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头皮油脂分泌的洗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87191发布日期:2023-03-08 08:4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头皮油脂分泌的洗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日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头皮油脂分泌的洗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头发是天然高分子角蛋白纤维,覆盖在头皮外,具有防止头皮散热、保护头皮免受损伤和美观的作用。洗发水已经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通常用来清洁头皮和调理头发。部分人群头皮皮脂分泌过于旺盛,影响头发美观,洗头过于频繁也容易使头发、头皮受损。此外,皮脂分泌旺盛同时会导致头皮上马拉色菌、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过度增殖。这类微生物不仅引发头屑,且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及其它代谢产物,使头皮产生炎症反应,带来头皮瘙痒、刺激、敏感等系列问题,导致头皮屏障功能受损,严重时产生脂溢性皮炎、脱发等。因此,洗发水的控油功能是消费者的重要诉求之一。
3.现有的控油洗发水有两种,一种是减少硅油、油脂、调理剂的添加量,来起到控油的效果;另一种是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增强脱脂力。然而,减少硅油、油脂、调理剂的添加量会使洗后的头发毛躁受损;使用过多表面活性剂会导致头发洗后脱水严重,头发干涩、头皮干燥,容易引发头屑等问题。因此,市场亟待一种控油的同时能够养护头皮、头发的洗发水。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头皮油脂分泌的洗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5.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控制头皮油脂分泌的洗发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功效油脂1~3份、角蛋白0.1~0.5份、氨基酸表面活性剂7~18份、清洁剂13~25份、油性头发调理剂2~4份、非油性头发调理剂0.1~0.5份、保湿剂0.01~0.05份、防腐剂0.3~1.份、去离子水40~72份。
7.进一步的,上述的洗发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功效油脂1.5份、角蛋白0.2份、氨基酸表面活性剂10份、清洁剂17份、油性头发调理剂2.5份、非油性头发调理剂0.2份、保湿剂0.02份、防腐剂0.5份、去离子水48份。
8.进一步的,上述的洗发组合物,其中,功效油脂选自茶籽油、椰子油、油橄榄果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9.氨基酸表面活性剂选自椰油酰肌氨酸、月桂酰燕麦氨基酸钠、月桂酰肌氨酸钠、椰油酰基苹果氨基酸钠、辛酰甘氨酸、棕榈酰甘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清洁剂选自椰油基甜菜碱、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聚甘油-10月桂酸酯、癸基葡糖苷、椰油酰胺mipa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油性头发调理剂为迷迭香叶油和北非雪松树皮油;
12.非油性头发调理剂选自聚季铵盐-11和/或聚季铵盐-10;
13.保湿剂选自透明质酸钠和/或透明质酸;
14.防腐剂为苯氧乙醇。
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前述的洗发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6.s1.将去离子水加入乳化锅,投入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清洁剂,搅拌溶解均匀后,再向乳化锅中加入保湿剂、非油性头发调理剂,均质至各组分分散均匀;
17.s2.持续搅拌s1所得混合物,待乳化锅内温度降至60℃时,将功效油脂、油性头发调理剂加入s1所得混合体系中,搅拌至各组分分散均匀;
18.s3.持续搅拌s2所得混合物,待乳化锅内温度降至50℃时,将角蛋白、防腐剂加入s2所得混合体系中,搅拌至各组分分散均匀;
19.s4.持续搅拌s3所得混合物,待乳化锅内温度降至35℃时,制得所述洗发组合物。
20.进一步的,上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s1中,搅拌均质温度为80-90℃,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时长30分钟;均质转速2000转/分钟,均质时长3分钟。
21.进一步的,上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s2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时长5分钟。
22.进一步的,上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s3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时长20分钟。
