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研究用大鼠口腔观察及治疗实验操作台

文档序号:32950830发布日期:2023-01-14 13:2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学研究用大鼠口腔观察及治疗实验操作台

1.本发明属于医学实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学研究用大鼠口腔观察及治疗实验操作台。


背景技术:

2.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其前壁为上、下唇,侧壁为颊,上壁为腭,下壁为口底。向前经口唇围成的口裂通向外界,向后经咽峡与咽相通。口腔可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前者是位于上、下唇和颊与上、下牙弓和牙龈之间的间隙,后者位于上、下牙弓和牙龈所围成的空间,其顶为腭,底部(口底)由黏膜、肌和皮肤组成。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口腔疾病患病率仍然高达90%以上,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已有许多研究证明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口腔的生理功能,同时也对全身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成为一些全身疾病的重要病因,因此,口腔医学的研究仍任重而道远。
3.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大鼠一直是首选的啮齿类实验动物,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将大鼠用于口腔医学研究实验将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验实际操作中,大鼠口腔实验操作与观察不易实施:大鼠不配合研究人员,导致口腔上下颌固定效率低,同时易造成研究人员被大鼠咬伤情况;由于口腔角度观察需要,易造成活体大鼠颌骨脱臼和损伤,从而破坏了大鼠模型;由于大鼠躯干的角度和位置会对大鼠的口腔及消化道的视野产生影响,目前的固定装置尚不能灵活控制并配合口腔及消化道的观察和实验操作需求,由于诸多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大鼠的口腔观察及相关实验操作尚存在较大难度,效率依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医学研究用大鼠口腔观察及治疗实验操作台,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医学研究用大鼠口腔观察及治疗实验操作台,包括躯干固定结构与口腔观察操作结构;
7.所述躯干固定结构包括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设置固定架轨道,固定架导轨在固定架轨道内部移动;固定架导轨上连接有固定架伸缩杆;所述固定架伸缩杆中上部设有伸缩杆固定头;翻转套管两端设有翻转移动套头,所述翻转移动套头穿过四肢固定板,套入固定架伸缩杆,并固定于伸缩杆固定头;四肢固定板下表面固定有四肢固定带底座,四肢固定带底座设有四肢固定带,四肢固定带固定于四肢固定钩套环;
