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手术外科缝线理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74385发布日期:2022-07-16 01:34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手术外科缝线理线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术外科缝线理线器。


背景技术:

2.目前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外科缝线,根据粗细分为不同型号,每包15*60cm。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不同型号的外科缝线,而且随着手术的进展,还要不断增加手术缝线。如果外科结扎线不妥善固定、分类整理,容易出现混乱、打结、不但不利于医生手术的操作,甚至可能会导致使用错误型号的手术线为患者进行伤口的缝合,因此给患者造成损害。
3.同时医生在为患者伤口进行在结扎过程中,需要使用生理盐水湿润手术缝线,以减少摩擦力,降低对病人的损伤。目前,手术缝线在手术过程中用手术布单叠压分类固定,不利于医生的临床操作。
4.因此,临床外科亟需一种多功能理线器,以解决缝合线混乱、打结、润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术外科缝线理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科手术过程中缝合线不能够妥善固定而导致的混乱、打结问题以及手术缝合线润湿不便利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手术外科缝线理线器,包括:内盒和外壳,所述外壳盖置于所述内盒上;
8.其中,所述内盒包括存放盒和延伸盒,所述延伸盒与所述存放盒连接,且所述延伸盒沿所述存放盒外侧缘向外延伸;
9.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从所述内盒中部向外延伸,且所述第一凹槽贯穿所述延伸盒和外壳所述的外侧面;
10.还包括润湿机构,所述润湿机构与所述外壳连接,且所述润湿机构设置于所述延伸盒的上方。
11.进一步地,所述润湿机构包括液体盒和抽拉盖体,所述抽拉盖体盖置于所述液体盒和所述延伸盒上;
12.其中,所述液体盒底端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液体盒上端设置透明盖体;
13.还包括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贯穿所述液体盒的底层和所述外壳顶层;
14.所述出液口沿所述第一凹槽延伸方向设置多个;
15.还包括单向进气阀,所述单向进气阀设置于所述透明盖体上;
16.所述抽拉盖体为内侧开口的盖体,向外拉出所述抽拉盖体时所述液体盒的打开,通过所述单向进气阀空气进入所述液体盒内,向内推入所述抽拉盖体时所述液体盒封闭。
17.进一步地,还包括吸水层,所述吸水层设置于所述出液口的下方,所述吸水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面。
18.进一步地,还包括海绵层,所述海绵层设置于所述外壳顶层的内侧面。
19.进一步地,还包括刻度线,所述刻度线沿所述外壳顶层外侧缘圆周设置。
20.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外壳外侧面周向延伸。
21.进一步地,还包括切刀,所述切刀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22.进一步地,还包括背胶,所述背胶设置于所述内盒底层外侧面。
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设置4条,4条所述第一凹槽分别对应4种不同型号的手术线;
24.还包括线号标识,所述线号标识贴置于所述外壳第一凹槽穿出口的侧缘。
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存放盒内沿螺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延伸盒内沿直线方向延伸。
2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27.一、第一凹槽从内盒中部向外延伸,且第一凹槽贯穿延伸盒的外侧面,将手术缝合线放置于第一凹槽内后,手术缝合线沿第一凹槽延伸方向走行,能够有效地防止缝合线混乱、打结。
28.二、设置润湿机构,打开抽拉盖体后,润湿盒内的液体通过液体出口进入延伸盒的第一槽内,使得手术缝合线在手术前得以浸润,润湿后的手术缝合线,便于临床医生临床操作,同时能够减轻患者缝合伤口的痛苦。
29.三、在外壳的外侧面周向设置第二凹槽,使得手术缝合穿出理线盒后,能够沿第二凹槽缠绕,防止混乱、打结。
30.四、设置切刀和刻度线,便于临床医生切取适宜长度的手术缝合线。
31.五、在内盒底层外侧面设置背胶,便于医护人员将理线器固定在适宜的位置。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33.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3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手术外科缝线理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壳内面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润湿机构结构示意图;
3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盒结构示意图;
3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盒仰视结构示意图;
4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拉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41.图中:1内盒;11存放盒;12延伸盒;13第一凹槽;14背胶;15线号标识;131吸水层;2外壳;21润湿机构;211液体盒;2111透明盖体;2112出液口;2113单向进气阀;212抽拉盖体;22海绵层;23刻度线;24第二凹槽;25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4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3.如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手术外科缝线理线器,包括:内盒1和外壳2,所述外壳2盖置于所述内盒1上;
