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重建假体

文档序号:36078811发布日期:2023-11-18 00:5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髋臼重建假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髋臼重建假体。


背景技术:

1、髋关节置换术(tha)是近50年最伟大的外科手术之一,可有效的消除患者疼痛,矫正髋关节畸形,恢复患者活动功能。随着初次tha手术的普及,翻修手术量也在不断攀升。髋关节翻修手术通常伴有骨缺损,甚至髋臼骨折的现象,进而增加了翻修手术的难度。

2、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髋臼重建假体,包括外杯及嵌套设置在外杯内的内杯,内杯中心相对于外杯的中心偏斜设置,使两者之间具有偏心距。内杯的厚度在其周向上不相等。这样,外杯植入至骨缺损的生理髋臼内,为了满足不同的重建患者的生理髋臼,需要准备不同尺寸的偏心距的内杯,使得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髋臼重建假体,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准备不同尺寸的偏心距的内杯,使得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髋臼重建假体,包括:外杯,外杯为半球形,外杯的赤道面具有避让凹部;髋臼杯,可调节地嵌套在外杯内,并能够由安装位置切换至固定位置,髋臼杯为半球形,外杯的球心与髋臼杯的球心重合设置,在髋臼杯处于安装位置的情况下,髋臼杯的赤道面平行于外杯的赤道面,且髋臼杯遮挡避让凹部,在髋臼杯处于固定位置的情况下,髋臼杯的赤道面与外杯的赤道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在16度至29度的范围内,且髋臼杯避让避让凹部。

3、进一步地,髋臼重建假体还包括连接在外杯的赤道面上的连接翼板,外杯的赤道面上设置有变形缺口。

4、进一步地,避让凹部为三个,连接翼板包括沿外杯的周向间隔设置在外杯的赤道面上的第一连接翼板、第二连接翼板及第三连接翼板,第一连接翼板、第二连接翼板及第三连接翼板与三个避让凹部依次交替布置,三个避让凹部中与第一连接翼板相邻的一个避让凹部的底壁的最低点为参考点,第一连接翼板的外表面包括第一曲面,第一曲面的最高凸起点与参考点之间的连线与外杯的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在10度至40度的范围内。

5、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翼板的外表面包括第二曲面,第二曲面在第二连接翼板的正投影面上形成的第一投影轮廓曲线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第一投影轮廓曲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线、第二弧线及第三弧线,第二弧线的半径小于第一弧线的半径,第二弧线的半径小于第三弧线的半径。

6、进一步地,第三连接翼板的外表面包括第三曲面,第三曲面在第三连接翼板的正投影面上形成的第二投影轮廓曲线为圆的一部分,第二投影轮廓曲线的圆心与外杯的球心不重合。

7、进一步地,外杯的内表面和/或髋臼杯的外表面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支撑凸起。

8、进一步地,当外杯的内表面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支撑凸柱时,多个支撑凸柱中的一部分支撑凸柱的轴线在安装孔的周向外侧围成第一圈,多个支撑凸柱中的其余一部分支撑凸柱的轴线在外杯的开口处围成第二圈。

9、进一步地,外杯包括实心层、层叠设置在实心层外侧的多孔结构层及连接于实心层和多孔结构层的多个连接柱,实心层和多孔结构层之间形成夹层。

10、进一步地,多个连接柱间隔布置,多个连接柱的直径在预设方向上逐渐变大。

11、进一步地,多孔结构层的内表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的面积等于第二区域的面积,每个连接柱的材质为硅胶或者聚乙烯或者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多个连接柱包括间隔地布置在第一区域内的多个第一连接柱及间隔地布置在第二区域内的多个第二连接柱,多个连接柱的数量大于多个第二连接柱的数量,且任一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柱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任一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柱之间的最小距离。