8.所述口腔观察操作结构包括口腔实验操作结构轨道,口腔实验操作结构轨道位于操作平台前部;口腔开合固定结构导轨、口腔扩大保护结构导轨、下颌保护架导轨在口腔实验操作结构轨道内移动与固定;口腔开合固定结构导轨、口腔扩大保护结构导轨、下颌保护架导轨上分别连接有口腔开合固定结构、口腔扩大保护结构以及下颌保护架结构。
9.进一步,固定架轨道内部设置有固定架导轨固定齿,固定架导轨可固定在固定架
导轨固定齿的不同位置上;四肢固定板通过翻转套管的两个方向均可套入固定架伸缩杆;操作平台位于固定架轨道中线位置上设置口腔实验操作结构轨道。
10.进一步,所述躯干固定结构还包括躯干固定杆以及四肢固定板,大鼠前躯的躯干固定杆通过颈部卡扣与大鼠前躯的四肢固定板相连,后躯的躯干固定杆直接与四肢固定板相连;相邻的躯干固定杆之间通过躯干固定杆连接杆相连,所述躯干固定杆连接杆两端设有连接杆堵头,所述连接杆堵头呈圆球状,可内嵌于连接杆堵头转动槽进行转动,所述连接杆堵头转动槽设置于躯干固定杆内部两端;部分躯干固定杆内部中间位置设有旋转轴堵头转动槽,所述旋转轴堵头转动槽为多边形,内嵌有固定夹片旋转轴堵头,所述固定夹片旋转轴堵头也为多边形,可在旋转轴堵头转动槽内转动,所述固定夹片旋转轴两端连接固定夹片旋转轴堵头,所述躯干固定夹片末端连接固定夹片旋转轴。
11.其中,固定夹片旋转轴堵头可选用硬度适中的塑料材质,实现在旋转轴堵头转动槽的转动以及固定;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其他结构,能够实现固定夹片旋转轴堵头可在旋转轴堵头转动槽内转动以及固定即可。
12.进一步,口腔开合固定结构包括口腔开合固定结构伸缩杆;所述口腔开合固定结构伸缩杆与口腔开合固定结构导轨相连,口腔开合固定结构伸缩杆顶部为内中空结构,且外部设有高度调节螺纹,可嵌入口腔开合固定结构纵杆,所述口腔开合固定结构纵杆与口腔开合固定结构横杆相连;口腔开合固定结构纵杆顶部外套高度调节旋转螺母,所述高度调节旋转螺母可围绕高度调节螺纹进行口腔开合固定结构横杆的高度调节。
13.进一步,所述口腔开合固定结构横杆靠近大鼠一段为中空结构,内部设有悬挂杆,所述悬挂杆悬挂于悬挂杆套环,所述悬挂杆套环套住加固套环连接杆,所述加固套环连接杆末端通过连接杆固定杆、连接杆固定杆弹簧固定于口腔开合固定结构横杆之上;所述悬挂杆末端设有加固套环,所述加固套环内部设有套环保护胶垫;所述口腔开合固定结构横杆末端连接仿真食物外壳,所述仿真食物外壳设有牙齿固定口。
14.进一步,所述仿真食物外壳内部设有压力传感气囊,所述压力传感气囊末端连接气体传送管,所述气体传送管与移动传力杆相连,所述移动传力杆末端可与悬挂杆套环触碰。
15.进一步,口腔扩大保护结构包括口腔扩大保护结构伸缩杆,所述口腔扩大保护结构伸缩杆分别与口腔扩大保护结构导轨、伸缩套环相连,所述伸缩套环内部位为中空结构,可嵌入扩大伸缩环,所述扩大伸缩环末端通过弹性环驱动杆与弹性环首段相连;所述伸缩套环通过弹性环固定杆与弹性环末段相连,通过扩大伸缩环位置的变化改变弹性环的大小,从而控制大鼠喉咙的大小;所述弹性环固定杆中间部位设有舌头固定带与带钩固定扣,所述舌头固定带末端设有舌头固定带钩。
16.进一步,下颌保护架结构包括下颌保护架伸缩杆、下颌保护架;下颌保护架伸缩杆分别与下颌保护架导轨、下颌保护架相连,所述下颌保护架呈弹弓形状;下颌保护架末端设有下颌保护绑带,所述下颌保护绑带末端设有下颌保护绑带钩,所述下颌保护绑带钩可缠绕大鼠颌关节,并固定于颈部卡扣。
