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干眼症的雾化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12245发布日期:2023-02-01 02:1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干眼症的雾化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设备,具体为一种用于治疗干眼症的雾化氧设备,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干眼症是指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以眼睛干涩为主要症状的泪液分泌障碍性眼病,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这种损伤日久则可造成角结膜病变,并会影响视力,且随着现代电子产品日益增多,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越来越强,在眼科的疾病也越来越多,其中干眼症的病例也在日益增多,在对干眼症进行治疗时,采用雾化治疗是较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在进行使用时,将药物进行雾化后,直接作用在眼部,达到治疗的效果,其中雾化氧治疗方式时将氧气与药物进行混合后,对眼部进行熏蒸,对眼部的干眼病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3.如公开号为:cn214912002u,一种用于综合治疗干眼症的雾化氧设备,主机内部设置有制氧系统,主机内部且位于制氧系统上端设置有雾化系统,主机位于雾化系统内部设置有雾化杯,主机上表面设置有气体混合装置,气体混合装置与雾化杯相连通,主机侧面且位于制氧系统处设置有氧气出口,氧气出口与氧气管一端相连,氧气管另一端与气体混合装置相连,气体混合装置顶端设置有混合气体出口,波纹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第一转接头与混合气体出口相连,第二转接头与眼罩相连,该技术方案结构合理,兼具雾化和制氧功能,即可进行单独的氧疗或雾化治疗,同时也可进行雾化氧综合治疗,在雾化的同时增加了氧气的输入输出,灵活性及效果大大提高。
4.再如公开号为:cn114469698a,一种治疗干眼症、视力疲劳的治疗仪器,其特征在于:该治疗仪由制氧机部分、雾化器部分和眼罩部分组成;制氧机部分通过管路与雾化器部分连接,雾化器部分通过管路与眼罩部分连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雾滴中的溶解氧气量不够、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通过氧气和水充分混合,即用氧气去雾化水,由于制氧机制备的氧气分压大,使雾化后的雾滴含有大量的氧气,氧气可过饱和溶于雾滴,在室温条件下,溶解氧可大于20mg/l,再通过眼罩定向向眼部吹拂,雾滴会和眼表面充分接触,溶解氧给眼部供氧,极大改善眼部湿润状态和供氧水平,缓解干眼症和视力疲劳症状。
5.然而在对干眼病进行治疗时,需要长时间进行治疗,治疗的疗程周期较长,在进行雾化上药时,需要频繁的去医院,进行治疗,费时费力,周期较长,不方便进行治疗,且现在的雾化氧设备,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不便于进行居家使用,对干眼病治疗存在较大的阻碍。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干眼症的雾化氧设备,能够进行居家使用,且方便进行携带,成本较低,无需反复的去医院进行雾化治疗,有助于对干眼病进行治疗。
7.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治疗干眼症的雾化氧设备,包括固定组件和防护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主机组件,且所述防护组件与所述主机组件相卡接,所述主机组件的上端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盛放组件,且所述盛放组件与所述主机组件相连通,所述固定组件的另一侧塞接有氧气瓶,且所述盛放组件与所述氧气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混合组件,且所述混合组件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佩戴组件,所述佩戴组件与所述混合组件相连通,所述佩戴组件和所述混合组件的宽度和长度小于所述主机组件上表面的宽度和长度,且所述佩戴组件和所述输送组件均采用软性材质制成,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腰带,且所述腰带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松紧环,所述氧气瓶塞接在所述松紧环的内部,且所述主机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腰带的外部一侧,在进行使用时,将所述防护组件从所述主机组件上取下,并卡接在所述主机组件的下端,使得所述盛放组件露出,将本技术方案通过所述腰带束缚在患者的腰部,且准备治疗干眼病的药剂和小瓶装的所述氧气瓶,将所述氧气瓶塞接在所述松紧环的内部,并将治疗干眼病的药液注入到所述盛放组件的内部,且将所述输送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盛放组件和所述氧气瓶的出气端相连接,将所述输送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混合组件相连接,并通过所述佩戴组件,将所述佩戴组件佩戴在患者的眼部,通过开启所述主机组件,使得所述主机组件对药液进行雾化,并输送至所述输送组件的内部,通过所述输送组件进入到所述混合组件的内部,且所述氧气瓶中的氧气通过所述输送组件,使得氧气进入到所述混合组件的内部,通过所述混合组件,使得雾化的药液雾与氧气进行充分混合,并通过所述混合组件进入到所述佩戴组件,直接将雾化药液和氧气作用在患者的眼部,便于对干眼病进行直接的上药治疗,且在进行存放时,将所述佩戴组件、所述输送组件、所述盛放组件和所述氧气瓶之间进行拆分,并将所述佩戴组件和所述输送组件放置在所述主机组件的上端,并将所述防护组件卡接在所述主机组件的上端,便于将所述佩戴组件和所述输送组件密封在所述主机组件和所述防护组件之间,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提高后续使用的安全性,并方便进行存放,便于使用,方便居家使用,并且在进行使用时,由于本技术方案固定在患者的腰部和眼部,不影响患者的行动,且在所述佩戴组件中,虽然弥漫有药液雾和氧气,但也具有一定的透光性,患者可以轻微的透过药液雾和所述佩戴组件观察到外部的事物,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事情,降低对患者的约束性。
