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监控系统

文档序号:33129433发布日期:2023-02-01 07:16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监控系统

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液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2.静脉输液为临床医学最常用的医疗手段之一。但目前静脉输液管理方式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一旦医护人员监控不及时导致在输液结束时没有及时停止输液,会造成回血或鼓针的状况发生,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目前,医院使用的输液装置都需要依靠医护人员或患者监控输液状态,并调整输液速度,当输液快要结束时需人工呼叫医护人员,让医护人员将输液针从患者身体上拔出或阻断输液管以停止输液。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大,难以全程关注输液状况,需要由患者自身或陪护家属来关注静脉输液过程,病人不能安心休息,陪护家属也疲惫不堪。
3.然而,当输液快要结束时,若看护人员或医护人员没有在患者身边,且患者专注于手机不能察觉输液状况或者处于不清醒状态,则容易导致延误患者治疗的状况发生,或者会造成严重医疗事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为了解决上述输液装置需要依靠医护人员或患者自身监控输液状态,劳力伤神,容易出现人为疏忽,影响医护质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液监控系统,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输液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装置和监控平台;所述监控装置设有适配输液滴斗的检测容腔,所述监控装置包括电性连接的光电感应组件、微处理器、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输液管阻断组件;所述光电感应组件设置在所述检测容腔内,用于检测滴斗内液滴滴落速度并发送液滴信号到微处理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监控平台通信连接;所述显示模块设置在夹持组件上,用于显示液滴滴落速度;所述输液管阻断组件设置在滴斗下方,用于截停输液管内流动的药液;当微处理器计算到液滴滴落速度为零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预警信号到监控平台,所述微处理器发送驱动信号到所述输液管阻断组件,所述输液管阻断组件截停输液管内流动的药液。
6.上述输液监控系统,通过设置光电感应组件实时监控滴斗中液滴滴落速度,并由微处理器处理液滴信号判断输液是否结束,当判断输液结束时发送驱动信号到输液管阻断组件,截停滴斗下方的输液管内流动的药液,从而避免因医护人员或患者自身的疏忽未能及时拔出或阻断输液管造成回血或鼓针的状况,使医护人员和患者免于分神关注输液状况,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医护服务质量,便于患者安心休息。
7.进一步地,所述输液管阻断组件包括驱动件和顶压杆,所述顶压杆设有连接端和顶压端,所述连接端与驱动件连接,所述顶压端设置有可转动的滚轮,所述顶压杆与输液管呈锐角设置,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顶压杆沿所述顶压杆的轴向方向移动。
8.进一步地,监控装置包括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rfid感应器;输液瓶上设有rfid
标签,所述rfid感应器识别rfid标签并发送输液瓶信息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接收液滴信号并计算当前输液瓶输液剩余时间,并将输液剩余时间显示在所述显示模块上。
9.进一步地,所述光电感应组件包括滴速检测组和液位检测组;所述滴速检测组包括第一红外发射管和第一红外接收管,所述第一红外发射管和第一红外接收管设置在滴斗的空气存储部分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红外发射管发射第一红外信号到所述第一红外接收管上,所述第一红外接收管发送第一光电信号到微处理器;所述液位检测组包括用于发射第二红外信号的第二红外发射管和适配的第二红外接收管;所述第二红外发射管和所述第二红外接收管分别设置在滴斗上方输液管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红外接收管发送第二光电信号到微处理器。
10.进一步地,所述监控平台设有警示组件,所述警示组件设有声光报警电路,所述声光报警电路用于对医护人员进行提醒;所述系统还包括便携设备,所述监控平台设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监控平台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便携设备通信连接,当所述监控装置检测到输液完后,将生成的输液结束的检测信号同时传输给所述监控平台,所述监控平台接通所述声光报警电路进行报警动作并同时发送通信信号到便携设备,所述便携设备生成相应的报警信号来对输液者或医护人员进行提醒;所述便携设备为智能终端或佩戴铭牌的一种或多种。
11.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换药点滴架,所述换药点滴架包括固定支架、旋转组件和针头拔插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固定座、旋转架和旋转电机;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旋转架相对于所述固定座旋转,所述旋转架上设有多个液瓶夹持口,所述液瓶夹持口用于夹置输液瓶;所述针头拔插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齿条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输液管的插液针头,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齿条组带动所述夹持件上的插液针头上下移动。
