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器

文档序号:32776160发布日期:2022-12-31 13:3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器

1.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器。


背景技术:

2.尿毒症病人需要定期进行透析。目前,很多病人都采用腹膜透析的方式进行,即从人体外通过外管输入腹腔透析液进行腹膜透析,维持电解质平衡的作用,腹膜透析的过程是以串联与并联形式灌注透析液,按医嘱通过管道均匀灌注腹腔2-4小时,通过外管把这些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的透析液从腹腔里放出来,再灌入新的腹腔透析液,这样不断地循环操作,可以不断地排出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这样病人就需要永久在腹部上设置一个透析外管,因此,透析外管的固定非常重要。
3.目前用于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器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具体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下:
4.1、现有用于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器在使用时大都固定效果不佳,不能对留置管进行有效的定位固定;
5.2、现有用于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器在对留置管进行定位固定时大都是硬性固定,当定位器收到外力拉扯时会带动患者体内的留置管一同移动,从而对患者造成伤害引起患者的不适;
6.3、现有用于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器大都功能单一,不能对透析治疗进行辅助,从而导致现有定位器推广性较差;
7.4、现有用于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器在使用时不能对透析仪管道进行有效固定,从而在透析治疗过程中透析管道容易受外力与留置管分离影响治疗效率;
8.5、现有用于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器在使用过后不能对留置管进行封闭防护,从而在不进行透析治疗时外界灰尘等杂物容易经留置管进入患者体内产生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器,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中部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同时与两个防护机构传动连接,两个所述防护机构分别设置在安装箱的左右侧面上,两个所述防护机构分别与过滤机构及加热机构连接,所述安装箱左右侧面分别与两个限位机构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机构也分别与过滤机构及加热机构连接,所述过滤机构与加热机构分别设置在安装箱内部左右两侧,所述过滤机构及加热机构均与缓冲机构连接,所述安装箱左右侧面下侧分别与两个魔术贴的相对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魔术贴分别为子母魔术贴设置。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留置管,所述留置管内部上侧与活动管滑动连接,所述活动管的底端与固定环内侧面固定连接,且固定环的底面与限
位环的上表面搭接,所述限位环固定连接在留置管的内部,所述活动管的外表面还与气囊一的内侧面搭接,所述气囊一的外表面与留置管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管固定连接在安装箱的底面中部。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留置管的外表面与固定罩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罩底面开设有负压腔,所述固定罩的底面与安装箱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设置,所述固定罩上表面内与连接管一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一的后端与负压腔贯穿连通,所述连接管一内设置有阀门一,所述连接管一的前端与伸缩软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软管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筒一左侧面内,所述固定筒一的外表面与安装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一的内壁与活塞一的侧面搭接,所述活塞一的右侧面通过滚动轴承与螺杆一的左端光轴活动连接,所述螺杆一螺纹连接在螺纹孔一内,所述螺纹孔一开设在固定筒一的右侧面内。