8.优选的,为了便于对药液进行雾化处理和进行控制,并在进行存放时,进行消毒,所述主机组件包括主机本体,且所述主机本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超声波雾化模块,且所述盛放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机本体的上表面,所述超声波雾化模块的雾化片位于所述盛放组件的内部,所述主机本体的上表面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盛放组件相连通,且所述主机本体的内部包括控制模组和蓄电模组,所述主机本体的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板,所述主机本体的外部位于所述控制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充电孔,且所述主机本体的上表面外侧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环,所述主机本体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紫外线灭菌灯环的外侧均匀开设有上插接孔,且所述主机本体的下表面位于所述上插接孔的正下方开设有下插接孔,所述防护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上插接孔和所述下插接孔相吻合,所述主机本体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盛放组件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且所述主机本体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定位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定位孔与所述佩戴组件相匹配,所述定位杆与所述输送组件相匹配,在进行使用时,将需要进行雾化
的药液倒入到所述盛放组件的内部,并通过所述控制板开启所述超声波雾化模块,所述超声波雾化模块的雾化片位于所述盛放组件的内部,进而便于对所述盛放组件内部的药液进行雾化处理,使得雾化的药液进入到所述输送组件的内部,并通过所述充电孔,便于对所述主机本体进行充电,方便进行使用,并通过所述上插接孔和所述下插接孔,在进行使用时,将所述防护组件插接在所述下插接孔的内部,便于对所述防护组件进行放置,在进行存放时,将所述防护组件插接在所述上插接孔的内部,便于对所述输送组件、所述佩戴组件进行放置保存,且通过所述紫外线灭菌灯环,在进行存放时,便于对所述佩戴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进行紫外线灭菌处理,提高下次使用时的安全性。
9.优选的,为了便于对所述输送组件和所述佩戴组件进行存放,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壳,且所述防护壳的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与所述上插接孔和所述下插接孔相吻合,且所述防护壳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反光膜,通过所述插接杆,便于对所述防护壳进行安装,并通过所述反光膜,在进行紫外线灭菌时,便于对所述紫外线灭菌灯环发出的紫外线光进行反射,提高灭菌效果。
10.优选的,为了便于对药液进行雾化处理,所述盛放组件包括盛放筒,且所述盛放筒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机组件的上方中间位置,所述盛放筒为透明材质,且所述盛放筒的外部一侧涂覆有刻度线,所述盛放筒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且所述密封盖的下端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镂空板,且所述镂空板位于所述盛放筒的内部,所述密封盖的上端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螺管,所述输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螺管相螺纹连接,通过将所述密封盖取下,便于将药液倒入到所述盛放筒的内部,且通过所述镂空板,便于对药液进行搅拌,并通过所述刻度线,便于对药液的量进行控制,且通过所述连接螺管,便于将所述输送组件与所述密封盖相连接,使得雾化的药液通过所述微型气泵吹入到所述输送组件的内部,对干眼病进行治疗。
11.优选的,为了便于对氧气和药雾进行输送,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伸缩软管,且所述伸缩软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螺管相螺纹连接,且所述伸缩软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帽,所述连接帽与所述混合组件相塞接,所述连接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橡胶管,且所述橡胶管的一端与所述氧气瓶相螺纹连接,所述橡胶管上与所述氧气瓶相连接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流量调节阀门,通过所述伸缩软管和所述橡胶管,便于对药雾和氧气进行输送,并输送至所述混合组件的内部,进行混合,并通过所述调节阀门,便于对氧气的流量进行控制,方便使用。
