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多级结构引导组织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899276发布日期:2023-01-13 01:1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生物活性多级结构引导组织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生物活性多级结构引导组织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简称gtr)技术是临床上解决组织再生问题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它是将引导组织再生屏障膜置于软组织与需再生组织之间人为建立生物屏障、创造一个隔离空间,防止软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长入缺损区,确保再生过程无成纤维细胞的干扰,最后实现缺损区完全的修复。gtr技术最早应用于临床口腔牙周及种植领域。近些年,随着生物医用材料的迅速发展,引导组织再生膜已广泛运用于口腔、颌面及骨科骨组织再生修复临床应用中。引导组织再生膜在gtr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理想的gtr膜不仅要能起到很好的屏障作用,同时还要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和骨组织再生。随着研究的发展,gtr膜也可用于创面敷料、角膜,作为隔膜也可以防止术后的肌肉、腹膜黏连等临床应用。
3.gtr技术能否成功应用于临床的关键是屏障膜材料的选择,膜材料的类型及结构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临床所用的膜材料主要有两类:包括不可降解膜和可降解吸收膜。不可降解膜,如钛膜、硅胶膜及聚四氟乙烯膜,可较长时间维持膜下的再生空间,但需二次手术取出,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二次手术的风险。如果保留在原位,可能产生细菌感染等并发症,且易导致软组织瓣裂开、膜早期暴露,影响新骨生成量。可降解吸收膜,又包括天然高分子材料膜,如胶原膜、壳聚糖膜、蚕丝等,以及合成材料膜,如聚氨酯及聚乳酸类膜等。近年来可降解吸收膜在临床上逐渐显示出较大的优势,膜材料除了具有生物或组织相容性和良好的理化性能外,在修复后期还能自行降解或被机体吸收,具有更好的适应临床应用需求。
4.性能优秀的可降解吸收gtr膜材料除了具有生物或组织相容性和良好的理化性能外,还需要保证材料在体内外能对细胞有很好的粘附能力和引导骨再生的能力。目前临床所用的可降解吸收膜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临床使用较多的可降解吸收膜是胶原膜,它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力和一定的引导组织再生能力,但其力学性能差,质地柔软,不易操作和塑形,且降解速度快,膜下组织的再生空间难以维持,还可能出现膜塌陷、移位等并发症。聚乳酸基膜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及可调的降解性,但单纯的聚乳酸膜在降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降解产物,易导致非特异性炎症。同时,聚酯基可降解吸收膜材料还存在表面不易于细胞粘附和引导骨组织再生活性差的重要问题。兼具聚酯材料和天然高分子材料的优点并克服其缺点的复合材料膜仍然有待进一步研发应用于临床。
5.在促进骨再生活性材料研究方面,申请人研究发现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及抗感染的能力。镁金属植入生物体内后,降解过程中产生的镁离子能有效活化骨细胞,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促使材料周围生成大量成骨细胞,呈现高的矿化附着速率和骨质量的增加,有效促进植入部位的骨修复。同时金属镁的降解产物呈现弱碱性,影响植
入部位微环境的ph值,可有效抵抗植入部位的感染,防止局部炎症的发生,稳定植入部位组织的微环境。对于gtr膜目前仍然缺乏具有良好促成骨生物活性的材料适用于临床应用。针对以上问题,研发新型的含镁复合材料引导组织再生的可降解吸收膜材料,满足良好的力学性能、有利于细胞粘附增殖的表面和促进骨再生的活性等综合性质,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6.在gtr膜的结构方面,研究表明理想的gtr膜结构一侧致密光滑,用于阻止结缔组织进入骨缺损区;另一侧疏松多孔,有利于骨细胞的攀附生长和凝血块的稳定。因而,具有双层及不同孔隙的多级结构gtr膜更有利于其发挥功能,一方面膜材料可发挥屏障作用,把骨与周围软组织分隔开,一方面空隙结构可以有利于成骨细胞粘附和增殖,并有利于营养的输送、血管网络的形成等,从而更有利于从结构方面促进骨组织再生。最常见的制备gtr膜的方式为溶液法、静电纺丝法和相转化法等。但是,目前主要的方法均只能制备单一结构的gtr膜,不能用于制备多级结构。溶液法制备的gtr膜通常为致密结构,不能形成多孔层。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膜,由于纤维细度小,静电纺丝法制备的膜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不能制备致密结构层。