12、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髋臼重建假体包括:外杯和髋臼杯。外杯为半球形。外杯的赤道面具有避让凹部。髋臼杯可调节地嵌套在外杯内,并能够由安装位置切换至固定位置。髋臼杯为半球形。外杯的球心与髋臼杯的球心重合设置。在髋臼杯处于安装位置的情况下,髋臼杯的赤道面平行于外杯的赤道面,且髋臼杯遮挡避让凹部。髋臼重建假体的外杯直接植入至骨缺损的生理髋臼内,在髋臼杯处于固定位置的情况下,髋臼杯的赤道面与外杯的赤道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在16度至29度的范围内,这样,根据不同的重建患者的生理髋臼,只需设置一个髋臼杯,在16度至29度的范围内无极调节髋臼杯在外杯内绕其球心转动的角度,髋臼杯即可由安装位置切换至与重建患者的生理髋臼的相适配的固定位置,重建了患者髋臼的解剖结构。使得髋臼杯无需准备不同尺寸的偏心距的内杯,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准备不同尺寸的偏心距的内杯,使得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并且由于髋臼杯避让避让凹部,髋臼杯与相关技术中的股骨假体的股骨头配合时,髋臼杯及外杯均能够避免与股骨假体产生干涉,提高了股骨假体的活动度。并且股骨假体的股骨头在髋臼杯内进行转动时,上述的倾斜角度的角度范围,能够防止股骨假体的股骨头从髋臼杯内脱出。



技术特征:

1.一种髋臼重建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重建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髋臼重建假体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外杯的赤道面(11)上的连接翼板,所述外杯的赤道面(11)上设置有变形缺口(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髋臼重建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凹部(13)为三个,所述连接翼板包括沿所述外杯(10)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外杯的赤道面(11)上的第一连接翼板(31)、第二连接翼板(32)及第三连接翼板(33),所述第一连接翼板(31)、所述第二连接翼板(32)及所述第三连接翼板(33)与三个所述避让凹部(13)依次交替布置,三个所述避让凹部(13)中与所述第一连接翼板(31)相邻的一个所述避让凹部(13)的底壁的最低点为参考点,所述第一连接翼板(31)的外表面包括第一曲面,所述第一曲面的最高凸起点与所述参考点之间的连线与所述外杯的赤道面(11)之间的夹角在10度至40度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髋臼重建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翼板(32)的外表面包括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在所述第二连接翼板(32)的正投影面上形成的第一投影轮廓曲线(m4)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所述第一投影轮廓曲线(m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线、第二弧线及第三弧线,所述第二弧线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弧线的半径,所述第二弧线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三弧线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髋臼重建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翼板(33)的外表面包括第三曲面,所述第三曲面在所述第三连接翼板(33)的正投影面上形成的第二投影轮廓曲线(m5)为圆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投影轮廓曲线(m5)的圆心与所述外杯的球心(12)不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重建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10)的内表面和/或所述髋臼杯(20)的外表面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支撑凸起(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髋臼重建假体,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杯(10)的内表面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凸柱时,多个所述支撑凸柱中的一部分所述支撑凸柱的轴线在所述安装孔的周向外侧围成第一圈,多个所述支撑凸柱中的其余一部分所述支撑凸柱的轴线在所述外杯(10)的开口处围成第二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重建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10)包括实心层(16)、层叠设置在所述实心层(16)外侧的多孔结构层(17)及连接于所述实心层(16)和所述多孔结构层(17)的多个连接柱(19),所述实心层(16)和所述多孔结构层(17)之间形成夹层(1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髋臼重建假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柱(19)间隔布置,多个所述连接柱(19)的直径在预设方向上逐渐变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髋臼重建假体,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髋臼重建假体,包括:外杯,外杯为半球形,外杯的赤道面具有避让凹部;髋臼杯,可调节地嵌套在外杯内,并能够由安装位置切换至固定位置,髋臼杯为半球形,外杯的球心与髋臼杯的球心重合设置,在髋臼杯处于安装位置的情况下,髋臼杯的赤道面平行于外杯的赤道面,且髋臼杯遮挡避让凹部,在髋臼杯处于固定位置的情况下,髋臼杯的赤道面与外杯的赤道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在16度至29度的范围内,且髋臼杯避让避让凹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准备不同尺寸的偏心距的内杯,使得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宗科,杜泽,孟德松,刘昆玺,吕光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