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隐形口腔正畸平台的矫正器信息生成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3000306发布日期:2023-01-18 01:0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隐形口腔正畸平台的矫正器信息生成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牙齿矫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隐形口腔正畸平台的矫正器信息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隐形牙齿矫正又叫“隐形无托槽矫正”,是牙齿矫正的一种。目前隐形牙齿矫正机构或诊所,主要通过线下就医、线下诊断、线下付款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服务。
3.但这种服务方式主要依靠专业医生现场诊断及设计矫正方案,服务耗时长、雇佣专业医生的成本高;而若不依靠专业医生,矫正方案不能与患者实际需求相匹配,后续难以制定合理的定制化治疗方案。
4.此外,如果没有一种准确统计矫正器信息的技术,通过人工,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且获取的牙齿信息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隐形口腔正畸平台的矫正器信息生成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当前获取的牙齿信息不准确和耗费时间成本的技术问题。
6.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隐形口腔正畸平台的矫正器信息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口内扫描仪扫描出真实的牙模成像,并根据牙模定制出矫正方案一,将矫正方案一上传至平台系统;平台系统获取矫正方案一,对矫正方案一分析处理优化,自动形成矫正方案二;重复上述两个步骤,获取多组矫正方案二,依据矫正器方案二适用的范围,给出多组矫正器类型,依据多组矫正器类型自动生成多组矫正器信息。
7.进一步的,所述利用口内扫描仪扫描出真实的牙模成像,并根据牙模定制出矫正方案一,包括:口内扫描仪扫描牙齿形状,对牙齿形状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牙齿形状数据;绘制出牙齿位置数据;根据正确的牙齿形状数据和牙齿位置数据,制定出矫正方案一。
8.进一步的,所述口内扫描仪扫描牙齿形状,对牙齿形状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牙齿形状数据,包括:根据设定的阈值,对牙齿进行切片,得到各个切片数据,其中,切片为纵切片和横切片;切片的结构为规则结构体或/和不规则结构体,其中,规则结构体包括正方体;对切片数据进行识别分析,得到各个切片的牙齿数据;将各个切片牙齿数据原位合成整个牙齿数据,得出牙齿形状数据。
9.进一步的,所述绘制出牙齿位置数据,包括:获取牙齿形状数据中的底部及周边数据,对底部及周边数据分析;
依据底部及周边位置数据,对齿槽做出样式描绘,得到齿槽数据一;口内扫描仪直接对齿槽进行扫描,识别出齿槽形状结构,得到齿槽数据二;比较齿槽数据一和齿槽数据二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牙齿形状数据不准确,重复步骤口内扫描仪扫描牙齿形状,对牙齿形状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牙齿形状数据,重新识别牙齿形状;若两者匹配,则步骤口内扫描仪扫描牙齿形状,对牙齿数形状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牙齿形状数据,得出的牙齿形状准确,将准确的牙齿形状数据插入到齿槽数据一中的齿槽中,描绘出牙齿位置数据。
10.进一步的,所述平台系统获取矫正方案一,对矫正方案一分析处理优化,自动形成矫正方案二,包括:读取矫正方案一中的牙齿数据,对咬合参考面显示模式、上下颌牙弓曲线显示模式进行分析,初始位置设置,关键帧设置,对上下颌位置调整,模拟单颗牙齿移动,系统任何模型的stl输出,矫正器方案自动生成。