17.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使用如上所述观察及实验操作台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将翻转套管朝上套入固定架伸缩杆,打开躯干固定夹片,将大鼠腹部朝上放置于躯干固定夹片内,调整躯干固定夹片角度实现大鼠躯干固定;根据大鼠大小,调节固定架导轨,使四肢
的爪子处于四肢固定带处,用四肢固定带套牢四肢,实现整只大鼠的固定;提起并翻转四肢固定板,使大鼠腹部朝下,重新将翻转套管套入固定架伸缩杆;调整口腔开合固定结构伸缩杆高度,向大鼠方向移动口腔开合固定结构导轨,大鼠受到仿真食物外壳诱导张口咬合仿真食物外壳,受压力影响,悬挂杆套环脱离悬挂杆,上下两处加固套环分别套住大鼠上下颌,调整仿真食物外壳位置,使大鼠牙齿进入牙齿固定口,实现大鼠口腔的固定;移动下颌保护架导轨到大鼠下颌位置,调整下颌保护架伸缩杆高度,将下颌保护架固定于大鼠下颌,将下颌保护绑带钩扣于颈部卡扣,完成大鼠下颌的保护设置;移动口腔扩大保护结构导轨,调整口腔扩大保护结构伸缩杆高度,将弹性环深入大鼠口内喉咙处,用舌头固定带将大鼠舌头固定,旋转扩大伸缩环,调整弹性环大小,控制喉咙及口腔空间,即可完成口腔的观察及相关实验操作;调整各个躯干固定杆的角度或反转四肢固定板,调整大鼠正反位置与躯干角度。
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学研究用大鼠口腔观察及治疗实验操作台,具有以下优势:
19.(1)本发明提供的实验操作台可调整大鼠躯干位置,通过角度调节、长度调节与正反翻转调节,实现口腔、食道等大鼠器官部位的各角度观察及实验操作;
20.(2)通过仿真食物诱使大鼠主动开口,实现上下颌的内外双重固定,有效防止大鼠反抗导致的口腔固定效率低与人员咬伤问题;
21.(3)本发明可最大程度的开启大鼠上下颌,有效固定大鼠舌头,防止视觉干扰,扩大大鼠喉咙,实现更大视角的观察与治疗操作,并提供保护措施防止下颌关节脱位与损伤。
附图说明
22.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验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操作平台、2固定架轨道、3固定架导轨固定齿、4固定架导轨、5固定架伸缩杆、6伸缩杆固定头、7翻转套管、8翻转移动套头、9四肢固定带、10四肢固定钩套环;11四肢固定带底座、12四肢固定板、13颈部卡扣、14躯干固定杆、15旋转轴堵头转动槽、16固定夹片旋转轴堵头、17固定夹片旋转轴、18躯干固定夹片、19连接杆堵头转动槽、20躯干固定杆连接杆、21连接杆堵头、22口腔实验操作结构轨道、23口腔开合固定结构导轨、24口腔实验操作结构轨道固定齿、25口腔扩大保护结构导轨、26口腔扩大保护结构伸缩杆、27下颌保护架导轨、28扩大伸缩环、29伸缩套环、30下颌保护架伸缩杆、31弹性环驱动杆、32弹性环固定杆、33舌头固定带钩、34舌头固定带、35带钩固定扣、36弹性环、37下颌保护架、38下颌保护绑带钩、39下颌保护绑带、40口腔开合固定结构伸缩杆、41口腔开合固定结构纵杆、42高度调节螺纹、43高度调节旋转螺母、44口腔开合固定结构横杆、45加固套环、46套环保护胶垫、47加固套环连接杆、48悬挂杆、49悬挂杆套环、50连接杆固定杆、51连接杆固定杆弹簧、52移动传力杆、53气体传送管、54压力传感气囊、55仿真食物外壳、56牙齿固定口。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27.如图1所示,一种医学研究用大鼠口腔观察及治疗实验操作台,包括躯干固定结构与口腔观察操作结构;