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囊一与连接管三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三的上端穿过安装箱的上下表面并与球囊的出气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三上侧设置有阀门三,所述活动管的上表面内与两个连接管二的相对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管二的相反端分别与过滤机构及加热机构连接,每个所述连接管二均为l型管设置,每个所述连接管二的内侧面均与一个挡板的侧面搭接,两个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固定架的底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二,两个所述螺纹孔二分别与两个螺杆二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杆二的光轴通过滚动轴承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连接管二的上表面内,两个所述螺杆二的上侧光轴均固定连接有齿轮一及皮带轮一,两个所述齿轮一之间相互啮合连接。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限位机构均包括固定筒二,所述固定筒二的外侧面与安装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二的内侧面与活塞二侧面搭接,所述活塞二的侧面与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穿过通孔一延伸至固定筒二外部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通孔一开设在固定筒二的侧面上,所述固定筒二与固定筒二相远离的一侧与连接管四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四的后端与气囊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四内设置有阀门二。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的后侧面与齿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板与齿轮二啮合连接,所述齿轮二固定连接在螺杆三的中部光轴上,所述螺杆三的上下两端光轴通过滚动轴承分别与两个固定板的相对面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均与安装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杆三上开设有两段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螺杆三上的两段螺纹分别与两个螺纹孔三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纹孔三分别开设在两个夹板的前侧。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防护机构均包括固定轴一,所述固定轴一的底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安装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一同时与皮带轮二及皮带轮三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二通过皮带与缓冲机构内设置的皮带轮一传动连接,所述皮带轮三通过皮带与皮带轮四传动连接。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皮带轮四固定连接在固定轴三的上端,所述固定轴三通过滚动轴承活动连接在支撑板内,所述固定轴三的底端与锥齿轮二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二与锥齿轮一啮合连接,所述锥齿轮一固定连接在固定轴二上,所述固定轴
二的一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安装箱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轴二的另一端与防护板固定连接。