7.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制备三层引导组织再生膜的方法,通过高分子溶液复合不同比例羟基磷灰石经过静电纺丝制备,虽然为多层结构仍然缺乏致密层结构。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制备双层再生膜的方法,包括致密层和多孔层,多孔层由静电纺丝法制备,可复合生物活性材料。专利文献3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复合无机颗粒的可吸收膜,但是专利要求所复合无机颗粒的粒径不超过100nm。由于静电纺丝的出丝喷嘴通常在1μm以内,要求纺丝液为良好的溶液或者分散在其中的颗粒为纳米级别,纺丝直径通常在1μm以内。对于镁或镁合金颗粒,由于其粉体性质非常活泼,商业化制备的镁或镁合金颗粒通常为微米级颗粒以保证生产和使用的安全性。因而,静电纺丝法不具备普适性。因而需要研发新的技术手段制备复合含镁微纳颗粒的多级结构可降解吸收gtr膜。
8.专利文献1:具有梯度的三层引导组织再生膜,cn101584885b
9.专利文献2:骨组织再生引导膜及其制备方法,cn 112190771 a
10.专利文献3:一种功能一体化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cn 111494720a


技术实现要素:

11.针对当前可降解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力学性能、细胞粘附性、降解时间及促成骨活性等性质不可控且不可兼备的难题,本发明旨在提供生物活性多级结构引导组织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
12.本发明围绕骨缺损修复临床治疗中对新型引导组织再生膜的需求,研发新型生物活性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通过创新的材料设计和工艺优化制备生物活性多级结构膜,更有利于发挥组织屏障、细胞粘附及促进成骨修复的功能,实现更有效的骨缺损修复。
13.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4.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生物活性多级结构引导组织再生膜,所述生物活性多级结构引导组织再生膜包括致密光滑层和疏松多孔层,所述致密光滑层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疏松多孔层由有机高分子材料、亲水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含镁微纳颗粒制成,所述有
机高分子材料和亲水性天然高分子材料为生物可降解聚合物。
15.进一步地,所述有机高分子材料选自医用级聚乳酸(pla)、聚羟基乙酸(pg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己内酯(pcl)、聚氨酯、聚β-羟基丁酸(phb)、pla改性材料、pcl改性材料和plga改性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16.所述亲水性天然高分子材料选自医用级胶原、明胶、透明质酸、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丝素蛋白和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17.所述含镁微纳颗粒选自镁金属颗粒、镁钙颗粒、镁锌颗粒、硅化镁颗粒、硼化镁颗粒、氢化镁颗粒和氧化镁颗粒的至少一种;
18.优选地,所述含镁微纳颗粒的粒径为10nm~100μm;
19.优选地,所述含镁微纳颗粒的粒径为1μm~100μm;
20.优选地,所述含镁微纳颗粒的粒径为为50~80μm。
21.进一步地,所述含镁微纳颗粒占疏松多孔层的质量百分比为1%~20%;
22.所述疏松多孔层中有机高分子材料和亲水性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比为(10-19):(1-10)。
23.进一步地,所述致密光滑层的厚度为0.5mm~2mm,所述疏松多孔层的厚度为1mm~5mm。
24.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所述生物活性多级结构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5.(1)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致密光滑层;
26.(2)在所述致密光滑层上,采用热致相分离技术制备疏松多孔层。
27.进一步地,所述溶液浇铸法制备致密光滑层的步骤包括:将有机高分子材料溶于有机溶剂中,获得有机高分子溶液;将有机高分子溶液浇铸到洁净平整的模具内,放入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脱去其中的气泡,然后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干燥至有机溶剂完全挥发,得到致密光滑层。