12.优选的,为了便于将药雾和氧气进行充分混合和对眼部进行直接上药,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混合筒,且所述混合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旋叶,且所述螺旋叶上均匀开设有透气孔,所述连接帽塞接在所述混合筒上,所述混合筒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管,且所述连接管的一侧与所述佩戴组件相连通,所述佩戴组件包括眼罩,且所述眼罩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束缚带,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眼罩相连通,所述眼罩的上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定位销,且所述眼罩的另一侧下端固定安装有泄压阀,且所述泄压阀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引流软管,通过采用所述束缚带和所述眼罩,便于进行佩戴,且通过所述螺旋叶和在所述螺旋叶上开设透气孔,使得氧气和药雾在所述混合筒的内部进行充分混合,且通过所述泄压阀,在药雾和氧气吹入到所述眼罩的内部,避免所述眼罩内部的压力过高,且液化的药物通过所述引流软管排出,避免洒落,并通过采用所述定位销,便于放置在所述主机本体上端的所
述定位孔上,方便进行存放,便于进行使用。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小巧,方便携带,且结构简单,方便进行居家使用,在使用时,购买小瓶装的氧气瓶和药物,即可在家进行雾化氧治疗,且在不使用时,便于进行存放,且在存放时,对设备进行处理,有效的提高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对于疗程较长的干眼病雾化氧治疗时,具有显著的方便性,并在进行雾化治疗时,将整体佩戴在身上,不影响患者的活动,便于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在未使用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在使用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在使用时另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中主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中主机组件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中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发明中防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发明中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9为本发明中混合组件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10为本发明中佩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固定组件;101、腰带;102、松紧环;2、防护组件;201、防护壳;202、插接杆;203、反光膜;3、主机组件;301、主机本体;302、超声波雾化模块;303、微型气泵;304、控制板;305、充电孔;306、紫外线灭菌灯环;307、上插接孔;308、下插接孔;309、定位孔;3010、定位杆;4、盛放组件;401、盛放筒;402、刻度线;403、密封盖;404、连杆;405、镂空板;406、连接螺管;5、氧气瓶;6、输送组件;601、伸缩软管;602、连接头;603、连接帽;604、橡胶管;605、调节阀门;7、混合组件;701、混合筒;702、螺旋叶;703、透气孔;704、连接管;8、佩戴组件;801、眼罩;802、束缚带;803、定位销;804、泄压阀;805、引流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10所示,一种用于治疗干眼症的雾化氧设备,包括固定组件1和防护组件2,固定组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主机组件3,且防护组件2与主机组件3相卡接,主机组件3的上端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盛放组件4,且盛放组件4与主机组件3相连通,固定组件1的另一侧塞接有氧气瓶5,且盛放组件4与氧气瓶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输送组件6,输送组件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混合组件7,且混合组件7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佩戴组件8,佩戴组件8与混合组件7相连通,佩戴组件8和混合组件7的宽度和长度小于主机组件3上表面的宽度和长度,且佩戴组件8和输送组件6均采用软性材质制成,固定组件1包括腰带101,且腰带1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松紧环102,氧气瓶5塞接在松紧环102的内部,且主机组件3固定安装在腰
带101的外部一侧,在进行使用时,将防护组件2从主机组件3上取下,并卡接在主机组件3的下端,使得盛放组件4露出,将本技术方案通过腰带101束缚在患者的腰部,且准备治疗干眼病的药剂和小瓶装的氧气瓶5,将氧气瓶5塞接在松紧环102的内部,并将治疗干眼病的药液注入到盛放组件4的内部,且将输送组件6的两端分别与盛放组件4和氧气瓶5的出气端相连接,将输送组件6的另一端与混合组件7相连接,并通过佩戴组件8,将佩戴组件8佩戴在患者的眼部,通过开启主机组件3,使得主机组件3对药液进行雾化,并输送至输送组件6的内部,通过输送组件6进入到混合组件7的内部,且氧气瓶5中的氧气通过输送组件6,使得氧气进入到混合组件7的内部,通过混合组件7,使得雾化的药液雾与氧气进行充分混合,并通过混合组件7进入到佩戴组件8,直接将雾化药液和氧气作用在患者的眼部,便于对干眼病进行直接的上药治疗,且在进行存放时,将佩戴组件8、输送组件6、盛放组件4和氧气瓶5之间进行拆分,并将佩戴组件8和输送组件6放置在主机组件3的上端,并将防护组件2卡接在主机组件3的上端,便于将佩戴组件8和输送组件6密封在主机组件3和防护组件2之间,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提高后续使用的安全性,并方便进行存放,便于使用,方便居家使用,并且在进行使用时,由于本技术方案固定在患者的腰部和眼部,不影响患者的行动,且在佩戴组件8中,虽然弥漫有药液雾和氧气,但也具有一定的透光性,患者可以轻微的透过药液雾和佩戴组件8观察到外部的事物,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事情,降低对患者的约束性。
