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对关节模拟弯曲的多功能溶栓称重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00152发布日期:2022-12-27 22:2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对关节模拟弯曲的多功能溶栓称重床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对关节模拟弯曲的多功能溶栓称重床。


背景技术:

2.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在可变的流体依赖型(variable flow dependent patterns)中,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血栓形成是由一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多因素变化过程,血栓通常采用血液溶栓的方式进行治疗,而溶栓治疗前,通常需要使用称重床对病人的体重进行精确测量,以确保血液溶栓药剂的剂量使用正确。
3.因出现血栓的患者通常处于四肢无法动弹的状态,在医护人员将患者抬上称重床后,患者较难准确的处于称重床的中心位置,这使得称重床的称重重心容易发生偏移,并导致称重准确不准确的情况发生。
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可对关节模拟弯曲的多功能溶栓称重床。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关节模拟弯曲的多功能溶栓称重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对关节模拟弯曲的多功能溶栓称重床,包括升降组件、称重组件和第一扣环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外侧安置有床体,且床体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称重块,所述床体的底部外侧设置有输气泵,且输气泵的外端连接有输气管,所述称重组件安置于床体的内侧顶部,所述称重组件包括板体、卡接槽、气囊和挤压板,所述板体的上下两侧开设有卡接槽,且板体的底部外侧设置有气囊,所述板体的底部中端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板体的顶部两侧开设有第一磁吸槽,且第一磁吸槽的内侧安置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的顶部外侧连接有横向转轴,且横向转轴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第二电推杆,所述第一扣环组件安置于第二电推杆顶部外侧,所述板体的顶部中端开设有第二磁吸槽,且第二磁吸槽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的外部两侧连接有延伸板,且延伸板顶端安置有第三电推杆,所述第二滑座的内部两侧设置有第四电推杆,所述第四电推杆的顶部外侧安置有第二扣环组件,所述第一扣环组件和第二扣环组件的外端设置有定位组件。
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支撑底座、第一电推杆和升位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内侧安置有第一电推杆,且第一电推杆的输出端连接有升位座。
8.进一步的,所述板体的外轮廓与床体的内轮廓相贴合,且气囊在板体底端呈环状分布。
9.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板与称重块的竖直位置相互重合,且挤压板位于板体的底端
中心位置。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扣环组件包括环体、安置槽、复位弹簧、延伸环、拨动扣、卡位槽、锁定栓和调位槽,所述环体的内侧开设有安置槽,且安置槽的内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末端连接有延伸环,且延伸环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拨动扣,所述延伸环的前端内侧开设有卡位槽,且环体的左端内侧设置有锁定栓,所述环体的外部两侧开设有调位槽。
11.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簧与延伸环弹性连接,且延伸环延伸后与环体组合成正圆。
