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咽炎的片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106981发布日期:2023-02-01 01:3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咽炎的片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咽炎的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咽炎为咽部的非特异性炎症,是各种微生物感染咽部而产生炎症的统称,具有病程长、易复发、难治愈的特点。对于咽炎,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炎治疗、局部治疗以及中药治疗等,其中,中药治疗较为常见,相关药物如银黄含片、草珊瑚含片以及黄氏响声丸等,在各类药物制剂中,片剂由于剂量准确、质量稳定以及便于服用和携带的特点被广泛使用。相关治疗咽炎的片剂研究,有文献:俞皎皎, 玄振玉, 张惠勇,等. 清喉咽含片治疗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的剂量探索[j]. 中成药, 2015(3):505-507.探索了清喉咽含片(玄参、生地、麦冬、黄芩、连翘)治疗急性咽炎、扁桃体炎(肺热阴虚证)的最佳给药剂量。
[0003]
此外,目前较为常见的片剂有咽炎含片,其主要成分有金银花、射干、麦冬、忍冬藤、黄芩、天冬、野菊花、菊花、桔梗、甘草、薄荷脑、木通等12味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通常用于缓解急、慢性咽炎引起的口干咽燥、咽喉肿痛以及吞咽不利等病症。专利cn110101791a公开了一种咽炎含片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即为:金银花100-130g,菊花65-80g,野菊花65-82g,射干90-110g,黄芩90-110g,木通90-110g,麦冬950-1050g,天冬90-110g,桔梗70-90g,忍冬藤100-130g,甘草70-90g,薄荷脑0.110-0.140g,该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制剂稳定性好,治疗效果良好,但该发明未研究该咽炎含片的溶出情况。
[0004]
但片剂相比于散剂或胶囊剂而言,溶出速度较慢,从而会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同时其通常含有挥发性的成分,长时间贮存会出现含量下降的情况,针对此类问题,专利cn106963813a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咽炎的速溶型中成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重点研究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效率。
[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中治疗咽炎的片剂存在的溶出度低的问题,寻找一种溶出度优异且疗效更优的片剂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咽炎的片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片剂通过中药组合物与辅料之间的搭配使用,在保持良好的治疗咽炎效果的同时具有较为优异的溶解性。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片剂,原料包括:中药组合物和辅料;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金银花、菊花、野菊花、射干、黄芩、木通、麦冬、天冬、桔梗、忍冬藤、甘草和薄荷脑;所述辅料包括填充剂、润湿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甘露醇、阿拉伯半乳聚糖、玉米油、甲硫氨酸、酒石酸和糖粉。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的片剂,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辅料包括:12-18份填充剂、2-8份润湿剂、6-9份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4-6份甘露醇、4-6份阿拉伯半乳聚糖、4-6份玉米油、3-7份
甲硫氨酸、5-8份酒石酸和3-5份糖粉。
[0009]
优选地,所述的片剂,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辅料包括:14份填充剂、6份润湿剂、8份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5份甘露醇、5份阿拉伯半乳聚糖、5份玉米油、4份甲硫氨酸、6份酒石酸和4份糖粉。
[0010]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和辅料的重量比为2-3:1。
[0011]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金银花280-330份、菊花150-200份、野菊花150-200份、射干240-270份、黄芩240-270份、木通240-270份、麦冬240-270份、天冬240-270份、桔梗180-220份、忍冬藤280-320份、甘草180-220份和薄荷脑0.3-0.4份。
[0012]
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金银花300份、菊花180份、野菊花180份、射干250份、黄芩250份、木通250份、麦冬250份、天冬250份、桔梗200份、忍冬藤300份、甘草200份和薄荷脑0.33份。
[0013]
进一步地,所述阿拉伯半乳聚糖、玉米油和甲硫氨酸的重量比为4-6:4-6:3-7;优选为1:1:1。
[0014]
进一步地,所述润湿剂包括水和/或乙醇;优选为乙醇。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剂包括乳糖、淀粉、微晶纤维素、蔗糖和预胶化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菊花、野菊花加水提取,得到挥发油和药渣;(2)、将步骤(1)中的药渣和金银花、射干、黄芩、木通、麦冬、天冬、桔梗、忍冬藤、甘草,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加入糖粉制粒、烘干得到颗粒;(3)、将薄荷脑加入至乙醇后,吸附、过筛,与步骤(2)得到的颗粒以及辅料混匀,加入步骤(1)得到的挥发油,压片,即得。