11.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隐形口腔正畸平台的矫正器信息生成装置,该装置包括:制定模块,用于利用口内扫描仪扫描出真实的牙模成像,并根据牙模定制出矫正方案一,将矫正方案一上传至平台系统;优化模块,用于平台系统获取矫正方案一,对矫正方案一分析处理优化,自动形成矫正方案二;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多组矫正方案二,依据矫正器方案二适用的范围,给出多组矫正器类型,依据多组矫正器类型自动生成多组矫正器信息。
12.进一步的,所述利用口内扫描仪扫描出真实的牙模成像,并根据牙模定制出矫正方案一,包括:口内扫描仪扫描牙齿形状,对牙齿形状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牙齿形状数据;绘制出牙齿位置数据;根据正确的牙齿形状数据和牙齿位置数据,制定出矫正方案一。
13.进一步的,所述口内扫描仪扫描牙齿形状,对牙齿形状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牙齿形状数据,包括:根据设定的阈值,对牙齿进行切片,得到各个切片数据,其中,切片为纵切片和横切片;切片的结构为规则结构体或/和不规则结构体,其中,规则结构体包括正方体;对切片数据进行识别分析,得到各个切片的牙齿数据;将各个切片牙齿数据原位合成整个牙齿数据,得出牙齿形状数据。
14.进一步的,所述绘制出牙齿位置数据,包括:获取牙齿形状数据中的底部及周边数据,对底部及周边数据分析;依据底部及周边位置数据,对齿槽做出样式描绘,得到齿槽数据一;口内扫描仪直接对齿槽进行扫描,识别出齿槽形状结构,得到齿槽数据二;比较齿槽数据一和齿槽数据二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牙齿形状数据不准确,重复步骤口内扫描仪扫描牙齿形状,对牙齿形状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牙齿形状数据,重新识别牙齿形状;若两者匹配,则步骤口内扫描仪扫描牙齿形状,对牙齿数形状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牙齿形状数据,得出的牙齿形状准确,将准确的牙齿形状数据插入到齿槽数据一中的齿槽
中,描绘出牙齿位置数据。
15.进一步的,所述优化模块,包括:读取矫正方案一中的牙齿数据,对咬合参考面显示模式、上下颌牙弓曲线显示模式进行分析,初始位置设置,关键帧设置,对上下颌位置调整,模拟单颗牙齿移动,系统任何模型的stl输出,矫正器方案自动生成。
16.本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正畸矫正方案的定制,无需仅依靠专业医生线下诊断及设计矫正方案,且能通过该技术设置切片的技术将牙齿先做分离后又合成,将牙齿的形状包括内部形状,给出比较准确地信息,且在后边依据牙齿信息设有对牙齿位置上下颌之间调整的技术,使得牙齿数据更加准确,为后续定制个性化的牙齿规范化的处理方案提供基础;经过多次得到各个牙齿的数据,将各个相邻的牙齿数据合成到齿槽中,得出真实牙齿的位置,得出了一种获取牙齿位置新的技术;多次获取各个牙齿的位置,最后拼成了口腔中牙齿的位置,最后形成了矫正信息,并将其统计出来;节省了正畸矫正方案的定制时间。本技术能够解决当前口腔牙齿矫正服务耗时长、收费高的弊端。
附图说明
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隐形口腔正畸平台的矫正器信息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隐形口腔正畸平台的矫正器信息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隐形口腔正畸平台的采购方法及设备,用来解决当前口腔牙齿矫正服务耗时长、收费高,难以制定合理的定制化牙齿矫正治疗方案的技术问题。
20.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
21.一种用于隐形口腔正畸平台的矫正器信息生成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利用口内扫描仪扫描出真实的牙模成像,并根据牙模定制出矫正方案一,将矫正方案一上传至平台系统;步骤s102:平台系统获取矫正方案一,对矫正方案一分析处理优化,自动形成矫正方案二;步骤s103:重复步骤s101、s102,获取多组矫正方案二,依据矫正器方案二适用的范围,给出多组矫正器类型,依据多组矫正器类型自动生成多组矫正器信息。
22.利用口内扫描仪扫描出真实的牙模成像,并根据牙模定制出矫正方案一,包括:步骤s1011:口内扫描仪扫描牙齿形状,对牙齿形状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牙齿形状