44.其中,所述内盒1包括存放盒11和延伸盒12,所述延伸盒12与所述存放盒11连接,且所述延伸盒12沿所述存放盒11外侧缘向外延伸;
45.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凹槽13,所述第一凹槽13从所述内盒1中部向外延伸,且所述第一凹槽13贯穿所述延伸盒12和所述外壳2的外侧面;将外科手术缝合线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3内,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凹槽13穿出至理线器的外面。将外科手术缝合线放置妥当后,将所述外壳2盖置于所述内盒1上,手术缝合线固定。当需要使用外科手术缝合线时,拉住外露的缝合线,使其沿所述第一凹槽13拉出所述内盒1,能够有效地防止缝合线在存放过程中混乱,在拉出过程中打结,同时操作简便,提高了临床医生的工作效率。
46.还包括润湿机构21,所述润湿机构21与所述外壳2连接,且所述润湿机构21设置于所述延伸盒12的上方。所述润湿机构21内含经灭菌的生理盐水,存放于所述润湿机构21内的生理盐水从上方滴入至所述延伸盒12内的所述第一凹槽13内,对所述第一凹槽13的手术缝合线进行浸润,使得用来缝合患者伤口的缝合线处于湿润状态,便于临床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4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润湿机构21包括液体盒211和抽拉盖体212,所述抽拉盖体212盖置于所述液体盒211和所述延伸盒12上;所述液体盒211用来储存经灭菌的生理盐水,当不使用手术缝合线时,所述所述抽拉盖体212盖置于所述液体盒211和所述延伸盒12上;使存放于所述第一凹槽13内的手术缝合线和储存于所述液体盒211内的生理盐水处于密封状态,既利于手术缝合线和生理盐水保持无菌的状态,也能够阻止所述液体盒211内的生理盐水持续不断的向下滴落。
48.其中,所述液体盒211底端与所述外壳2连接,所述液体盒211上端设置透明盖体2111;打开所述透明盖体2111可以向所述液体盒211内注入经灭菌的生理盐水。
49.还包括出液口2112,所述出液口2112贯穿所述液体盒211的底层和所述外壳2顶层;储存于所述液体盒211内的生理盐水通过所述出液口2112流入所述第一凹槽13内。
50.所述出液口2112沿所述第一凹槽13延伸方向设置多个;
51.还包括单向进气阀2113,所述单向进气阀2113设置于所述透明盖体2111上;
52.所述抽拉盖体212为内侧开口的盖体,向外拉出所述抽拉盖体212时所述液体盒211的打开,通过所述单向进气阀2113空气进入所述液体盒211内,向内推入所述抽拉盖体
212时所述液体盒211封闭。当将所述抽拉盒体211向外拉出所述液体盒211打开,空气经所述单向进气阀2113进入所述液体盒211内,储存于所述液体盒211内的生理盐水向下滴落,向内推入所述抽拉盖体212所述液体盒211封闭,生理盐水停止向下滴落。所述单向进气阀2113采用现有技术中单向阀的设计方式,使外部的空气能够进入所述液体盒211内,而阻止所述液体盒211内的气体外溢,利于所述液体盒211内的液体向下滴落。
5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还包括吸水层131,所述吸水层131设置于所述出液口2112的下方,所述吸水层131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3的内侧面。所述吸收层131采用具有吸水性能的材质,可以为海绵或者吸水棉材质,所述吸收层131能够将从所述液体盒211内滴落的生理盐水进行吸附,以实现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3内的手术缝合线进行浸润。
5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还包括海绵层22,所述海绵层22设置于所述外壳2顶层的内侧面。设置所述海绵层22便于压迫手术缝合线,增加摩擦力,从而缝合线不易混乱、打结。
5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还包括刻度线23,所述刻度线23沿所述外壳2顶层外侧缘圆周设置。将缝合线拉出理线器后,将其沿所述外壳2外侧面周向缠绕,通过设置的所述刻度线23,对缝线拉出的长度进行测量,以剪取手术所需长度的缝合线。
5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凹槽24,所述第二凹槽24沿所述外壳2外侧面周向延伸。手术缝合穿出理线盒后,能够沿所述第二凹槽24缠绕,防止混乱、打结。
5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还包括切刀25,所述切刀25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4内。通过所设置的切刀25剪去手术所需长度的手术缝合线。顺着所述切刀25刀刃的方向缠绕手术缝合线,需要剪取缝合线时,将缝合线迎着刀刃,将其剪切。
5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还包括背胶14,所述背胶14设置于所述内盒1底层外侧面。便于将理线器固定,防止其脱落影响手术进程。
5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凹槽13设置4条,4条所述第一凹槽13分别对应4种不同型号的手术线;
60.还包括线号标识15,所述线号标识15贴置于所述外壳2第一凹槽13穿出口的侧缘。手术缝合线直径差别不大,肉眼不容易分辨,容易混淆。设置所述线号标识15便于对缝合线进行分类标识,便于识别。
6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凹槽13在所述存放盒11内沿螺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槽13在所述延伸盒12内沿直线方向延伸。
6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63.将手术缝合线按相应的线号标识15放置相应的第一凹槽13内,将外壳2盖置于内盒1上,手术缝合线固定,将液体盒211内注入灭菌的生理盐水,将抽拉盖体212盖置于液体盒211和延伸盒12上。手术时,拉开抽拉盖体212,上端开口2111和手术缝合线露出,将手术缝合线拉出后,沿第二凹槽24缠绕,量取手术所需长度的缝合线后,用切刀25将缝合线切断后,向内推入抽拉盖体212,液体盒211和手术缝合线重新处于封闭状态。
64.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
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