12.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检测贴片,所述检测贴片包括衬底、天线线圈和芯片;所述天线线圈和芯片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芯片与所述天线线圈电连接,所述芯片包括电容传感器和与所述电容传感器电连接的检测电路;所述电容传感器用于将监测到的患者静脉输液处的位移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传送至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用于将所述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将所述数字信号传送至天线线圈,所述天线线圈用于转发数字信号到监控装置。
13.进一步地,所述芯片还包括rfid电路,所述rfid电路用于储存患者信息。
14.进一步地,所述芯片还包括与所述天线线圈电性连接的心跳感应电路和温度感应电路;
15.所述心跳感应电路用于获得患者的实时心跳信息,通过所述温度感应电路获得患者的实时体温信息。
附图说明
16.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17.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输液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监控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光电感应组件和输液管阻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监控装置、2-光电感应组件、3-输液管阻断组件;
22.21-滴速检测组、22-液位检测组;
23.31-驱动件、32-顶压杆、33-定位面;
24.321-连接端、322-顶压端。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本发明中“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输液监控系统,包括一种输液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装置1和监控平台;监控装置1设有适配输液滴斗的检测容腔,监控装置1包括电性连接的光电感应组件2、微处理器、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输液管阻断组件3,光电感应组件2设置在检测容腔内,用于检测滴斗内液滴滴落速度并发送液滴信号到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监控平台通信连接;显示模块设置在夹持组件上,用于显示液滴滴落速度;输液管阻断组件3设置在滴斗下方,,用于截停输液管内流动的药液;当微处理器计算到液滴滴落速度为零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预警信号到监控平台,微处理器发送驱动信号到输液管阻断组件3,输液管阻断组件3截停输液管内流动的药液。具体的,滴斗又称为茂菲氏滴管。
30.上述输液监控系统,通过设置光电感应组件2实时监控滴斗中液滴滴落速度,并由微处理器处理液滴信号判断输液是否结束,当判断输液结束时发送驱动信号到输液管阻断组件3,截停滴斗下方的输液管内流动的药液,从而避免因医护人员或患者自身的疏忽未能及时拔出或阻断输液管造成回血或鼓针的状况,使医护人员和患者免于分神关注输液状况,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医护服务质量,便于患者安心休息。
31.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输液管阻断组件3包括驱动件31和顶压杆32,顶压杆32设有连接端321和顶压端322,连接端321与驱动件31连接,顶压端322设置有可转动的滚轮,顶压杆32与输液管呈锐角设置,驱动件31驱动顶压杆32沿顶压杆32的轴向方向移动。具体的,顶压杆32与输液管内药液输送方向呈锐角设置。如此,顶压杆32压向输液管时,顶压杆32下方输液管内输液空间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的药液具有液体吸力,可能会
导致患者静脉内的血液受吸力向输液管回流,通过驱动件31驱动顶压杆32使顶压端322的滚轮压滚输液管,滚轮挤压输液管内的药液向患者静脉输送,从而避免血液受吸力向输液管回流的情况。
3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输液管阻断组件3设有适配顶压杆32的定位面33,定位面33相对于输液管固定。具体的,定位面33设置在检测容腔内。如此,通过顶压杆32压向输液管时,把输液管压紧到定位面33上,从而保证输液管阻断组件3的阻断效果,进一步防止患者静脉回血。
3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件31为微型电动伸缩杆,顶压杆32设置在微型电动伸缩杆的杆端。如此,微型电动伸缩杆结构紧凑,利用伸缩杆直接进行顶压,保证输液的阻断效果安全可靠。
3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件31为驱动电机组,驱动电机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旋转伸缩的丝杠件。如此,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丝杠件旋转伸缩,便于控制丝杠件的伸出行程,保证输液的阻断效果安全可靠。
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监控装置1包括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rfid感应器;输液瓶上设有rfid标签,rfid感应器识别rfid标签并发送输液瓶信息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接收液滴信号并计算当前输液瓶输液剩余时间,并将输液剩余时间显示在显示模块上。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利用无线射频信号空间耦合的方式,实现无接触的标签信息自动传输与识别的技术。如此,通过在rfid标签中输液瓶的容量以及病人的姓名等相关信息,利用rfid感应器识别rfid标签,从而获取输液瓶容量信息并将其发送到微处理器,便于患者直观地预估自己的输液时间,从而提高用户的医护体验。
