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腺外科滴液护理用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08626发布日期:2022-07-27 08:0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乳腺外科滴液护理用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腺外科滴液护理用输液架。


背景技术:

2.乳腺外科是临床外科学下一学科分支,主要针对乳腺疾病的外科学方面:乳腺解剖、乳腺感染、乳腺肿瘤病理、乳腺肿瘤诊治原则、乳腺肿瘤诊断、乳腺肿瘤外科手术的各种术式、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在进行乳腺外科治疗时往往需要输液架,而输液架是医院常见的物品。病房内,输液架放在病床旁边,用以悬挂输液瓶,
3.现有的输液架在不用时比较占用空间,容易影响医护人员以及病人移动,且当输液架上挂有较多的输液瓶时,输液管容易缠绕在一起,医护人员在更换输液瓶时较为麻烦,容易出现拔错输液瓶的可能性,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乳腺外科滴液护理用输液架来解决现有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乳腺外科滴液护理用输液架。
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乳腺外科滴液护理用输液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环形阵列转动安装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均可转动收纳到所述安装座底部,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安装有副万向轮,所述安装座底部安装多个主万向轮,所述安装座顶部安装有输液杆,所述输液杆顶部固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环形阵列安装有多个输液挂钩,所述输液杆外侧安装有套板,所述套板上圆形阵列且竖直向转动安装有多个束线管。
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作用于多个所述支撑杆的连动组件,当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转动时,通过所述连动组件以使其他所述支撑杆同步转动。
8.进一步地,所述连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底部的主齿轮,所述支撑杆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转轴上固设有副齿轮,所述主齿轮位于所述安装座底部中心位置且与所述副齿轮形成啮合。
9.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的顶端穿过所述安装座位于外部且螺纹套设有旋钮。
1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为圆形,所述支撑杆为弧形,当所述支撑杆转动收纳至所述安装座底部时,所述支撑杆圆心与所述安装座圆心同心。
11.进一步地,所述输液杆包括安竖直安装在所述安装座顶部中心位置的套管,所述套管顶部为开口且内部竖直滑动插设有滑杆,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滑杆顶部,所述套管外侧水平螺纹插设有抵触杆,所述抵触杆穿过所述套管与所述滑杆外侧形成抵触。
12.进一步地,所述滑杆外侧沿其长度方向构造有平面,所述抵触杆与所述滑杆外侧
平面形成抵触。
13.进一步地,所述束线管包括竖直转动安装在所述套板上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设有收线筒,所述收线筒外周侧沿其长度经过隔断处理,且隔断处的两端均固设有多个塑料挡板。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可以转动多个支撑杆,从而使得支撑杆的副万向轮转动,从而扩大了支撑面积,在不用时,只需要转动支撑杆使得支撑杆收纳到安装座底部位置,从而减小了输液架的占用空间,使得医护人员与病人在移动更加的方便,束线管的设计可以防止输液管缠绕在一起,从而减小了医护人员拔错输液瓶的可能性,从而更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b-b方向剖视图;