28.进一步地,所述溶液浇铸法制备致密光滑层的步骤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和二甲基甲酰胺的一种或混合溶剂;
29.所述有机高分子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30%;
30.所述抽真空的时间为2~5分钟,抽真空至真空度为0~100pa。
31.进一步地,所述热致相分离技术制备疏松多孔层的步骤包括:
32.将有机高分子材料溶于有机溶剂中,获得有机高分子溶液;
33.将亲水性天然高分子材料溶于有机溶剂中,获得亲水性天然高分子溶液;
34.将有机高分子溶液和亲水性天然高分子溶液混合,向其中加入含镁微纳颗粒粉末,搅拌均匀,获得混合溶液;
35.将上述混合溶液加入到致密光滑层表面,静置一定时间使界面融合,快速冷冻进行相分离,然后通过萃取法或冻干法除去有机溶剂,即在所述致密光滑层上形成疏松多孔层。
36.进一步地,所述萃取法除去有机溶剂的步骤为:相分离后加入萃取剂,将加入萃取剂的样品置于4℃,12小时后更换萃取剂继续萃取,多次萃取确保有机溶剂被萃取出,最后
真空干燥;
37.所述萃取剂为所述有机高分子材料和亲水性天然高分子材料的非良性溶剂;
38.优选地,所述萃取剂选自甲醇、乙醇、正己烷、乙醚、乙酸乙酯和丙酮中的一种或混合溶液;
39.所述冻干法除去有机溶剂的步骤为:相分离后将样品放入冻干机在-40~-60℃下冻干48小时以上,确保所有溶剂被完全除去。
40.进一步地,所述热致相分离技术制备疏松多孔层的步骤中,所述有机高分子材料所用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1,4-二氧六环和四氢呋喃的一种或混合溶剂;
41.所述亲水性天然高分子材料所用有机溶剂为六氟异丙醇或三氟乙醇;
42.优选地,所述有机高分子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30%。
43.进一步地,所述静置的时间为3~10分钟;
44.所述快速冷冻的温度为-20℃~-80℃,时间为1~2小时。
45.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所述生物活性多级结构引导组织再生膜在制备组织修复用制品中的应用。
46.进一步地,所述组织修复包括骨缺损修复和牙周缺损修复。
4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48.(1)本发明生物活性多级结构引导组织再生膜具有双层结构、不同孔隙率、不同亲疏水性等性质,一面为有机高分子组成的致密光滑层,一面为有机高分子材料、亲水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含镁微纳颗粒复合材料组成的疏松多孔层,该多级结构引导组织再生膜兼具良好力学性质、促细胞粘附增殖和促成骨成血管活性。双层结构克服了单一材料力学性能方面的缺点,具有适宜的力学强度和弹性模量,更有利于发挥诱导组织再生过程中发挥支撑和屏障作用。由复合材料组成的疏松多孔层具有更好的细胞粘附性,更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增殖,并且生物活性镁离子的缓释作用能更有效促进细胞的成骨分化以及新生血管生成,因此能更有效协同促进新组织的生成。
49.本发明致密光滑层中选用有机高分子材料,以便于溶液浇铸法制备致密光滑层。
50.(2)本发明生物活性多级结构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制备采用溶液浇铸法和热致相分离法结合的工艺技术,使双层膜结构的界面紧密结合,使用中不易分裂断层和塌陷皱缩。同时,该方法相比于静电纺丝等方法具有更广泛的材料适应性,能适用于不同的高分子材料种类以及复合不同尺寸大小的微纳颗粒。
附图说明
51.图1.双层多级结构引导组织再生膜设计示意图。
52.图2.双层多级结构引导组织再生膜制备示意图。
53.图3.不同双层膜的表面图和切面图。
54.图4.不同双层膜的纵切面sem图。
55.图5.不同膜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a:弹性模量;b:断裂伸长率;c:最大应力。
56.图6.不同膜材料表面体外细胞粘附实验。
57.图7.不同膜材料体外促成骨活性研究:a:体外矿化钙结节染色;b:矿化定量测试
结果。
58.图8.不同膜材料体外促血管新生活性研究。
具体实施方式
59.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现参照下列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实施例中,各原始试剂材料均可商购获得,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为所属领域熟知的常规方法和常规条件,或按照仪器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60.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具良好力学性质、促细胞粘附增殖和促成骨成血管活性的生物活性多级结构引导组织再生膜。所述引导组织再生膜具有多级结构,包括双层结构、不同孔隙率、不同亲疏水性等性质。本发明生物活性多级结构引导组织再生膜包括致密光滑层和疏松多孔层,所述致密光滑层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疏松多孔层由有机高分子材料、亲水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含镁微纳颗粒制成,所述有机高分子材料和亲水性天然高分子材料为生物可降解聚合物。
