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60775发布日期:2023-03-07 20:45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艾灸床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艾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艾灸床。


背景技术:

2.艾灸,别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点燃后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3.现有技术中的艾灸床是专用于艾灸的装置,通常包括床体,床体内部摆放艾条,床体上表面设置栅格孔,使用过程中用户躺在床体的上表面,艾条燃烧后产生的热量透过栅格孔传导给用户的背部。
4.然而艾条点燃后位置相对用户的背部不变,热量持续集中在一个位置,而难以对多个脉络和穴位进行循环艾灸,而且容易造成局部受热过度导致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艾灸床,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对多个脉络和穴位进行循环艾灸且容易造成局部受热过度导致烫伤的技术问题。
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艾灸床,包括床体、导轨、若干个小车、牵引件、驱动装置,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床体上,所述导轨沿一水平面往复弯折设置,各所述小车沿所述导轨设置,所述小车与所述牵引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牵引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牵引装置驱动所述小车沿所述导轨运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模式包括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所述第一驱动模式为持续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为间歇性驱动;在所述第一驱动模式下,所述小车沿所述导轨匀速运动;在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下,所述小车沿所述导轨在加速运动、减速运动、暂停这三种状态下循环进行。
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床体包括围框、床板、若干个横向支撑杆,所述围框的下端与所述床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杆横跨所述围框的上端设置,所述横向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围框的上端两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杆沿纵向等间距排列,所述导轨往复弯折的部位处于所述围框内侧。
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轨包括横向直线段、半圆段,所述横向直线段、所述半圆部间隔式串连设置构成所述往复弯折的部位,各所述横向直线段以及各所述横向支撑杆在所述床板上的投影间隔排列设置。
9.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轨还包括四分之一圆段和纵向直线段,所述四分之一圆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往复弯折的部位的端部以及所述纵向直线段的端部连接,所述横向直线段、所述半圆段、所述横向直线段、所述四分之一圆段、所述纵向直线段构成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四分之一圆段和所述纵向直线段位于所述围框的外侧。
10.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围框的下端侧壁上设有过道口,所述过道口位于所述围框靠近所述纵向直线段的一侧,所述往复弯折的部位的端部穿过所述过道
口与所述四分之一圆段连接,所述小车能够沿所述导轨运动穿过所述过道口。
11.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床板的上表面,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牵引件为柔性齿带或链条,所述齿轮与所述牵引件的下侧啮合传动连接,所述导轨的上表面设有导向槽,所述牵引件的下部位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牵引件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纵向直线段的中部。
12.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小车包括盒体、车轮和挂钩,所述盒体开口朝上设置,所述挂钩固定连接于所述盒体的底面中心位置,所述车轮设于所述盒体的下方并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所述车轮与所述导轨的上表面滚动连接,所述挂钩与所述牵引件钩挂连接。
13.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床板的上表面设有气温传感器,所述气温传感器位于所述围框的内侧,所述气温传感器位于所述围框下端的中心位置,所述艾灸床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气温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适于根据所述气温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工作切换所述第一驱动模式和所述第二驱动模式。
14.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气温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高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切换至所述第一驱动模式;在所述气温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切换至所述第二驱动模式。
15.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床体还包括隔离箱,所述隔离箱与所述围框的外侧面以及所述床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纵向直线段位于所述隔离箱内部,所述隔离箱的上端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连接有可拆卸的盖板。
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平躺在床体上,驱动装置驱动牵引件带动小车沿导轨运动,小车上预先放置好点燃的艾条,小车对艾条进行输送,使艾条沿导轨运动的同时对背部的不同位置进行循环艾灸,有助于对背部的多个脉络和穴位进行艾灸,有助于避免背部局部受热过度造成烫伤。在第一驱动模式下,小车沿导轨匀速运动,各小车上的艾条依次连续在背部下方扫掠,对背部的供热均匀,有助于避免局部受热过度造成烫伤。在第二驱动模式下,预先将小车设于穴位的正下方,小车由上一个位置运动到下一个位置时,小车由上一个穴位正下方运动至下一个穴位的正下方,实现针对各穴位间歇性艾灸,有助于提高艾条热量的有效利用率,避免艾条对非艾灸部位进行艾灸。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艾灸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艾灸床拆除网格板和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艾灸床拆除隔离箱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小车、导轨以及牵引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导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控制器、驱动装置以及气温传感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01、导轨;102、小车;103、牵引件;104、驱动装置;105、围框;106、床板;107、向支撑杆;108、网格板;109、横向直线段;110、半圆段;111、四分之一圆段;112、纵向直线段;113、过道口;114、导向槽;115、盒体;116、车轮;117、挂钩;118、气温传感器;119、控制器;120、隔离箱;121、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技术。
