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入针注射的多自由度辅助定位平台

文档序号:33740202发布日期:2023-04-06 09:3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入针注射的多自由度辅助定位平台

本申请涉及注射固定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入针注射的多自由度辅助定位平台。


背景技术:

1、在医疗入针注射的过程中,比如静脉注射的过程中,需要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静脉注射可分短暂性与连续性,短暂性的静脉注射多以针筒直接注入静脉,即一般常见的“打针”;连续性的静脉注射则以静脉滴注实施,俗称“点滴”,在静脉注射时需要先进行静脉穿刺。

2、在进行静脉穿刺时,需要保证入针的平稳,并且对于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穿刺法,即不同的人群入针角度不同,对于体质健壮者的普通静脉一般采用行直刺或侧刺,对于消瘦者及老年患者的滑动静脉一般采用旁刺等,具体角度对于传统静脉:15-30°角;一般病人:45°或接近45°角;老年浅小静脉穿刺:35°角;对指、脚趾或脚背侧静脉穿刺:10-15°角;老年血管壁厚、硬、易滚动患者:超过40°角;小儿头皮静脉、手背、足背浅静脉、指间静脉:10-45°角;肘静脉、大隐、小隐静脉:20-30°角;而且角度还需要根据不同的人群进行细微的调整,一般的护士对于穿刺过程中入针角度的把控不到位或者手抖偏移角度后很容易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甚至可能造成穿刺失败,而且由于人体手腕的特殊结构导致护士在进行特殊角度的穿刺过程中很难保持穿刺角度的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入针注射的多自由度辅助定位平台。

2、一种用于入针注射的多自由度辅助定位平台,包括:架体、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前后移动组件、左右移动组件以及入针组件,所述前后移动组件与所述架体连接,所述左右移动组件与所述前后移动组件连接,所述入针组件与所述左右移动组件连接;

3、所述架体包括位于一侧的第一上支架和第一下支架,以及位于另一侧的第二上支架和第二下支架,所述第一下支架和所述第二下支架均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支架的前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下支架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支架的后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下支架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上支架的前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下支架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上支架的后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下支架的滑槽滑动连接。

4、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后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支架和第二上支架上,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左右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上。

5、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右移动组件包括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入针组件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6、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板上装设有胀紧套,所述胀紧套内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通过夹片与所述入针组件连接。

7、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入针组件包括筒体和针体,所述筒体与所述夹片滑动连接,所述筒体外设置有齿条,所述夹片还设置有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的齿轮。

8、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齿轮通过微型电机驱动旋转。

9、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筒体内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所述针体的针头处设置有阻抗检测元件,所述阻抗检测元件电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于所述微型电机;当针头穿刺至静脉时,所述阻抗检测元件发送阻抗信息至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阻抗信息发动驱动信号至所述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根据驱动信号驱动齿轮转动或停止转动。

10、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上支架和所述第一下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上支架和所述第一下支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三连接杆位于第二上支架和所述第二下支架的一侧,所述第四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上支架和所述第二下支架的另一侧。

11、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以及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底部均为外弧面结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以及第四连接杆与架体配合,能够将入针组件进行俯仰以及侧翻动作,比如进行朝前方向仰的动作时,第一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竖直不动,仅需将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以及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沿着滑槽朝前动作,即可实现朝前仰的动作;进行朝前方向俯的动作时,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和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沿着滑槽向后动作,第二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竖直不动;进行朝左侧翻的动作时,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竖直不动,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沿着滑槽朝后移动,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沿着滑槽朝前移动,即可降低第一上支架的高度,实现朝左侧翻的动作;进行朝右侧翻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竖直不动,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沿着滑槽向后移动,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朝前移动,降低第二上支架的高度,实现朝右侧翻动作;同时本申请的连接杆与架体配合还能实现升降功能,比如通过连接杆同时降低第一上支架和第二上支架的高度,实现入针组件的升降功能;此外,连接杆与机架的该连接方式还能使入针组件实现翻滚功能,比如在上述动作时,通过连接杆将第一上支架和/或第二上支架倾斜设置,即可实现入射针针头的翻滚动作。达到多角度、多方向地辅助入针注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入针注射的多自由度辅助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前后移动组件、左右移动组件以及入针组件,所述前后移动组件与所述架体连接,所述左右移动组件与所述前后移动组件连接,所述入针组件与所述左右移动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入针注射的多自由度辅助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支架和第二上支架上,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左右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入针注射的多自由度辅助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移动组件包括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入针组件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入针注射的多自由度辅助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装设有胀紧套,所述胀紧套内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通过夹片与所述入针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入针注射的多自由度辅助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针组件包括筒体和针体,所述筒体与所述夹片滑动连接,所述筒体外设置有齿条,所述夹片还设置有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的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入针注射的多自由度辅助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通过微型电机驱动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入针注射的多自由度辅助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所述针体的针头处设置有阻抗检测元件,所述阻抗检测元件电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于所述微型电机;当针头穿刺至静脉时,所述阻抗检测元件发送阻抗信息至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阻抗信息发动驱动信号至所述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根据驱动信号驱动齿轮转动或停止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用于入针注射的多自由度辅助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上支架和所述第一下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上支架和所述第一下支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三连接杆位于第二上支架和所述第二下支架的一侧,所述第四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上支架和所述第二下支架的另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用于入针注射的多自由度辅助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以及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底部均为外弧面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适用于注射固定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入针注射的多自由度辅助定位平台,包括:架体、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前后移动组件、左右移动组件以及入针组件,前后移动组件与架体连接,左右移动组件与前后移动组件连接,入针组件与左右移动组件连接;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以及第四连接杆与架体连接,实现将入针组件实现俯仰角、翻滚角、偏航角的调整以及针尖升降动作,通过左右移动组件和前后移动组件连接,实现将入针组件在前后左右方向的位移,通过胀紧套以及转动杆与入针组件连接,进一步提升入针组件的升降以及旋转功能,达到多角度、多方向地辅助入针注射效果,提高入针注射的成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郭靖,黄泽凯,陆家欣,李文康,陈栩生,庄栢杨,陈洁雯,成卓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