61.在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高分子选自医用级聚乳酸(pla)、聚羟基乙酸(pg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己内酯(pcl)、聚氨酯、聚β-羟基丁酸(phb)、pla改性材料、pcl改性材料和plga改性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62.在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亲水性天然高分子选自医用级胶原、明胶、透明质酸、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丝素蛋白、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63.在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含镁微纳颗粒选自镁金属颗粒、镁钙颗粒、镁锌颗粒、硅化镁颗粒、硼化镁颗粒、氢化镁颗粒、氧化镁颗粒的至少一种,粒径为10nm~100μm的微纳颗粒。
64.在具体实施方案中,疏松多孔层中,所述含镁微纳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1%~20%,有机高分子材料和亲水性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比为(10-19):(1-10)。
65.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含镁微纳颗粒粒径为1μm~100μm,更优选地为50~80μm。
66.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高分子选自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所述亲水性天然高分子选自明胶,所述含镁微纳颗粒选自镁金属颗粒。
67.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疏松多孔层中,有机高分子材料和亲水性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比为10:1。
68.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疏松多孔层中,所述含镁微纳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1%~5%。
69.基于以上复合材料利用溶液浇铸法结合热致相分离法制备多级结构引导组织再生膜。双层结构通过逐层成型工艺制备,且层与层可紧密融合。根据热致相分离方法中后续除去稀释剂的方法又可分为萃取法和冻干法。多级结构膜的设计示意图见附图1,其制备步骤见附图2。
70.通过溶液浇铸法技术制备致密光滑层的方法:
71.将有机高分子溶于有机溶剂中,加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形成透明溶液,制备质量分数为10%~30%的有机高分子溶液;在具体实施方案中,所用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氯
仿、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的一种或混合溶剂。
72.将有机高分子溶液浇铸到洁净平整的玻璃模具内,放入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2~5分钟,脱去其中的气泡,真空度可为0~100pa,然后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继续干燥至有机溶剂完全挥发,得到致密光滑层,随即进行后续疏松多孔层的制备。
73.致密光滑层的厚度可为0.5mm~2mm,或根据实际需求制备。
74.通过萃取法热致相分离技术制备疏松多孔层的方法:
75.将有机高分子溶于有机溶剂中,加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制备质量分数为10%~30%的有机高分子溶液;在具体实施方案中,所用稀释剂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的一种或混合溶剂。
76.将亲水性天然高分子溶于有机溶剂六氟异丙醇或三氟乙醇,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根据不同高分子溶解度制备相应溶液。
77.将有机高分子溶液和亲水性天然高分子溶液混合,加入含镁微纳颗粒粉末,搅拌均匀,获得混合溶液。