数据;步骤s1012:绘制出牙齿位置数据;步骤s1013:根据正确的牙齿形状数据和牙齿位置数据,制定出矫正方案一。
23.口内扫描仪扫描牙齿形状,对牙齿形状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牙齿形状数据,包括:步骤s10111:根据设定的阈值,对牙齿进行切片,得到各个切片数据,其中,切片为纵切片和横切片;切片的结构为规则结构体或/和不规则结构体,其中,规则结构体包括正方体;步骤s10112:对切片数据进行识别分析,得到各个切片的牙齿数据;步骤s10113:将各个切片牙齿数据原位合成整个牙齿数据,得出牙齿形状数据(根据设定的阈值,对牙进行切片,分为纵切片和横切片,得到各个切片数据,对切片数据进行识别分析,得到各个切片的牙齿数据,将各个切片牙齿数据原位合成整个牙齿数据,得出牙齿形状数据。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各个牙齿上小的样式形状都识别出来,通过先识别各个小的切片,知道切片的样式数据,然后又将这些切片原位合成,得到整个牙齿的信息数据,这样可以使牙齿的结构更加清晰全面,既可以看到表面迹象形状,也可以看到牙齿里边的一些构造数据,比如一些牙齿中的空隙,可以识别出来,然后当切片数据合成时合起来后也会把牙齿空隙数据识别出来的,便于对牙齿矫正时,对牙齿有个全面的了解)。
24.绘制出牙齿位置数据,包括:步骤s10121:获取牙齿形状数据中的底部及周边数据,对底部及周边数据分析;步骤s10122:依据底部及周边位置数据,对齿槽做出样式描绘,得到齿槽数据一;步骤s10123:口内扫描仪直接对齿槽进行扫描,识别出齿槽形状结构,得到齿槽数据二;步骤s10124:比较齿槽数据一和齿槽数据二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牙齿形状数据不准确,重复步骤口内扫描仪扫描牙齿形状,对牙齿形状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牙齿形状数据,重新识别牙齿形状;若两者匹配,则步骤口内扫描仪扫描牙齿形状,对牙齿数形状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牙齿形状数据,得出的牙齿形状准确,将准确的牙齿形状数据插入到齿槽数据一中的齿槽中,描绘出牙齿位置数据。
25.平台系统获取矫正方案一,对矫正方案一分析处理优化,自动形成矫正方案二,包括:读取矫正方案一中的牙齿数据,对咬合参考面显示模式、上下颌牙弓曲线显示模式进行分析,初始位置设置,关键帧设置,对上下颌位置调整,模拟单颗牙齿移动,系统任何模型的stl输出,矫正器方案自动生成。
26.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提出了一种用于隐形口腔正畸平台的矫正器信息生成装置200,该装置200包括:制定模块210,用于利用口内扫描仪扫描出真实的牙模成像,并根据牙模定制出矫正方案一,将矫正方案一上传至平台系统;优化模块220,用于平台系统获取矫正方案一,对矫正方案一分析处理优化,自动形成矫正方案二;生成模块230,用于获取多组矫正方案二,依据矫正器方案二适用的范围,给出多组矫正器类型,依据多组矫正器类型自动生成多组矫正器信息。
2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利用口内扫描仪扫描出真实的牙模成像,并根据牙模定制出矫正方案一,包括:口内扫描仪扫描牙齿形状,对牙齿形状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牙齿形状数据;绘制出牙齿位置数据;根据正确的牙齿形状数据和牙齿位置数据,制定出矫正方案一。
2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口内扫描仪扫描牙齿形状,对牙齿形状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牙齿形状数据,包括:根据设定的阈值,对牙齿进行切片,得到各个切片数据,其中,切片为纵切片和横切片;切片的结构为规则结构体或/和不规则结构体,其中,规则结构体包括正方体;对切片数据进行识别分析,得到各个切片的牙齿数据;将各个切片牙齿数据原位合成整个牙齿数据,得出牙齿形状数据。