12.进一步的,所述调位槽在环体的两端呈阵列状分布,所述第一扣环组件与第二扣环组件的构成一致。
13.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阻尼移板、定位环、螺纹座、螺纹杆和推挤板,所述阻尼移板的外端连接有定位环,且定位环的顶部外端设置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的内侧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末端设置有推挤板。
14.进一步的,所述阻尼移板与调位槽滑动连接,且阻尼移板与定位环为一体化。
15.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座安置于定位环的竖直中心线位置,且螺纹座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对关节模拟弯曲的多功能溶栓称重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延伸环移出后,能移入环体左部顶端的凹槽内部,此时将锁定栓插入延伸环内侧的卡位槽内,便可实现延伸环延伸后的位置固定,而延伸环伸出后,能配合环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形,患者在溶栓过程中,溶栓药剂流经关节时,会造成关节的疼痛,这使得患者会弯曲膝关节以及肘关节产生应激反应,而应激反应会对溶栓药剂在静脉内的流动产生阻碍,影响整体的溶栓效果,因第一扣环组件以及第二扣环组件分别处于膝关节以及肘关节处,在四肢上移的过程中,膝关节以及肘关节能自然弯曲,来使患者的四肢处于弯曲状,在患者四肢处于弯曲状后,第二电推杆以及第四电推杆会快速归位,此时若患者血栓溶解效果较好,患者便可依靠自身意识来使四肢依旧保持弯曲状,若血栓还未溶解,患者则较难维持四肢的弯曲,这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模拟患者关节弯曲来对患者状态进行分辨。
17.1、本发明通过第一电推杆工作,能使升位座带动床体进行下移,通过降低床体高度,能极大的提升大体重患者搬运至设备上的便利性,患者趟在板体表面后,第一电推杆能再次工作带动升位座进行上移,而升位座上移的过程中,能使床体和患者的高度进行上移,这使得患者能上升至适合医护人员工作的高度,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溶栓前的各项操作,此外升位座的上升高度是可任意调节的,这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不同医护人员的适宜高度来调整上升高度,这能极大的提升设备的使用灵活性。
18.2、本发明患者躺在板体顶端后,输气泵工作与外界连通,这使得气囊内的空气能通过输气泵排出设备,气囊内的空气在排出过程中气囊能缓缓瘪下,而气囊在瘪下的过程中,板体能沿着床体的内轮廓进行下滑,并使挤压板对称重块进行挤压来进行测重,通过采用先将患者搬至板体顶部,再使板体缓缓下移再进行测重的方式,能有效避免直接将将患者搬至称重块上时,搬移过程中的下坠冲击力过大造成称重块无法测准的情况发生,同时这也能避免下坠冲击力过大导致称重块损毁或失灵的情况,此外板体下移轨迹可由卡接槽与床体的限位保证板体下移过程中不发生偏移,同时称重块与挤压板均位于板体的竖直中心线位置,这能有效保证称重过程中重量分布不均,导致称重结果错误的情况发生,此外在称重完成后,输气泵再次工作,能使气囊鼓起,气囊鼓起后能对板体起到较好的缓震作用,
这能提升患者在板体上的舒适度。
19.3、本发明第一磁吸槽和第二磁吸槽失电,这能使第一滑座与第二滑座与第一磁吸槽和第二磁吸槽的电磁吸附解除,此时通过拉动第一滑座,能使第一滑座带动第一扣环组件在第一磁吸槽内部移动,这使得第一扣环组件能移动至患者的肘关节处,此时医护人员将患者的手臂伸入至环体内部,便可使环体对患者的手臂以及肘关节进行支撑,此外若环体与手臂的伸展角度不一致时,通过拉动环体,环体可通过横向转轴的旋转进行调位,以实现环体与手臂的延伸角度一致,手臂支撑完成后,通过拉动第二滑座,能使第二滑座带动第二扣环组件移动至与患者膝关节的位置,此时若第二扣环组件与患者膝关节位置不匹配时,通过第四电推杆工作,能使延伸板带动第三电推杆以及第二扣环组件进行位移,这使得第二扣环组件能移动至与患者膝关节重合的位置,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支撑,通过使第一扣环组件和第二扣环组件进行灵活的位置调整,能使设备匹配各种身高患者的膝关节和肘关节,这能提升设备的使用范围。