78.将上述混合溶液加入到上述溶液浇铸法得到的致密光滑层表面,铺展均匀,放置3~10分钟使致密光滑层的界面材料微溶于溶液中,将样品快速冷冻(-20℃~-80℃),冷冻1~2小时。然后加入萃取剂,萃取剂选自甲醇、乙醇、正己烷、乙醚、乙酸乙酯、丙酮等对于上述高分子材料的非良性溶剂中的一种或混合溶液。将加入萃取剂的样品放入4℃冰箱,12小时后换液继续萃取,2~4次确保全部稀释剂有机溶剂被萃取出,最后,真空干燥得到双层多级结构膜。
79.通过冻干法热致相分离技术制备疏松多孔层的方法:
80.将有机高分子溶于有机溶剂中,加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制备质量分数为10%~30%的有机高分子溶液;在具体实施方案中,所用稀释剂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的一种或混合溶剂。
81.将亲水性天然高分子溶于有机溶剂六氟异丙醇或三氟乙醇,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根据不同高分子溶解度制备相应溶液。
82.将有机高分子溶液和亲水性天然高分子溶液混合,加入含镁微纳颗粒粉末,搅拌均匀,获得混合溶液。
83.将上述混合溶液加入到上述溶液浇铸法得到的有致密光滑层表面,铺展均匀,放置3~10分钟使致密光滑层的界面材料微溶于溶液中,将样品快速冷冻(-20℃~-80℃或液氮),冷冻后放入冻干机在-40~-60℃下冻干48小时以上,确保所有溶剂被完全除去,得到双层多级结构膜。
84.疏松多孔层厚度可为1mm~5mm,或根据实际需求制备厚度。
85.实施例1
86.双层膜ppmg的制备:将plga高分子(3.0g)加入二氯甲烷(20ml)中,充分搅拌溶解至澄清透明溶液,制备15w/v%的plga溶液。然后将10ml所制备的plga溶液浇铸到洁净平整的玻璃模具内,形成厚度约2mm的均匀溶液层,将模具放入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2分钟,脱去其中的气泡。然后在室温条件下继续干燥至有机溶剂完全挥发,得到致密的有机高分子膜。将明胶(0.15g)加入六氟异丙醇(1ml)中,加热至50℃充分搅拌溶解至澄清透明溶液,然后将该溶液加入上述plga溶液(10ml)中,充分搅拌均匀,再加入镁金属颗粒(0.075g,粒径为
50~80μm),充分搅拌分散均匀。将混合溶液加入上述模具中已经干燥的致密plga膜表面,铺展均匀,形成厚度约2mm的溶液层。静置3分钟待溶液界面将干燥的有机层微微溶解,然后将模具放入液氮中快速冷冻。然后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在-60℃下冻干48小时以上,确保所有溶剂被完全除去,得到双层多级结构膜。
87.实施例2
88.双层膜ppm的制备:将plga高分子(3.0g)加入二氯甲烷(20ml)中,充分搅拌溶解至澄清透明溶液,制备15w/v%的plga溶液。然后将10ml所制备的plga溶液浇铸到洁净平整的玻璃模具内,形成厚度约2mm的均匀溶液层,将模具放入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2分钟,脱去其中的气泡。然后在室温条件下继续干燥至有机溶剂完全挥发,得到致密的有机高分子膜。向plga溶液(10ml)中加入镁金属颗粒(0.075g,粒径为50~80μm),充分搅拌分散均匀。将混合溶液加入上述模具中已经干燥的致密plga膜表面,铺展均匀,形成厚度约2mm的溶液层。静置3分钟待溶液界面将干燥的有机层微微溶解,然后将模具放入液氮中快速冷冻。然后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在-60℃下冻干48小时以上,确保所有溶剂被完全除去,得到双层多级结构膜。
89.实施例3
90.双层膜pp的制备:将plga高分子(3.0g)加入二氯甲烷(20ml)中,充分搅拌溶解至澄清透明溶液,制备15w/v%的plga溶液。然后将10ml所制备的plga溶液浇铸到洁净平整的玻璃模具内,形成厚度约2mm的均匀溶液层,将模具放入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2分钟,脱去其中的气泡。然后在室温条件下继续干燥至有机溶剂完全挥发,得到致密的有机高分子膜。将plga溶液(10ml)中加入上述模具中已经干燥的致密plga膜表面,铺展均匀,形成厚度约2mm的溶液层。静置3分钟待溶液界面将干燥的有机层微微溶解,然后将模具放入液氮中快速冷冻。然后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在-60℃下冻干48小时以上,确保所有溶剂被完全除去,得到双层多级结构膜。
91.实施例4
92.致密膜p的制备:将plga高分子(3.0g)加入二氯甲烷(20ml)中,充分搅拌溶解至澄清透明溶液,制备15w/v%的plga溶液。然后将10ml所制备的plga溶液浇铸到洁净平整的玻璃模具内,形成厚度约2mm的均匀溶液层,将模具放入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2分钟,脱去其中的气泡。然后在室温条件下继续干燥至有机溶剂完全挥发,得到致密的有机高分子膜。
93.实施例5
