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医疗器械的防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9637发布日期:2023-11-30 18:50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医疗器械的防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将第一结构体和第二结构体通过密封件可装卸地安装的一种便携式医疗器械的防滴结构。


背景技术:

1、通常,对诊断牛、猪等家畜的超声波图像诊断装置等便携式医疗器械都要求赋予其防滴性能。而作为对便携式医疗器械赋予防滴性能的方法,例如现有技术中有对于相互组合在一起的一对结构体间的间隙采用密封件来封闭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7)。

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87768号公报(图1等)

3、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30773号公报(图2、图5、图6等)

4、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18169号公报(权利要求1至4、图3、图4等)

5、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3-8844号公报(图2、图3等)

6、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3-26190号公报(说明书0045段落、0046段落,图3等)

7、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11-25940号公报(说明书0010段落、0011段落,图3等)

8、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8-288174号公报(说明书0031段落,图7等)

9、但是,为了维持便携式医疗器械的防滴性能,需要对结构体彼此进行螺纹固定等,对密封件施加一定以上的强压力,但如果施加的压力过强,则存在结构体变形的问题。另外,为了防止结构体的变形,可以考虑在多处进行螺钉固定、利用金属强化结构体、使用机械的锁定机构固定结构体等办法,但都会导致产品成本的上升。

10、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实现能够降低施加于结构体的压力并维持防滴性能的结构的便携式医疗器械的防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医疗器械的防滴结构,其为具有开口部的第一结构体和覆盖所述开口部的第二结构体通过密封件可装卸地安装在一起的防滴结构,包括:在非按压时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所述密封件;和具有收容并保持所述密封件的环状槽、并以包围所述开口部的周缘的方式形成的密封件保持部;以及按压所述密封件的按压突条,该按压突条在所述第一结构体及所述第二结构体中未形成所述密封件保持部一侧的结构体中,形成在能够插入所述密封件保持部内的位置,所述按压突条具有前端变细的截面形状,通过嵌入到所述密封件的直径的一半的样子,将所述密封件向所述环状槽的底部方向按压,所述密封件保持部在所述环状槽的所述底部与所述按压突条的前端相对的位置,具有环状的凹部,位于所述凹部的开口缘的一对台阶部通过嵌入到收容于所述环状槽内的所述密封件,而将所述密封件向所述按压突条一侧按压。

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发明,其通过将按压突条嵌入到密封件的直径的一半左右,将密封件向环状槽的底部方向按压。另外,位于凹部的开口缘的一对台阶部嵌入收容在环状槽内的密封件中,由此将密封件向按压突条侧按压。由此,由于能够从两个方向高效地压缩密封件,所以即使不对密封件或结构体施加强的压力,也能够维持便携式医疗器械的防滴性能。与此同时,由于不需要采取防止结构体变形的对策,因此能够以低成本实现便携式医疗器械的防滴结构。另外,由于密封件在非按压时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以密封件的形成也较容易。而且,由于环状槽在底部具有凹部,因此密封件在被按压突条侧按压时变形,外周面与环状槽的内侧面及凹部的内侧面相接触,其结果,密封件保持部与密封件的界面变得错综复杂,使得水滴的浸入路径变长,因此能够可靠地阻断从便携式医疗器械的外侧浸入的水滴。

3、优选地,所述按压突条以向所述开口部中心一侧倾斜的方式配置。

4、采用该优选技术方案的发明,由于所述按压突条倾斜配置成向所述开口部的中心一侧倾斜,因此按压突条的前端嵌入偏离密封件的中心的位置。由此,与按压突条的前端嵌入密封件的中心的情况相比,施加于密封件上的压力变小,因此能够防止密封件的破损。另外,由于按压突条向开口部的中心一侧、即第一结构体的内侧倾斜,所以密封件随着被按压突条按压而向第一结构体(开口部)的外侧避让地变形,被第一结构体的密封件保持部的外周侧强力按压。由此,能够在水滴的浸入路径的前侧阻断从第一结构体的外侧浸入的水滴。

5、另外优选地,所述环状槽,由在包围所述开口部状态下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体或所述第二结构体上的内周侧壁,和在包围所述内周侧壁的状态下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体或所述第二结构体上的外周侧壁所构成,所述外周侧壁的高度比所述内周侧壁的高度高。

6、密封件随着被向开口部的中心一侧倾斜的按压突条按压,以向第一结构体或第二结构体的外周侧避让的方式变形。因此,如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那样,如果使外周侧壁的高度高于内周侧壁的高度,则能够可靠地对收容在环状槽内的密封件进行保持。

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密封件由具有独立气泡的材料构成。

8、采用该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发明,由于密封件具有独立气泡,所以容易压缩密封件,因此即使不对密封件施加强压力,也能够维持便携式医疗器械的防滴性能。另外,由于密封件所具有的气泡是与其他气泡不连通的独立气泡,因此能够防止水滴经由气泡穿过密封件。

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密封件被所述按压突条按压,从而与所述环状槽侧面和底面以及所述凹部的侧面和底面构成面接触而紧贴。

10、采用该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发明,通过将密封件按压在按压突条上,密封件的外周面与环状槽的内侧面(侧面及底面)之间、密封件的外周面与凹部的内侧面(侧面及底面)之间不会产生间隙。此时,具有环状槽及凹部的密封件保持部与密封件的界面变得错综复杂,水滴的浸入路径变长,因此能提高便携式医疗器械的密封性能及防滴性能。

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结构体是覆盖所述开口部的盖体,在所述开口部设有所述按压突条,在所述盖体的内表面设有所述密封件保持部。

12、采用该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发明,收容在密封件保持部的环状槽中的密封件配置在盖体(第二结构体)侧。因此,在密封件劣化时,如果更换盖体则能够更换密封件,因此与密封件(密封件保持部)配置在第一结构体侧的情况相比,密封件的更换变得更容易。

13、如上所述,采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发明,能够以低成本实现能够降低施加于结构体的压力并维持防滴的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医疗器械的防滴结构,其为具有开口部的第一结构体和覆盖所述开口部的第二结构体通过密封件可装卸地安装在一起的防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医疗器械的防滴结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医疗器械的防滴结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医疗器械的防滴结构,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医疗器械的防滴结构,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医疗器械的防滴结构,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医疗器械的防滴结构,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医疗器械的防滴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医疗器械的防滴结构,包括:密封件40、密封件保持部41及按压突条51。另外,该便携式医疗器械,具有第一结构体13和第二结构体14通过密封件40可装卸地安装的结构。密封件保持部41,具有收容并保持密封件40的环状槽42,在环状槽42的底部具有环状的凹部45。另外,按压突条51通过嵌入到密封件40的直径D1的一半左右,将密封件40向环状槽42的底部方向按压。另一方面,位于凹部45的开口缘的一对台阶部46通过嵌入密封件40而将密封件40向按压突条51一侧按压。采用本发明的便携式医疗器械的防滴结构,能够以低成本实现能降低施加于结构体的压力并维持防滴性能的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大森健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多电子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