28.所述躯干固定结构包括:操作平台1、固定架轨道2、固定架导轨固定齿3、固定架导轨4、固定架伸缩杆5、伸缩杆固定头6、翻转套管7、翻转移动套头8、四肢固定带9、四肢固定钩套环10、四肢固定带底座11、四肢固定板12、颈部卡扣13、躯干固定杆14、旋转轴堵头转动槽15、固定夹片旋转轴堵头16、固定夹片旋转轴17、躯干固定夹片18、连接杆堵头转动槽19、躯干固定杆连接杆20、连接杆堵头21;
29.所述口腔观察操作结构包括:口腔实验操作结构轨道22、口腔开合固定结构导轨23、口腔实验操作结构轨道固定齿24、口腔扩大保护结构导轨25、口腔扩大保护结构伸缩杆26、下颌保护架导轨27、扩大伸缩环28、伸缩套环29、下颌保护架伸缩杆30、弹性环驱动杆31、弹性环固定杆32、舌头固定带钩33、舌头固定带34、带钩固定扣35、弹性环36、下颌保护架37、下颌保护绑带钩38、下颌保护绑带39、口腔开合固定结构伸缩杆40、口腔开合固定结构纵杆41、高度调节螺纹42、高度调节旋转螺母43、口腔开合固定结构横杆44、加固套环45、套环保护胶垫46、加固套环连接杆47、悬挂杆48、悬挂杆套环49、连接杆固定杆50、连接杆固定杆弹簧51、移动传力杆52、气体传送管53、压力传感气囊54、仿真食物外壳55、牙齿固定口56。
30.操作平台1上设置固定架轨道2,固定架轨道2内部设置有固定架导轨固定齿3,固定架导轨4可在固定架轨道2内部移动,可分别固定在不同固定架导轨固定齿3的位置上;所述固定架伸缩杆5与固定架导轨4相连,可上下伸缩;所述固定架伸缩杆5中上部设有伸缩杆固定头6;翻转套管7两端设有翻转移动套头8,所述翻转移动套头8可分别穿过四肢固定板12,套入固定架伸缩杆5,并固定于伸缩杆固定头6;四肢固定板12可通过翻转套管7的两个方向套入固定架伸缩杆5,实现大鼠正面与方面的位置调整。四肢固定带底座11固定于四肢固定板12下表面,四肢固定带底座11设有四肢固定带9,四肢固定带9可固定大鼠四肢,并固定于四肢固定钩套环10;
31.大鼠前躯的躯干固定杆14通过颈部卡扣13与大鼠前躯的四肢固定板12相连,后躯的躯干固定杆14直接与四肢固定板12相连;所述躯干固定杆14之间通过躯干固定杆连接杆20相连,所述躯干固定杆连接杆20两端设有连接杆堵头21,所述连接杆堵头21呈圆球状,可内嵌于连接杆堵头转动槽19进行转动,所述连接杆堵头转动槽19设置于躯干固定杆14内部两端;所述躯干固定杆14内部中间位置设有旋转轴堵头转动槽15,所述旋转轴堵头转动槽15为多边形,内嵌有固定夹片旋转轴堵头16,所述固定夹片旋转轴堵头16也为多边形,可在旋转轴堵头转动槽15内转动,所述固定夹片旋转轴17两端连接固定夹片旋转轴堵头16,所述躯干固定夹片18末端连接固定夹片旋转轴17,躯干固定夹片18可转动加紧大鼠躯干;
32.操作平台1前部位于固定架轨道2中线位置上设置有口腔实验操作结构轨道22,所述口腔实验操作结构轨道22内部设有口腔实验操作结构轨道固定齿24;口腔开合固定结构导轨23、口腔扩大保护结构导轨25、下颌保护架导轨27均可在口腔实验操作结构轨道22内移动与固定;所述口腔开合固定结构伸缩杆40与口腔开合固定结构导轨23相连,口腔开合固定结构伸缩杆40顶部为内中空结构,且外部设有高度调节螺纹42,可嵌入口腔开合固定