20.4、本发明在患者进行溶栓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拉动拨动扣,能使延伸环从环体内侧的安置槽内部移出,延伸环移出后,能移入环体左部顶端的凹槽内部,此时将锁定栓插入延伸环内侧的卡位槽内,便可实现延伸环延伸后的位置固定,而延伸环伸出后,能配合环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形,患者在溶栓过程中,溶栓药剂流经关节时,会造成关节的疼痛,这使得患者会弯曲膝关节以及肘关节产生应激反应,而应激反应会对溶栓药剂在静脉内的流动产生阻碍,影响整体的溶栓效果,通过环体配合延伸环的扣合,能使组合成的圆环对膝关节以及肘关节进行限位,这能有效避免患者发生应激反应。
21.5、本发明溶栓结束后,延伸环复位,使设备对膝关节以及肘关节的锁定解除,此时第二电推杆以及第四电推杆能间歇性的推出,第二电推杆以及第四电推杆推出后,能使第一扣环组件以及第二扣环组件带动患者四肢进行上移,因第一扣环组件以及第二扣环组件分别处于膝关节以及肘关节处,在四肢上移的过程中,膝关节以及肘关节能自然弯曲,来使患者的四肢处于弯曲状,在患者四肢处于弯曲状后,第二电推杆以及第四电推杆会快速归位,此时若患者血栓溶解效果较好,患者便可依靠自身意识来使四肢依旧保持弯曲状,若血栓还未溶解,患者则较难维持四肢的弯曲,这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模拟患者关节弯曲来对患者状态进行分辨,这能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22.6、本发明在医护人员向患者体表粘贴检测电极片以及插入输液针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能将各种线材穿过定位环,在检测电极片以及输液针在患者体表固定完成后,医护人员通过拧动螺纹杆,能使螺纹杆在螺纹座内部进行位移,这使得推挤板能向定位环的内圈位置进行位移,并对各种线材进行固定,这能有效避免各类线材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移而脱落,此外因定位组件是固定在第一扣环组件以及第二扣环组件外侧的,这使得输液过程中,检测电极片以及输液针与患者四肢的位置是不会因四肢的位移而发生变化的,故而这能有效避免输液过程中测电极片以及输液针发生脱落,此外定位环的位置能由阻尼移板在调位槽-内的位移进行更改,通过使固定不同物件的定位环安置在不同位置,能有效避免不同物件之间的混淆。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对关节模拟弯曲的多功能溶栓称重床的正视整体结构示意
图;
24.图2为本发明一种可对关节模拟弯曲的多功能溶栓称重床的整体俯视结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一种可对关节模拟弯曲的多功能溶栓称重床的称重组件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一种可对关节模拟弯曲的多功能溶栓称重床的第一滑座正视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一种可对关节模拟弯曲的多功能溶栓称重床的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一种可对关节模拟弯曲的多功能溶栓称重床的调位槽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发明一种可对关节模拟弯曲的多功能溶栓称重床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发明一种可对关节模拟弯曲的多功能溶栓称重床的第二滑座正视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升降组件;101、支撑底座;102、第一电推杆;103、升位座;2、床体;3、称重块;4、输气泵;5、输气管;6、称重组件;601、板体;602、卡接槽;603、气囊;604、挤压板;7、第一磁吸槽;8、第一滑座;9、横向转轴;10、第二电推杆;11、第一扣环组件;1101、环体;1102、安置槽;1103、复位弹簧;1104、延伸环;1105、拨动扣;1106、卡位槽;1107、锁定栓;1108、调位槽;12、定位组件;1201、阻尼移板;1202、定位环;1203、螺纹座;1204、螺纹杆;1205、推挤板;13、第二磁吸槽;14、第二滑座;15、延伸板;16、第三电推杆;17、第四电推杆;18、第二扣环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32.