2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绘制出牙齿位置数据,包括:获取牙齿形状数据中的底部及周边数据,对底部及周边数据分析;依据底部及周边位置数据,对齿槽做出样式描绘,得到齿槽数据一;口内扫描仪直接对齿槽进行扫描,识别出齿槽形状结构,得到齿槽数据二;比较齿槽数据一和齿槽数据二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牙齿形状数据不准确,重复步骤口内扫描仪扫描牙齿形状,对牙齿形状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牙齿形状数据,重新识别牙齿形状;若两者匹配,则步骤口内扫描仪扫描牙齿形状,对牙齿数形状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牙齿形状数据,得出的牙齿形状准确,将准确的牙齿形状数据插入到齿槽数据一中的齿槽中,描绘出牙齿位置数据。
3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优化模块,包括:读取矫正方案一中的牙齿数据,对咬合参考面显示模式、上下颌牙弓曲线显示模式进行分析,初始位置设置,关键帧设置,对上下颌位置调整,模拟单颗牙齿移动,系统任何模型的stl输出,矫正器方案自动生成。
3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隐形口腔正畸平台的矫正器信息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服务器根据来自图像采集设备的口腔图像,生成相应的第一矫正信息。
3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服务器为隐形口腔正畸平台的矫正器信息生成方法的执行主体,仅为示例性存在,本技术执行主体不仅限于服务器。
3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来自图像采集设备的口腔图像,生成相应的第一矫正信息,具体包括:首先,服务器根据第二预设阈值,对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第一口腔图像各牙齿进行切片处理。
34.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对应于牙齿切片的切片边长。牙齿切片为立方体。切片处理包括纵向切片处理、横向切片处理。第一口腔图像至少包括牙齿图像。
35.换言之,第一口腔图像可以是通过口内扫描设备(如口内扫描仪)采集得到的牙模成像,也可以是通过其他设备采集的其他图像,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第一口腔图像至少包括完整的牙齿图像。对于牙齿进行切片处理,可以通过预设牙齿分割阈值,即第二预设阈值,将牙齿进行切片处理,切片可以分为纵切片和横切片。第二预设阈值可以理解为在进
行牙齿横纵切片时,切片之间间距,通过第二预设阈值的调整,可以得到不同体积的牙齿切片立方体。
36.接着,服务器将切片处理后的各牙齿切片进行合成拼接,确定相应的各牙齿形状信息,以基于各牙齿形状信息,确定第一矫正信息。
37.换言之,服务器对牙齿切片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各个切片的牙齿数据,将各个切片牙齿数据原位(原来位置)合成整个牙齿的数据。
38.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各个牙齿上小的样式形状都识别出来,通过先识别各个小的切片,知道切片的样式数据,然后又将这些切片原位合成,得到整个牙齿的信息数据,即得到牙齿形状信息。通过上述处理可以使牙齿的结构更加清晰全面,既可以看到表面迹象形状,也可以看到牙齿里边的一些构造数据,便于对牙齿矫正时,对牙齿有个全面的了解。
39.此外,本技术也可以通过以下实施例,得到牙齿形状信息:首先,服务器将第二口腔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确定第二口腔图像的二值化图像。
40.接着,服务器通过预设第一扫描曲线,对该二值化图像沿第一方向进行扫描,得到该二值化图像的第一边缘线。
41.换言之,第一扫描曲线是在牙齿内侧的曲线,起初第一扫描曲线的一端可以紧靠左侧或右侧后牙的牙齿内侧,第一方向为沿牙龈槽从第一扫描曲线紧靠的后牙的牙齿内侧至另一侧后牙的方向(为一弧线)。第一扫描曲线可以依次扫描牙齿内侧,并进行贴近牙齿内侧,直至第一扫描曲线全部贴近在全部牙齿的牙齿内侧。
42.再接着,服务器通过预设第二扫描曲线,对该二值化图像沿第二方向进行扫描,得到该二值化图像的第二边缘线。
43.换言之,第二扫描曲线是在牙齿外侧的曲线,起初第二扫描曲线的一端可以紧靠左侧或右侧后牙的牙齿外侧,第二方向为沿牙龈槽从第二扫描曲线紧靠的后牙的牙齿外侧至另一侧后牙牙齿外侧的方向(为一弧线)。第二扫描曲线可以依次扫描牙齿外侧,并进行贴近牙齿外侧,直至第二扫描曲线全部贴近在全部牙齿的牙齿外侧。
44.随后,服务器通过第三扫描曲线、第四扫描曲线,分别扫描在第一边缘线与第二边缘线内的牙齿信息,牙齿信息包括:长度、宽度及高度。