21.如图1至图8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艾灸床,包括床体、导轨101、若干个小车102、牵引件103、驱动装置104,所述导轨101固定于所述床体上,所述导轨101沿一水平面往复弯折设置,各所述小车102沿所述导轨101设置,所述小车102与所述牵引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04与所述牵引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04通过所述牵引装置驱动所述小车102沿所述导轨101运动;所述驱动装置104的驱动模式包括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所述第一驱动模式为持续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为间歇性驱动;在所述第一驱动模式下,所述小车102沿所述导轨101匀速运动;在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下,所述小车102沿所述导轨101在加速运动、减速运动、暂停这三种状态下循环进行。
22.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实施方式,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平躺在床体上,驱动装置104驱动牵引件103带动小车102沿导轨101运动,小车102上预先放置好点燃的艾条,小车102对艾条进行输送,使艾条沿导轨101运动的同时对背部的不同位置进行循环艾灸,有助于对背部的多个脉络和穴位进行艾灸,有助于避免背部局部受热过度造成烫伤。在第一驱动模式下,小车102沿导轨101匀速运动,各小车102上的艾条依次连续在背部下方扫掠,对背部的供热均匀,有助于避免局部受热过度造成烫伤。在第二驱动模式下,预先将小车102设于穴位的正下方,小车102由上一个位置运动到下一个位置时,小车102由上一个穴位正下方运动至下一个穴位的正下方,实现针对各穴位间歇性艾灸,有助于提高艾条热量的有效利用率,避免艾条对非艾灸部位进行艾灸。
23.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床体包括围框105、床板106、若干个横向支撑杆107,所述围框105的下端与所述床板10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杆107横跨所述围框105的上端设置,所述横向支撑杆10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围框105的上端两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杆107沿纵向等间距排列,所述导轨101往复弯折的部位处于所述围框105内侧。
24.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实施方式,横向支撑杆107用于对背部进行支撑,同时不会过度的遮挡艾条燃烧的热量照射在背部表面,为了降低横向支撑杆107硌背的效果,在围框
105上表面和横向支撑杆107上表面铺设一张网格板108,对背部提供支撑的同时供艾条燃烧的热量透过。
25.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轨101包括横向直线段109、半圆段110,所述横向直线段109、所述半圆部间隔式串连设置构成所述往复弯折的部位,各所述横向直线段109以及各所述横向支撑杆107在所述床板106上的投影间隔排列设置。
26.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实施方式,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实施方式,通过往复弯折设置延长小车102循环运动的路程,增大小车102在背部下方扫掠路径的密集度,有助于对更多的脉络和穴位进行艾灸,小车102运动至横向直线段109时对背部提供主要的艾灸,横向直线段109与横向支撑杆107错开设置,有助于避免横向支撑杆107遮挡横向直线段109上的小车102对背部提供艾灸。
27.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轨101还包括四分之一圆段111和纵向直线段112,所述四分之一圆段1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往复弯折的部位的端部以及所述纵向直线段112的端部连接,所述横向直线段109、所述半圆段110、所述横向直线段109、所述四分之一圆段111、所述纵向直线段112构成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四分之一圆段111和所述纵向直线段112位于所述围框105的外侧。
28.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实施方式,往复弯折的部位处于围框105内部,小车102循环的进出围框105,便于在围框105外侧对小车102上的艾条进行更换、增减,经过更换和增减操作后的小车102继续进出围框105,也可以在围框105外部对小车102进行更换和增减操作,使用更加方便(不需要将横向支撑杆107拆卸下来,从围框105内部对艾条、小车102进行更换、增减),提高了小车102和艾条的更换、增减工作效率。
29.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围框105的下端侧壁上设有过道口113,所述过道口113位于所述围框105靠近所述纵向直线段112的一侧,所述往复弯折的部位的端部穿过所述过道口113与所述四分之一圆段111连接,所述小车102能够沿所述导轨101运动穿过所述过道口113。
30.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实施方式,过道口113供小车102循环进出围框105,同时供空气从围框105的底部进入,随着热气上升,带动外部空气持续从过道口113进入围框105,为艾条的燃烧提供氧气,有助于减少艾条缺氧燃烧产生一氧化碳。
31.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104为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床板106的上表面,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牵引件103为柔性齿带或链条,所述齿轮与所述牵引件103的下侧啮合传动连接,所述导轨101的上表面设有导向槽114,所述牵引件103的下部位于所述导向槽114内,所述牵引件103与所述导向槽114滑动配合,所述驱动装置104和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纵向直线段112的中部。
32.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小车102包括盒体115、车轮116和挂钩117,所述盒体115开口朝上设置,所述挂钩117固定连接于所述盒体115的底面中心位置,所述车轮116设于所述盒体115的下方并与所述盒体115转动连接,所述车轮116与所述导轨101的上表面滚动连接,所述挂钩117与所述牵引件103钩挂连接。
33.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实施方式,小车102通过挂钩117可以钩挂牵引件103的任意位置,例如牵引件103为链条时,挂钩117可以钩住链条的任意一节链环,以便于在围框105外侧调整小车102的间距和位置。
34.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床板106的上表面设有气温传感器118,所述气温传感器118位于所述围框105的内侧,所述气温传感器118位于所述围框105下端的中心位置,所述艾灸床还包括控制器119,所述驱动装置104和所述气温传感器118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19连接,所述控制器119适于根据所述气温传感器118检测的温度值控制所述驱动装置104工作切换所述第一驱动模式和所述第二驱动模式。
35.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气温传感器118检测的温度值高于预设温度值(例如设置为40℃)时,所述驱动装置104控制所述驱动装置104切换至所述第一驱动模式;在所述气温传感器118检测的温度值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驱动装置104控制所述驱动装置104切换至所述第二驱动模式。
36.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床体还包括隔离箱120,所述隔离箱120与所述围框105的外侧面以及所述床板10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纵向直线段112位于所述隔离箱120内部,所述隔离箱120的上端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连接有可拆卸的盖板121。
37.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