[0017]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菊花、野菊花加10倍量的水,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小时,得到药渣与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备用;(2)、将药渣与其余射干等九味(不包括薄荷脑)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浸泡l小时,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水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9-1.31,加入糖粉,制粒,烘干;(3)、将薄荷脑溶于少量乙醇中,用氢氧化铝吸附,过筛,与上述颗粒、填充剂、润湿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甘露醇、阿拉伯半乳聚糖、玉米油、甲硫氨酸、酒石酸混匀,喷入菊花等挥发油,密封1小时,压制成片,即得。
[0018]
本发明中各个药物: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0019]
菊花: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0020]
野菊花:苦、辛,微寒。归肝、心经。清热解毒,泻火平肝。
[0021]
射干: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0022]
黄芩: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0023]
木通: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
[0024]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0025]
天冬:甘、苦,寒。归肺、肾经。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0026]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0027]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0028]
忍冬藤:性味甘,寒;归肺、胃经。清热解毒兼有清热疏风,通络止痛的功效。
[0029]
薄荷脑:具有疏风,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目赤、外感风热、咽齿肿痛、皮肤风痒等症。
[0030]
本发明所取得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中的产品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功效,用于急、慢性咽炎,其中金银花、菊花、野菊花和射干为君药,黄芩、木通为臣药,麦冬、天冬、桔梗为佐药,忍冬藤、甘草为使药,外加薄荷脑清热疏风、解毒,有助于缓解头痛目赤、外感风热、咽齿肿痛。经过各个原料的配伍研究,结合辅料搭配使用与优化,最终制得的片剂相比于普通咽炎片剂而言,具有更为优异的溶解效果,同时,研究表明由于相关辅料的配合作用,该片剂对于咽炎的治疗效果也更为优良。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32]
在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3]
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发明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意义。
[0034]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中使用的原料均为普通市售产品,因此对其来源不做具体限定。
[0035]
实施例1-3表1 实施例1-3中片剂的配方及用量
实施例1-3中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菊花、野菊花加10倍量的水,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小时,得到药渣与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备用;(2)、将药渣与其余射干等九味药材(不包括薄荷脑)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浸泡l小时,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水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9-1.31,加入糖粉,制粒,烘干;(3)、将薄荷脑溶于少量乙醇中,用氢氧化铝吸附,过筛,与上述颗粒、填充剂、润湿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甘露醇、阿拉伯半乳聚糖、玉米油、甲硫氨酸、酒石酸混匀,喷入菊花等挥发油,密封1小时,压制成片,即得。
[0036]
表2
ꢀꢀ
对比例1-4中片剂的配方及用量
对比例1-4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3(原料替换情况依据具体原料更改,加入顺序相同)。
[0037]
对比例5专利cn110101791a中实施例1对应的咽炎含片。
[0038]
一、本发明中片剂中有效成分的溶出试验试验:采用美国药典的桨法测定片剂中甘草素的体外溶解度,其中,溶解介质为含有1%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蒸馏水,试验温度为37℃,转速为100r/min,采用hplc测定260nm条件下的甘草素与异甘草素含量,统计并计算mdt(溶出50%甘草素的所需时间)和de
120
(t时间内溶解曲线下区域,计算公式为:de
120
=;其中,y为特定时间内溶解的百分比),结果如下表所示。
[0039]
表3 溶出试验结果以上试验考察本发明片剂中的甘草中的有效成分的溶出情况,甘草中含有甘草酸、甘草甙、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醇等多种活性成分,除甘草酸外,甘草素与异甘草素均拥有良好的抗炎和止咳作用,二者作为水溶性较差的亲脂性分子,在片剂中的溶解释放情况具有关键性作用,此处主要考察甘草素的相关溶解情况。结果发明,实施例1-3中片剂的mdt值更低,de
120
值更高,由此表明,本发明中片剂的甘草素的溶解情况相比于对比例而言,效果更优。
[0040]
二、本发明中片剂对氨水引咳小鼠的止咳作用试验试验动物:昆明小鼠,体重18-22g;试验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6只,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10ml/kg,各实施例组、对比例组分别灌胃对应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等量受试物与生理盐水混合液(生药量约为15g),每天1次,共计5天。使用12.5%氨水引咳小鼠,记录引咳小鼠所需消耗时间,将结果统计至表4。
[0041]
表4 止咳试验结果(注:**相比于对照组,p<0.01;*相比于对照组,p<0.05)。
[0042]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中片剂相比于其他片剂而言,引咳所需时间更长。
[0043]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