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底面与安装箱的下侧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的上表面与盖板的内侧面搭接,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上端,所述固定杆还与多个固定框的中部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固定框的侧面均与过滤筒的内侧面搭接,每个所述固定框内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滤网,所述过滤筒的筒壁一侧与排放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的筒壁另一侧上方与右侧缓冲机构中设置的连接管二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排放管的右端穿过安装箱的右侧面并与右侧防护机构中设置的防护板左侧面搭接,所述排放管的内侧面与右侧限位机构中设置的气囊二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上端穿过通孔二并延伸至安装箱的上方,所述通孔二开设在安装箱的上表面内,所述通孔二的直径略大于盖板的直径设置。
1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密封箱,所述密封箱的底面与安装箱下侧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箱的右侧内侧面与加热板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板内设置有无线接收端,且无线接收端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无线控制端,所述密封箱的左右侧面分别与循环管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循环管的上端与左侧缓冲机构中设置的连接管二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循环管的底端与加注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加注管固定连接在安装箱的左侧面内,所述加注管的左端与左侧防护机构中设置的防护板右侧面搭接,所述加注管的内侧面与左侧限位机构中设置的气囊二外表面固定连接。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发明通过设置缓冲机构与安装箱连接,并且在缓冲机构中设置有固定罩、连接管一、伸缩软管、固定筒一、活塞一及螺杆一,在使用本装置对留置管进行固定时,使用者可以将留置管插入患者体内并且使固定罩底面与患者皮肤紧密贴合,然后使用者可以转动螺杆一使螺杆一沿螺纹孔一向右移动带动活塞一移动,此时利用活塞一的移动使固定筒一及负压腔内形成负压,从而利用负压腔内的负压将固定罩与患者皮肤吸附贴合,进而利用固定罩与患者皮肤的贴合对留置管进行固定避免留置管晃动对患者产生伤害,同时在安装箱上设置有魔术贴,在使用本装置时使用者可以将安装箱底面贴合患者皮肤放置,并且将魔术贴在患者腹部缠绕贴合将安装箱固定在患者腹部,从而进一步提高本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22.2、本发明通过设置活动管与留置管活动连接,并且将活动管固定在安装箱内,以及设置限位环、固定环及气囊一将活动管与留置管进一步连接,从而使得活动管与留置管具有一定程度的缓冲活动距离,进而在安装箱受外力拉扯时带动活动管在留置管内可以进行上下活动,并且此时安装箱的移动并不会带动留置管在患者体内移动,进而避免安装箱在固定不牢受外力拉扯时带动留置管在患者体内移动对患者造成伤害。
23.3、本发明通过设置过滤机构及加热机构与安装箱连接,在使用本装置进行透析辅助治疗时,使用者可以将透析仪的进液管及出液管分别与排放管和加注管连接,然后在进行透析治疗过程中使患者体内的废液经留置管及右侧连接管二进入过滤筒内,此时可以利用过滤筒内多个滤网对患者体内流出的废液进行过滤,从而将废液中混杂的血块等细小固体杂质过滤留存在滤网上,进而避免固体杂质进入透析仪管道内对透析仪管道及透析仪造成堵塞影响透析效率,并且在将净化后的透析液输入患者体内时,此时透析液经加注管进
入循环管内在密封箱内流动,从而利用加热板产生的热量对循环管内的透析液进行加热升温,进而避免外界温度过低时透析液直接流入患者体内引起不适,进一步增加了本装置的功能性。
24.4、本发明通过设置限位机构与安装箱连接,并且将两个限位机构分别与加热机构及过滤机构连接,在使用本装置对患者进行透析治疗时,使用者将透析仪的进液管、出液管分别与排放管及加注管连接后,此时使用者可以推动拉杆及活塞二向固定筒二内部移动,活塞二向固定筒二内部移动时经连接管四向气囊二内充入气体使气囊二膨胀与透析仪管道紧密接触对其进行固定,同时拉杆通过齿板与齿轮二带动螺杆三正转使两个夹板相互靠近,从而使两个夹板相互靠近对透析仪管道进行进一步夹持固定,进而进一步提高透析仪管道与本装置连接的稳固性,进而避免在透析治疗过程中透析仪管道受外力作用脱落影响治疗进度。
25.5、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护机构与缓冲机构传动连接,并且将两个防护机构分别与加热机构及过滤机构接触,在使用防护机构内的螺杆二对挡板位置进行调整时,通过皮带轮一、皮带轮二、固定轴一、皮带轮三、皮带轮四、固定轴三、锥齿轮一及锥齿轮二带动固定轴二转动,从而利用固定轴二的转动对防护板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在不进行透析治疗时利用防护板对排放管与加注管进行封堵,进而避免外界灰尘等杂质进入管道内部影响患者健康。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的正式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发明的缓冲机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发明的固定筒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发明的留置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发明的连接管二剖面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发明的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本发明的拉杆结构示意图;