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可对关节模拟弯曲的多功能溶栓称重床,包括升降组件1、称重组件6和第一扣环组件11,升降组件1的顶部外侧安置有床体2,且床体2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称重块3,床体2的底部外侧设置有输气泵4,且输气泵4的外端连接有输气管5,称重组件6安置于床体2的内侧顶部,称重组件6包括板体601、卡接槽602、气囊603和挤压板604,板体601的上下两侧开设有卡接槽602,且板体601的底部外侧设置有气囊603,板体601的底部中端连接有挤压板604,板体601的顶部两侧开设有第一磁吸槽7,且第一磁吸槽7的内侧安置有第一滑座8,第一滑座8的顶部外侧连接有横向转轴9,且横向转轴9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第二电推杆10,第一扣环组件11安置于第二电推杆10顶部外侧,板体601的顶部中端开设有第二磁吸槽13,且第二磁吸槽13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第二滑座14,第二滑座14的外部两侧连接有延伸板15,且延伸板15顶端安置有第三电推杆16,第二滑座14的内部两侧设置有第四电推杆17,第四电推杆17的顶部外侧安置有第二扣环组件18,第一扣环组件11和第二扣环组件18的外端设置有定位组件12。
33.请参阅图1至图3,升降组件1包括支撑底座101、第一电推杆102和升位座103,支撑底座101的内侧安置有第一电推杆102,且第一电推杆102的输出端连接有升位座103,板体601的外轮廓与床体2的内轮廓相贴合,且气囊603在板体601底端呈环状分布,挤压板604与称重块3的竖直位置相互重合,且挤压板604位于板体601的底端中心位置;
34.具体操作如下,工作人员将患者搬移至板体601顶端的过程中,通过第一电推杆102工作,能使升位座103带动床体2进行下移,通过降低床体2高度,能极大的提升大体重患者搬运至设备上的便利性,患者趟在板体601表面后,第一电推杆102能再次工作带动升位座103进行上移,而升位座103上移的过程中,能使床体2和患者的高度进行上移,这使得患者能上升至适合医护人员工作的高度,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溶栓前的各项操作,此外升位座103的上升高度是可任意调节的,这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不同医护人员的适宜高度来调整上升高度,这能极大的提升设备的使用灵活性,患者躺在板体601顶端后,输气泵4工作与外界连通,这使得气囊603内的空气能通过输气泵4排出设备,气囊603内的空气在排出过程中气囊603能缓缓瘪下,而气囊603在瘪下的过程中,板体601能沿着床体2的内轮廓进行下滑,并使挤压板604对称重块3进行挤压来进行测重,通过采用先将患者搬至板体601顶部,再使板体601缓缓下移再进行测重的方式,能有效避免直接将将患者搬至称重块3上时,搬移过程中的下坠冲击力过大造成称重块3无法测准的情况发生,同时这也能避免下坠冲击力过大导致称重块3损毁或失灵的情况,此外板体601下移轨迹可由卡接槽602与床体2的限位保证板体601下移过程中不发生偏移,同时称重块3与挤压板604均位于板体601的竖直中心线位置,这能有效保证称重过程中重量分布不均,导致称重结果错误的情况发生,此外在称重完成后,输气泵4再次工作,能使气囊603鼓起,气囊603鼓起后能对板体601起到较好的缓震作用,这能提升患者在板体601上的舒适度。
35.请参阅图4至图8,第一扣环组件11包括环体1101、安置槽1102、复位弹簧1103、延伸环1104、拨动扣1105、卡位槽1106、锁定栓1107和调位槽1108,环体1101的内侧开设有安置槽1102,且安置槽1102的内侧设置有复位弹簧1103,复位弹簧1103的末端连接有延伸环1104,且延伸环1104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拨动扣1105,延伸环1104的前端内侧开设有卡位槽1106,且环体1101的左端内侧设置有锁定栓1107,环体1101的外部两侧开设有调位槽1108,复位弹簧1103与延伸环1104弹性连接,且延伸环1104延伸后与环体1101组合成正圆,调位槽1108在环体1101的两端呈阵列状分布,第一扣环组件11与第二扣环组件18的构成一致,定位组件12包括阻尼移板1201、定位环1202、螺纹座1203、螺纹杆1204和推挤板1205,阻尼移板1201的外端连接有定位环1202,且定位环1202的顶部外端设置有螺纹座1203,螺纹座1203的内侧连接有螺纹杆1204,且螺纹杆1204的末端设置有推挤板1205,阻尼移板1201与调位槽1108滑动连接,且阻尼移板1201与定位环1202为一体化,螺纹座1203安置于定位环1202的竖直中心线位置,且螺纹座1203与螺纹杆1204螺纹连接;