结构纵杆41,所述口腔开合固定结构纵杆41与口腔开合固定结构横杆44相连;口腔开合固定结构纵杆41顶部外套高度调节旋转螺母43,所述高度调节旋转螺母43可围绕高度调节螺纹42进行口腔开合固定结构横杆44的高度,从而控制大鼠的开口幅度;所述口腔开合固定结构横杆44靠近大鼠一段为中空结构,内部设有悬挂杆48,所述悬挂杆48可悬挂于悬挂杆套环49,所述悬挂杆套环49可套住加固套环连接杆47,所述加固套环连接杆47末端通过连接杆固定杆50、连接杆固定杆弹簧51固定于口腔开合固定结构横杆44之上;所述悬挂杆48末端设有加固套环45,所述加固套环45内部设有套环保护胶垫46;所述口腔开合固定结构横杆44末端连接仿真食物外壳55,所述仿真食物外壳55为仿草莓形状与气味,所述仿真食物外壳55设有牙齿固定口56;所述仿真食物外壳55内部设有压力传感气囊54,所述压力传感气囊54末端连接气体传送管53,所述气体传送管53与移动传力杆52相连,所述移动传力杆52末端可与悬挂杆套环49触碰;当大鼠咬合仿真食物外壳55,内部压力传感气囊54气体通过气体传送管53传送至移动传力杆52,推动移动传力杆52,移动传力杆52移动,推动悬挂杆套环49,使其脱离悬挂杆48,加固套环连接杆47受连接杆固定杆弹簧51作用,向大鼠方向翻转,使用两个加固套环45分别扣住大鼠的上下颌,实现大鼠口腔外部的固定,同时大鼠的牙齿可固定于牙齿固定口56,通过牙齿固定口56与仿真食物外壳55实现大鼠口腔内部的固定;
33.所述口腔扩大保护结构伸缩杆26分别与口腔扩大保护结构导轨25、伸缩套环29相连,所述伸缩套环29内部位为中空结构,可嵌入扩大伸缩环28,所述扩大伸缩环28末端通过弹性环驱动杆31与弹性环36首段相连;所述伸缩套环29通过弹性环固定杆32与弹性环36末段相连,通过扩大伸缩环28位置的变化改变弹性环36的大小,从而控制大鼠喉咙的大小;所述弹性环固定杆32中间部位设有舌头固定带34与带钩固定扣35,所述舌头固定带34末端设有舌头固定带钩33,舌头固定带34可将大鼠舌头固定;
34.下颌保护架伸缩杆30分别与下颌保护架导轨27、下颌保护架37相连,所述下颌保护架37呈弹弓形状;下颌保护架37末端设有下颌保护绑带39,所述下颌保护绑带39末端设有下颌保护绑带钩38,所述下颌保护绑带钩38可缠绕大鼠颌关节,并固定于颈部卡扣13。
35.本发明的实施过程为:
36.首先,翻转四肢固定板12,将翻转套管7朝上套入固定架伸缩杆5,打开躯干固定夹片18,将大鼠腹部朝上放置于躯干固定夹片18内,调整躯干固定夹片18角度实现大鼠躯干固定。根据大鼠大小,调节固定架导轨4,使四肢的爪子处于四肢固定带9处,用四肢固定带9套牢四肢,实现整只大鼠的固定。提起并翻转四肢固定板12,使大鼠腹部朝下,重新将翻转套管7套入固定架伸缩杆5。调整口腔开合固定结构伸缩杆40高度,向大鼠方向移动口腔开合固定结构导轨23,大鼠受到仿真食物外壳55诱导张口咬合仿真食物外壳55,受压力影响,悬挂杆套环49脱离悬挂杆48,上下两处加固套环45分别套住大鼠上下颌,调整仿真食物外壳55位置,使大鼠牙齿进入牙齿固定口56,实现大鼠口腔的固定。移动下颌保护架导轨27到大鼠下颌位置,调整下颌保护架伸缩杆30高度,将下颌保护架37固定于大鼠下颌,将下颌保护绑带钩38扣于颈部卡扣13,完成大鼠下颌的保护设置。移动口腔扩大保护结构导轨25,调整口腔扩大保护结构伸缩杆26高度,将弹性环36深入大鼠口内喉咙处,用舌头固定带34将大鼠舌头固定,旋转扩大伸缩环28,调整弹性环36大小,控制喉咙及口腔空间,即可完成口腔的观察及相关实验操作。调整各个躯干固定杆14的角度或反转四肢固定板12,调整大鼠
正反位置与躯干角度,可完成口腔、消化道等各类实验用途。
37.通过该实验操作台可由一人独立完成大鼠的固定、口腔观察等多种实验操作,效率提高,且大鼠伤人概率极低,方便快捷。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