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检查信息互认共享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0732发布日期:2023-06-08 14:2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学检查信息互认共享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学信息共享,尤其涉及一种医学检查信息互认共享的系统。


背景技术:

1、传统的就诊场景下,患者需要随身携带就诊病历、检查报告单、影像胶片袋等诊疗资料穿梭在医院的不同房间以及工作台,而这些资料的打印获取与保存不当意味着患者需要焦虑等待,甚至重复检查。为解决患者就诊时需随身携带诊疗资料的问题,计算机信息系统进入医院,患者在本院的历次检查治疗结果会在院内保存一段时间,患者不必打印出诊疗资料,下次就诊时医生可以从医院信息系统(his、pacs等)中调出过往的诊疗资料作为参考。但基于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诊疗资料的检索与利用局限于医院本地,患者去其他医院就诊或转诊时,还是要重新打印病历、检查单、影像报告与胶片等;其中,如影像检查结果由于是打印版本,往往因为准确度或清晰度不够,需要在就诊医院重新检查,带来检查的浪费和病情的耽延。

2、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些医院机构可以形成一个网络,在网络内信息可以流动,如医联体、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等,这种结构甚至可以做到市级、省级规模。在这样的网络内,一家医院可以调阅另一家医院的历史诊疗记录,大大的方便了患者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就诊。但上述网络在技术实现上是在相关的医疗机构之间,以局域网的方式组网,医疗机构之间较少设置安全边界;医疗资料的检索服务要通过大型的数据库计算中心来完成,是中心化的服务;医疗资料的调阅通过各个医疗机构的医疗信息系统完成,这些信息系统的多样性、异构型,使得整个网络及接口呈现较大的复杂性,需要较多的先期研发和较繁杂的后期维护;检索、调取资料时的时延较难控制,容易导致患者就诊时资料提供不及时;而且,跨域的诊疗信息互认共享仍然不能解决。

3、为解决跨域的诊疗信息互认共享的问题,“云胶片”应运而生。云胶片是指患者的诊疗信息资料,包括影像资料在就诊后传到云端保存,并可在移动端(手机等)查看,下一次就诊时,通过移动端调出之前的诊疗资料给医生作为参考;甚至于可在一家医院作检查,到另一家医院就诊,实现跨区域,乃至在全国范围的诊疗信息互认共享。该种方案是基于互联网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去中心化,安全边界也易于布置。然而移动端的屏幕尺寸、亮度往往偏小,医生更习惯在台式电脑屏幕上工作,而医院的工作计算机出于安全原因,不便直接访问互联网,不利于存储在云端的诊疗资料的浏览阅读利用;移动端受网络环境、带宽流量的影响,医生在察看资料时可能不够流畅;在手机上查看诊疗信息资料,还可能令人对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存有疑问;储存在云端的诊疗信息资料,还有个人隐私信息可能泄露的疑虑。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医学检查信息互认共享的系统,包括:

2、云端系统,所述云端系统包括多个云服务器集群和多个存储池,每个所述云服务器集群包括一信息检索系统;

3、至少一医院前置系统,分别与所述云端系统和至少一医院信息系统建立通信连接,每个所述医院前置系统包括:

4、信息采集模块,用于由所述医院信息系统中持续获取历史就诊患者的身份信息及对应的历史医学检查信息,所述历史医学检查信息包含所述历史就诊患者的医学影像及其他检查信息;

5、信息处理模块,连接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由所述医学影像中分离出影像文件头,并将所述身份信息上传至对应的所述信息检索系统进行保存,以及将所述影像文件头、所述医学影像和所述其他检查信息上传至所述存储池进行保存,且所述影像文件头与所述医学影像保存至不同的所述存储池;

6、所述信息检索系统用于记录并保存所述历史就诊患者的所述历史医学检查信息在各所述存储池中的存储位置;

7、请求生成模块,用于由所述医院信息系统中获取当日就诊患者的所述身份信息,生成包含所述身份信息的一查询请求并上传;

8、所述信息检索系统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查询请求时进行自查,并将所述查询请求分别发送至除自身外的其他所有所述云服务器集群的所述信息检索系统,以获取所述当日就诊患者的在不同就诊医院的所有所述历史医学检查信息的所述存储位置;

9、所述医院前置系统还包括一互认共享模块,用于访问对应的所述信息检索系统,以根据获取的所述存储位置由对应的所述存储池中下载所述当日就诊患者的所述历史医学检查信息并缓存,以供医生接诊时查阅。

10、优选的,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包括一影像分离单元,用于根据一预设特征字节搜索所述医学影像,并由所述医学影像中提取所述预设特征字节之前的所有字节数据作为所述影像文件头。

11、优选的,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还包括:

