,又理胃肠之气滞,故为治疗湿阻、食积、气滞所致脘腹胀满之要药。
10.苍术,别名仙术、仙姜、天精、地葵、茅术、枪头菜、山刺菜。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主治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
11.枳实,别名鹅眼枳实。具有破气,散痞,泻痰,消积的功效。主治胸腹胀满,胸痹,痞痛,痰癖,水肿,食积,便秘,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味苦、辛,性寒。归脾、胃、肝、心经。
12.白术,别名山蓟、杨抱蓟、术、山芥、天蓟、山姜、乞力伽、山精、山连、冬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主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
13.茯苓,别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木薯、松苓。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经。
14.人参,别名山参、血参、园参、黄参、土精、地精、神草、百尺杵、孩儿参、金井玉阑。具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的功效。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
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经。
15.甘草,别名暂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咳嗽,脾胃虚弱,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癔病,痈疖肿毒,药物及食物中毒。味甘,性平。归脾、胃、肺经。
16.醋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柴胡,别名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效。主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
17.香附,别名雀头香,莎草根,香附子,雷公头,香附米,猪通草茹,三棱草根,苦羌头。具有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的功效。主治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味辛,微寒。归肝、三焦经。
18.霍香:驱风散寒、祛湿、发汗抗菌。
19.陈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具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
20.大黄,别名将军、黄良、火参、肤如、蜀、牛舌、锦纹、生军、川军。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的功效,主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经。
21.当归,别名十归、秦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味苦,性温。入心、肝、脾经。
22.桃仁,别名桃核仁、桃核人。具有破血行瘀,润燥滑肠的功效。主治经闭,癥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肺,脾经。
23.泽泻,别名水泻、芒芋、鹄泻、泽芝、及泻、天鹅蛋、天秃。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味甘,性寒。归肾、膀胱经。
24.炒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决明子,别名草决明、羊明、羊角、马蹄决明、还瞳子、狗屎豆、假绿豆、马蹄子、羊角豆、野青豆、大号山土豆、猪骨明。就有祛风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流感,急性结膜炎,湿热黄疸,急慢性肾炎,带下,瘰疬,疮痈疖肿,乳腺炎。味咸、苦,性平凉。归肝、肾经。
25.荷叶,别名蘧。具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散瘀止血的功效。主治暑湿烦渴,头痛眩晕,脾虚腹胀,大便泄泻,叶血下血,产后恶露不净。味苦、涩,性平。归心、肝、脾经。
26.莱菔子,别名萝卜子、芦菔子。具有消食导滞,降气化痰的功效。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腹泻,下痢后重,咳嗽多痰,气逆喘满。味辛、甘,性平。归肺、胃经。
27.白芥子,别名辣菜子。具有化痰逐饮,散结消肿的功效。主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味辛,性温。归肺经,胃经。
28.生姜,别名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毒。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
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根据不同的体质证型,以祛湿化痰贯穿始终,结合行
气、利水、消导、通腑、化瘀等辩证,从而调节脏腑功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以达到减轻调节体重的目的。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以中药提取物的方式,通过肚脐以及皮肤涂抹,每日一到两次,把有效成分通过透皮吸收,以达到减轻体重修身塑形的目的,改变易胖体质,操作方便,无不适感。透皮吸收对脾胃无负担,解决了肥胖人群大多脾胃虚弱,正气不足的矛盾冲突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30.实施例1
3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调节肥胖的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及重量份配比为:
32.根据配方量配置药物后,采用蒸馏提取方式制备得到,并通过肚脐涂抹以及皮肤涂抹的方式来使用,无需口服,简单易操作,对人体无副作用。
33.实施例2
3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调节肥胖的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及重量份配比为:
35.根据配方量配置药物后,采用蒸馏提取方式制备得到,并通过肚脐涂抹以及皮肤涂抹的方式来使用,无需口服,简单易操作,对人体无副作用。
36.实施例3
37.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调节肥胖的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及重量份配比为:
38.根据配方量配置药物后,采用蒸馏提取方式制备得到,并通过肚脐涂抹以及皮肤涂抹的方式来使用,无需口服,简单易操作,对人体无副作用。
39.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分为现有技术。
40.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