34.图9为本发明的防护机构结构示意图;
35.图10为本发明的过滤机构结构示意图;
36.图11为本发明的固定杆结构示意图;
37.图12为本发明的加热机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8.图中:1安装箱、2缓冲机构、21留置管、22固定罩、23连接管一、24伸缩软管、25固定筒一、26螺杆一、27连接管二、28活动管、29球囊、210连接管三、211活塞一、212螺纹孔一、213阀门一、214限位环、215气囊一、216负压腔、217挡板、218固定架、219螺纹孔二、220螺杆二、221齿轮一、222皮带轮一、3限位机构、31固定筒二、32通孔一、33拉杆、34连接板、35齿板、36夹板、37齿轮二、38螺杆三、39螺纹孔三、310气囊二、311阀门二、312连接管四、313固定板、314活塞二、4魔术贴、5防护机构、51固定轴一、52皮带轮二、53皮带轮三、54锥齿轮一、55固定轴二、56防护板、57锥齿轮二、58固定轴三、59支撑板、510皮带轮四、6通孔二、7过滤机构、71过滤筒、72排放管、73盖板、74固定杆、75固定框、8加热机构、81密封箱、82循环管、
83加注管、84加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0.请参阅图1-1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器的技术方案:包括安装箱1,安装箱1中部设置有缓冲机构2,缓冲机构2同时与两个防护机构5传动连接,两个防护机构5分别设置在安装箱1的左右侧面上,两个防护机构5分别与过滤机构7及加热机构8连接,安装箱1左右侧面分别与两个限位机构3连接,两个限位机构3也分别与过滤机构7及加热机构8连接,过滤机构7与加热机构8分别设置在安装箱1内部左右两侧,过滤机构7及加热机构8均与缓冲机构2连接,安装箱1左右侧面下侧分别与两个魔术贴4的相对端固定连接,两个魔术贴4分别为子母魔术贴设置,通过在安装箱1左右侧面均设置有魔术贴4,在使用本装置时使用者可以将安装箱1底面贴合患者皮肤放置,并且将魔术贴4在患者腹部缠绕贴合将安装箱1固定在患者腹部,从而进一步提高本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41.缓冲机构2包括留置管21,留置管21内部上侧与活动管28滑动连接,活动管28的底端与固定环内侧面固定连接,且固定环的底面与限位环214的上表面搭接,限位环214固定连接在留置管21的内部,活动管28的外表面还与气囊一215的内侧面搭接,气囊一215的外表面与留置管2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通过在留置管21内设置有气囊一215,在使用本装置时利用气囊一215的膨胀与活动管28紧密贴合,从而对活动管28与留置管21之间的空隙进行封堵提高留置管21与活动管28连接的紧密性,并且可以利用气囊一215对固定环的移动进行限制,进而避免固定环及活动管28脱离留置管21,活动管28固定连接在安装箱1的底面中部。
42.留置管21的外表面与固定罩22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罩22底面开设有负压腔216,固定罩22的底面与安装箱1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设置,固定罩22上表面内与连接管一23的后端固定连接,连接管一23的后端与负压腔216贯穿连通,连接管一23内设置有阀门一213,连接管一23的前端与伸缩软管24的左端固定连接,伸缩软管24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筒一25左侧面内,固定筒一25的外表面与安装箱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固定筒一25的内壁与活塞一211的侧面搭接,活塞一211的右侧面通过滚动轴承与螺杆一26的左端光轴活动连接,螺杆一26螺纹连接在螺纹孔一212内,通过在缓冲机构2中设置有固定罩22、连接管一12、伸缩软管24、固定筒一25、活塞一211及螺杆一26,在使用本装置对留置管21进行固定时,使用者可以将留置管21插入患者体内并且使固定罩22底面与患者皮肤紧密贴合,然后使用者可以转动螺杆一26使螺杆一26沿螺纹孔一212向右移动带动活塞一211移动,此时利用活塞一211的移动使固定筒一25及负压腔216内形成负压,从而利用负压腔216内的负压将固定罩22与患者皮肤吸附贴合,进而利用固定罩22与患者皮肤的贴合对留置管21进行固定避免留置管21晃动对患者产生伤害,螺纹孔一212开设在固定筒一25的右侧面内。