23.本发明可采用的功效油脂中,茶(camellia sinensis)籽油是通过冷榨和溶剂萃取的方法从山茶花籽中获得的物质,其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角鲨烯、维生素e、植物甾醇、山茶皂苷、茶多酚、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山茶籽油具有良好的亲肤性,不仅能快速渗入皮肤,直接清除有害的活性氧和活性氨,还能促进细胞自身的抗氧化酶和自身抗氧化物质的合成;茶多酚、维生素e等物质能够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降低黑色素合成,达到祛斑、美白效果。此外,茶多酚还能促进皮肤角质细胞的生长,维持细胞的增殖周期,抑制正常皮肤角质细胞的凋亡,从而延缓衰老。
24.椰子(cocos nucifera)油是制造香皂用的基础油脂,在化妆品中也大量使用,对皮肤具有滋润、保湿的效果;椰子提取物对金属蛋白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与生物体老化息息相关,因此该提取物可以用于抗衰老化妆品。
25.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果油是用适当方法从油橄榄鲜果中提取得到的天然油脂,是药食两用佳品,同时也是化妆品用油。它是最早用来制作各类软膏的原料油脂,可以直接涂抹在烧烫伤的创面,加速愈合,也是理想的防晒油。
26.本发明采用的油性头发调理剂中,北非雪松(cedrus atlantica)树皮油萃取自树皮、树干,呈黄色,有些粘稠,散发淡淡的树脂香气。其中富含独特的雪松醇、倍半萜烯、倍半萜酮、倍半萜醇等成分,使它得以成为芳疗领域的“净化圣手”,能保养发丝、控制出油;倍半萜烯、倍半萜酮、倍半萜醇还能够使人心神安定,可有效改善容易引起落发的精神因素(如压力),以及产后荷尔蒙急剧变化而出现的头发问题。
27.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叶油萃取自迷迭香花、叶。迷迭香是一种集药用与食用于一体的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天然香料,是最早被使用的药草植物之一,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均有种植。迷迭香喜爱生长于干燥、阳光充足的沙砾地带,类似杉针叶状的叶子在阳光照射下或经碰触便会散发出清新怡人的芳香。迷迭香精油根据主成分化学结构中的不同分为三个类型:桉油醇迷迭香精油、樟脑迷迭香精油、马鞭草酮迷迭香精油,三
种迷迭香精油均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能够调理油腻不洁的肌肤,促进血液循环,刺激毛发再生,改善头皮屑。
28.本发明采用的角蛋白含有较多的胱氨酸,其分子通过二硫键和氢键以及其他作用形成高度交联的三维网状结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不溶于水且抗分解能力强,不能被一般的蛋白酶分解,被认为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潜在优质蛋白源。角蛋白具有高抗性的理化特征和特殊的生物学作用,含有大量的氨基、羟基等亲水基团,起到保水的作用,在维持表皮的正常的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9.本发明可采用的保湿剂中,透明质酸(ha)是一种高分子量的直链多糖,广泛分布于动物和人体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中,它具有较好的粘弹性、可塑性、渗透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作为天然保湿剂已被广泛用于化妆品的生产中,在化妆品中作为保湿因子发挥独特的作用。透明质酸钠是其钠盐形式。与传统保湿剂相比,ha具有更高的保湿效果且没有油腻感,不会阻塞皮肤毛孔。将它加入化妆品中涂于皮肤表面时,会形成一层粘弹性透明水化膜,这层膜具有很好的保水作用,就像天然存在于细胞间质中的透明质酸一样,能增加皮肤角质层的水分,而角质层的水分与皮肤健康的维持和对外界刺激的防御机能密切相关。透明质酸钠还可以渗透到真皮层,调节皮肤新陈代谢,从而起到抗皱防皱的美容保健作用。
30.本发明可采用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中,椰油酰肌氨酸被作为清洁剂、表面活性剂使用,该成分属于氨基酸类活性成分,起泡好,并且不刺激皮肤,属于温和清洁剂。
31.月桂酰燕麦氨基酸钠在化妆品中作抗静电、清洁剂、皮肤调理剂使用。该成分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发泡力强,耐硬水。可形成霜质泡沫,手感极其温和、舒适。易于增稠。适用于高档的洁面产品、婴儿洗涤产品等。
32.月桂酰肌氨酸钠是一种阴离子型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具有低毒、低刺激性、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较佳的配伍性以及抗菌性和抗腐蚀性等特点。其具备脂肪酸和烷基磺酸盐两者的特点,除有良好的起泡性外,对皮肤和头发都有亲和性;由酰胺基形成特殊的缔合体,具有螯合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对表皮渗透性好,且能够抑制潜在的刺激性溶质如钠离子穿过人体皮肤的渗透,因此使用后不会使皮肤粗糙,并能吸附在头发上使头发柔软易梳理;还具有抗菌、抗酶作用,在口腔清洁剂中应用颇多。
