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更换肠造口袋的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4071发布日期:2022-11-25 16:38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更换肠造口袋的手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更换肠造口袋的手套。


背景技术:

2.肠造口是指外科医生为了治疗某些肠道疾病(如直肠癌、膀胱癌等)而在腹壁上所做的人为开口,并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外,翻转缝于腹壁,从而形成了肠造口,其作用就是代替原来的会阴部肛门行使排便功能,临床上各种肠造口术后病员均需要使用造口袋,首先将造口袋剪出与病人瘘口大小形状相适应的开口,然后撕下造口袋上的粘胶盘,将造口袋贴在病人腹壁上,肠道中的排泄物可以直接进入造口袋内。
3.更换肠造口袋流程不正确,会造成排泄物的渗漏、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等问题,而造口袋更换流程复杂、繁琐,耗时长,更换方法专业性、操作性都很强,患者住院时间有限,陪护人员要完全掌握这样的操作,有一定困难。
4.现有技术专注于对肠造口袋的结构优化从而避免排泄物的渗漏,但是更换肠造口袋作为最后一环,其需要与肠造口袋结构优化一样被重视。但是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于规范更换肠造口袋流程的技术与装置,现有的带有标记功能的手套如申请号为cn201680056098.x文件公开的一种手套,包括:手套背部;手套掌部;所述手套掌部与所述手套背部连接形成所述手套,所述手套具有手指部和拇指部;所述手套背部具有中心部分;安全图标,位于所述中心部分内。该装置通过在中心部分内设定不同颜色的图标的办法起到警示的功能,但是临床中要求无菌操作,该手套并不适用于更换肠造口袋的流程中,并且也无法满足更换口诀繁复的指导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更换肠造口袋的手套,通过佩戴专门用于提醒更换造口袋口诀的辅助手套的方式,避免操作步骤混淆、遗忘的问题,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操作规范性,降低排泄物渗漏的风险,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用于更换肠造口袋的手套,包括手体套和手指套,所述手指套包括指套本体、设置在所述指套本体端部上的开口、以及设置在所述指套本体表面上的标记区;所述指套本体的长度为8~12mm。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标记区包括设置在所述指套本体表面上的固定窗、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窗内的标记条。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手体套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表面上的第二标记区。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手体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端部的手腕固定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手指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指套本体上并位于
所述开口处的固定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手指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指套本体内侧面上的防滑凸起。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指套本体包括固定套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层内的隔离层。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隔离层为pe层。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手套可将造口袋更换口诀清晰地记载并时刻提醒操作人员根据口诀规范操作,充当了重要的指导者的身份,避免临床中经常发生的步骤记乱、遗忘而导致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发生,降低排泄物渗漏的风险,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17.本手套不会影响手指的灵活度,并且可重复使用,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并且随着临床经验的累积,更换口诀也可随时更新,提高了实用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18.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20.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指套外侧面示意图。
21.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指套内侧面示意图。
22.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
23.附图说明:操作手套a、手体套1、本体101、第二标记区102、手腕固定带103、手指套2、指套本体201、固定套层201a、隔离层201b、开口202、标记区203、固定窗203a、标记条203b、固定圈204、防滑凸起205。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24.一种用于更换肠造口袋的手套,如附图1~5所示,包括手体套1和手指套2,所述手指套2包括指套本体201、设置在所述指套本体201端部上的开口202、以及设置在所述指套本体201表面上的标记区203;所述指套本体201的长度为8~12mm。
25.在本实施例中,开口202的设置用于使操作人员手指伸出,指套本体201长度为8~12mm,以不超过操作者第一指节为宜,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不影响操作人员的手指灵活性,避免手指动作被影响;所述标记区203用于放置操作口诀,充当指导者的角色,保证在操作人员更换造口袋时可以时刻被提醒,依照口诀一步一步照做,从而避免操作不规范的现象。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记区203包括设置在所述指套本体201表面上的固定窗203a、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窗203a内的标记条203b。所述固定窗203a可以选择透明度较高的塑料,所述标记条203b可以选择常规的纸张或者可擦除笔记的特殊材料,用于方便地记录口诀或者优化口诀,保证操作人员在更换造口袋时口诀可以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提高操作规范性,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体套1包括本体101、设置在所述本体101表面上的第二标记
区102、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101端部的手腕固定带103。标记区102与所述标记区203设置相同,目的是为了便于记载更换造口袋时的注意事项。并且,第二标记区102和标记区203开口优选朝向手腕,这样可以进一步避免在操作中标记条203b脱落掉落的突发情况。手腕固定带103用于进一步固定本手套,避免发生滑动。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指套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指套本体201上并位于所述开口202处的固定圈204、设置在所述指套本体201内侧面上的防滑凸起205。所述固定圈204为橡胶圈,目的是为了将开口202与手指固定,避免滑移;所述防滑凸起205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层201a上并靠近指根处,材料选择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如橡胶等,目的是为了将指套本体201与手指根处固定,进一步防止滑移。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套本体201包括固定套层201a、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层201a内的隔离层201b。所述固定套层201a材质可以选择合成纤维、硅胶、弹性纤维制成,所述隔离层201b为pe层。上述设置的目的是考虑到在进行更换造口袋的操作时都需要佩戴操作手套a,操作手套a的材料为橡胶,摩擦系数较大,操作人员在穿戴或脱除本手套时容易发生操作手套a被带偏离的问题,因此选择光滑的pe材料作为隔离层201b,既可以避免穿戴本手套时会影响操作手套a,也可以在操作手套a上的污渍不小心沾到隔离层201b时可以被快速洗掉。
30.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附图5所示:佩戴好操作手套a,将口诀“一撕二擦三查,四量五剪,六撒七喷八环,九贴十封”置入本手套中,然后穿戴好本手套,最后进行更换造口袋的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口诀执行,具体操作步骤包括:(1)一撕:从上往下轻轻撕下造口袋;(2)二擦:选择酒精或者碘伏或者温水由外向内螺旋形轻轻擦洗干净;(3)三查:检测造口粘膜的颜色,检查造口周围的皮肤,选择正常的;(4)四量:测量造口的大小;(5)五剪:根据造口大小裁剪合适的造口袋大小;(6)六撒:在造口周围撒上适量的造口粉,并用棉签涂抹均匀;(7)七喷:在造口周围喷上保护皮肤的液体敷料;(8)八环:将防漏贴环拉成合适的大小贴在造口周围;(9)九贴:将裁剪好的造口袋贴上;(10)十封:用手掌捂牢造口袋,操作完成。在操作完成后,将本手套摘下,本手套可清洗后重复使用。考虑到每个病患的个体情况不同,在更换造口袋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所述第二标记区102上记载注意事项,便于记录以及提醒操作人员。此外,考虑到病患家属的文化水平认知不同,在实际情况中还可以在“一撕二擦三查,四量五剪,六撒七喷八环,九贴十封”的口诀处一一对应地添加上图画标记,使得口诀更生动形象,指导作用更加明显,提高操作规范性。
3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