43.气囊一215与连接管三210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接管三210的上端穿过安装箱1的上下表面并与球囊29的出气管固定连接,连接管三210上侧设置有阀门三,活动管28的上表面
内与两个连接管二27的相对端固定连接,两个连接管二27的相反端分别与过滤机构7及加热机构8连接,每个连接管二27均为l型管设置,每个连接管二27的内侧面均与一个挡板217的侧面搭接,两个挡板217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固定架218的底面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架218的上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二219,两个螺纹孔二219分别与两个螺杆二220螺纹连接,通过在连接管二27内部设置有挡板217,并且设置固定架218与挡板217连接,以及在固定架218上开设有螺纹孔二219与螺杆二220螺纹连接,从而在螺杆二220转动时利用螺纹孔二219的连接带动固定架218及挡板217上下移动对挡板217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利用挡板217位置的改变控制连接管二27的开闭,两个螺杆二220的光轴通过滚动轴承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连接管二27的上表面内,两个螺杆二220的上侧光轴均固定连接有齿轮一221及皮带轮一222,两个齿轮一221之间相互啮合连接。
44.每个限位机构3均包括固定筒二31,固定筒二31的外侧面与安装箱1的侧面固定连接,固定筒二31的内侧面与活塞二314侧面搭接,活塞二314的侧面与拉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拉杆33的另一端穿过通孔一32延伸至固定筒二31外部并与连接板34固定连接,通孔一32开设在固定筒二31的侧面上,固定筒二31与固定筒二31相远离的一侧与连接管四312前端固定连接,连接管四312的后端与气囊二310固定连接,通过在限位机构3内设置有气囊二310、连接管四312、固定筒二31、活塞二314及拉杆33,在使用本装置对患者进行透析治疗时,使用者将透析仪的进液管、出液管分别与排放管72及加注管83连接后,此时使用者可以推动拉杆33及活塞二314向固定筒二31内部移动,活塞二314向固定筒二31内部移动时经连接管四312向气囊二310内充入气体使气囊二310膨胀与透析仪管道紧密接触对其进行固定,连接管四312内设置有阀门二311。
45.连接板34的后侧面与齿板35的前表面固定连接,齿板35与齿轮二37啮合连接,齿轮二37固定连接在螺杆三38的中部光轴上,螺杆三38的上下两端光轴通过滚动轴承分别与两个固定板313的相对面活动连接,两个固定板313的一端均与安装箱1的侧面固定连接,螺杆三38上开设有两段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螺杆三38上的两段螺纹分别与两个螺纹孔三39螺纹连接,两个螺纹孔三39分别开设在两个夹板36的前侧,通过设置连接板34将齿板35与拉杆33连接,在推动拉杆33移动使气囊二310膨胀对透析仪管道进行固定时,拉杆33通过齿板35与齿轮二37带动螺杆三38正转使两个夹板36相互靠近,从而使两个夹板36相互靠近对透析仪管道进行进一步夹持固定,进而进一步提高透析仪管道与本装置连接的稳固性。
46.每个防护机构7均包括固定轴一51,固定轴一51的底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安装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轴一51同时与皮带轮二52及皮带轮三53固定连接,皮带轮二52通过皮带与缓冲机构2内设置的皮带轮一222传动连接,皮带轮三53通过皮带与皮带轮四510传动连接。
47.皮带轮四510固定连接在固定轴三58的上端,固定轴三58通过滚动轴承活动连接在支撑板59内,固定轴三58的底端与锥齿轮二57固定连接,锥齿轮二57与锥齿轮一54啮合连接,锥齿轮一54固定连接在固定轴二55上,固定轴二55的一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安装箱1的侧面活动连接,固定轴二55的另一端与防护板56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防护机构5与缓冲机构2传动连接,并且将两个防护机构5分别与加热机构8及过滤机构7接触,在使用防护机构5内的螺杆二220对挡板217位置进行调整时,通过皮带轮一222、皮带轮二52、固定轴一51、皮带轮三53、皮带轮四510、固定轴三58、锥齿轮一54及锥齿轮二57带动固定轴二55转动,从而利
用固定轴二55的转动对防护板56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在不进行透析治疗时利用防护板56对排放管72与加注管83进行封堵,进而避免外界灰尘等杂质进入管道内部影响患者健康。