3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rfid感应器设置在输液架。如此,便于提高rfid感应器的识别精度,提高医护服务质量。
37.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电感应组件2包括滴速检测组21和液位检测组22;滴速检测组21包括第一红外发射管和第一红外接收管,第一红外发射管和第一红外接收管设置在滴斗的空气存储部分的相对两侧,第一红外发射管发射第一红外信号到第一红外接收管上,当没有液滴滴下则接收管和发射管之间没有障碍物、直接进行对射,第一红外接收管就会导通,第一红外接收管发送第一光电信号到微处理器;当有液滴滴下,则接收管和发射管之间有障碍物,第一红外接收管就会断开,如此采集输液滴速;液位检测组22包括用于发射第二红外信号的第二红外发射管和适配的第二红外接收管;第二红外发射管和第二红外接收管分别设置在滴斗上方输液管的相对两侧,当输液管内没有液滴则接收管和发射管之间没有障碍物、直接进行对射,第二红外接收管就会导通,第二红外接收管发送第二光电信号到微处理器。如此,通过滴速检测组21和液位检测组22相结合对输液管内液滴状况进行检测,从而提高光电感应组件2的感应精度,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医护服务质量。
38.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当输液结束后,滴斗的空气存储部分没有液滴滴落,此时液滴滴落速度为零,液位检测组22检测到滴斗上方输液管没有液滴并发送第二光电信号到微处理器。
3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监控平台设有警示组件,警示组件设有声光报警电路,声光报警电路用于对医护人员进行;系统还包括便携设备,监控平台设有通讯模块,监控平台通
过通讯模块与便携设备通信连接,当监控装置1检测到输液完后,将生成的输液结束的检测信号同时传输给监控平台,监控平台接通声光报警电路进行报警动作并同时发送通信信号到便携设备,便携设备生成相应的报警信号来对输液者或医护人员进行提醒;便携设备为智能终端或佩戴铭牌的一种或多种。如此,通过声光报警电路对医护人员进行提醒,避免当前输液结束后无人进行处理;此外通过便携设备随身携带,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对输液结束后的患者进行及时地处理,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医护服务质量。
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换药点滴架,换药点滴架包括固定支架、旋转组件和针头拔插组件,旋转组件包括固定座、旋转架和旋转电机;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旋转电机驱动旋转架相对于固定座旋转,旋转架上设有多个液瓶夹持口,液瓶夹持口用于夹置输液瓶;针头拔插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齿条组、夹持件,夹持件用于夹持输液管的插液针头,驱动电机通过齿轮齿条组带动夹持件上的插液针头上下移动。如此,医护人员将同一患者的多个输液瓶夹持到旋转架上的液瓶夹持口上,并将插液针头固定在夹持件上,rfid感应器识别输液瓶上的rfid标签,获取待输液的输液瓶数,微处理器控制驱动电机带动插液针头向上移动插接到第一输液瓶内,当第一输送瓶输液结束后,微处理器控制驱动电机带动插液针头向下移动拨出到第一输液瓶外,旋转电机驱动旋转架进行旋转使第二输液瓶停置在插液针头上方,微处理器控制驱动电机带动插液针头向上移动插接到第二输液瓶内,从而完成输液瓶的换药动作。如此,及时对输液进行自动换药的处理,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医护服务质量。
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检测贴片,检测贴片包括衬底、天线线圈和芯片,天线线圈和芯片设置在衬底上;芯片与天线线圈电连接;芯片包括电容传感器和与电容传感器电连接的检测电路,电容传感器用于将监测到的患者静脉输液处的位移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送至检测电路;检测电路用于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传送至天线线圈;天线线圈用于发送接收到的数字信号到监控装置1。一方面,监控装置1离检测贴片的距离近,便于节省检测贴片的能耗以及提高检测精度;另一方面,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注射液外漏,输送的药液不能进到血管里,而是进到皮下造成输液处水肿的情况,通过把检测贴片贴合到患者静脉输液的输液口处,利用电容传感器监测到患者静脉输液处的位移信号,向微处理器发送监测信号,进而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到监控平台,让医护人员可以实时监控输液状况,从而避免药液浪费以及出现水肿现象后及时处理,从而提高医护服务质量。
4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芯片还包括rfid电路,rfid电路用于储存患者信息。如此,通过rfid感应器识别rfid电路,读取患者信息,并将患者信息发送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对患者信息和输液瓶信息进行核对,避免人工核对时出现纰漏而造成医护关系紧张,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医护服务质量。
4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芯片还包括与天线线圈电性连接的心跳感应电路和温度感应电路,心跳感应电路用于获得患者的实时心跳信息,通过温度感应电路获得患者的实时体温信息。如此,患者在输液时可能会出现感染导致静脉炎,其中静脉炎的发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组织肿胀、灼热、疼痛以及发红等症状,同时患者还会伴随发热以及畏寒等全身症状出现,通过心跳感应电路和温度感应电路分别实时监控患者的心跳信息和体温信息,从而避免静脉炎出现时发生重大医疗事故而造成医护关系紧张,及时关注患者身体状态,对
突发状况进行处理,提高医护服务质量。
44.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5.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