45.其中,服务器可以通过第三扫描曲线,依次对牙齿的咬合面进行扫描,服务器可以预设第三扫描曲线的移动步长,以及曲线宽度,在第三扫描曲线依次移动过程中,确定第三扫描曲线前一位置所覆盖牙齿像素值与当前位置所覆盖牙齿像素值的像素差,在像素差大于一预设值a时,确定当前位置为两个牙齿的分割线处;按照该方法,可以得到各个牙齿的咬合面长度、宽度。
46.服务器通过第四扫描曲线,以上述相同的移动步长,依次对牙齿外侧及牙齿内侧的牙齿侧面进行高度扫描,得到各个牙齿的高度。
47.然后,服务器根据牙齿信息,匹配预设比对表中的牙齿模板,以根据匹配的牙齿模板,得到各个牙齿形状信息,并将各个牙齿形状信息组合为包含所有牙齿的牙齿形状信息。
4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服务器基于各牙齿形状信息,确定第一矫正信息,具体包括:首先,服务器根据各牙齿形状信息及第一口腔图像,确定第一口腔图像相应的第一齿槽信息。
49.第一齿槽信息至少包括:齿槽深度、齿槽位置坐标、相邻齿槽图像。
50.换言之,根据第一口腔图像中的牙齿图像,可以进行牙齿位置中的底部及周边数据的样式描绘,从而得到第一齿槽信息。
51.随后,服务器根据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第二口腔图像,确定相应的第二齿槽信息。
52.第二齿槽信息至少包括:齿槽深度、齿槽位置坐标、相邻齿槽图像。
53.具体地,第二口腔图像可以是用户通过口腔扫描设备采集的患者的齿槽的扫描图像,进而根据此扫描图像得到第二齿槽信息。
54.接着,服务器将第一齿槽信息与第二齿槽信息匹配,以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各牙齿位置信息,以根据各牙齿形状信息及各牙齿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矫正信息。
55.具体地,服务器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各牙齿位置信息,具体包括:服务器可以先确定第一齿槽信息与第二齿槽信息是否一致。在确定第一齿槽信息与第二齿槽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将各牙齿形状信息与第一齿槽信息和/或第二齿槽信息进行关联,以确定各牙齿位置信息。在确定第一齿槽信息与第二齿槽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重新获取第一口腔图像。
56.上述关联指的是,可以将牙齿形状信息与第一齿槽信息进行组合,将牙齿形状信息对应的牙齿置入第一齿槽信息对应的齿槽,置入包括形状以及位置。换言之,即将牙齿形状信息插入到第一齿槽信息,描绘得到牙齿位置数据。
57.服务器将第一矫正信息输入预设优化模型,以生成相应的第二矫正信息。
5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服务器将第一矫正信息输入预设优化模型,以生成相应的第二矫正信息,具体包括:服务器根据优化模型对应的预设调整参数,对第一矫正信息相应口腔矫正元素移动,确定第二矫正信息。其中,口腔矫正元素至少包括牙齿、上下颌。
59.预设调整参数对待矫正参数信息相应口腔矫正元素移动,可以先对咬合参考面显示模式、上下颌牙弓曲线显示模式进行分析,对上下颌位置调整,初始位置设置,关键帧设置,模拟单颗牙齿移动,附件添加调整模式,系统任何模型的stl输出,矫正参数信息自动生成。本技术能够重复执行第一矫正信息获取步骤及第二矫正信息的获取步骤,获取次数可以若为n,那么直至n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从而得到多组第二矫正信息。n为大于1的自然数。
60.服务器在第一矫正信息与第二矫正信息被生成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多个第二矫正信息,确定相应的多个矫正装置参数信息,以将各矫正装置参数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采购相应矫正装置。
6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对应于矫正装置的制造商,用户终端可以是手机、电脑等设备,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矫正装置参数信息用于制造商进行采购矫正装置。
62.本技术可以通过上述方案,使制造商更加针对性的采购,使得对于牙齿的矫正更加合理和定位准确;且通过先识别牙齿各个小的切片,知道切片的样式数据,然后又将这些切片原位合成,得到整个牙齿的信息数据,这样可以使牙齿的结构更加清晰全面,既可以看到表面迹象形状,也可以看到牙齿里边的一些构造数据,便于对牙齿矫正时,对牙齿有个全面的了解,节省了治疗时间;根据牙齿的位置和形状给出了较强的定制化治疗方案。