94.多孔膜pm的制备:将plga高分子(1.5g)加入二氯甲烷(10ml)中,充分搅拌溶解至澄清透明溶液,制备15w/v%的plga溶液。向其中加入镁金属颗粒(0.075g),充分搅拌分散均匀。将混合溶液加入到洁净平整的玻璃模具内,形成厚度约2mm的均匀溶液层,将模具放入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2分钟,脱去其中的气泡。然后在室温条件下继续干燥至有机溶剂完全挥发,得到致密的有机高分子膜。
95.实施例6
96.多孔膜pmg的制备:将plga高分子(1.5g)加入二氯甲烷(10ml)中,充分搅拌溶解至澄清透明溶液,制备15w/v%的plga溶液。将明胶(0.15g)加入六氟异丙醇(1ml)中,加热至50℃充分搅拌溶解至澄清透明溶液,然后将该溶液加入上述plga溶液中,充分搅拌均匀,再加入镁金属颗粒(0.075g,粒径为50~80μm),充分搅拌分散均匀。将混合溶液加入到洁净平
整的玻璃模具内,形成厚度约2mm的均匀溶液层,然后将模具放入液氮中快速冷冻。然后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在-60℃下冻干48小时以上,确保所有溶剂被完全除去,得到多孔层pmg膜。
97.实施例7
98.明胶膜gel的制备:将明胶(1.5g)加入六氟异丙醇(10ml)中,加热至50℃充分搅拌溶解至澄清透明溶液。将溶液加入到洁净平整的玻璃模具内,形成厚度约2mm的均匀溶液层,然后将模具放入液氮中快速冷冻。然后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在-60℃下冻干48小时以上,确保所有溶剂被完全除去,得到明胶膜gel。
99.实施例8
100.膜材料的结构特征:根据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国家标准gb/t16886.18-2011及gb/t16886.19-2011,基于已经建立的方法,利用sem表征支架表面、断面的物理结构形貌。
101.结果表明,纵切面tem图显示双层膜pp、ppm和ppmg都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其中一层为致密结构,一层为多孔结构。相比于pp和ppm,ppmg的多孔层中孔径更大更均匀,表面亲水高分子的加入更有利于形成疏松多孔结构。不同双层膜的表面照片及ppmg的侧面照片见附图3,纵切面sem测试结果见附图4。
102.实施例9
103.膜材料的力学性能:根据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国家标准gb/t8813-2008(iso 844:2004)的要求和标准,利用拉伸法测定膜材料的弹性模量、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最大应力等。
104.结果表明,致密膜p具有最大的断裂伸长率,而明胶膜gel具有最大应力,表明致密膜p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而强度不高,而明胶膜几乎没有拉伸性而脆性大。通过形成双层多级结构膜,在弹性模量、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最大应力等方面得到平衡,获得比较均衡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见附图5。
105.实施例10
106.膜材料体细胞粘附的研究:将正常成骨细胞(mc 3t3-e1)接种在不同膜材料上,包括pp、ppm和ppmg三种不同膜材料,正常培养24小时,然后用钙黄绿素(calcein)染色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膜材料表面细胞粘附情况。
107.结果表明,三种膜材料中ppmg膜表面细胞数量最多,pp膜表面细胞数量最少,说明单纯的疏水性有机高分子表面对细胞粘附性较差,而加入亲水性高分子(如明胶)则可提高膜表面对细胞的粘附能力,有利于细胞粘附增殖。测试结果见附图6。
108.实施例11
109.膜材料体外促成骨活性的研究:将正常成骨细胞(mc 3t3-e1)接种在不同膜材料上,包括pp、ppmg,正常培养3天后加入成骨诱导剂,细胞成骨诱导21天后,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细胞,用1%茜素红染色30分钟后显微镜拍照观察矿化钙结节
110.结果表明,三种膜材料中ppmg膜表面成骨细胞矿化结节数量最多,pp膜表面成骨细胞矿化结节数量最少,说明单纯的疏水性有机高分子膜对成骨细胞的促成骨分化能力较弱,而ppmg膜不仅具有较好的细胞粘附性,而且可以释放镁离子,有效促进细胞成骨分化形成矿化钙结节。测试结果见附图7。
111.实施例12
112.膜材料体外促血管新生活性的研究:将人脐静脉细胞融合细胞(eahy-926)接种于多孔材料后常规培养,培养12-16h后,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拍照,用分析软件image j系统计数每个孔5个随机选定的低倍视野下的分支以及管腔。
113.结果表明,三种膜材料中ppmg膜表面脐静脉细胞形成的官腔数量最多,pp膜表面脐静脉细胞形成官腔数量最少,说明单纯的疏水性有机高分子膜对脐静脉细胞的促血管新生能力较弱,而ppmg膜不仅具有较好的细胞粘附性,而且可以释放镁离子,有效促进脐静脉细胞的血管新生活性形成官腔。测试结果见附图8。
114.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