36.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在称重完成后,第一磁吸槽7和第二磁吸槽13失电,这能使第一滑座8与第二滑座14与第一磁吸槽7和第二磁吸槽13的电磁吸附解除,此时通过拉动第一滑座8,能使第一滑座8带动第一扣环组件11在第一磁吸槽7内部移动,这使得第一扣环组件11能移动至患者的肘关节处,此时医护人员将患者的手臂伸入至环体1101内部,便可使环体1101对患者的手臂以及肘关节进行支撑,此外若环体1101与手臂的伸展角度不一致时,通过拉动环体1101,环体1101可通过横向转轴9的旋转进行调位,以实现环体1101与手臂的延伸角度一致,手臂支撑完成后,通过拉动第二滑座14,能使第二滑座14带动第二扣环组件18移动至与患者膝关节的位置,此时若第二扣环组件18与患者膝关节位置不匹配时,通过第四电推杆17工作,能使延伸板15带动第三电推杆16以及第二扣环组件18进行位移,这使得第二扣环组件18能移动至与患者膝关节重合的位置,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支撑,通过使
第一扣环组件11和第二扣环组件18进行灵活的位置调整,能使设备匹配各种身高患者的膝关节和肘关节,这能提升设备的使用范围,在患者进行溶栓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拉动拨动扣1105,能使延伸环1104从环体1101内侧的安置槽1102内部移出,延伸环1104移出后,能移入环体1101左部顶端的凹槽内部,此时将锁定栓1107插入延伸环1104内侧的卡位槽1106内,便可实现延伸环1104延伸后的位置固定,而延伸环1104伸出后,能配合环体1101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形,患者在溶栓过程中,溶栓药剂流经关节时,会造成关节的疼痛,这使得患者会弯曲膝关节以及肘关节产生应激反应,而应激反应会对溶栓药剂在静脉内的流动产生阻碍,影响整体的溶栓效果,通过环体1101配合延伸环1104的扣合,能使组合成的圆环对膝关节以及肘关节进行限位,这能有效避免患者发生应激反应,此外在溶栓结束后,延伸环1104复位,使设备对膝关节以及肘关节的锁定解除,此时第二电推杆10以及第四电推杆17能间歇性的推出,第二电推杆10以及第四电推杆17推出后,能使第一扣环组件11以及第二扣环组件18带动患者四肢进行上移,因第一扣环组件11以及第二扣环组件18分别处于膝关节以及肘关节处,在四肢上移的过程中,膝关节以及肘关节能自然弯曲,来使患者的四肢处于弯曲状,在患者四肢处于弯曲状后,第二电推杆10以及第四电推杆17会快速归位,此时若患者血栓溶解效果较好,患者便可依靠自身意识来使四肢依旧保持弯曲状,若血栓还未溶解,患者则较难维持四肢的弯曲,这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模拟患者关节弯曲来对患者状态进行分辨,这能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在医护人员向患者体表粘贴检测电极片以及插入输液针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能将各种线材穿过定位环1202,在检测电极片以及输液针在患者体表固定完成后,医护人员通过拧动螺纹杆1204,能使螺纹杆1204在螺纹座1203内部进行位移,这使得推挤板1205能向定位环1202的内圈位置进行位移,并对各种线材进行固定,这能有效避免各类线材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移而脱落,此外因定位组件12是固定在第一扣环组件11以及第二扣环组件18外侧的,这使得输液过程中,检测电极片以及输液针与患者四肢的位置是不会因四肢的位移而发生变化的,故而这能有效避免输液过程中测电极片以及输液针发生脱落,此外定位环1202的位置能由阻尼移板1201在调位槽1108内的位移进行更改,通过使固定不同物件的定位环1202安置在不同位置,能有效避免不同物件之间的混淆。
37.综上,该一种可对关节模拟弯曲的多功能溶栓称重床,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患者搬移至板体601顶端的过程中,通过第一电推杆102工作,能使升位座103带动床体2进行下移,通过降低床体2高度,能极大的提升大体重患者搬运至设备上的便利性,患者趟在板体601表面后,第一电推杆102能再次工作带动升位座103进行上移,而升位座103上移的过程中,能使床体2和患者的高度进行上移,这使得患者能上升至适合医护人员工作的高度,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溶栓前的各项操作,此外升位座103的上升高度是可任意调节的,这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不同医护人员的适宜高度来调整上升高度,这能极大的提升设备的使用灵活性;