48.过滤机构7包括过滤筒71,过滤筒71的底面与安装箱1的下侧内侧面固定连接,过滤筒71的上表面与盖板73的内侧面搭接,盖板73固定连接在固定杆74上端,固定杆74还与多个固定框75的中部固定连接,多个固定框75的侧面均与过滤筒71的内侧面搭接,每个固定框75内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滤网,通过设置固定杆74与多个固定框75连接,在透析治疗结束后,使用者可以向上拉动固定杆74将固定框75从过滤筒71中取出,从而对固定框75上的滤网进行清洗保持滤网的过滤效果,过滤筒71的筒壁一侧与排放管72的左端固定连接,过滤筒71的筒壁另一侧上方与右侧缓冲机构2中设置的连接管二27右端固定连接,在使用本装置进行透析辅助治疗时,使用者可以将透析仪的进液管及出液管分别与排放管72和加注管83连接,然后在进行透析治疗过程中使患者体内的废液经留置管21及右侧连接管二27进入过滤筒71内,此时可以利用过滤筒71内多个滤网对患者体内流出的废液进行过滤,从而将废液中混杂的血块等细小固体杂质过滤留存在滤网上,进而避免固体杂质进入透析仪管道内对透析仪管道及透析仪造成堵塞影响透析效率,排放管72的右端穿过安装箱1的右侧面并与右侧防护机构5中设置的防护板56左侧面搭接,排放管72的内侧面与右侧限位机构3中设置的气囊二310外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杆74的上端穿过通孔二6并延伸至安装箱1的上方,通孔二6开设在安装箱1的上表面内,通孔二6的直径略大于盖板73的直径设置。
49.加热机构8包括密封箱81,密封箱81的底面与安装箱1下侧内侧面固定连接,安装箱1的右侧内侧面与加热板84固定连接,在将净化后的透析液输入患者体内时,此时透析液经加注管83进入循环管82内在密封箱81内流动,从而利用加热板84产生的热量对循环管82内的透析液进行加热升温,进而避免外界温度过低时透析液直接流入患者体内引起不适,进一步增加了本装置的功能性,加热板84内设置有无线接收端,且无线接收端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无线控制端,密封箱81的左右侧面分别与循环管82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循环管82的上端与左侧缓冲机构2中设置的连接管二27左端固定连接,循环管82的底端与加注管83的右端固定连接,加注管83固定连接在安装箱1的左侧面内,加注管83的左端与左侧防护机构5中设置的防护板56右侧面搭接,加注管83的内侧面与左侧限位机构3中设置的气囊二310外表面固定连接。
50.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为:
51.在使用本装置对患者进行透析辅助治疗时,使用者先将留置管21插入患者体内,并且使固定罩22与患者皮肤贴合,然后使用者将阀门三打开按压球囊29调整气囊一215的膨胀程度对活动管28的固定效果进行调整,此时使用者将安装箱1放置在患者皮肤上,并且将魔术贴4在患者腹部进行缠绕贴合对安装箱1进行固定,然后使用者可以将阀门一213打开并且转动螺杆一26使螺杆一26沿螺纹孔一212向右移动带动活塞一211移动,此时利用活塞一211的移动使固定筒一25及负压腔216内形成负压,从而利用负压腔216内的负压将固定罩22与患者皮肤吸附贴合,在进行透析治疗时,当需要将患者体内的废液导出时,此时使用者正向转动右侧螺杆二220,右侧螺杆二220正向转动时通过两个齿轮一221的传动带动左侧螺杆二220反向转动,螺杆二220正向转动时通过与螺纹孔二219的连接带动固定架218及挡板217向上移动,此时利用两个挡板217的反向移动使右侧连接管二27打开并且将左侧连接管二27封闭;
52.螺杆二220转动时通过皮带轮一222与皮带轮二52带动固定轴一51转动,固定轴一51转动时通过皮带轮三53及皮带轮四510带动固定轴三58转动,固定轴三58转动时通过锥齿轮一57与锥齿轮二54的啮合带动固定轴二55转动,固定轴二55转动时带动防护板56转动,当右侧挡板217移动至连接管二27弯折处上方并且防护板56偏离排放管72管口时停止转动螺杆二220,使用者可以将透析仪的进液管及出液管分别与排放管72和加注管83连接,此时使用者可以将阀门二311打开并且推动拉杆33及活塞二314向固定筒二31内部移动,活塞二314向固定筒二31内部移动时经连接管四312向气囊二310内充入气体使气囊二310膨胀与透析仪管道紧密接触对其进行固定,同时拉杆33通过齿板35与齿轮二37带动螺杆三38正转使两个夹板36相互靠近,从而使两个夹板36相互靠近对透析仪管道进行进一步夹持固定,然后使用者启动透析仪器将患者体内的废液经留置管21、活动管28及右侧连接管二27吸入过滤筒71内,此时可以利用过滤筒71内多个滤网对患者体内流出的废液进行过滤,从而将废液中混杂的血块等细小固体杂质过滤留存在滤网上;
53.当需要将净化后的透析液注入患者体内时,使用者反向转动右侧螺杆二220使右侧挡板217移动至右侧连接管二27弯折处对右侧连接管二27进行封堵,并且使左侧挡板217移动至左侧连接管二27弯折处上方将左侧连接管二27打开,然后使用者利用无线控制端将加热板84打开使加热板84产生热量,并且利用透析仪器将透析液经加注管83注入循环管82内,此时利用加热板84产生的热量对循环管82内的透析液进行加热升温,经过加热的透析液经左侧连接管二27、活动管28及留置管21进行患者体内进行换液,在治疗结束后使用者可以向上拉动固定杆74将固定框75从过滤筒71中取出,然后使用者可以对滤网进行清洗。
5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5.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