33.辛酰甘氨酸在化妆品中可用做调理剂、洗净剂等,对肌肤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可以高效起效,还可高效输送其他成分,因此可以提高其它功效产品的使用效果。另外,其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对于金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以抵制皮脂的过剩分泌,对于粉刺的预防和治疗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辛酰甘氨酸能够有效抑制弹性蛋白酶的活化,阻止弹性蛋白的分解,减少皮肤皱纹。调节皮肤的自我修护功能。
34.棕榈酰甘氨酸有很好的去污效果,能有效清洁皮肤深层,带走皮肤污垢。具有优良的去污、乳化、分散、润滑能力。还有很好的润泽肌肤的效果。
35.本发明可采用的清洁剂中,椰油基甜菜碱在酸性及碱性条件下均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分别呈现阳和阴离子性,常与阴、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用。其配伍性能良好,刺激性小,易溶于水,对酸碱稳定,泡沫多,去污力强,具有优良的增稠性、柔软性、杀菌性、抗静电性、抗硬水性,能显著提高洗涤类产品的柔软、调理和低温稳定性。
36.聚甘油-10月桂酸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乳化剂,可以用于低粘度的水包油型乳液和喷雾产品,具有调理皮肤的效果。
37.癸基葡糖苷是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pg的一种,兼具普通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其具有表面张力低,去污力、润湿力及起泡性能优良等特点,是一种开发应用前景广阔的表面活性剂。
3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的洗发组合物通过功效油脂、油性头发调理剂、角蛋白、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保湿剂等成分的配合,能够在有效清洁头皮、头发的同时,减轻对头皮的刺激,滋养头部角质细胞,保持头皮角质层水分,减少头皮油脂分泌,维持头皮水油平衡,达到持久控油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用时短,利于工业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料和试剂均为市售商品,或者可以通过已知方法制备。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如sambrook等人,分子克隆:实验室手册(new york:cold springharbor laboratory press,1989)中所述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40.实施例1
41.(1)分散非油相:称取去离子水48份,投入乳化锅,开启搅拌器,搅拌转速35转/分钟;称取椰油酰肌氨酸3重量份、月桂酰肌氨酸钠5重量份、辛烷甘氨酸2重量份、椰油基甜菜碱3重量份、聚甘油-10月桂酸酯8重量份、癸基葡糖苷3重量份、椰油酰胺(mipa)3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5分钟,待各组分溶解均匀后,升温至90℃,称取透明质酸钠0.02重量份、聚季铵盐-110.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开启均质器,均质转速2000转/分钟,并保持在80℃均质3分钟使乳化锅中各组分分散均匀。
42.(2)混合乳化: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60℃时,称取茶籽油0.5重量份、椰子油1重量份、迷迭香叶油0.5重量份、北非雪松树皮油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5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43.(3)加入功效成分: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50℃时,称取角蛋白0.2重量份、苯氧乙醇0.5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20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44.(4)出料: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35℃时,制得洗发组合物。
45.实施例2
46.(1)分散非油相:称取去离子水40份,投入乳化锅,开启搅拌器,搅拌转速35转/分钟;称取月桂酰燕麦氨基酸钠2重量份、椰油酰基苹果氨基酸钠4重量份、棕榈酰甘氨酸1重量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2重量份、聚甘油-10月桂酸酯7重量份、癸基葡糖苷2重量份、椰油酰胺(mipa)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5分钟,待各组分溶解均匀后,升温至90℃,称取透明质酸0.01重量份、聚季铵盐-10 0.1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开启均质器,均质转速2000转/分钟,并保持在80℃均质3分钟使乳化锅中各组分分散均匀。