63.此外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隐形口腔正畸平台的矫正器信息生成设备,该设
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根据来自图像采集设备的口腔图像,生成相应的第一矫正信息。将第一矫正信息输入预设优化模型,以生成相应的第二矫正信息。在第一矫正信息与第二矫正信息被生成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多个第二矫正信息,确定相应的多个矫正装置参数信息,以将各矫正装置参数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相应矫正装置。
64.本技术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具体能够:根据第二预设阈值,对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第一口腔图像各牙齿进行切片处理。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对应于牙齿切片的切片边长。牙齿切片为立方体。切片处理包括纵向切片处理、横向切片处理。第一口腔图像至少包括牙齿图像。将切片处理后的各牙齿切片进行合成拼接,确定相应的各牙齿形状信息,以基于各牙齿形状信息,生成第一矫正信息。
65.本技术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具体能够:根据各牙齿形状信息及第一口腔图像,确定第一口腔图像相应的第一齿槽信息。第一齿槽信息至少包括:齿槽深度、齿槽位置坐标、相邻齿槽图像。根据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第二口腔图像,确定相应的第二齿槽信息。第二齿槽信息至少包括:齿槽深度、齿槽位置坐标、相邻齿槽图像。将第一齿槽信息与第二齿槽信息匹配,以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各牙齿位置信息,以根据各牙齿形状信息及各牙齿位置信息,生成第一矫正信息。
66.本技术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具体能够:确定第一齿槽信息与第二齿槽信息是否一致。在确定第一齿槽信息与第二齿槽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将各牙齿形状信息与第一齿槽信息和/或第二齿槽信息进行关联,以确定各牙齿位置信息。确定第一齿槽信息与第二齿槽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重新获取第一口腔图像。
67.本技术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具体能够:根据优化模型对应的预设调整参数,对第一矫正信息相应口腔矫正元素移动,确定第二矫正信息。其中,口腔矫正元素至少包括牙齿、上下颌。
68.本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正畸矫正方案的定制,无需仅依靠专业医生线下诊断及设计矫正方案,且能通过该技术设置切片的技术将牙齿先做分离后又合成,将牙齿的形状包括内部形状,给出比较准确地信息,且在后边依据牙齿信息设有对牙齿位置上下颌之间调整的技术,使得牙齿数据更加准确,为后续定制个性化的牙齿规范化的处理方案提供基础;经过多次得到各个牙齿的数据,将各个相邻的牙齿数据合成到齿槽中,得出真实牙齿的位置,得出了一种获取牙齿位置新的技术;多次获取各个牙齿的位置,最后拼成了口腔中牙齿的位置,最后形成了矫正信息,并将其统计出来;节省了时间。
69.本技术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7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与方法是一一对应的,因此,设备也具有与其对应的方
法类似的有益技术效果,由于上面已经对方法的有益技术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因此,这里不再赘述设备的有益技术效果。
71.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7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