12、预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影像分离单元,用于将所述医学影像进行压缩后脱敏,并分别将所述影像文件头、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其他检查信息进行加密压缩;

13、上传单元,连接所述预处理单元,用于将加密压缩后的所述身份信息上传至对应的所述信息检索系统进行保存,将加密压缩后的所述影像文件头和所述其他检索信息以及压缩后脱敏的所述医学影像上传至所述存储池进行保存。

14、优选的,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还包括一第一校验单元,分别连接所述预处理单元和所述上传单元,用于将压缩后脱敏的所述医学影像以及加密压缩后的所述影像文件头进行数据完整性验证,并在验证通过后发送至所述上传单元进行上传。

15、优选的,所述互认共享模块包括:

16、下载单元,用于访问对应的所述信息检索系统,以根据获取的所述存储位置由对应的所述存储池中下载所述当日就诊患者的所述历史医学检查信息;

17、信息恢复单元,分别连接所述下载单元和一缓存单元,用于对所述影像文件头、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其他检查信息进行解密解压缩,以及对所述医学影像进行解压缩,并采用解密解压缩后的所述影像文件头替换解压缩后的所述医学影像的所述影像文件头,得到恢复后的所述身份信息和对应的所述历史医学检查信息并缓存至所述缓存单元;

18、信息呈现单元,连接所述缓存单元,用于在医生接诊时向医生展示所述当日就诊患者的所有所述历史医学检查信息,以供医生查阅。

19、优选的,所述互认共享模块还包括一第二验证单元,分别连接所述下载单元和所述信息恢复单元,用于对下载的所述历史医学检查信息进行数据完整性验证,并在验证通过后发送至所述信息恢复单元进行恢复。

20、优选的,所述医院前置系统还包括一本地安全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和请求生成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通过所述本地安全模块上传所述身份信息、所述影像文件头、所述医学影像和所述其他检查信息,所述请求生成模块通过所述本地安全模块上传所述查询请求;

21、和/或

22、每个所述云服务器集群还包括一云上安全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信息检索系统和各所述存储池,用于接收所述医院前置系统上传的所述身份信息并转存至对应的所述信息检索系统,以及接收所述影像文件头、所述医学影像和所述其他检查信息并转存至各所述存储池。

23、优选的,每个所述云服务器集群还包括一校验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信息检索系统和各所述存储池,用于对所述医院前置系统上传的所述身份信息、所述影像文件头、所述医学影像和所述其他检查信息进行数据完整性验证,并在验证通过后对应转存至所述信息检索系统和各所述存储池。

24、优选的,每个所述云服务器集群还包括一记录存储模块,用于记录并保存所述信息处理模块上传所述身份信息、所述影像文件头、所述医学影像和所述其他检查信息的上传事件,所述信息检索系统基于所述查询请求获取所述当日就诊患者的在不同就诊医院的所有所述历史医学检查信息的所述存储位置的查询事件,以及所述互认共享模块下载所述当日就诊患者的所述历史医学检查信息的下载事件;

25、各所述云服务器集群的所述记录存储模块相互连接形成区块链。

26、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用户终端,与所述云端系统建立通信连接,所述云端系统还包括一调阅端口,分别连接各所述云服务器集群;

27、所述调阅端口用于将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包含就诊医院信息和所述身份信息的一调阅请求发送至连接的所有所述云服务器集群,并在获取到关联所述就诊医院信息和所述身份信息的所述历史医学检查信息的所述存储位置时,由所述存储位置下载所述历史医学检查信息并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查阅,

28、以及在未获取到关联所述就诊医院信息和所述身份信息的所述历史医学检查信息的所述存储位置时,通过对应的所述云服务器集群将所述调阅请求发送至关联的所述医院前置系统,以在所述就诊医院信息关联的所述医院信息系统开放调阅权限时,通过所述医院前置系统的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采集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所述历史医学检查信息并上传至所述调阅端口,以供所述用户终端查阅。

29、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30、1)通过对医学检查信息的分离、加密、脱敏、压缩处理并存储在不同的存储池,在需要使用时再恢复,同时将医学检查信息的上传、下载以及查询事件保存到区块链中,可以对医学检查信息的保存及使用进行审计,进而在满足医学检查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得性、真实性、可核查性、抗抵赖性以及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全域的医疗信息互认共享;

31、2)将当日就诊患者的所有历史医学检查信息提前下载至本地进行缓存,使得在医生接诊时能够零延时的查阅,保证了医学检查信息的及时性和可获得性;

32、3)在医院前置系统和云端系统对应设置安全模块,实现点到点的安全传输,保证医学检查信息在传输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33、4)采用去中心的云服务器集群的架构,可以实现系统大规模的灵活扩展,适应医疗大数据的应用,且对异构化的医院信息系统适应性好,可以较大减少运维的复杂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