47.(2)混合乳化: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60℃时,称取茶籽油0.3重量份、油橄榄果油0.7重量份、迷迭香叶油0.3重量份、北非雪松树皮油1.7重量份,
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5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48.(3)加入功效成分: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50℃时,称取角蛋白0.1重量份、苯氧乙醇0.3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20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49.(4)出料: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35℃时,制得洗发组合物。
50.实施例3
51.(1)分散非油相:称取去离子水72份,投入乳化锅,开启搅拌器,搅拌转速35转/分钟;称取椰油酰肌氨酸6重量份、月桂酰肌氨酸钠8重量份、辛烷甘氨酸4重量份、椰油基甜菜碱5重量份、聚甘油-10月桂酸酯10重量份、癸基葡糖苷5重量份、椰油酰胺(mipa)5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5分钟,待各组分溶解均匀后,升温至90℃,称取透明质酸钠0.05重量份、聚季铵盐-110.5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开启均质器,均质转速2000转/分钟,并保持在80℃均质3分钟使乳化锅中各组分分散均匀。
52.(2)混合乳化: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60℃时,称取茶籽油1重量份、椰子油2重量份、迷迭香叶油1重量份、北非雪松树皮油3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5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53.(3)加入功效成分: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50℃时,称取角蛋白0.5重量份、苯氧乙醇1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20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54.(4)出料: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35℃时,制得洗发组合物。
55.对比例1
56.(1)分散非油相:称取去离子水48份,投入乳化锅,开启搅拌器,搅拌转速35转/分钟;称取椰油酰肌氨酸3重量份、月桂酰肌氨酸钠5重量份、辛烷甘氨酸2重量份、椰油基甜菜碱3重量份、聚甘油-10月桂酸酯8重量份、癸基葡糖苷3重量份、椰油酰胺(mipa)3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5分钟,待各组分溶解均匀后,升温至90℃,称取透明质酸钠0.02重量份、聚季铵盐-110.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开启均质器,均质转速2000转/分钟,并保持在80℃均质3分钟使乳化锅中各组分分散均匀。
57.(2)混合乳化: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60℃时,称取茶籽油2重量份、椰子油3重量份、迷迭香叶油2重量份、北非雪松树皮油3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5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58.(3)加入功效成分: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50℃时,称取角蛋白0.2重量份、苯氧乙醇0.5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20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59.(4)出料: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35℃时,制得洗发组合物。
60.对比例2
61.(1)分散非油相:称取去离子水48份,投入乳化锅,开启搅拌器,搅拌转速35转/分钟;称取椰油酰肌氨酸3重量份、月桂酰肌氨酸钠5重量份、辛烷甘氨酸2重量份、椰油基甜菜
碱3重量份、聚甘油-10月桂酸酯8重量份、癸基葡糖苷3重量份、椰油酰胺(mipa)3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5分钟,待各组分溶解均匀后,升温至90℃,称取透明质酸钠0.02重量份、聚季铵盐-110.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开启均质器,均质转速2000转/分钟,并保持在80℃均质3分钟使乳化锅中各组分分散均匀。