27.如图4和图5所示,主机组件3包括主机本体301,且主机本体30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超声波雾化模块302,且盛放组件4固定安装在主机本体301的上表面,超声波雾化模块302的雾化片位于盛放组件4的内部,主机本体301的上表面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微型气泵303,微型气泵303的输出端与盛放组件4相连通,且主机本体301的内部包括控制模组和蓄电模组,主机本体301的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板304,主机本体301的外部位于控制板30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充电孔305,且主机本体301的上表面外侧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环306,主机本体301的上表面位于紫外线灭菌灯环306的外侧均匀开设有上插接孔307,且主机本体301的下表面位于上插接孔307的正下方开设有下插接孔308,防护组件2的一端与上插接孔307和下插接孔308相吻合,主机本体301的上表面位于盛放组件4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309,且主机本体301的上表面位于定位孔30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杆3010,定位孔309与佩戴组件8相匹配,定位杆3010与输送组件6相匹配,在进行使用时,将需要进行雾化的药液倒入到盛放组件4的内部,并通过控制板304开启超声波雾化模块302,超声波雾化模块302的雾化片位于盛放组件4的内部,进而便于对盛放组件4内部的药液进行雾化处理,使得雾化的药液进入到输送组件6的内部,并通过充电孔305,便于对主机本体301进行充电,方便进行使用,并通过上插接孔307和下插接孔308,在进行使用时,将防护组件2插接在下插接孔308的内部,便于对防护组件2进行放置,在进行存放时,将防护组件2插接在上插接孔307的内部,便于对输送组件6、佩戴组件8进行放置保存,且通过紫外线灭菌灯环306,在进行存放时,便于对佩戴组件8、输送组件6进行紫外线灭菌处理,提高下次使用时的安全性。
28.如图7所示,防护组件2包括防护壳201,且防护壳201的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插接杆202,插接杆202与上插接孔307和下插接孔308相吻合,且防护壳201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反光膜203,通过插接杆202,便于对防护壳201进行安装,并通过反光膜203,在进行紫外线灭菌时,便于对紫外线灭菌灯环306发出的紫外线光进行反射,提高灭菌效果。
29.如图4所示,盛放组件4包括盛放筒401,且盛放筒401固定安装在主机组件3的上方中间位置,盛放筒401为透明材质,且盛放筒401的外部一侧涂覆有刻度线402,盛放筒401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403,且密封盖403的下端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杆404,连杆40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镂空板405,且镂空板405位于盛放筒401的内部,密封盖403的上端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螺管406,输送组件6的一端与连接螺管406相螺纹连接,通过将密封盖403取下,便于将药液倒入到盛放筒401的内部,且通过镂空板405,便于对药液进行搅拌,并通过刻度线402,便于对药液的量进行控制,且通过连接螺管406,便于将输送组件6与密封盖403相连接,使得雾化的药液通过微型气泵303吹入到输送组件6的内部,对干眼病进行治疗。
30.如图8所示,输送组件6包括伸缩软管601,且伸缩软管6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头602,连接头602与连接螺管406相螺纹连接,且伸缩软管60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帽603,连接帽603与混合组件7相塞接,连接帽6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橡胶管604,且橡胶管604的一端与氧气瓶5相螺纹连接,橡胶管604上与氧气瓶5相连接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流量调节阀门605,通过伸缩软管601和橡胶管604,便于对药雾和氧气进行输送,并输送至混合组件7的内部,进行混合,并通过调节阀门605,便于对氧气的流量进行控制,方便使用。
31.如图9所示,混合组件7包括混合筒701,且混合筒7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旋叶702,且螺旋叶702上均匀开设有透气孔703,连接帽603塞接在混合筒701上,混合筒70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管704,且连接管704的一侧与佩戴组件8相连通,佩戴组件8包括眼罩801,且眼罩8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束缚带802,且连接管704的一端与眼罩801相连通,眼罩801的上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定位销803,且眼罩801的另一侧下端固定安装有泄压阀804,且泄压阀804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引流软管805,通过采用束缚带802和眼罩801,便于进行佩戴,且通过螺旋叶702和在螺旋叶702上开设透气孔703,使得氧气和药雾在混合筒701的内部进行充分混合,且通过泄压阀804,在药雾和氧气吹入到眼罩801的内部,避免眼罩801内部的压力过高,且液化的药物通过引流软管805排出,避免洒落,并通过采用定位销803,便于放置在主机本体301上端的定位孔309上,方便进行存放,便于进行使用。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