38.然后患者躺在板体601顶端后,输气泵4工作与外界连通,这使得气囊603内的空气能通过输气泵4排出设备,气囊603内的空气在排出过程中气囊603能缓缓瘪下,而气囊603在瘪下的过程中,板体601能沿着床体2的内轮廓进行下滑,并使挤压板604对称重块3进行挤压来进行测重,通过采用先将患者搬至板体601顶部,再使板体601缓缓下移再进行测重的方式,能有效避免直接将将患者搬至称重块3上时,搬移过程中的下坠冲击力过大造成称
重块3无法测准的情况发生,同时这也能避免下坠冲击力过大导致称重块3损毁或失灵的情况,此外板体601下移轨迹可由卡接槽602与床体2的限位保证板体601下移过程中不发生偏移,同时称重块3与挤压板604均位于板体601的竖直中心线位置,这能有效保证称重过程中重量分布不均,导致称重结果错误的情况发生,此外在称重完成后,输气泵4再次工作,能使气囊603鼓起,气囊603鼓起后能对板体601起到较好的缓震作用,这能提升患者在板体601上的舒适度;
39.接着患者在称重完成后,第一磁吸槽7和第二磁吸槽13失电,这能使第一滑座8与第二滑座14与第一磁吸槽7和第二磁吸槽13的电磁吸附解除,此时通过拉动第一滑座8,能使第一滑座8带动第一扣环组件11在第一磁吸槽7内部移动,这使得第一扣环组件11能移动至患者的肘关节处,此时医护人员将患者的手臂伸入至环体1101内部,便可使环体1101对患者的手臂以及肘关节进行支撑,此外若环体1101与手臂的伸展角度不一致时,通过拉动环体1101,环体1101可通过横向转轴9的旋转进行调位,以实现环体1101与手臂的延伸角度一致,手臂支撑完成后,通过拉动第二滑座14,能使第二滑座14带动第二扣环组件18移动至与患者膝关节的位置,此时若第二扣环组件18与患者膝关节位置不匹配时,通过第四电推杆17工作,能使延伸板15带动第三电推杆16以及第二扣环组件18进行位移,这使得第二扣环组件18能移动至与患者膝关节重合的位置,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支撑,通过使第一扣环组件11和第二扣环组件18进行灵活的位置调整,能使设备匹配各种身高患者的膝关节和肘关节,这能提升设备的使用范围;
40.随后在患者进行溶栓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拉动拨动扣1105,能使延伸环1104从环体1101内侧的安置槽1102内部移出,延伸环1104移出后,能移入环体1101左部顶端的凹槽内部,此时将锁定栓1107插入延伸环1104内侧的卡位槽1106内,便可实现延伸环1104延伸后的位置固定,而延伸环1104伸出后,能配合环体1101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形,患者在溶栓过程中,溶栓药剂流经关节时,会造成关节的疼痛,这使得患者会弯曲膝关节以及肘关节产生应激反应,而应激反应会对溶栓药剂在静脉内的流动产生阻碍,影响整体的溶栓效果,通过环体1101配合延伸环1104的扣合,能使组合成的圆环对膝关节以及肘关节进行限位,这能有效避免患者发生应激反应;
41.而后在溶栓结束后,延伸环1104复位,使设备对膝关节以及肘关节的锁定解除,此时第二电推杆10以及第四电推杆17能间歇性的推出,第二电推杆10以及第四电推杆17推出后,能使第一扣环组件11以及第二扣环组件18带动患者四肢进行上移,因第一扣环组件11以及第二扣环组件18分别处于膝关节以及肘关节处,在四肢上移的过程中,膝关节以及肘关节能自然弯曲,来使患者的四肢处于弯曲状,在患者四肢处于弯曲状后,第二电推杆10以及第四电推杆17会快速归位,此时若患者血栓溶解效果较好,患者便可依靠自身意识来使四肢依旧保持弯曲状,若血栓还未溶解,患者则较难维持四肢的弯曲,这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模拟患者关节弯曲来对患者状态进行分辨,这能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42.最后在医护人员向患者体表粘贴检测电极片以及插入输液针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能将各种线材穿过定位环1202,在检测电极片以及输液针在患者体表固定完成后,医护人员通过拧动螺纹杆1204,能使螺纹杆1204在螺纹座1203内部进行位移,这使得推挤板1205能向定位环1202的内圈位置进行位移,并对各种线材进行固定,这能有效避免各类线材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移而脱落,此外因定位组件12是固定在第一扣环组件11以及第二扣环组
件18外侧的,这使得输液过程中,检测电极片以及输液针与患者四肢的位置是不会因四肢的位移而发生变化的,故而这能有效避免输液过程中测电极片以及输液针发生脱落,此外定位环1202的位置能由阻尼移板1201在调位槽1108内的位移进行更改,通过使固定不同物件的定位环1202安置在不同位置,能有效避免不同物件之间的混淆。
43.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