62.(2)混合乳化: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60℃时,称取茶籽油0.2重量份、椰子油0.3重量份、迷迭香叶油0.5重量份、北非雪松树皮油0.5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5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63.(3)加入功效成分: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50℃时,称取角蛋白0.2重量份、苯氧乙醇0.5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20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64.(4)出料: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35℃时,制得洗发组合物。
65.对比例3
66.(1)分散非油相:称取去离子水80份,投入乳化锅,开启搅拌器,搅拌转速35转/分钟;称取椰油酰肌氨酸3重量份、月桂酰肌氨酸钠5重量份、辛烷甘氨酸2重量份、椰油基甜菜碱3重量份、聚甘油-10月桂酸酯8重量份、癸基葡糖苷3重量份、椰油酰胺(mipa)3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5分钟,待各组分溶解均匀后,升温至90℃,称取透明质酸钠0.02重量份、聚季铵盐-110.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开启均质器,均质转速2000转/分钟,并保持在80℃均质3分钟使乳化锅中各组分分散均匀。
67.(2)混合乳化: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60℃时,称取茶籽油0.5重量份、椰子油1重量份、迷迭香叶油0.5重量份、北非雪松树皮油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5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68.(3)加入功效成分: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50℃时,称取角蛋白0.2重量份、苯氧乙醇0.5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20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69.(4)出料: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35℃时,制得洗发组合物。
70.对比例4
71.(1)分散非油相:称取去离子水30份,投入乳化锅,开启搅拌器,搅拌转速35转/分钟;称取椰油酰肌氨酸3重量份、月桂酰肌氨酸钠5重量份、辛烷甘氨酸2重量份、椰油基甜菜碱3重量份、聚甘油-10月桂酸酯8重量份、癸基葡糖苷3重量份、椰油酰胺(mipa)3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5分钟,待各组分溶解均匀后,升温至90℃,称取透明质酸钠0.02重量份、聚季铵盐-110.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开启均质器,均质转速2000转/分钟,并保持在80℃均质3分钟使乳化锅中各组分分散均匀。
72.(2)混合乳化: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60℃时,称取茶籽油0.5重量份、椰子油1重量份、迷迭香叶油0.5重量份、北非雪松树皮油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5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73.(3)加入功效成分: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50℃时,称取角蛋白0.2重量份、苯氧乙醇0.5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20分钟,
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74.(4)出料: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35℃时,制得洗发组合物。
75.对比例5
76.(1)分散非油相:称取去离子水48份,投入乳化锅,开启搅拌器,搅拌转速35转/分钟;称取椰油酰肌氨酸3重量份、月桂酰肌氨酸钠5重量份、辛烷甘氨酸2重量份、椰油基甜菜碱3重量份、聚甘油-10月桂酸酯3重量份、癸基葡糖苷3重量份、椰油酰胺(mipa)3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5分钟,待各组分溶解均匀后,升温至90℃,称取透明质酸钠0.02重量份、聚季铵盐-110.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开启均质器,均质转速2000转/分钟,并保持在80℃均质3分钟使乳化锅中各组分分散均匀。
77.(2)混合乳化: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60℃时,称取茶籽油0.5重量份、椰子油1重量份、迷迭香叶油0.5重量份、北非雪松树皮油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5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78.(3)加入功效成分: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50℃时,称取角蛋白0.2重量份、苯氧乙醇0.5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20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79.(4)出料: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35℃时,制得洗发组合物。