22.附图标记:1、安装座;2、支撑杆;3、副万向轮;4、主万向轮;5、输液杆;501、套管;502、滑杆;503、抵触杆;6、安装板;7、输液挂钩;8、套板;9、束线管;901、转动杆;902、收线筒;903、塑料挡板;10、连动组件;1001、主齿轮;1002、副齿轮;11、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4.如图1-6所示,一种乳腺外科滴液护理用输液架,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底部环形阵列转动安装有多个支撑杆2,多个支撑杆2均可转动收纳到安装座1底部,支撑杆2的底端安装有副万向轮3,安装座1底部安装多个主万向轮4,优选的,主万向轮4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且呈圆形阵列分布,具有一定的支撑性和移动性,安装座1顶部安装有输液杆5,输液杆5顶部固设有安装板6,安装板6底部环形阵列安装有多个输液挂钩7,输液杆5外侧安装有套板8,套板8上圆形阵列且竖直向转动安装有多个束线管9,需要说明的是,束线管9的数量与输液挂钩7的数量一致,医护人员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挂钩7上后,此时可以先将输液管穿过对应的束线管9内,从而不容易导致输液管相互缠绕,在更换输液瓶时更加的方便,医护人员不容易拔错输液瓶,该输液架在使用,首先可以转动多个支撑杆2,从而使得支撑杆2的副万向轮3转动,从而扩大了支撑面积,在不用时,只需要转动支撑杆2使得支撑杆2收纳到安装座1底部位置,从而减小了输液架的占用空间,使得医护人员与病人在移动更加的方便,从而更具有实用性。
25.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1上安装有作用于多个支撑杆2的连动组件10,当其中一个支撑杆2转动时,通过连动组件10以使其他支撑杆2同步转动,当需要使
用该输液架时,只需要转动其中一个支撑杆2,从而通过连动组件10使得多个支撑杆2同步转动,从而不需要医护人员转动多个支撑杆2,减小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6.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动组件10包括转动安装在安装座1底部的主齿轮1001,支撑杆2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安装座1上,转轴上固设有副齿轮1002,主齿轮1001位于安装座1底部中心位置且与副齿轮1002形成啮合,当其中一个支撑杆2转动时,因为支撑杆2转轴上的副齿轮1002与主齿轮1001啮合,所以其中一个支撑杆2转动时会带动主齿轮1001转动,因为多个副齿轮1002均与主齿轮1001啮合,所以主齿轮1001转动会使得另外几个副齿轮1002转动,从而实现多个支撑杆2转动。
27.如图1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一个转轴的顶端穿过安装座1位于外部且螺纹套设有旋钮11,当多个支撑杆2处于展开状态时,此时可以拧紧旋钮11使得旋钮11与安装座1顶部形成抵触,从而通过抵触力防止其中一个支撑杆2意外转动,又因为多个副齿轮1002均与主齿轮1001啮合,所以其中以支撑杆2被限位相当于将其他的支撑杆2位置限位,从而可以防止医护人员或者病人移动时磕碰到支撑杆2导致支撑杆2沿自身轴线转动,起到的防护的目的。
28.如图1和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1为圆形,支撑杆2为弧形,当支撑杆2转动收纳至安装座1底部时,支撑杆2圆心与安装座1圆心同心,安装座1圆形的设计因为没有棱角,所以可以减小医护人员或病人在移动时磕碰到安装座1所带来的疼痛感,起到防护的目的,支撑杆2弧形的设计使得在收纳到安装座1底部位置后,安装座1在移动时更加的稳固,不容易出现倾倒。
2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输液杆5包括安竖直安装在安装座1顶部中心位置的套管501,套管501顶部为开口且内部竖直滑动插设有滑杆502,安装板6安装在滑杆502顶部,套管501外侧水平螺纹插设有抵触杆503,抵触杆503穿过套管501与滑杆502外侧形成抵触,当需要调节输液挂钩7的高度时,可以拧松抵触杆503,使得抵触杆503不与滑杆502外侧接触,然后移动滑杆502,移动好后再拧紧抵触杆503使得抵触杆503一端与滑杆502形成抵触,从而将滑杆502的位置限位。
30.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杆502外侧沿其长度方向构造有平面,抵触杆503与滑杆502外侧平面形成抵触,滑杆502一侧为平面的设计增大的抵触杆503与滑杆502的抵触面积,提高了限位的限位的效果。
31.如图1和图3所示,束线管9包括竖直转动安装在套板8上的转动杆901,转动杆901上固设有收线筒902,收线筒902外周侧沿其长度经过隔断处理,且隔断处的两端均固设有多个塑料挡板903,当需要将输液管放入收线筒902内时,只需要将输液管从隔断处压入收线筒902内部即可,塑料挡板903厚度较薄,具有一定的韧性,输液管可以直接从隔断处穿过多个塑料挡板903进入到收线筒902内,当需要取出输液管时,只需要将输液管从隔断处抽出即可。
3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