80.对比例6
81.(1)分散非油相:称取去离子水48份,投入乳化锅,开启搅拌器,搅拌转速35转/分钟;称取椰油酰肌氨酸3重量份、月桂酰肌氨酸钠5重量份、辛烷甘氨酸2重量份、椰油基甜菜碱3重量份、聚甘油-10月桂酸酯15重量份、癸基葡糖苷3重量份、椰油酰胺(mipa)3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5分钟,待各组分溶解均匀后,升温至90℃,称取透明质酸钠0.02重量份、聚季铵盐-110.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开启均质器,均质转速2000转/分钟,并保持在80℃均质3分钟使乳化锅中各组分分散均匀。
82.(2)混合乳化: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60℃时,称取茶籽油0.5重量份、椰子油1重量份、迷迭香叶油0.5重量份、北非雪松树皮油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5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83.(3)加入功效成分: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50℃时,称取角蛋白0.2重量份、苯氧乙醇0.5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20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84.(4)出料: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35℃时,制得洗发组合物。
85.对比例7
86.(1)分散非油相:称取去离子水48份,投入乳化锅,开启搅拌器,搅拌转速35转/分钟;称取椰油酰肌氨酸3重量份、月桂酰肌氨酸钠5重量份、辛烷甘氨酸2重量份、椰油基甜菜碱3重量份、聚甘油-10月桂酸酯8重量份、癸基葡糖苷3重量份、椰油酰胺(mipa)3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5分钟,待各组分溶解均匀后,升温至90℃,称取透明质酸钠0.02重量份、聚季铵盐-110.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开启均质器,均质转速2000转/分钟,并保持在80℃
均质3分钟使乳化锅中各组分分散均匀。
87.(2)混合乳化: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60℃时,称取迷迭香叶油1重量份、北非雪松树皮油3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5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本配方缺少功效油脂。
88.(3)加入功效成分: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50℃时,称取角蛋白0.2重量份、苯氧乙醇0.5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20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89.(4)出料: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35℃时,制得洗发组合物。
90.对比例8
91.(1)分散非油相:称取去离子水48份,投入乳化锅,开启搅拌器,搅拌转速35转/分钟;称取椰油酰肌氨酸3重量份、月桂酰肌氨酸钠5重量份、辛烷甘氨酸2重量份、椰油基甜菜碱3重量份、聚甘油-10月桂酸酯8重量份、癸基葡糖苷3重量份、椰油酰胺(mipa)3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5分钟,待各组分溶解均匀后,升温至90℃,称取透明质酸钠0.02重量份、聚季铵盐-110.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开启均质器,均质转速2000转/分钟,并保持在80℃均质3分钟使乳化锅中各组分分散均匀。
92.(2)混合乳化: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60℃时,称取茶籽油1重量份、椰子油3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5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本配方缺少油性头发调理剂。
93.(3)加入功效成分: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50℃时,称取角蛋白0.2重量份、苯氧乙醇0.5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20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94.(4)出料: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35℃时,制得洗发组合物。
95.对比例9
96.(1)分散非油相:称取去离子水48份,投入乳化锅,开启搅拌器,搅拌转速35转/分钟;称取椰油酰肌氨酸3重量份、月桂酰肌氨酸钠5重量份、辛烷甘氨酸2重量份、椰油基甜菜碱3重量份、聚甘油-10月桂酸酯8重量份、癸基葡糖苷3重量份、椰油酰胺(mipa)3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5分钟,待各组分溶解均匀后,升温至90℃,称取透明质酸钠0.02重量份、聚季铵盐-110.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开启均质器,均质转速2000转/分钟,并保持在80℃均质3分钟使乳化锅中各组分分散均匀。
97.(2)混合乳化: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60℃时,称取茶籽油0.5重量份、椰子油1重量份、迷迭香叶油0.5重量份、北非雪松树皮油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5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98.(3)加入功效成分: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50℃时,称取苯氧乙醇0.5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20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本配方缺少角蛋白。
99.(4)出料: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35℃时,制得洗发组合物。
100.对比例10
101.(1)分散非油相:称取去离子水48份,投入乳化锅,开启搅拌器,搅拌转速35转/分钟;称取椰油酰肌氨酸3重量份、月桂酰肌氨酸钠5重量份、辛烷甘氨酸2重量份、椰油基甜菜碱3重量份、聚甘油-10月桂酸酯8重量份、癸基葡糖苷3重量份、椰油酰胺(mipa)3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5分钟,待各组分溶解均匀后,升温至90℃,称取聚季铵盐-11 0.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开启均质器,均质转速2000转/分钟,并保持在80℃均质3分钟使乳化锅中各组分分散均匀。本配方缺少透明质酸钠。
102.(2)混合乳化: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60℃时,称取茶籽油0.5重量份、椰子油1重量份、迷迭香叶油0.5重量份、北非雪松树皮油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5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103.(3)加入功效成分: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50℃时,称取角蛋白0.2重量份、苯氧乙醇0.5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20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104.(4)出料: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35℃时,制得洗发组合物。
105.对比例11
106.(1)分散非油相:称取去离子水48份,投入乳化锅,开启搅拌器,搅拌转速35转/分钟;称取椰油酰肌氨酸2重量份、月桂酰肌氨酸钠2重量份、辛烷甘氨酸1重量份、椰油基甜菜碱3重量份、聚甘油-10月桂酸酯8重量份、癸基葡糖苷3重量份、椰油酰胺(mipa)3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5分钟,待各组分溶解均匀后,升温至90℃,称取透明质酸钠0.02重量份、聚季铵盐-110.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开启均质器,均质转速2000转/分钟,并保持在80℃均质3分钟使乳化锅中各组分分散均匀。
107.(2)混合乳化: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60℃时,称取茶籽油0.5重量份、椰子油1重量份、迷迭香叶油0.5重量份、北非雪松树皮油2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5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108.(3)加入功效成分: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50℃时,称取角蛋白0.2重量份、苯氧乙醇0.5重量份,投入乳化锅中,搅拌转速35转/分钟,搅拌20分钟,使各组分分散均匀。
109.(4)出料:持续搅拌乳化锅中的物料,待乳化锅中温度降至35℃时,制得洗发组合物。
110.性能测试
111.(1)外观
112.室温下将实施例1-3及对比例1-11制得的洗发组合物与标准品进行感官对比,目测外观及色泽,嗅闻香气。
113.表1各制备工艺所得洗发组合物感官指标
114.[0115][0116]
如上表所示,各实施例及对比例所制得的洗发组合物感官指标相似,均为具有雪松香味的均匀白色膏体。
[0117]
(2)稳定性
[0118]
将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得的洗发组合物分别放置于-18~-10℃的恒温冰箱和48
±
1℃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保持48小时后取出,恢复室温,观察分层情况。
[0119]
表2不同制备工艺所得洗发组合物稳定性
[0120][0121]
稳定性影响洗发组合物在不同环境的储存时长。如上表所示,实施例1-3及对比例7-11所制得的洗发组合物在高温、低温下均不分层;对比例1-6在低温处理和高温处理后出现分层。推测原因为:对比例1、4油水比例偏高;对比例2、3油水比例偏低;对比例5乳化剂过多;对比例6乳化剂过少。
[0122]
(3)粘度
[0123]
在25℃下,按照国标gb/t15357的规定检测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得的洗发组合物的粘度,10000~20000为合格区间。
[0124]
表3不同制备工艺所得洗发组合物粘度
[0125][0126][0127]
粘度影响洗发组合物的使用感受,粘度过小,不易附着发丝;粘度过小,不易洗净。如上表所示,实施例1-3及对比例7-11制得的洗发组合物粘度在14000-17000间,对比例1、4、5制得的洗发组合物粘度大于25000,对比例2、3制得的洗发组合物粘度小于7000,对比例6制得的洗发组合物粘度略大于10000。上述测试结果说明,相较于其他制备工艺,对比例2、3所制得的洗发组合物在使用中不易附着发丝;对比例1、4、5制得的洗发组合物在使用中不易洗净;在粘度合格的洗发组合物中,对比例6所制得的产品相对较稀。
[0128]
(4)离心考验
[0129]
取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得的洗发组合物,根据国标gb/t 29665的规定进行离心考验,3000r/min转速下旋转30分钟不分层,视为合格。
[0130]
表4不同制备工艺所得洗发组合物离心考验结果
[0131][0132][0133]
离心分离实验是检验膏霜乳液类化妆品稳定性能及货架寿命的关键手段。如上表所示,实施例1-3及对比例7-11所制得的洗发组合物经过离心考验后均不分层,而对比例1-6所制得的洗发组合物经过离心后分层。上述结果说明,对比例1-6制得的洗发组合物稳定性不佳,存储时长短。
[0134]
(5)实际使用功效
[0135]

试剂与仪器:
[0136]
测试样品: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得的洗发组合物;对照样品:普通含硅油洗发露。sebumeter sm815(德国ck),derma lab(德国ck),nikon单反相机d300。
[0137]

研究对象:
[0138]
实验选择45位健康人群,23名男性,22名女性,年龄20~50岁,具有中等头皮油腻的头皮状况。随机分组,每个实验组3人。所有受试者均自愿参加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受试者在测试及洗脱期后的追踪测试期间不能自己洗头发,不能使用任何其他发用产品。
[0139]

实验周期:
[0140]
洗脱期2周:使用对照样品(每2天使用1次)进行2周的洗脱期。最后1次使用对照样品后,由洗脱期进入追踪测试期。在测试开始前1天在受试者头顶对称的两边各剃除1块1.5cm
×
1.5cm的特定区域,测试其头皮状况基值。
[0141]
追踪测试期3周:每周追踪1次结果,记录为测试日d0(开始使用)、d7(使用1周)、
d14(使用2周)、d21(使用3周)。每个测试日前1天在选定特定区域进行剃发。测试开始前,受试者在恒温恒湿间稳定30min。追踪期间每2天在测试中心由同一洗护专家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半头清洗,样品使用量为10ml/半头。半边使用测试样品,另外半边使用对照样品。追踪测试期结束进入回归期。
[0142]
回归期1周:测试期后1周为回归期。受试者全头使用对照样品(每2天1次),测试日为d28(停用1周),测试样品停用1周后的头皮状况。
[0143]

测试方法
[0144]
头皮油脂测试:专业人员使用油脂测试仪器sebumeter sm815测试特定区域的头皮油脂量。测量3次数据(误差
±
10),取平均值。
[0145]
头皮水分测试:使用derma lab测试特定区域头皮水分含量。测量8次数据(误差
±
40),取平均值。
[0146]

统计学方法
[0147]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视为有显著性差异。
[0148]
表5不同制备工艺所得洗发组合物使用后头皮油脂测试结果
[0149][0150][0151]
表6不同制备工艺所得洗发组合物使用后头皮水分测试结果
[0152][0153][0154]
如上表所示,受试者在使用对照洗发露期间,头皮的油脂含量持续上升。使用实施例1-3及对比例1-6制得的洗发组合物期间,受试者头皮油脂含量仅在第一周出现小幅上升,使用第二、三周,头皮油脂含量显著下降(p<0.05),低于起始值;停用一周,头皮油脂含量持续显著下降(p<0.05)。使用对比例7-11制得的洗发组合物期间,受试者头皮油脂含量也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低于实施例1-3及对比例1-6组受试者。
[0155]
受试者在使用对照洗发露期间,头皮水分含量有小幅度上升,但停用一周后,头皮水分含量下降,低于起始值。使用实施例1-3及对比例1-6制得的洗发组合物期间,受试者头皮水分含量显著上升(p<0.05);停用一周,头皮水分含量小幅度下降,其值仍高于起始值。使用对比例7-11制得的洗发组合物期间,受试者头皮水分含量也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低于实施例1-3及对比例1-6组受试者。
[0156]
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在于,对比例7-11分别缺少功效油脂、油性头发调理剂、角蛋白、透明质酸钠和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对头皮角质的清洁、控油、保湿效果不佳。
[0157]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